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角大將軍

    美國軍隊商業化是因為現在美軍的採購與研究合作,軍民融合已經處於“世界一強”,美國軍隊和民間的界限變得很模糊,軍隊隨時可以變成民兵,民兵隨時可以變成士兵,作戰裝備也很容易在民間得到補給。美軍的“神壇不再”美軍的科技化很強,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對士兵有這樣那樣的限制,科技的力量讓很多普通人也可以當兵。

    美軍也因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讓士兵不再是那麼全職化,士兵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就像普通人一樣“打卡上班”,士兵“白領化”,這也就是為什麼美軍越來越商業化,因為職業下沉,和普通人的差別被無限模糊。

  • 2 # 不正經的軍棍

    這個說的是美軍的外包制度吧,美軍是一個極其依賴軍事承包商的軍隊,他的軍隊裡面,是一定要有軍事承包商的。這樣做,其實是可以提高效率,也能省錢的一種方式,還能促進民間資本,促進科技革新,好處非常大。

    美軍的武器裝備、後勤補給、吃喝拉撒,很大一部分都是承包給了那些軍事承包商,現在美軍有60%的軍費都是支付給了這些承包商,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溢。美軍裡面,還有90%以上的專案都是透過競標的方式承包給了承包商。

    美國的這個外包制度,可以追溯到美國的獨立戰爭期間。那個時候開始,美軍就有一大堆小販什麼的跟著美軍到處走,跟著美軍走的時候,給美軍保證了後勤,自己還能賺一筆。等到了一戰和二戰,美軍外包的專案進一步拓展了。

    戰爭期間,美軍的可口可樂、香菸、午餐肉等,這些東西都是承包出去的,這些企業給軍隊玩了命的生產,銷售到軍隊裡面去。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價錢好說,最主要美軍還能做個活廣告,美軍打到哪,他們的商品就能送到哪。美軍又能在解決這些後勤的問題上降低成本,何樂而不為呢,雙方也是一拍即合。

    到現在呢,美軍的裝備,生產、維修都是承包給了那些承包商。2012年,美國軍隊的承包份額最多的是:洛馬、波音、雷神、通用動力、格魯門,這幾家公司拿到了960億美金的份額,當年美軍的軍費才3600億美金。一到戰爭時期,這些公司的僱員就會到處跑,直接派到前線去,美軍在前面打仗,這些人在後面作保障。

    海灣戰爭時期,士兵和承包商僱員比例是100:1,後來再過一些年,這個比例慢慢就到了1比1了。這裡麵包括後勤,包括那些做飯的廚子什麼的,還有維修工人,技術支援的一些東西,都是包含在內的。

    不光如此,美國還有那種私人軍事承包商,負責一些軍事訓練、情報收集這些工作,還有安保、審訊、偵察這些東西,統統可以送到私人軍事承包商那裡。有一些軍方不能直接出面的活,也可以讓這些人去做。

    當然了,這些東西不代表洩密,不代表不是自己人就沒有保障。美華人在這方面,把合同什麼的做的非常完善,用合同去掐死這些承包商,免得耍心眼,用來保障他們的服務質量,拿合同約束他們。

    美國的那些高階武器,也大多都是透過競標的方式,從各個公司去選取的,甚至槍支也是,所有領域都是。這裡面的好處在於,現在私營企業在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優勢越來越大,軍方力不從心了。美軍就採用這樣一個外包的方式為自己服務,美軍就來個招標的形式去選擇。這樣做,自己其實能省錢,那些企業也能賺錢,在競爭中又促進了革新,革新之後又是為自己服務的。

  • 3 # 開心果165931305

    因為美國利用美軍為美搶佔小國石油及美缺的主要物質,就是為了增加美國的經濟而服務的,所以美軍是為美國商業化而建立的。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美軍的做法是將能夠外包的業務,儘量的服務外包。從長遠看,美軍的做法,利於降低美國的國家負擔。

    美國是一個運作得很成功的國家,當然也會有很多成功的專案運作經驗。儘管美國招人煩,但是仔細觀察美國,適當的借鑑美國的成功經驗,還是有必要的。

    美軍的商業化表現:

    <一>在服務及基本軍用品上,採取全球招標:

    1,在子彈、炮彈、武器零部件採購上,基本是面向全球的。目的就是要質優價廉。

    2,在普通軍品上,例如軍旗丶軍服丶鋼盔…,都是採用全球採購模式。

    3,在一些常規武器的維修、保養上,承包給民營企業。將常規部隊的後勤補給,承包給民企。

    因此在伊拉克丶阿富汗戰場上,經常可以看見一些奇特的景象。美軍在前頭打仗,後面卻跟著一大堆各公司員工,有幫著修軍車、坦克、大炮的,有運送食品丶醫藥用品的,有負責運送武器的…。

    4,美軍將一些非戰鬥陣地、倉庫…的守衛任務,發包給武裝保安公司。由武裝保安公司派譴武裝人員,去接替美軍,從事保衛工作。

    <二>,美軍除了保衛美國領土,不惜代價以外。美軍但凡採取軍事行動,都會計算利弊得失。

    1,美軍不打無利之戰。一些中美洲小國,長期反美,但是由於這些國家沒有什麼資源,又一貧如洗。因此美國沒有出兵去攻打這些小國。

    2,即便是關乎美國利益,美國出兵前也會反覆掂量,也會仔細計算得失。

    美國曾出索馬利亞,後來發現會得不償失,因而立馬撤軍。

    3,美國動手打仗前,也會仔細考慮成本問題。一旦發現成本無法控制,美國就會選擇適可而止。

    美國其實很想拿下敘利亞,倘若美國在敘利亞危機剛爆發時,就傾力投入,的確是有可能拿下敘利亞的。但是美國在仔細考量後,還是選擇了成本最小的方式,介入敘利亞。而沒有選擇不計成本的做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國實際上是理性而謹慎的國家。我們在觀察丶借鑑美國經驗的同時,也要看清一個事實,由於美國十分謹慎理性,美國沒那麼容易翻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打羽毛球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