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波波視屏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此小人卻放火四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又命人葬之於綿山,秦二世時遷葬於故里裴介村。並改綿山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過錯。將一山崗定為介子推名義上的封地——介公嶺,將介子推母子隱居的巖洞改建成介公祠,並立“介廟”於綿山腳下柏溝村南的柏樹林之中,又命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

  • 2 # 瀟瀟子

    介子推是春秋時代著名的義士,晉文公重耳的手下,他忠君赴義,而又淡泊名利不接受封賞,其氣節可謂高貴。關於介子推,最出名的就是“割股啖君”和隱居綿山被晉文公燒死的故事。

    那麼介子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不妨從這兩個故事看看。

    “割股啖君”的故事記載在《韓詩外傳》一書中,當年重耳流亡國外的時候,介子推也是重耳的隨從之一。他們路過衛國的時候,頭須捲了重耳的資糧跑路了,於是,重耳一行人斷糧了,都得捱餓。這時候,輪到介子推表現了,他為了不讓老大重耳餓著,毅然從自己大腿上割下肉給老大吃。人們都讚歎介子推忠義,介子推忠義之名傳遍天下。

    而後,歷經19年流浪,重耳終於返回祖國繼承了國君之位,開始大賞群臣,可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像壺叔那樣自己去討封賞,他帶著自己的母親進入綿山中隱居去了。

    後來有人提醒重耳還有介子推沒有賞賜,於是重耳派人請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賞,卻被介子推拒絕了。重耳想透過放火燒山的方法逼介子推出來,沒想到介子推選擇了以死明志,和母親一起在大火中被燒死,也不願出來。

  • 3 # 魚頭聊史

    介子推,出生無記載,死於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後人尊稱為介子,春秋時期晉華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屆祭祀,由此產生了“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太子申生被驪姬害死後,介子推隨重耳逃亡19年。期間經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為救重耳,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給重耳食用,令重耳非常感動。

    晉文公重耳重登帝位之後,對當初跟隨逃亡的人大肆封賞。介子推卻認為接受封賞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遂辭官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為此他寫了一首詩抒發心中情懷,不料被鄰居看到。鄰居為介子推抱不平,將書信掛於城門之上。晉文公看到後,深為後悔,帶人前往綿山尋找。綿山險峻,範圍寬廣,有人建議放火燒山,這樣就能找到他。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尋見。後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骨,並找到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忠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晉文公悲痛萬分,折一燒焦柳木帶回做成了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忠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了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來源就在於此。

    介子推是歷史上忠君的典範。其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

  • 4 # 大河橋下流

    介子推跟隨公子重耳在外逃亡了十九年,後來又陪著公子重耳重返晉國,並幫助重耳順利的當上了國君。

    公子重耳當上國君後,就開始重賞跟隨他一起逃難的人。介子推不想接受賞賜就躲了起來。晉文公(公子重耳)也是個健忘的人,其他人都得到了好處,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個一乾二淨。

    介子推對旁人說:″獻公有九個兒子,現在只有國君還活著,國君能主持祭祀,這其實都是老天爺的安排,有些人把這些功勞攬在了自己的身上,這是很荒唐的事,偷別人的錢都是犯了盜竊罪,何況這是在貪天之功,把老天爺的功勞盜來安在了自己的頭上。下面的臣子把罪過當作道義,而君王又是非不分,對邪惡的行為進行賞賜,上下互相欺騙,我不能同這些人一起共事。"

    介子推的母親對兒子的做法很不理解:″你應該去向國君討要賞賜,現在生活這麼困難,這樣下去就是餓死了又有誰知道呢。"介子推安慰母親說:″我都知道他們做得不對,而又去和他們做一樣的事,我的罪過就會比他們還大。何況我屢出怨言,不可以再去領取國君的俸祿了。"

    介子推的母親說:″這事應該跟國君解釋一下,讓國君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介子推長嘆一聲對母親說:″我都要去隱居了,何必再去跟國君說什麼呢,弄不好反倒讓人覺得我是在向國君求取富貴。"

    介子推的母親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她聽完兒子說的一席話,很理解的對兒子說:″你如果要去隱居的話,我就跟你一起去。"從此這娘倆就再也沒了音訊。

    後來晉文公派人四處尋找介子推,但都無功而返。晉文公就把綿上這個地方作為介子推的祭田。他很傷感的說道:“就用這地方來記住我的過失,旌表良善的人吧!"

    也許是介子推隱居得太深,正史的作者們也無法得知他的下落知生活的詳細情況,所以在正史中也沒有介子推隱居後的情況介紹。

    出於對介子推的敬佩,後世就又傳出有關介子推的種種傳說,這大概是人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對介子推的讚揚和認可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新人怎麼才能快速的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