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smart

    實話實說,答辯完之後內心一片迷茫,學生時代就這麼結束了?今後該何去何從?

    在沒有答辯之前,一直想著離開這破學校,早點去社會上掙錢!在答辯完那天,感覺繃緊十幾年的弦瞬間放鬆,一股子無力的感覺撲面而來。

    答辯完,出來合影。

    回寢室收拾東西,約了幾個好友,到學校門口廉價的麻辣燙飽餐一頓,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奔赴崗位,為生活奔波,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 2 # 職場動車

    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四學子來說,畢業前的最大難關當屬論文答辯了。

    很多同學答辯後的心理活動是:

    答辯之前很緊張,答辯之後覺得並沒有那麼恐怖,老師不會很為難學生。

    答辯就像第二場高考,看見其他同學在臺上的答辯表現,覺得自己應該直接去二辯了。

    寫畢業論文活生生把人逼成出了強迫症,現在看到一篇文章標點符號沒打對渾身難受。

    答辯的時候心情其實很複雜,就想快點結束,但一想到結束後自己的大學生活也結束了,心裡也挺難受的。

    答辯也是對大學生活的一個莊嚴肅穆的告別儀式。

    答辯前,表面上看起來很淡定,其實內心焦慮恐慌無比。

    但是無論如何,答辯已經結束了,希望答辯順利透過的同學們,能夠收拾好心情,整裝待發,去迎接自己新的人生,畢業答辯,是終點,也是起點。

    在此,給為答辯的同學講一講論文答辯的一些小技巧

    一、非常熟悉自己所寫的論文,做到成竹在胸。答辯時最好能脫稿,對自己的觀點、思路、創新點、關鍵詞、文中例子都熟悉,想想答辯老師會提什麼問題,提前想好該怎麼回答才好。

    二、禮貌對待答辯老師。當與答辯老師的意見不同時要文明有禮貌,委婉地說明自己的意見,不要強辯。不管過程如何,要在結束的時候向老師表達感謝,並且在答辯過程中,要與老師有目光的交流。

    三、先聆聽老師的問題,思考之後再做回答,冷靜面對。有些有些學生因為緊張,容易在沒有聽清的情況下去作答 ,切記一定要再理解力老師的提問後再回答,如果沒有聽清楚可以請老師再說一遍,對於文中不理解的概念請求老師解答一下,但是不要不懂裝懂,或者答非所問,這樣是很不好的。

    四、與答辯老師有觀點不同是,一定不到強辯,或者去“懟”老師。講述自己的觀點時要有理有據,注意言辭,反駁的時候要注意分寸,注意禮貌。即使老師說你觀點什麼,記住也要用求教的態度。

    最後,對於答辯已經結束的同學們,希望大家能夠收拾好心情,整裝待發,去迎接自己新的人生,畢業答辯,是終點,也是起點。

  • 3 # 職場章魚哥

    懷念當年80後那些一起吃泡麵一起通宵CS一起,認真起來全宿舍一起扔掉電腦,考級通關,答辯只是大學的畢業階段性結果,你心裡只能告訴自己可以結業了,畢業之後的一切開始開始,為每一個社會奮鬥的畢業生,加油!未來是大家的。

  • 4 # 教育點滴

    輕鬆、傷感、歡喜、別愁,悲喜交加,四年轉瞬即逝,離別之際,所有的畫面都定格到剛剛相識的那一刻,那時傻傻的還有一點童真,什麼都新鮮好奇,如今什麼都懂了,卻唯獨丟了快樂。有些人一旦分開就是永遠,如今畢業了,願你美夢圓,宏圖展,生活幸福。

    再見了的朋友們,再見了,你,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再也回不去的那些。

  • 5 # 陳榮三

    我本科畢業,碩士畢業和博士畢業論文答辯都記得很清楚。本科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我已經保送到北京一個很牛很牛的地方讀研究生,當時心情非常好。碩士畢業的時候找了一個很差的工作,博士筆試成績很高複試被淘汰,當時心情差到了極點,碩士論文答辯答辯主席正好是我報考的導師,可以想象當年答辯時候的心裡陰影面積。碩士畢業後來去了一個很差的學校工作,工作半年考上博士辭職專門讀博士。博士學校雖然是一個211普通的,但是兩個博士導師對我都很好,畢業推薦工作之類,畢業也很順利,當時博士畢業論文盲審分數很高,又有好幾個很好的工作機會,所以博士論文答辯心情很好,水到渠成的事情。博士畢業又回到了武漢,一直感激博士期間的導師,當然也感謝地大。一直很喜歡地大,在地大教書最大的快樂是地大學生很善良很能吃苦,上課我很有激情也很有成就感,非常喜歡給學生上課!

  • 6 # 熱愛生活愛運動

    當時感覺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整個人都輕鬆起來。

    我記得自己的大學論文研究的是索爾.貝婁的作品《赫索格》,這本書之前我聽都沒聽過,更別說有什麼想法、研究了,拿到論題的那一刻,我直奔圖書館找書,好在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書類很全,英文版、中文版都有,我想著好好看看、研究研究,就把兩本書都借了回來,回來後當然先看的是中文版。第一遍讀時,慚愧得很,我根本沒看出作者在寫什麼,他的心理活動、他對身邊現象的思考我沒看出有什麼意義,所以只好再看一遍,但也沒看出有什麼意義。沒辦法,我只好上網查詢資料,查查他人對這部作品的研究及評價,看完後心裡有點兒譜,對書裡的人物及象徵意義也多少明白一些。

    明白歸明白,但落筆時還是遇到不少挫折,我儘管讀了幾遍,也查閱了不少資料,幫助梳理思路,可離研究出成果還有很大差距,畢業論文最少5000字,我費了老大的勁兒才寫夠字數,交上去答辯時我很怕沒有透過,得知及格後,我終於吁了一口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老銀元到底高價買進有分數的,還是低價買進AU92或9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