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盛唐時期,是近體詩盛行並湧現出諸多著名詩人,和傳世經典詩篇。但按現代聲韻仔細斟酌,卻發現一些不符合格律的詩作。您對此有感覺嗎?您認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有其他原因還是古代聲韻有所不同!請談談您的認識。
12
回覆列表
  • 1 # 赭紅

    作詩者大體兩路人,一路是率性而作,講究情緒勃發,不十分合於韻律。另一路嚴謹積累,講究嚴格韻律字句琢磨。

    都好。

  • 2 # 詩詞達人沉思

    完全不押韻的古體詩和嚴格的格律詩,甚至是超出格律詩要求比嚴格的格律詩還要求更多的格律詩,是舊體詩的兩個極端。在此兩者之間還存在有各式各樣的詩體,形成舊體詩,豐富多彩,類似於光譜的現象。無論處於哪個極端都不是詩歌的常態,而處於這兩者之間,才是詩歌的大多數現象,這一點在唐詩中得以體現,說明唐詩處在活潑、健康的狀態。

    而隨著科舉的發展,嚴格的格律詩逐漸成為主流,嚴重阻礙了人們思想感情的表達,和藝術才能的發揮,舊體詩逐漸走向了衰亡。

    長期以來,古體詩和格律詩的界限非常模糊,只有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不存在明確的界限。這一點在選本《唐詩三百首》和《千家詩》等著作中可以看出。這也應允了一句話“名可名,非常名”。《唐詩三百首》收錄了各種不合標準格律的詩。後人創作律詩時越來越嚴格,這些不合標準律的律詩在中唐以後就非常少見了。而這些著作成書的時間,正值嚴格的格律詩佔統治地位的時期。《唐詩三百首》分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所選七言律詩53首 ,五言律詩80首,其中就有許多不完全符合格律的詩。

    嚴格的說,真正的格律詩,應稱之為“應試詩”,只是為了適應科舉考試的一種詩體,隨著科舉的廢止,已經沒有必要這樣要求了。翻看前人的選本,和現代人對舊體詩的分類,只要大致有意識地按照格律詩來寫作,除了那些典型的古體詩外,拗救詩也被稱之為格律詩。

    至於流傳千古的名篇詩,有的不符合格律,是什麼因素造成的,舉個例子說明,唐代·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就是這首備受大詩人李白以及其他人極為讚頌的《黃鶴樓》,卻是一首並不符合格律的詩歌。在相同的位置使用相同的字“黃鶴”,且“黃鶴”三見,“空”“人”字重出,第一句第六字“鶴”失律,第二句用五平,第三句連用六個仄聲字,第四句連用五平,又以三平調煞尾,第二聯“不復返”與“空悠悠”失對。這幾點都不符合七律的要求,且是律詩的大忌。全詩用的是七律的形式,但卻不是律詩的句法。難道是七律在當時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範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顥自已也曾經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崔顥跟後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並不相同。看來,崔顥應該是知之而不顧,就像《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首詩,崔頗是依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詩人打破了律詩平仄的格律,放棄了平仄協調的音樂美,卻取得了另一種迴腸蕩氣的音樂效果。“黃鶴”這個雙聲詞連續出現,造成了一種新的節奏感,恰當地表現了因登黃鶴樓而產生的思古之幽情,所以才寫出七律中雖然不合格律但罕見的高唱入雲的絕佳詩句。

  • 3 # 輕歌吟楓

    搜了半天,沒搜到”唐討”,估計應該是”唐詩”。

    另外您所說的唐詩名篇中,有許多不合格律。您這裡的格律應該是指:近體詩的格律,也就是說,是絕句和律的格律。這一點並不奇怪。

    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詩歌流傳已久。律,絕不過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因為律、絕的格律要求極其嚴格,所以很多人寫詩以追求符合格律為準繩。其實大可不必。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詩是用來表達人的志意的。只要能表達出自己的志意和情感,合不合律、絕的格律到不是值得特別追求的。

    還是那句話,詩,從廣義上講都是有格律的。包括現代詩,也講究韻律美的。如果狹義地把格律鎖定在律、絕的格律上,是有礙於詩歌發展的。

    但是,如果您寫的詩不符合律、絕要求,就不要冠以律、絕之名。這不影響您對詩歌的熱愛,也不會有人疑議。

    如果,不合律、絕要求,您非要冠以律、絕之名,不免遺笑了

  • 4 # 一曲煙雨

    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三個原因造成的:

    1、近體詩的形成時間與唐詩的完成時間差異

    “近體詩”的原名叫做“今體詩”,“今”指的是唐代中期,那是格律詩形成且為大多數詩人認可並在創作中遵守相應規範的時期,相對於格律詩以前的“古體詩”,所以叫做“今體詩”,過了唐代,自然就不能叫“今體”了,所以叫成了“近體詩”。

    而在近體詩完備之前,大家寫的詩顯然就難以合律,因為那時的格律、規範還沒有被提煉出來。比如初唐四傑之一王勃所作的《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按照近體詩的格式來看,這首是仄起首句入韻,正確的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經過對比,可以看出,首兩句多處平仄錯誤。

    2、個人寫作風格的原因

    唐代雖然是近體詩的頂峰,但一些有個性的詩人卻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比如自由散漫慣了詩仙李白,他雖然也有很多近體詩,但成就最高的卻是一些古體詩,比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

    3、古音今音的差異

    同一個字的讀音在漫長的歷史中是在不斷演變的,有些字沒有變化,而有些字的讀音卻相差很大,這也是以現代的聲韻去看古詩,常常出現不合格律的原因。

    比如“一”字,按照普通話發音為yī,平聲,而古音中它是入聲字,為仄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衣哥在家鄉演唱,村裡人都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