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淅爸育兒記
-
2 # 慕伊衣的育兒說
腰凳的使用階段應該是在寶寶能坐和會走之間,也就是6-12個月這個時間段。是寶寶外出時和推車互補的,很多時候寶寶在推車裡坐不住,想出來玩,大人長時間抱著又太累,這時候就可以使用腰凳。但是腰凳的使用主要發力點是腰,時間長了,腰受不了。而且腰的受力跟寶寶的體重直接相關。所以,寶寶一歲以後不建議用腰凳,一個是寶寶體重過重,坐腰凳對大人的腰很不友好,再一個是寶寶已經到了學走路的階段,他很難乖乖的坐在腰凳上,用處不大。
-
3 # 誠實的彩霞_363
想買腰凳的話可以試試抱抱熊的,我家孩子快18斤了,有了腰凳能分散一下胳膊和肩膀的壓力,疫情結束後出門也能更方便。
-
4 # 小雪花的娘
我買了兩個腰帶,一個是揹帶式的,一個是就是孩子可以直接坐上去的。
關於腰凳的選擇,我覺得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重點去看:
品牌很重要大品牌的腰凳一般來說設計會比較精良,它的人體工學設計很好,父母背起來不會太累,並且能夠保證一定的安全,可以看看Babycare等知名品牌。
面料很重要腰凳多半跟孩子身體接觸非常多,所以,他的這個面料要保證足夠的透氣,否則孩子坐上去會很不舒服,尤其到了夏天會非常的熱,容易引起熱疹。
調節帶也很重要好的腰凳他調節帶比例是非常合理的,不會讓孩子覺得太緊或者是太鬆,你也可以在購買的時候跟客服人員或者是如果你線上下購買的話,可以自己帶著孩子去試一試,因為如果太緊的話,孩子會不愛用。太鬆了,一般又不是特別安全。
總結而言,那一個好的腰凳做工要比較精良,你透過它的五金可以看出來,另外,好的腰帶也會給你配備口水巾,因為,腰凳離孩子的嘴巴會特別的近,你也可以去看一下。再就是,注重一下它的承重的重量和孩子可以使用的年齡,這幾個關鍵要素,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自己能去試一試,這樣就更好了!
-
5 # 田園桂姐
做為一個過來人,我建議不要買。以前我帶孩子出去看見別的奶媽奶爸圍著腰凳,孩子坐在上面很好玩,還能空出手來提東西。很想買一個,後來在某寶上淘了一個回家,迫不及待背上孩子出去轉了一圈。那感覺好累呀,孩子是舒服了可我腰疼呀!而且圍在腰間熱得要命。用了一次就沒用過了,我建議還是買個手推車好些,又可坐娃又可放東西,比買腰凳要好很多。
-
6 # 月牙嘛嘛吖
孩子一歲多,想入手一款腰凳,有什麼推薦?一歲多的孩子已經會走路了,腰凳比較適合會坐以後和會走之前的過渡段,我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買了,如果非要買,我覺得有凳子有揹帶的那種比較合適。
回覆列表
你是指我使用這種嗎?這種型別的腰凳其實沒有特別出名的品牌,或者說沒有龍頭老大的存在吧,功能性都差不多,但是價位天差地別,前後我們買過3個腰凳,從幾十塊到三百多。
我只能和你說一分錢一分貨,下圖這個是最實用的,但功能也是最單一的(你可以看到各種可以變形的腰凳)。
作為一個使用者來說,選擇腰凳可以給你提供一點意見,避免入坑:
1. 不要網上購買
為什麼不要網上購買呢?其實很簡單的就是體驗感問題,可能會便宜那麼一點,但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費。
布料怎麼樣(這可涉及孩子與大人的最直接使用感受),包裹性怎麼樣,支撐性、吸附性呢?去線下的母嬰店實際體驗一下,會讓你少花冤枉錢。
2. 不要迷信多功能
只要一搜索你可以看到各種功能齊全的腰凳,例如可以讓孩子豎著坐,還可以斜著抱的,美其名曰解放雙手。
但實際上你真的不會用到哪些需要變形的功能,因為大都比較複雜,而且每一次變形都需要多次調整。
3. 要有一點儲物功能
對於腰凳來說,有一定的儲物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最起碼能放個紙巾、鑰匙,而且這個儲物功能一定要在正面的!特別強調!
因為實際使用中,前面馱著一個會動來動去的小人,而且還要非常注意他的安全,你向下的可視角度就很受限,在看不到的情況下進行“盲取”,如果你是手臂臂長不是特別突出,即便摸口袋都會比平時困難得多。
另外則是不要有太多的儲物功能,例如可以放瓶水之類的,你絕對不會想用上。(下述)
4. 腰凳只能是臨時使用
腰凳只能是臨時使用,因為它建立在你的腰腹背力量充足的情況下,否則很可能給你自己帶來傷害。
當我妻子使用的時候,實際上不到10分鐘就覺得很累,腰痠背痛的,孩子才一歲多,一些媽媽的腰腹可能還沒修復。
當然這個東西大多數都是寶爸使用的,“I CAN DO THIS ALLDAY”,但問題是當回到家卸貨的時候基本就累趴了,這還是建立在我有堅持去健身房的情況。而我的妻舅,一個小胖子,大概30分鐘就喊不行了。
5. 實際使用場景
對於腰凳的使用場景,最好的其實是臨時性使用,作為寶寶車的補充。
例如一些地方不適合推寶寶車進去,你所看到的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畫面,就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場景:媽媽負責孩子的貌美如花,爸爸負責被孩子玩累趴。
當你需要長時間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小車車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對孩子的脊柱發育,還是讓孩子舒適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