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DC家庭教育

    看到題目想起了之前朋友家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

    經過朋友的處理,孩子在學校裡不再受欺負,態度也不卑不亢,

    在這裡分享給家長們,一起成長。

    1

    孩子是在上一年級時,受到了其他同學的欺負,

    還是有一天媽媽去接孩子時,孩子哭著從學校裡走出來,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被同學用書打了腦袋,

    媽媽心疼到不行,這才剛上一年級就受到欺負,心裡很難受。

    回到家之後,媽媽就正式地跟兒子溝通這件事,

    告訴孩子,如果再有同學對他動手,你也可以還回去,

    孩子擔心地說:“如果我打了同學,老師就會請家長。”

    媽媽就說:“如果你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打了別人,老師請家長,媽媽就去一趟學校,但我最在乎的是你的安全,除了正當的防衛之外,你也可以及時向老師求助,但必須告訴我和爸爸,我們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2

    結果過了一週,孩子又被欺負了,回家就哭,

    媽媽就覺得作為男孩子,兒子有點慫,

    就問他都給他支招兒了,為啥又被欺負,

    孩子說自己實在不敢打人,動不了手,

    媽媽既心疼孩子被欺負,又在心裡擔心孩子的膽量,

    因為從年齡上來說,孩子月份靠前,是班裡年齡最大的,還被這樣欺負。

    於是,媽媽經過認真的思考,決定再次給兒子支招兒,

    媽媽跟孩子說,讓他去找班裡2個厲害的同學,跟他們成為朋友:

    一個是說話厲害的男生,一個是拳頭厲害的男生。

    然後媽媽也主動去認識這兩個男生的家長,經常舉辦家庭活動鞏固孩子們的友誼,

    於是,3個男生成為了朋友聯盟。

    孩子每天回來都是跟媽媽說,今天他們一起做了什麼,

    甚至跟其他男生比賽或者打架,

    雖然孩子是在旁邊觀戰,但媽媽覺得孩子變得有點男子漢的感覺,

    至少不會再被同學欺負。

    3

    再後來,機緣巧合下,

    媽媽結識了一位防身術教練,

    就給孩子報了班,學習基本的防身技巧,

    也接觸了感興趣的柔術和散打,

    在自我防護能力提高之後,

    明顯感覺到兒子在男孩子群體中更有底氣了,

    面對其他同學的“挑釁”也不再害怕,而是自信的“迎戰”,

    也有能力去幫助別的受欺負的同學,

    一直到現在六年級,再也沒有人像之前那樣欺負孩子。

    4

    所以,在孩子受到欺凌時,如何應對?

    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多方面的準備:

    如果對方聽得進話,那孩子可以先語言溝通,避免衝突;

    但如果對方情緒上頭,馬上就要來打自己了,我們也要保護自己不受傷;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防身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但是如果事情超過了自己能解決的範圍,也要及時向老師和家長求助。

  • 2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這是一個低年級孩子的大問題,過去都是透過實踐,隨年齡增大而解決,現在孩子嬌貴了,或者說教育的正規化,經常被提起。

    在孩子世界,會有天然的動物性,本來認為: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在近似遊戲中,學會了如何應付,如何生存……孩子也就長大了。

    現在家長容不得孩子受欺負,大概現在想欺負同學的孩子,特兇狠,所以如何防霸凌提到檯面上。

    一直以為:1、教育自己的孩子,絕不做欺負他人的事,尤其以強凌弱,有無恥之嫌。2、讓孩子從小鍛練,強身健體做三好學生,是主要目的。次要目的:無人敢欺負,且教育其要幫助弱小。3、出現問題,先找家長,再找老師。在找之前可明確向霸凌者宣告:爸爸、老師不會放過他的。家長要作出及時、強硬反映。

    總之,要"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氣勢和行動。相信會對孩子範圍內的霸凌,有壓制作用。

  • 3 # Doudouma

    被“霸凌”情節蠻嚴重的了,首先應該搞清楚事情的始末,然後該道歉的道歉,該討說法的討說法。如果是自己孩子理虧但受到了人身傷害,家長最好是告訴孩子錯在哪裡,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帶孩子向對方道歉。當然,雖然自己理虧,但被他人傷害也是事實,所以,你們可以要求對方也道個歉,以慰藉自家孩子受傷的心靈。這個過程最好是在雙方家長都在的情況下進行,你不用擔心事情會不順利,小孩子只是想在受到欺負的時候父母能保護他,為他說話。再者,現在的年輕父母素質都比較高了,很多事情都好溝通的。但如果是別人的孩子無故欺凌自家孩子,又比較過分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雙方父母約談是必須的,軟硬兼備的態度也是要有的。如果對方小孩屢教不改,或者家長不給力的情況,那就得讓孩子狠狠地打回去,要讓對方害怕才行。人的劣根性就是欺軟怕硬,所以,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才是解決事情的根本方法。還有,平時要鼓勵孩子多去結交朋友,沒人敢去欺負一個朋友很多的人,因為有被群毆的危險。

  • 4 # 閣下的手機我收下了

    打回去,當然要打回去。不過要選好策略。不然人家打你你沒影片,你打回去的時候被拍到了,到時候你反擊反而成了校園暴力了。那還不冤死了?

  • 5 # 劉金泉12

    杜絕校園欺凌的終極辦法:1,最有用的是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法,將有刑事情節的未成年欺凌者按殘暴程度補足年齡,受重刑制裁,將案例廣而告之。2,對情節一般的未成年欺凌者,執行完社群勞動或校園勞動等懲罰後,再恢復課堂學習。3,建立教育執法機構(類似於環保、城管執法),未成年人一般違法,曠課,破壞教學秩序的,執行對監護人的處罰,拒不受罰者,輕者凍結社保記入徵信,重者入獄。

    否則無解。

  • 6 # fanjinda

    以暴制暴解決不了校園霸凌,但是惡性事件會倒推社會進步,只有病入膏肓時才想到亡羊補牢!網上大量被霸凌者血淋淋的案例經常被媒體選擇性失明,殺一個霸凌者就有人上竄下跳。

  • 7 # 飝龘嚞鑫飍靐轟

    憑什麼霸凌者逍遙法外?憑什麼受到欺凌就要忍辱偷生呢?我們的孩子憑什麼要受到欺凌?不要再用熊孩子這三個字為行為不端的孩子開脫了吧!正確的事情就不怕放到桌面上討論,以暴制暴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但是暴力可以伸張正義!殺人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為什麼沒有人去追究殺人之前發生的校園欺凌過程,只追究被逼防衛導致過當之後的事情呢?女孩子就該長期被欺凌嗎?這件事證明女孩的父母是多麼的無助,做為女孩子的父母肯定是努力了很多方法,最後只剩下唯一的徹底的這個解決方案了……如果學校不縱容……如果男孩父母立即嚴管男孩停止侵害,女孩父母真的是不會在精神崩潰之後,選擇徹底解決這個壞人的無奈衝動,一個連自己孩子都無法保護的父母已經尊嚴掃地尊嚴蕩然無存,支援女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無私的大愛,武松是因為打虎當上了英雄,還是因為殺了西門慶保護了哥哥當上了英雄呢?英雄聯盟是因為袖手旁觀當上了英雄,還是因為殺死了壞蛋當上了英雄?很多父母在孩子受到欺凌的時候不敢怒就是軟弱無能!不是她們有文化講道理。對於學校的不負責任應該嚴肅處理,學校早一天調整坐位,嚴格教育男孩尊重女孩,疏解壓力迅速解決矛盾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校園欺凌事件,男孩父母嚴格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又怎麼會失去生命後才後悔當初對孩子的管教呢?保護孩子就從嚴格管理孩子的教育著手!男孩子的父母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錯過了太多的機會呢?全國所有的學校和老師從這件事中要吸取魚的教訓,學校應該把禁止欺負同學放在學習成績之前來抓,否則學校欺凌事件永遠不會消失!保護家人的健康平安是一個男人的基本責任,是學校與男孩子的父母逼女孩的父親選擇了自己出手保護家人的平安,因為他對其它的方法都失去了信心!很多校園欺凌事件大家都誤以為是學校與老師的失職,其實很多欺凌事件都是以老師為起點的,老師對於學生的欺凌才導致其他學生的效仿……這是事實!以暴制暴是最後的選擇……絕不是第一項選擇!其實不只是女孩子,如果是有人欺凌我們的家人,當所有的辦法都試過沒有解決問題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自己的家人,終結壞人的生命!這是自然界中雄性最基本的特徵!培養雄孩子的父母們都在把孩子往絕路上推!我們要思考的不是這個父親應不應該殺死這個男孩子,而是要思考為什麼這個男孩子會被殺?這個男孩子即使不死就女孩父親的手中,未來也會死在警方的槍下,是男孩子的父母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孩子!是學校的老師送走了這個男孩!是法治的不健全葬送了這個男孩!這個男孩不是死於這個女孩父親的手,而是死於問題無法解決的環境之中!我們要用法律詳細的規定解決校園欺凌案件,杜絕打擊嚴懲校園欺凌事件,才能真正預防血案的發生!打擊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只依靠道德約束,更不能只是和解了事,必須依靠法律振救所有被欺凌的孩子,掩蓋事實真相只會導致更多事件!

  • 8 # mom看世界

    都被霸凌了,當然要打回去啊!

    但是,肯定不能簡單粗暴的“打回去”,“以暴制暴”,有時孩子拿捏不了尺度,有可能釀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我們需要教孩子有步驟、更周全的”打“回去。

    1. 教孩子把氣勢拿出來

    氣勢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的氣勢,另一個是語言的氣勢。

    當別人欺負我們時,我們要直視他的眼睛,大聲喊「stop!」,並用“你憑什麼欺負人?“這個簡單的問句連環發問。而且聲音要比他更大,更洪亮,氣勢上不能輸。

    一方面,讓他知道,你不怕,欺負我,沒理由。另一方面,也告訴其他人,你遇到了危險,讓老師和同學聞聲而來,幫助你。

    2. 不停止,就先文鬥

    如果他並沒有意願表示停止,還是肆無忌怛的欺負,那我們可以先文鬥,用有理有據的事實來讓”肇事者“感到壓力和羞愧。

    但很多小朋友的詞彙量有限,經常說不過人家,我們就可以教他一個標準的”文鬥“表達:

    “你說別人是什麼,你自己就是什麼”。雖然氣勢上差了點,但比較容易上手。

    3. 要是文鬥還不行,那就武鬥

    如果一對一,實力相當,就直接反擊。

    如果很多人在一起起鬨欺負你,就逮住最先動手的那個孩子,反擊的氣勢會讓其他人知道你並沒有害怕。

    可能我們會打不過他們,但沒關係,我們要的不是贏這個結果,也不是要打敗他,而是要向別人證明我們不軟弱!

    不過,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武鬥,我們也不要傷到別人的要害部位,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是教養!

    4. 實力懸殊太大,跑為上策

    如果力量懸殊實在太大,那還是跑為上策,然後尋求老師的幫助,畢竟在學校裡,老師才是孩子身邊最可靠的保護者。

    當然回到家裡,爸爸媽媽的情感疏導和行為指點也極為重要。我們要支援孩子的反擊,讓孩子相信我們永遠是他的堅強後盾。

    5. 用人際互動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孩子用人際互動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怎麼個解決法呢?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點零食,要他分享給班上其他幾個有力量感的小朋友,跟他們一起玩,一起分享,一起學習等等。

    這樣,有兩個威猛的"鐵哥們”在身邊,誰要再想來欺負你,那就要先想一想了。

    6. 強身健體,預防為上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談到預防孩子被欺負時,有一點非常有道理:“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煉。”

    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

    要是孩子小胳膊細腿,人家一推就倒,這自然成為其他孩子欺負你的一個重要理由。相反,一個身體強壯,又充滿氣勢的孩子,又有哪個不開眼的“壞傢伙”會向他伸手呢?

    因此,身體變強大了,自然那些欺軟怕硬的人不會輕易來招惹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年出不去,都在家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