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馬赴美大管家
-
2 # 元廷愛旅行
您好,很高心回答您提出的關於去過哪些地方旅行?這些旅行經歷對你有什麼幫助?我去過的旅遊景點很多,國內、國外都有。三年前,我由於工作的需要,在日本停留三個月,每逢週末,我都會去日本各地旅行,在異國他鄉旅行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透過我的經歷分享,希望不僅僅對我,對更多人同樣有幫助,總結如下:
1、把握好日本旅行空間概念,中國幅員遼闊,有時候去一個旅行景點需要花上很長時間,必須做好非常充分的準備,因時間有限,只能選擇去一個地方玩,但日本不同,由於國家面積有限,是中國面積的1/25,與雲南省相當,所以出行計劃就簡單多了,我從東京坐新幹線去大阪,只需要2個半小時,從大阪到京都只需半小時,而且不用提前買票,和坐地鐵一樣方便,可以當日往返,給我們的幫助是:策劃日本旅遊線路時,時間不用太久,1周就可以玩遍日本主要旅遊城市。
2、瞭解日本各大旅遊城市的特色,日本每個城市都有鮮明的特色,如:玩在京都,京都完整地儲存了古代日本風貌,世界文化遺產彙集於此,來到京都彷彿置身於古代日本,像金閣寺、銀閣寺、清水寺、平安神宮等。吃在大阪,大阪是章魚小丸子的故鄉,像道頓崛美食街、新世界,大阪是海港城市,因此這裡的壽司既好吃又便宜。購物在東京,像新宿、銀座、澀谷、秋葉原等,雲集了世界知名品牌店,可謂購物天堂,這裡聚集了全日本25%的人口,商業極其發達,告訴你旅行團導遊不會帶你去的店,唐吉坷德免稅店(ドン・キホーテ),只要是1年以內的短期簽證,拿著你的護照就可以買到免稅產品。給我們的幫助是,瞭解各大城市的特色,打造出屬於自己喜好的旅行線路。
3、知曉日本旅行淡旺季,日本國內旅行旺季為:元旦(1月1日,5~7天假期);櫻花節(3月15日~4月15日,其中5月1日是“黃金週”,日本學生修學旅行高峰期);孟蘭盆節(8月,7~15天假期);避開旺季,給我們最大的幫助是機票、住宿、購物便宜。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您所提出問題的回答,從瞭解日本旅行的空間概念,幫助我們制定旅行時間安排;從瞭解日本各大旅遊城市的特色,幫助我們制定屬於自己的旅行線路規劃;從瞭解日本旅行淡旺季,避開高峰期,幫助我們花更少的錢,玩的更加開心。
-
3 # 四美散人
走遍了半個中國,只有新疆,內蒙和西藏,吉林和黑龍江沒有去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祖國的大好河山,各省的風土人情……
每一次旅行就有不一樣的感觸和收穫,走岀去吧朋友們,選一個嚮往已久的目的地,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
4 # 海達戶外
旅行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旅遊雖然要花去不少的錢,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幫助是無窮無盡。
我曾去過西藏、北京、三亞、嵩山、桂林、湖南衡山等很多地方,旅行帶給我很多幫助。以下是我總結的,以供參考。
1、增長見聞,擴大認知,陪伴家人。旅行可以見識到以前所沒見過的人事物,擴大認知面;與家人一起旅行是很好的陪伴。
2、強身健體,鍛鍊意志。旅行包含了不少運動專案,如登山、徒步等等,這些運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可鍛鍊人做事的意志力。
3、走岀圈子,結交新友。旅行讓我們走岀自己固有的圈子,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從而結交新朋友。
4、調節心情,改善情緒。旅行可以調節心情,讓壞心情向好心情轉換,並且改善負面情緒。
5、擁抱自然,陶冶情操。旅行可讓我們置身於大自然中,使身心得到放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情操得到陶冶。
6、瞭解自我,重新認識。旅行中我們的處事方式,可讓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讓自己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7、增長技能,提高效率。旅行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會在有意無意中學到新技能,無形中提高了自我處理事情的能力,做事效率更高。
8、減肥塑形,曲線優美。旅行過程中的運動會消耗不少能量,燃燒脂肪,讓人曲線更優美。
9、遠望自然,預防近視。旅行常遠望大自然,有助於調節眼力,從而預防近視。
10、享受生活,幸福美滿。旅行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並享受其中的快樂,讓生活更幸福美滿,無遺憾。
既然旅行有那麼多好處,那就安排合理的時間,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唄~
-
5 # 田思悅
自己也算是去過一些城市吧!國內的就不提了,本人去過南韓,日本,泰國,德國。疫情病毒還沒開始的時候,因為家裡親人長輩意外離世,導致自己身體不適,那時候我舅全家要到西班牙旅遊,他們把我也帶上了,能夠出去玩玩心情很是舒心自在。
回覆列表
說實話,我們這一輩中年人的父母,大多都是吃苦熬過來的,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上過山,下過鄉,錯過高考教育的機會,經歷了孩子教育收費(現在孫子輩的義務教育又免費了),經歷了房價的暴漲,經歷了下崗潮,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成家立業了,真心不容易。
作為兒女來說,帶父母出去旅遊,尤其是在自己有經濟能力、父母還走得動的時候,帶著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到處走走看看,是每一個孝子的心願和本分,作為獨生子,我也帶著父母去過一些地方。
通常帶父母去哪些地方旅遊?我雖然很喜歡旅遊,也經常出去自駕旅行,不過,帶父母旅行的次數並不多,通常我會利用小長假或者週末的時間,2-3天,帶著父母和老婆孩子一起,去省內的海邊度假區或者一些山區的度假村住一兩晚,這種旅行的方式,老人不累,也能欣賞風景、品嚐當地的美食,體驗還是可以的。
至於長距離、省外的旅遊,以前都是讓他們報旅行團跟團遊,而且儘量是純玩團,而不是購物團。在老家報團,能夠跟一幫口音相同的團友一起出遊,語言交流、互助上都沒有問題,也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
這些年父母透過跟旅遊團的方式,海南、雲南、四川、江浙、京津、陝甘等省也去了不少地方,然後去年老爺子自己買了一臺小轎車,開始嘗試老兩口自駕遊,看樣子已經慢慢的喜歡上了這樣一種旅行的方式。
至於我為什麼不帶父母進行長距離、長時間的共同旅行,主要是因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帶老人旅遊也會遇到不少的問題,需要有心理準備
一、體力的問題
旅行終歸是辛苦的,旅行的過程中,總是會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參觀儘量多景點,品嚐當地的美食,旅途往往很容易疲憊,年輕人的體力或許能扛得住,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腿腳不便、耐力不足,真的是很難吃得消。
二、觀念衝突是個問題
老人在旅行的問題上,總是希望去一些知名景點,哪怕明知道人很多、景點商業化過度開發的問題,也還是一定要去打個卡,而子女作為經常旅行或者研究過旅遊攻略的人就知道,很多景點是名不副實的,不如去一些小眾有特色的地方,這樣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和老人發生一些分歧,導致不愉快的情況發生。
三、作息習慣是個問題
外出旅行,往往需要按照旅行團的要求或者自定的行程計劃,提前起床出門、中午趕路、晚上看演出很晚才回來,年輕人還比較好適應,但很多老人都有早睡、午睡的習慣,這種行程安排,真心導致老人非常疲憊不堪。
四、帶老人旅行,消費習慣是個問題
外出旅行,就是一個不斷花錢、花大錢享受的過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很容易接受這種觀念,但是老人普遍是過苦日子過來的,一看住個酒店4、500一晚的房價,埋怨念叨就來了,吃頓飯3、400元還沒幾個硬菜,埋怨念叨又來了,總之,各種捨不得,各種認為子女浪費錢的言論,雖然心裡知道兒女是帶自己來享受來了,但是嘴巴上是不會饒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