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陳的寫作生活

    關於為什麼雙十一變成光棍節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南大的學生木光昆,在學校期間談戀愛,但是美好的愛情總是短暫的,女生突然查出患了絕症,且最終離開人世,在這以後似乎木光昆變了一個人。讀大四那年的11月11日,也是他生日的那天,同宿舍的舍友們在南大第一宿舍的樓頂上陪他一起喝酒慶生。此後,關於木光昆的故事在南大流傳開來,他的生日於是被定為“光棍節”。

    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伴侶,只過520,不過11.11

  • 2 # 清曉圖文

    五月初五端午節亦稱端五,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夕祭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七夕又因為牛郎織女鵲橋會而有中國”傳統情人節“ 之稱

    8月3日男人節則是取自“3·8婦女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節日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8月18日“八卦節”…

    九九重陽節,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9月12日 “就要愛” 5月20日、9月12日因諧音“我愛你、就要愛”被稱為“示愛日”

    9月12日是一個為慶祝並感謝程式設計師而1設立的節日該節日在國際上已被眾多 IT 企業認可,日期定於每年的第 256 天,也就是平年的 9 月 13 日或閏年的 9 月12 日。

    9月13日卻因為諧音“就要散”而被網友定為“分手節

    11月11日光棍節,源於這一天日期裡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是一種流傳於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以慶祝自己仍是單身一族為驕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單身”)。

    而光棍在中文有單身的意思,所以光棍節是單身一族的一個另類節日,這個日子被定為“光棍節”(One"s Day)。光棍節產生於校園,並透過網路等媒介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光棍節的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在光棍節結婚,於此同時,也是各大商家以脫光為由打折促銷的時期。

    雙十一網購狂歡節

    源於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均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於是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臘八”一詞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九個月還不會自己睡覺,大人哄睡還是讓他哭到累了自然睡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