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朦寶你是誰
-
2 # 人生若只如初見157511431
在我看來,當代青年們的一部分情緒已經陷入了膠著。他們覺得每天挺有意思的,但也挺沒勁的,沒有什麼大的失落,但也不太會有大的振奮。偶爾有年輕人跟我傾訴,覺得自己想提振士氣,卻不知道該怎麼下手。那感覺就好像看似平靜的海灣,下面有暗流,但旁人看起來都還挺歲月靜好的。
我總結了一下,當代青年情緒不振有一些表現特徵:迷茫式工作,矛盾式相處,消費式社交,朋克式養生,環保式生氣。
迷茫式工作:如果公司裡有比你年輕的同事,你大概就能理解。他們一邊上班一邊困惑:這是我想要的嗎?我喜歡這個行業嗎?我還沒想好到底想幹什麼呢?一眼可以看得到盡頭的生活就是這樣嘛?
矛盾式相處:一方面渴望建立各種深刻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只想自己安安靜靜的宅著。會主動約朋友吃飯,但洗完澡準備出門的時候又已經累得想躺下了;會發動態“好想好想談戀愛”,然後第二天會發一條“別理我我想靜靜”。
消費式社交:終於湊齊了一場聚會,卻發現自己並不想交流什麼。那些心思暗湧都已經在深夜默默消化了,所以坐在一起也只是喝下午茶拍照,線下聯機遊戲,要麼就是交換購物連結。甚至大家覺得能買到一起的就是能聊到一起的好朋友。
環保式生氣:以前我們還會上演愛恨情仇,現在呢表情包就可以代表我的心。有時明明低落得要死,但還在轉發“哈哈哈哈”;佛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不透露自己真實的情緒,都在各種隱晦的網路文化中略略暗示。要不然“莫生氣”那張圖可以流傳甚廣呢。你知道嗎有時換個頭像都是用來表明態度的,而生活中最大的決裂也不過是拉黑而已。
-
3 # 討厭自己這麼帥
1:運動。透過汗水的釋放緩解內心的壓力。
2:喝酒。觥籌交錯間肆無忌憚的吹牛逼,緩解壓力。
3:K歌。放肆的嘶吼、嚎叫緩解壓力。
4:打籃球。策略,跳躍,團隊協作緩解壓力。
5:抽菸。吞雲吐霧間,緩解壓力。
6:網路遊戲。賽車,lol,吃雞等遊戲緩解壓力。
7:爬山。迎著清晨的露水,仰望朝陽緩解壓力。
不過,無論如何,做人啦,還是要開心的啦。
-
4 # 0度
你好,
隱忍:
比如;
剛去公司上班,很多事情都不懂,但大家都很忙,沒有人指點你如何工作,好不容易有人找你做事,興沖沖的幹勁十足,但當你完成任務時,才知道那是別人該乾的事,自己只不過是顆暫時有用的棋子,別人用一下而已,明明很生氣,生氣他們欺負人,但又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剛上班就辭職吧!所以只能選擇隱忍了。誰讓自己是個新人呢?
沉默:
上了一天班和帶了一天孩子的兩個人,互相都覺得對方很閒,做的事很輕鬆,不就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但實際情況是,帶孩子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至於上班的那一個,一天除了上班,約訪,答應檔案,開各種會議,為修理各種文案,合同絞盡腦汁,一天忙的像個陀螺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可是我們自私的人性都會不自覺的認為對方乾的才是輕鬆的,所以飯後洗完打掃房間這樣的是變成了生活的導火索,日久天長慢慢積累,雙方都沒有了解釋的耐心,與其說三道四還不如自己悶聲將所有活幹完,選擇沉默的迴應對方,漸漸的發現,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還蠻輕鬆的,但實質卻很危險,因為寧靜祥和下包裹著一大堆的麻煩和抱怨。
暴飲暴食,喝酒:
這兩個辦法可能現在的人很少用了,因為健康養生意識都比較強,尤其是女性,可能更在意身材,但並不一定就沒有人用。
很多感情或者事業不順的人,會選擇這類方法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好讓糟糕的心情儘快好起來,但這也是一種自我發洩的方法,見效也比較快。
幻想:
這種方法可能用的人不多,但對於比較內向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實用。
因為內向的人都比較敏感,身邊的人只要話說的稍微重一點,便會鑽牛角尖,生悶氣。
但這時候如果思維活躍一點,將鬱悶的心情跳躍式的處理,在不知不覺中自我治療,在心裡幻想怎麼讓自己開心怎麼來,反正別人也不知道,就算罵老闆也無所謂,只要讓自己高興就行,這種方法雖然無聊,但也不錯,可以將自己逗笑,讓自己不再鬱悶。
這樣處理生活,工作方面的事也就輕鬆許多,所以也算是表達情緒的方法吧!
回覆列表
我認為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兩點:是否會使用工具以及是否可以管理情緒。那麼一旦我們方面出現負面情緒時通常以何種形式表達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直抒胸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脾氣秉性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喜歡迂迴有些人卻喜歡直接,那麼耿直的人通常表達情緒也是簡單明瞭,喜怒哀樂都會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你跟一個耿直的人鬧矛盾,他通常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當面鑼對面鼓將事情解決,其實有時候往往這樣的人雖然容易樹敵也不失為一個可交的朋友。
二、自我消化
隨著年紀的增長遇到煩心的事情變得不願意表達,覺得沒什麼事情是一宿覺解決不倆的,如果有請再睡一覺。不是不願意溝通,更不是一個自閉型選手,然而認為將煩惱分享給朋友之後只會令別人徒增煩惱,莫不如自行消化,給自己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提升一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選擇性發洩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購物狂”“小吃貨”等,很多人表達情緒的方式喜歡轉移療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消化情緒,比如購物,美食,電影等等。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包治百病”嗎?聽起來恨嘲諷的說法,但不失為一個表達情緒的良藥,畢竟不能發洩不能消化就只能選擇轉移。
其實無論屬於哪一種方式,我們終將面對我們的問題。直面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