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男科王傳航教授
-
2 # 中西醫林醫生
古語講:“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髒有關。肺主呼吸,調節氣的出入和升降。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溼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溼內停凝結成痰。
痰多的人舌象很多都表現為舌淡或淡紅,苔白膩。
臨床上,我認為祛痰效果較好的是二陳湯。
二陳湯標準配方為: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各15g),白茯苓三兩(9g),甘草炙一兩半(4.5g)。
它的主要作用為燥溼化痰,理氣和中。它可以通治一切溼痰之症,尤其是對溼痰症最好。主治: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
3 # 人在旅途247145632
生痰主要的是:食寒性油膩食物或酸辣辛太多,比如:豬肉,馬肉及蔥薑蒜等食物。可以吃熱性食物調理,牛羊肉清淡一點及可。
-
4 # 楊哥sy
痰的出現給很多人帶來不小的困擾,有些人咳嗽幾下痰即可消失,有些人長達數年與痰相伴,大部分痰由機體所生疾病所致,疾病種類不同,痰量和痰的顏色也會不同。
痰是如何形成的?
西醫認為:痰的形成多由呼吸道炎症所致。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病變時,呼吸道液體成分發生變化形成痰液。痰液多由異物、粘液、各種炎症細胞、病原微生物、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組成。
中醫認為:痰的形成主要與肺脾相關,體質稟賦虛弱,感受外邪,侵襲肺臟,肺通調水道功能下降,導致津液不布,痰飲內生,貯於肺中;脾臟運化失常,致水溼停聚,痰液內生。
哪些疾病容易生痰?
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該類患者常感覺喉中有物梗阻,有痰咳不出,刷牙時容易噁心、乾嘔。
2.支氣管炎: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咳嗽、咳痰。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種,前者痰少、痰液濃,後者長期咳嗽,大量膿痰。
3.左心衰竭:左心衰的特異性表現之一就是粉紅色泡沫痰。左心衰時導致肺淤血,使得肺體積增大呈暗紅色,切面可出現泡沫樣的血性液體。患者可表現為氣促、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口唇發乾、大汗淋漓、陣發性的咳嗽,伴有粉紅色泡沫痰。粉紅色泡沫痰還見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遇到粉紅色泡沫痰,多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就醫。
4.感冒:有些感冒的患者除了流鼻涕、打噴嚏外,病邪也會刺激肺臟引起咳嗽、咳痰、黃痰或白痰。
5.哮喘:哮喘的病人多表現為咳喘,憋氣,痰多,黃痰或白痰,聽診時喉中聞及痰鳴音,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吃什麼祛痰?
痰總體上分黃痰和白痰,中醫講黃痰為熱,白痰為寒,因此咳吐黃痰的患者可以食用清熱化痰的食物或藥物,比如羅漢果、白蘿蔔、梨等食物,枇杷葉、川貝母、浙貝母、胖大海、竹茹、鮮竹瀝等藥物。白痰的患者服用溫肺或健脾化痰的食物或藥物,比如橘皮、桂花、生薑等食物,半夏(有小毒)、白芥子、旋復花、皂莢、白前等藥物。
西醫祛痰多使用止咳化痰藥,比如鹽酸氨溴索、乙醯半甘氨酸、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等。
長期咳痰的患者除了食用化痰的藥物或食物,還應謹記少吸菸或戒菸,少食辛辣、生冷的食物,自行服藥或長期服用化痰的食物後仍然痰多者,應立即就醫。
-
5 # 春花秋實899
好生痰的人。可能是脾胃不好。也不愛運動。吃的油膩。多吃點清淡的。水果。粗糧。運動運動。出點兒汗。就會好滴。
-
6 # 全喜628
一個人的體質不同,體質又有基因環境決定,就決定了後天的生活質量。口腔常有痰的人,說明他或她是一個肺熱型的人,或者,平時生活中吃辛辣多喝湯水少。以後注意生活習慣,儘量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多吃清淡的飲食,多喝燙水,另外還可以喝一些陳皮、菊花之類的綠茶茶水,如果條件不足,每天多喝白開水也行。不抽菸,限酒。
-
7 # 杏林回春21
謝邀。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而痰的形成是臟腑功能失調,對水谷的運化調節失職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反過來又成為各種疾病的病理因素。故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說。它的形成不僅是脾的運化問題,與肺的治節、腎的調節均有關係。痰雖源於水飲而為有形,但有寒、溼、風、熱、燥、食之不同,前人雖有“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及“治痰先理氣,氣行則痰自除”的治痰大方向,而臨床所見覆雜的多。應分寒熱、辨虛實、明臟腑、知緩急、別標本。而健運脾胃,杜絕生痰之源是治痰的最重要的選擇。供討論。
回覆列表
痰的出現給很多人帶來不小的困擾,有些人咳嗽幾下痰即可消失,有些人長達數年與痰相伴,大部分痰由機體所生疾病所致,疾病種類不同,痰量和痰的顏色也會不同。
痰是如何形成的?西醫認為:痰的形成多由呼吸道炎症所致。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病變時,呼吸道液體成分發生變化形成痰液。痰液多由異物、粘液、各種炎症細胞、病原微生物、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組成。
中醫認為:痰的形成主要與肺脾相關,體質稟賦虛弱,感受外邪,侵襲肺臟,肺通調水道功能下降,導致津液不布,痰飲內生,貯於肺中;脾臟運化失常,致水溼停聚,痰液內生。
哪些疾病容易生痰?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該類患者常感覺喉中有物梗阻,有痰咳不出,刷牙時容易噁心、乾嘔。
2.支氣管炎: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咳嗽、咳痰。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種,前者痰少、痰液濃,後者長期咳嗽,大量膿痰。
3.左心衰竭:左心衰的特異性表現之一就是粉紅色泡沫痰。左心衰時導致肺淤血,使得肺體積增大呈暗紅色,切面可出現泡沫樣的血性液體。患者可表現為氣促、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口唇發乾、大汗淋漓、陣發性的咳嗽,伴有粉紅色泡沫痰。粉紅色泡沫痰還見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遇到粉紅色泡沫痰,多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就醫。
4.感冒:有些感冒的患者除了流鼻涕、打噴嚏外,病邪也會刺激肺臟引起咳嗽、咳痰、黃痰或白痰。
5.哮喘:哮喘的病人多表現為咳喘,憋氣,痰多,黃痰或白痰,聽診時喉中聞及痰鳴音,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吃什麼祛痰?痰總體上分黃痰和白痰,中醫講黃痰為熱,白痰為寒,因此咳吐黃痰的患者可以食用清熱化痰的食物或藥物,比如羅漢果、白蘿蔔、梨等食物,枇杷葉、川貝母、浙貝母、胖大海、竹茹、鮮竹瀝等藥物。白痰的患者服用溫肺或健脾化痰的食物或藥物,比如橘皮、桂花、生薑等食物,半夏(有小毒)、白芥子、旋復花、皂莢、白前等藥物。
西醫祛痰多使用止咳化痰藥,比如鹽酸氨溴索、乙醯半甘氨酸、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等。
長期咳痰的患者除了食用化痰的藥物或食物,還應謹記少吸菸或戒菸,少食辛辣、生冷的食物,自行服藥或長期服用化痰的食物後仍然痰多者,應立即就醫。
文:盧鼕鼕/王傳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