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王道正道

    百善孝為先,不難理解

    看似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倒不如說是給自己鋪路。

    給你生命,養育之恩的人,你都不能去尊敬,孝順,你未必能在人生道路中成功。

    人只有在知道了感恩孝順了父母,在工作中,社會中,才知道怎樣做人,做事。

    話歸正題

    《什麼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盡孝》

    愛財的父母,錢到為孝

    嘮叨的父母,傾聽為孝

    父母需要陪伴,陪伴到了為孝

    父母要你踏踏實實,平平安安你做到了為孝

    在沒有更好的報答父母情況下,你好好活著為孝。

  • 2 # 一個農民工的日常

    農民工兄弟們,想一想你有多久沒與父母吃頓晚飯了?

    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吃飯是一件平常事,長大後,和父母一起吃飯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城市裡謀生,先後從農村老家帶出了妻子,帶出了孩子,漸漸地讓父母變成了傳說中的空巢留守老人。

    雖然我也經常在星期天回家,但大多是來去匆匆,上午九十點到家,吃過中飯頓一會兒就走,有時甚至沒來得及細看父母蒼老的容顏。

    今年十一小長假,我又回到了鄉下老家,回到了我年邁的父母身邊。我決定放下所有生計上的奔波,回家住一宿,和父母在一起吃頓晚飯。

    想一想,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少了,少得只剩下你能與他們一起吃頓飯,特別是晚飯,那與中飯在一起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中飯吃的是離別,晚飯吃的是相聚。

    鄉村的傍晚,暮色四合,像有黑色的簾從遙遠的四周垂了下來,在外覓食的最後一隻雞鴨上圈了,小黃狗旋風一樣地跑出了大門,聽到父親關門的提醒聲,又旋風一樣地從門縫裡擠了進來。

    屋裡,在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已經煮好了噴香的新玉米麵稀飯,烙好了外硬內軟的槽麵餅,正喊我和父親去吃飯呢。

    媽媽做的糟麵餅

    今晚,因為我回來,桌上的碗筷又多了起來,母親特地燒了小雜魚,又在鍋邊上貼了點餅給我吃。又炒了雞蛋抱青椒等菜,滿一滿地擺了一小桌子,要是在平時,他們老倆口至多是三個碗兩雙筷子就夠了。

    我想起了小時候,我每天都要在莊上東流西竄地瘋玩到天黑,和小夥伴們躲濛濛,把自己的破布鞋往天空上扔,妄圖把在低空中作弧線飛行的蝙蝠引下來,口中還唸叨著秘決:蝙蝠蝙蝠愛草鞋,蝙蝠蝙蝠愛皮鞋……還有就是把在低空中一閃一閃的熒火蟲逮住,放在玻璃瓶裡,回家後睡覺時放在漆黑的帳子裡,看著它浮想聯翩。

    正玩在興頭上,媽媽的女高音就會越過房屋越過樹木,穿透越來越濃的暮色,在村莊上空迴響起來:小忠仔,來家吃飯啦啦啦——媽媽最後一個字的餘音總是拖得很長很長,她一定是想留給我充足的時間來辨別,並且要以同樣的音量同樣的語調重複三遍。

    媽媽喊了三遍過後,我肯定是接受到了這個資訊,扔下了手中的遊戲,對小夥伴說,媽媽喊我回去吃飯了,或者是別的小夥伴提醒我說,你媽喊你吃飯了。那時,我們每個人都能辨別出任何一個小夥伴媽媽喊吃飯的聲音。

    得到了指令,然後我就像小狗一樣夾著尾巴向家裡狂奔,這倒不是因為我有多聽話,而是因為媽媽的喊聲提醒了我的肚子,裡面早就空了,正在嘰嘰歪歪直叫呢。

    小時候,我就是這樣每天晚上都是被媽媽喊回來吃飯的,我就像媽媽放的風箏,隨時都會被媽媽收回去。但是後來我長大了,媽媽手中的線就斷了,我也變成了飛鳥,在外面越飛越遠,只有疲憊的時候才會回到媽媽的身邊停靠一會。

    我家的鍋塘

    那天晚上,我坐定在家裡的木頭小板凳上,感到非常的踏實。古老的電燈泡發出昏黃的懷舊的光,彷彿又把我帶到了小時候的情境中。在鄉村夜晚無邊的黑暗中,一豆燈光照亮了溫馨的家。我,我的媽媽,還有我的父親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起吃晚飯。這一定是父母非常渴望看到的畫面,平時,只有他們老倆口孤獨地無言面對,唯一可以說說話的可以趕走他們寂寞的就是家中的小黃狗和小花貓。

    我剛一在桌子旁坐下來,家裡的小黃狗和小花貓也就同時出現在我的腳下,等著我從嘴裡“漏”給它們吃,這一定是平時父母親在家培養出的習慣,倘若它們臨時又跑了,我就把魚頭骨頭之類的東西丟給它們,然後喚一聲,這時母親就在一旁嗔怪小貓說,死小貓呀,你耳朵聾呀,大少爺喊你你沒聽見啊。

    哦,母親以前把我當成了小少爺,現在又把我當成了大少爺!我的心裡默默地樂開了花。

    那頓飯我吃得神定氣閒,從容不迫,母親坐在鍋的旁邊,看到我的稀飯不多了就要遞一碗給我,一碗,二碗,三碗……我感覺到自已的肚子都有點彎不下腰了才肯放碗,母親一邊吃飯一邊憐愛地望著我說,我小乖乖就歡喝稀飯!那神情,那語氣,彷彿我歡喝稀飯在她眼裡都是一個值得她引以為豪的優點。

    親愛的朋友,請你仔細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一起吃晚飯了?然後就在最近,抽出一點時間,陪父母吃頓晚飯,靜下心來和父母一起聊聊天吧。

  • 3 # 過處是花香

    盡孝有兩種;

    一: 物質方面,按時給點錢,常給父母做點願意吃的東西,衣物等。

    二:精神方面,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說話做事不要讓父母生氣,父母話不對要忍讓等。

  • 4 # 左手倒影994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真正做到的卻很少很少;如何盡孝;

    第一,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很忙,真正盡孝的很少,但是如果想盡孝,這個很簡單,父母希望什麼,希望我們能經常陪陪父母吃飯,聊天,我想這是父母最簡單的想法。

    第二,父母希望我們找個女朋友,早點解決人生大事,那麼父母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一大半了,如果我們都能站在父母角度想想,或者把自己的想法與父母交流,這個也是盡孝,盡最大的孝心了。

    多陪陪父母,如果可以有條件,早點結婚,有了下一代,父母也就不會對我們操心了。

  • 5 # 瓜籽267

    這種問題曾經也遇見過很多,曾經都想著能多掙點錢給家裡讓父母生活無憂便是孝, 就目前而言 很多家庭並不缺錢,並不是你能給父母多少金錢多少物質她們就過的快樂。

    有的家庭 孩子聽話能給她們抱個孫子,家庭和睦她們就很知足覺得很幸福。

    有的家庭 孩子出門在外,經常給她們通個電話報個平安,從不勾三搭四結交不三不四的人在外一切都如意 她們心安便覺得是福。

    還有的兒女都在身邊,兒孫滿堂都是福。

    一個孝字有千萬種方式可以去表達, 知道父母想要的是什麼 才能知道該怎麼去孝順。

    祝願天下父母身體安康

  • 6 # 明天會更好12610

    孝,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人們道德的提現,盡孝有很多種關心父母,照顧父母,給父母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支援,主要是讓父母過得充實,多陪陪他們,讓他們不要感覺到孤獨。

  • 7 # 老唐5935

    不管我們是窮還是富,都應該盡孝。現在想想:小時候,家裡宰只雞,媽媽會安排我接爺爺奶奶來家吃一餐,如果不來,也會把爺爺奶奶喜歡吃的送過去給他們。我們還會常給村裡年老的人挑水,挑柴。這也讓我知道如何對老人好。“子不嫌母醜”這也是提倡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常在外工作,多打打電話給父母,雖然沒有多少話聊,但我也喜歡聽聽他們的聲音,知道一切安好就放心了。

  • 8 # T東風無力百花殘

    中國是文明大國,流傳下來很多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就有“百善孝為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樣的美德。

    “孝”我認為是一個人的根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德。只有能做好“孝”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才能更好的在社會發展。

    如何盡孝?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有很多“空巢老人”,實際上我們可以做很小努力就會讓這些“空巢老人”不再孤獨。父母不求你能大富大貴,只求你健健康康,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在空閒的時候來陪自己說說話,聊聊天,他們就很滿意啦!這麼簡單的要求不高吧,希望我們的社會少一些“空巢老人”,讓他們不再孤獨,讓我們的孝道發揚光大!

  • 9 # 養生不正經

    盡孝和孝道都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完成的。

    孝為人倫之始,那麼從什麼時候才算是開始盡孝?

    我敢肯定現在的人大部分都不懂孝,以為就是對老人好,以為就是贍養父母。

    按照華夏禮法來說,孝道是從夫妻開始的,一男一女結合為夫妻,就是從沒有親緣關係的人組合在一起,沒有約束力這個關係不穩定,最有約束力的關係就是血緣關係,所以夫妻的義務就是有小孩,我們不是常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夫妻小孩是最小的社會單位,他們的穩定才能決定社會的穩定。而且華人是祖先崇拜,你的基因和文明是繼承祖先而來,目的是透過你這代人發揚好家業再傳遞下去,假如一對夫妻不想要小孩便是自私自利,因為你的生命並不是你一個人的,而屬於你和你的家族!無後(特指不想要小孩)是最不孝!

    其次,父母有了小孩就要盡撫養,教育兒女的責任,這個也是孝道的一部分。如果不撫養好兒女,兒女長大後不能自食其力,或者品行不端,皆屬對不起列祖列宗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華夏人是這個世界上嚴格要求自己的民族,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樣才能在世界上同其它民族競爭!

    兒女長大後一定要贍養父母,這條我們大家都能理解,不是你給生活費就行了,而是從物質和精神都要有所關懷。因為父母就是我們的祖先,我們還需要把文明繼承和傳遞下去,同時也為後代作楷模,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老師的,父母就是我們的老師。

    父母沒有養育小孩,拋棄小孩,這個行為屬於大不孝!小孩成年後找到生身父母,並贍養親生父母,這也不能算孝,只能算親親。因為孝是一個完整的迴圈,從夫妻父母開始,養育兒女,教育兒女,然後兒女長大後贍養並關懷父母,這樣若干個親親才能組成一個孝的環路,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不能出現陷親於不義的事情發生。

    孝的要求是我華夏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人區別於一般動物的本質的東西,是保證家族繁衍生息的基本邏輯,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彰顯天道的行為準則。

  • 10 # 太原張玉

    俗話說的好,百順孝為先。一個有擔當的男兒,如果能把孝這個字參透心領神會,是件不易之事。對父母的孝,對一般人而言,好象在經濟上給予補貼就算敬孝了。其實不然。當今社會國富民強,城市老年人有退休金,就是農村老人,在太原地區,除村委給的各種補貼外,國家也給城鄉養老金。如不遇大病,從日常生活來說,基本可以自給。老年人穿衣吃飯日常費用,也沒有年青人消費高。只要吃飽穿暖,手頭有零用錢即可。因此,在有些兒女看來,每月或每年給老人一些零用錢就算敬孝了,實際此種想法不正確。贍養老人,有兩個硬指標,其一是精神贍養,其二是經濟物質贍養。哪怕兒女在百忙中能抽出一點時間帶媳婦小孫孫回家看看老人,與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實在工作緊那怕多打一次電話,這也是對老人的敬孝。人年經大了,很擔心兒女們工作上生活上順意否,想了解兒女們生活狀況,老人是經常惦記的。故,這就是精神上的孝。當然,按時根據情況適時給老人一些經濟補貼,衣服添置,營養品等,這就是經濟物質贍養,也是敬孝不可減少的指標。所以,孝敬父母,必需做到精神孝敬與經濟物質孝敬同步孝敬,才是當兒女的真正把孝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相信在歌舞昇平,國富民強的盛世,做兒女的定能將這一傳統美德在和諧社會這個大家庭裡發揚光大,同時,為後輩做好標率,待自己年邁時也能過上幸福生活。常言道,孝教父母有飯吃。凡是孝教父母者,工作都順利,領導喜歡,貴人扶持,家庭和睦,萬事都順意。故,人人爭當孝敬老人的標兵,社會將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望當兒女的為孝教老人行動起來吧!

  • 11 # 插畫師武

    孝的核心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真正的孝道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兒女要孝順,這是雙方的責任。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順,當父母有不義的地方,就要設法婉轉的去勸阻他們。如果一味的順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這樣又怎麼能夠稱為孝呢?

    怎樣才算盡孝,一直困惑著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某村的王家長子。該家原有三兒五女,其一兒夭折。分家時長子僅有三分之一的繼承財產,次子卻奪得三分之二(包括死者財產與長子的宅基地)。受婆婆之命,夭折的兒子由長子的兒子立嗣,卻沒繼承嗣者財產。

    由於長子的生性耿直、性格內向,對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或遇到多大的阻力,總以豁達的心態來對待,從不計較個人得舍。所以二兒媳與女兒們認為,長子的“無為、無爭、不貪、知足、容忍、謙讓”是懦弱無能,竟出現姑嫂從中作祟,為了素取長輩的錢財而居心叵測。她們絞盡腦汁的排擠長子,進行暗箱操作,騙取、轉移婆婆的奍老資金,甚至為了錢財而割捨骨肉之情。

    婆婆的幾十年積蓄與退休工資及借出款的高利收入,原放在女兒處,二兒媳為了操控婆婆的資金,以“你不器重我、我就不理你”的態度對婆婆實行冷暴力。並且採取將婆婆的“結網櫈”扔掉,手腕被扭傷,還經常被推倒在地,甚至衛生間也不允許婆婆使用等手段,迫使婆婆交出積蓄,結果又發展到姑嫂殊途同歸。因婆婆已無法平等地實現其個人權利,只能任憑她們擺佈。

    這家的祖母和父親都在長子家居住贍養年老。祖母在長子家居住時,母親認為父親是為伯公立嗣而取得財產,不允許長子給祖母居住與照顧祖母。因此,將長子買給祖母使用的蚊帳臉盆等日常用品撕破砸爛。次子為了不讓父親居住,將父親的床和棉被拋至露天下任憑日曬雨打,僅認有錢的65歲母親居住。在二兒媳將要退休之前,眼看73歲的婆婆幹活已不利索了,結果還是被逼搬到長子家。

    婆婆在次子家居住時,不僅生活要自理,還要為次子家當傭人使喚,為家教孩子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為了侵佔給公婆使用年老的廚房間進行出租,弟媳“勸”婆婆與她家合夥就餐。自從合夥後,新鮮飯菜要留給家教孩子吃,婆婆只能吃過剩飯菜,要想吃到新鮮必須沒有剩餘才行,所以時常叫大女兒過去幫忙吃,搞得 大女兒也十分尷尬。

    據瞭解,因女婿的經濟陷害,長子為了謀生被迫離鄉背井,二兒媳與女兒們卻趁機同惡相濟,婆婆以為送大金戒子給次子,並說長子“帶錢逃跑”,就能取得表面上溫聲細語、背地裡怒目切齒的二兒媳的理解與慰藉,卻引起女兒們對長子的誤解而反目成仇。

    當時處於四面楚歌的長子,真是禍不單行。女婿的存心陷害、二兒媳與女兒的惡意攻擊、家族親戚的歧視嘲笑、兒子誤入了歧途、懂他的公公去世。為了滿足婆婆生活自理的意願,還要借款裝修臥室、廚房間與衛生間,安頓受次子威脅的婆婆生活。還將唯一能維持生活的部份房屋租金給婆婆以表孝心,婆婆日常費用以及水電費、電視費均由長子支付。直至2014年,長子的房屋大裝修,婆婆才搬回次子家居住。

    物質養老固然不可或缺,但精神贍養甚至比物質贍養更重要。長子的房屋裝修好後,為使婆婆能開心坦然的度過晚年,購買新傢俱準備給婆婆使用,並提出與次子輪流贍養母親,二兒媳與女兒們不但不採納長子的建議,反而到處宣揚“長子給娘吃住談條件”。

    她們意識到長子要返回故里,乾脆一不作二不休。2014年6月份,她們瞞著長子到村裡領取婆婆的土地補償費(子孫錢)並將它分光。約2014年12月份之前,瞞著婆婆將婆婆養老用的存款取之為零。她們騙取、轉移婆婆的積蓄後,企圖將贍養母親和護理的責任推給長子,製造輿論壓力逼長子就範。然後以“詐騙母親存款”的罪名嫁禍於長子,從而掩蓋事實真相。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步入老齡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來越需要子女孝順,而且這種孝敬主要應該表現在親情上,而絕非全都可以用金錢或僱傭保姆來替代的。她們為了敷衍塞責、矇混過關,根本不顧婆婆的感受,繼續瞞著長子請了一位已古稀之年的保姆。

    婆婆因有了保姆而被子女冷落,生活仍可自理的婆婆有時還要照顧保姆。保姆認為這錢好賺,為了長期在這家混下去,利用該家的內訌與矛盾,透過長女經二兒媳批准,終於使這位保姆如願以償。

    婆婆曾多次提出要辭退保姆,卻受到二兒媳“不請保姆就不理你”的威脅。鄉親們看不下去了,勸婆婆聘本地的年輕保姆,而她們怕請鄰居當保姆,自己的不端行為將會原形畢露,結果還是受到她們的反對。婆婆有苦不能說,只能“打掉門牙往肚子裡咽”。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平息這場作亂,長子本著對長輩負責的態度,要求弟媳將婆婆的存款及借出款項的收支情況予以公佈,制止她們繼續坑害婆婆。要求共同協商對婆婆的贍養、護理照顧問題,以免婆婆輪到長子家居住時,因婆婆存款及贍養問題的不明不白而背黑鍋。並承諾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只要有擔當的人出面作證就行。

    可是她們以“人多勢眾”而喪失理智,不但不敢講清楚,反而更加猖獗。為了剝奪長子的知情權,將婆婆作為擋箭牌,逼九十多歲的婆婆承擔存取款責任,利用“激將法”逼婆婆與長子算賬,以毀長子的名聲,從而達到坐享其成之目的。

    對長輩最大的安慰莫過於子女的尊重和理解。雖然婆婆將所有怨恨都灑在長子的身上,但長子理解這是婆婆的處境所逼。由於二兒媳她們利令智昏,婆婆又是適得其反,使長子單口難辨而無法播手,但真正受害的還是婆婆。由於二兒媳的霸道,家族都不敢出面調解。

    一生算計者,少有善終。任何事情總有個度,如果姑媳繼續無作非為,六親不認,喪盡天良,必將自食其果。俗話說“打斷胳膊連著筋”,不知她們的子女或子女的子女們會作何感想。對如此家庭而言,不得不使我們為這位婆婆的生養與死葬而擔憂。

  • 12 # 禿頂勵志哥

    我們太看重了“盡孝”的物質屬性,覺得只有給錢、給物,才是盡孝。所以,常常會聽到一些孩子說:等我長大了,等我掙錢了,一定給父母買好大好大的房子,給媽媽買好多好多的首飾。言外之意:我現在還沒錢,還不能做什麼。事實上,“孝”的本身就是一個道德範疇,儘管也有物質的屬性,但更注重的是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滿足。古人云:“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跡。”意思就是,盡孝,重在看心意,而不在於你做了多大的事情。  因此,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缺錢的人,只要有盡孝的願望,就能夠做出表達孝心的行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開始吧!

  • 13 # 暖心文筆

    在王牌對王牌的綜藝節目裡,有一期王鷗在上天台喊話的環節中,對著2006年11月15日的自己喊話:"你應該把手裡的工作全部放下,立刻趕回家,看你爸爸最後一眼。"

    喊出這一番話的時候,她的聲音出現了哽咽,也賺了臺下不少觀眾的眼淚,因為她現在即使站在這裡喊話一百遍,也終無法讓13年前的自己聽到。

    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或許人世間會少很多遺憾,但遺憾的是,根本沒有那個如果。

    所以,註定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揹負著某些遺憾,踽踽前行,無力挽回,又遺忘不了。

    而子欲養而親不待,無疑是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01

    父母的衰老速度遠比你想象中要快。

    朋友小可和王鷗一樣,最大的遺憾是沒能見上爸爸最後一面。

    她是凌晨接到姐姐的電話的,她睡的迷迷糊糊的,那一瞬間都是懵的,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反應過來後,她第一時間趕到車站,因為是凌晨,也坐不到車,她急得想打車回去,可司機一聽到五六百公里的路程,都搖搖頭拒絕了。

    也就在那一刻,她崩潰到了極點,蹲在馬路邊不顧形象得大哭起來。

    她瘋狂得祈禱爸爸能等一等她,再見彼此一眼,哪怕一眼也好。

    可是,等她趕到家時,爸爸連壽衣都穿好躺進了棺材。看著棺材裡的爸爸,她幾乎沒認出來,那麼瘦那麼小,彷彿一陣風就能吹倒他。

    記憶中的爸爸可是高大的,強壯的啊。

    原來,爸爸竟這麼老了,她還沒做好給他養老的準備,他就已經老了,更等不及她來給他養老,他就先走了。

    她告訴我們,根本不存在什麼慢慢變老,有時候你一個不經意間,父母頭髮就白了,腰就彎了,連眼神都變得膽怯了。

    世界上最愚蠢的盡孝是等以後,等我賺大錢了,等我買大房子了,等我忙過這陣子,錢和大房子都可以等你慢慢來,父母可能真的等不了。

    切莫等到最後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那個可以讓你盡孝的人,那麼一切都成了諷刺。

    02

    珍惜每一次的團聚,陪伴即是最好的盡孝。

    我和媽媽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她每兩個月就會來看看我。

    我們母女倆朝夕相處的前兩天往往是相安無事的,但超過第三天必免不了互相嫌棄彼此抱怨。

    她埋怨我又懶又笨,不務正業,我嫌棄她嘮嘮叨叨,限制我的自由。矛盾升級的時候,我們還會冷戰,誰也不理誰。

    我給她買過很多東西,但很少能合她心意,我也會定期給她生活費,好像也不能討她歡心。

    有一段時間我減肥,每天晚飯後都下樓去散步一小時,我隨口問她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她臉上的笑容出乎我意料。

    後來她告訴我,每天飯後我們母女倆散步一小時成了她一天中最期待,也是最讓她開心的事,因為有我陪著。

    我這才明白,比起禮物比起金錢,父母向我們索取的只是陪伴而已,是我們每一個做子女的都給的起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付出。

    03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下歸途。

    我們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來世,更不知道下輩子是否還有緣再成為一家人,所以,這一世的遺憾就留在這一世吧。

    趁著天氣正好,微風不燥,回家看看吧,給父親帶上他舍不買的好酒,幫母親洗洗碗,陪他們看看電視。

    你們待我如珠如寶,我雖不能讓你們驕傲,但我會努力讓你們安心,讓我餘生少一些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了20多年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