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家家有中醫

    人體的五臟六腑、氣血陰陽一旦存在相關病變,在脈象上是可以顯現出來的。

    脈象分為寸、關、尺三象,左手代表心肝腎,右手代表肺脾腎,這是一個很專業的診療手段。

    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需要四診合參,結合問診望診,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才能得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指導選方用藥。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可以採納。

  • 2 # 中域中醫師

    中域中醫教育為您解答:

    中醫把脈是望、聞、問、切,是四診裡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中醫把脈,首先是時間,早晨或者上午好一些,因為這個時候氣血未動,受到的干擾小。其次是位置,位置高骨定關,高骨就是橈骨的莖突,對應橈動脈位置就是關,前面是寸,後面是尺。寸、關、尺三部,手輕輕一搭是輕取、中取、沉取,所以是三部九侯。左手寸、關、尺依次對應心、肝、腎,右手是肺、脾、腎,相應的部位表示相應的疾病。中醫講究四診合參,有時單純靠脈象診斷疾病,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一定要把中醫的整體觀念和四診合參,融入到把脈治療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辨識疾病,更好的治療疾病。

    想學習中醫把脈最好是找老師帶著入門,然後自己悟。

  • 3 # 醫承有道

    中醫如何透過把脈知健康?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醫在瞧病的時候,都需要先把手放在病人的手腕上按一會,也就是所說的“把脈”。

    把脈是中醫用手按在病人的手腕的脈搏上,根據脈象的表現,判斷身體的狀況。把脈把的是脈象,而脈象就是脈搏的形象。

    脈象,是我們脈搏的跳動,透過脈搏的跳動的力度、快慢、粗細和停跳等變化判斷身體的狀況,就像西醫中透過聽診器聽心臟跳動等聲音一樣。

    透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在中醫上脈象的變化有多大幾十種,不同的脈象也對應了不同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常見的幾種脈象。如何透過脈象判斷身體狀況?

    很多人以為把脈就是簡單的把手指放在別人的脈搏上就可以了,其實不是。把脈的時候其實需要找對位置,通常是把“寸關尺”。 把脈的時候需要先用中指按在手腕突出的內側,此處是“關”,關上一指縫的距離是存,關下一指縫的距離是尺,然後依次放食指和無名指,放在存和尺的地方。 左手的寸關尺代表了“心肝腎”,右手的寸關尺代表了“肺脾腎”,透過把左右手的寸關尺,就能夠了解到身體的狀況。

    浮沉

    把脈的時候,如果稍微用力就能夠摸到明顯的脈搏跳動,這叫浮脈。 而如果不能夠輕易的摸到脈搏,需要稍微用力的才能夠摸到脈象,叫做偏沉。而只能夠摸到存的脈象,尺和關的脈象不明顯,只能夠摸到一脈,而其餘的兩脈不明顯的時候,叫做浮。

    摸到浮脈的時候,浮脈是很有力的脈象,關尺三脈的氣血都很充足,說明體內的氣血充足,氣血能夠及時的運送到手部,說明身體狀況是很健康的。 而摸到沉脈的時候,需要判斷是那一脈的不明顯,然後針對的解決問題,比如說摸不到寸脈,說明心的血液流通比較差,然後在透過觀察找具體的有什麼問題。

    快慢

    脈搏的快慢也能夠反應身體的狀況,而脈象跳動的快慢也分為多種情況,反應了不同的問題。 醫書上講,數則為熱,遲則為寒,數也就是脈搏跳動的快,遲就是脈搏跳動的慢,意思就是講說,當脈搏跳動得快的時候,身體是處在抗病的積極狀態,而脈搏跳動的慢的時候,屬於身體抗病機能已經很疲憊的狀況。 跳動的快說明氣血流通的快,這個時候往往免疫力比較高,跳動的太慢,說明氣血流通的比較慢,免疫力比較低。 當然了脈搏跳動的次數是有標準的,每分鐘在平靜的狀況下會跳七十五次,是在這個範圍左右進行判斷的。

    粗細

    脈搏的跳動除了力度和浮沉,判斷粗細也是很重要。當把脈的時候,還會用手來判斷脈管的寬度。 當脈管粗的時候,說明體內的氣血輸送能力比較強,體內的陽氣充足。而當脈管細的時候,氣血輸送能力差,說明體內氣血不太充沛。 當然脈管的粗細判斷氣血還有不同,比如說脈粗而有力,說明氣血充足,而脈粗而無力說明氣強血衰等等,情況也有諸多的不同。

    透過上千年的經驗總結,總結出了脈象跳動的浮沉、快慢、粗細等等分別代表了什麼問題,比如說脈象細、慢、浮,是遲脈,說明體內的氣血不足,氣血兩虛。 如果是女性就有可能大姨媽長時間不會來,難懷孕等。而脈象圓滑,會有兩條脈象同時跳動,說明滑脈,也是常說的喜脈。 把脈是上千年的中醫智慧的總結,是種經驗科學,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把脈的文化也是相當博大精深的,不得不令人感慨其智慧。

  • 4 # 中域胖胖er

    以下是中域教育為您整理 的關於“中醫把脈”的所有內容

    中醫把脈是望、聞、問、切,是四診裡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於中醫把脈,首先是時間,早晨或者上午好一些,因為這個時候氣血未動,受到的干擾小。

    其次是位置,位置高骨定關,高骨就是橈骨的莖突,對應橈動脈位置就是關,前面是寸,後面是尺。寸、關、尺三部,手輕輕一搭是輕取、中取、沉取,所以是三部九侯。左手寸、關、尺依次對應心、肝、腎,右手是肺、脾、腎,相應的部位表示相應的疾病。中醫講究四診合參,有時單純靠脈象診斷疾病,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一定要把中醫的整體觀念和四診合參,融入到把脈治療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辨識疾病,更好的治療疾病。

    想學習中醫把脈最好是找老師帶著入門,然後自己悟。

    以上是關於“中醫把脈”的所有內容,如有其他問題隨時私聊我,為您解答。

  • 5 # 王奶奶說小兒推拿

    中醫把脈首先是時間,早晨或者上午好一些,因為這個時候氣血未動,受到的干擾小。其次是位置,高骨就是橈骨的莖突,對應橈動脈位置就是關,前是寸,後是尺。中醫講究四診合參,有時單純靠脈象診斷疾病,有侷限性。要把中醫的整體觀念和四診合參,融入到把脈治療中,才能辨識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孩子無小事,正確恰當使孩子一生受益,錯誤武斷誤孩子一生,此說法你贊同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