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島城杏林居士
-
2 # 遼海醉仙
《仲秋望月(2019-124)》(七言辭)
仲秋望月思家鄉,悲悽情染心又涼。
初升明月暉銀白,映照秋水逝流長。
不知家中妻兒情,卻道浪人在遠方。
雖說今夜月更圓,未見嫦娥慰吳剛。
2019-9-12夜
-
3 # 詩林蟲鳴
我喜歡二十八個字的。
《黃桷蘭》
如玉肌膚初長成
玲瓏冰清蓋襲人
東風得意盜脂粉
一路芬芳南天門
-
4 # 斜陽鞭影
七律:歲月滄桑,夏日自嘲
野鶴閒雲何事忙,一生碌碌自輕狂。
寒衣未補逛超市,詩稿難成去萊場。
散發遮眉扛米袋,捉襟見肘喝清湯。
抑揚無愧問明月,把酒臨風話短長。
-
5 # 景宜官
說笑:
歲月不曾將人饒,
眨眼已往七十跑。
至今未賺多少鈔,
親朋好友勿要笑!
-
6 # 百味寫春秋
新作一首《戰友相歡端陽日》分享給您和大家,請賞析:
《戰友相歡•端陽日》(七律)戰友相歡走泰山,男歌女舞鬧東巔。南門共臥星宵飲,北口分行日旦觀。酒樂重提軍旅事,茶足又憶戰旗篇。崢嶸歲月和平夢,血灑南疆震越川。1、用韻:言前韻。
2、句式:七律第二基本句式
(仄起平收)式
-
7 # 艾菁27666038
七律·九九華年齊慶賀
文/艾菁
南湖畫舫隨波漾,北伐烽煙戰亂殤。
星火燎原難阻擋,江西革命上山岡。
長征萬里留青史,抗日千秋寫錦章。
九九華年齊慶賀,全民擁護黨中央。
-
8 # 晚繼
現代詩幾乎是自由體,沒有太多的文體形式的規定。詩分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白話文形式),近體詩講究格律,有律詩和絕句,也有少許長詩。律詩和絕句都有五言和七言形式,律詩分首頷頸尾聯每聯兩句,絕句一共4句一般要求124句或者24句)押韻至少要有兩句要對仗(12句或者34句)有部分格律詩同時兼具對仗、押韻、平仄、粘連,這樣的詩非常少同時用這幾種手法太難了最主要是粘連很難滿足選題材也十分刁鑽選不好很難連下句。(同時擁有這4種手法詩我還沒有讀到過我讀的少也是很慚愧)這樣的詩譜曲唱出來相當優美能作出如此絕佳華美的詩也只有古時大文豪能做到。古體詩就比較自由,像《詩經》,《樂府詩集》,隋唐以前基本都是古體詩,近體詩是隋唐開始盛行的,後面詞又開始盛行,宋朝盛行的詞就是當時娛樂消遣的流行歌,當然這樣的文學形式並沒有很好的延續下去,隨著南宋的滅亡10萬左右讀書人自盡追隨故國,後面元明清就沒有宋朝皇帝那樣的文學藝術修養了,後面那些皇帝不是不懂就是心不在此。清朝那些皇帝雖然個個都是文學博士但盲目的自信封閉加上國土面積廣闊事務繁瑣也沒有時間搞藝術,經濟和政治也是一塌糊塗,經濟上故步自封,政治上極其腐敗貪官汙吏數不勝數,國家滿目瘡痍但是清朝的皇位確實是相當的穩不然早被推翻了,主要是那些王爺全部在京城,地方上軍事力量薄弱也沒什麼戰事可以說完全沒機會造反。崖山之戰再無中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往日的輝煌一去不返逐漸地走向沒落再也沒有恢復元氣直到現在也沒有緩過來而且我感覺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不是說經濟政治要恢復到以前那樣,而是沒有了當時的靈魂沒有了華夏文明的靈魂現在完完全全就是外華人的感覺,沒有了昔日一絲的痕跡,還天天學英語漢語都不學還拼命學英語實在是讓人詫異,在我看來真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難道中國如此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值得一丁丁的被人所接受和學習嗎就這麼不配在現代社會立足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一個國家強大了是會有其他國家的人來學習我們的各個方面,但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這個總不能丟吧我們現在是把我們的靈魂拋在九霄雲外任其被無情的遺忘和踐踏。著實讓人寒心啊!現在真的找不到能真正代表我還是華夏民族的東西出來,社會在發展觀念也要改變這沒錯,這不應該成為我們不去繼承華夏文明的藉口吧?現在是看不到一點端的上臺面的民族文化復興的行動來?現在也有一些什麼國學班都是學前教育或者兒童班也都是拿國學當噱頭圈錢而已真正辦國學班有資格的幾乎沒有,一個學前教育好意思叫國學班誰給你的勇氣啊?民國那些國學大師也不敢自稱國學大師,雖然有些脾氣不好但在學問上可都是名不虛傳,名副其實的國學大師。不是現在那讀兩本古書籍就敢辦國學班的那種欺世盜名,泛泛之輩。
建議國家採取行之有效的徹底的復興民族文化的實際行動來,不要再坐以待斃畏首畏尾,剛開始先做試點考察5到10年左右再慢慢推廣開來,從幼兒園或者小學一年級開始把課本改成三字經,論語,孝經,道德經,唐宋詩詞,初中再開始學春秋左傳,史記擷取部分,資治通鑑擷取部分等等。這只是初步設想還需進一步完善。最後希望中國民族文化早日復興,重回頂峰。
-
9 # 老劉
我把昔日舊作獻醜:
和友人 (舊作)
滄海盪漾紅霞中,
雄鷗凌空擊飆悠。
君猶海上行飛舸,
更其駭浪拍雄鷗。
夢喜兩岸懸橋遇,
極目遠載有幫呦。
意氣相傾山欲倒,
甘同春草繪藍圖。
回覆列表
謝謝師友邀請!詩分古體詩,近體詩和現代詩。近體詩詩格律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分五絕七絕。律詩分五律七律。現代詩就是白話詩。白話詩也有律詩和自由體之分。每天溫和過日子與寫律詩現代詩沒有必然聯絡,只與作者的文學修養心情寫出的詩的內容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