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汐煒醫生

    服用2年安眠藥,我想,的確該考慮停藥了,能否恢復睡眠,經過努力,最終是可以做到的,當然,前期一定會存在一些戒斷反應,所以,停藥的過程也需要技巧。

    能否平穩度過停藥階段,還要考慮服用何種藥物,以及具體每天用量多少。我們門診有這樣一例患者,每次來開佐匹克隆後,還沒來得及走出醫院門口,就要迅速吞服幾粒。這也是為什麼睡眠門診要對患者開藥量進行限制的原因。

    臨床上,我們常用的睡眠藥有以下幾種:

    一,苯二氮卓類激動劑:如阿普唑侖、氯硝西泮等;

    二,非苯二氮卓類激動劑:佐匹克隆、唑吡坦等;

    三,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四,具有鎮靜作用的精神藥、抑鬱藥:如喹硫平、米氮平等;

    以上4種都屬於臨床常用藥,其中以一、二應用更為廣泛。我們國內更傾向於苯二氮卓類,因為其出現的比較早,而且價格相對經濟,但對於美國來說,非苯二氮卓類藥物使用改善睡眠比例達70%,主要原因是相比於苯二氮卓類,佐匹克隆、唑吡坦等不至於引起過度鎮靜、肌肉鬆弛,以及對於記憶力損害較小。

    理想的安眠藥應該具備這樣的特點:

    一,迅速入睡,保持正常的睡眠結構;也就是說,能夠完成睡眠的週期和時相,使睡眠不至於疲乏;

    二,次日醒來無宿醉感;

    三,不影響記憶功能;

    四,無依賴現象;

    五,不影響呼吸功能。

    安眠藥除了引起上述反應外,還可能增加機動車事故、跌倒骨折、自殺等風險,所以一直以來,都屬於受保護藥品。

    從半衰期來講,理想的半衰期應該在服藥1小時內達到峰值(也就是發作最大作用促進睡眠),同時維持睡眠時間>3小時,同時又<7小時,這樣就可以維持整個睡眠週期,同時又不易出現次日的殘留症狀。

    減停助眠藥是個艱難的歷程

    理論上,規律服用助眠藥不建議超過2個月,而且半衰期越短,越容易產生依賴風險。

    很多患者表示這類睡眠藥一旦服用,幾乎無法停下來,甚至有逐漸增量的情況。的確,對於停藥來說,當然繼續服藥的舒適感更加容易接受,但如果一味的依賴藥物睡眠,長期下來,就會造成對該種藥物的耐受。也就是說,到了後期,可能服用再大的藥量仍不能改善睡眠,這時候可能就需要換藥或者合併其他藥物。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前期就考慮避免形成依賴呢?

    首先,間斷服藥,按需要服藥,能不用則不用,爭取透過改變作息習慣、改變對睡眠的錯誤認知做調整,這是避免形成依賴的重要手段;

    其次,嚴格遵循醫囑用藥,避免超說明書用藥;

    最後,服藥週期較長的患者,可以嘗試替代:1,更換其他不成癮的藥物,如喹硫平、曲唑酮

    2,隨著睡眠改善,緩慢減量,同時可嘗試用褪黑素、奧卡西平等輔助用藥;

    3,可同時選擇某些物理治療,如經顱磁刺激。

  • 2 # 南開孫藥師

    失眠症是以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和 (或) 睡眠維持困難並導致睡眠感不滿意為特徵的睡眠障礙,中國失眠症的發病率高達40%,有4%的華人在過去1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失眠,失眠症可獨立存在,也可與精神障礙、軀體疾病等同時發生,可伴有多種覺醒時功能損害,按照病程來劃分,失眠病程<3個月為短期失眠,病程≥3個月為慢性失眠。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學業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失眠症的發病率還在逐年升高。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安眠藥包括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抗抑鬱藥和抗精神病藥等。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包括傳統苯二氮卓類藥物和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傳統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侖、艾司唑侖等,對焦慮性失眠患者的療效較好,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來普隆,半衰期短,催眠作用與苯二氮卓類藥物相似,可縮短睡眠潛伏期,尤其適用於女性患者和年輕患者。

    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包括瑞美替昂、雷美替胺、雷美爾通和阿戈美拉汀等,這類藥物可縮短睡眠潛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總睡眠時間,適用於入睡困難的失眠症患者以及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障礙的患者。鎮靜類抗抑鬱藥包括阿米替林、多塞平、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和西酞普蘭、文拉法新、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等,這類藥物可以透過治療抑鬱和焦慮障礙而改善失眠症狀,其中米氮平和曲唑酮具有一定鎮靜催眠作用。喹硫平和奧氮平等抗精神病藥也具有鎮靜催眠作用,分別適用於入睡困難和矛盾性失眠的失眠症患者。

    安眠藥的使用原則為:從小劑量起始,達到有效劑量後,謹慎調整藥物劑量,每週3~5天服藥,不要連續每晚服藥,按需、間斷、足量服藥,預期入睡困難時,在上床前5~10分鐘服藥,上床30分鐘後仍不能入睡時,立即服藥,夜間醒來不能再次入睡,且距預期起床時間超過5小時,可以使用唑吡坦、扎來普隆等半衰期較短的藥物,用藥療程一般不超過4周,超過4周需重新評估,必要時更改治療方案或根據患者睡眠改善情況間歇治療。

    幾乎所有的安眠藥都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某種受體,長期用藥受體下調,容易出現耐受性和成癮性,突然停藥可引起焦慮、激動、反跳性失眠、震顫、抑鬱等戒斷症狀,因此,失眠症患者感覺能夠自我控制睡眠時,應逐漸減量、停藥,減量過程需要數週至數個月,預防出現戒斷症狀,減量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對患者身心都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但是隻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一定會度過難關。

    藥物治療只是失眠症治療的一部分,失眠應遵循綜合治療原則,除藥物治療外,還包括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認知治療和鬆弛療法等行為認知治療以及光照療法、重複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療法、電療法等物理治療。失眠症是可控的,遵醫囑合理使用安眠藥,合理停用安眠藥,配合行為認知療法和物理療法,恢復正常睡眠指日可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時有脾虛,腎虛,氣虛,容量生病,還能調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