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不知道他們姓什麼,像秦始皇的兩個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他們到底姓什麼呢?
5
回覆列表
  • 1 # KuaiZhangBa

    這個問題要講一個很長的故事才能說清楚,我長話短說,化繁為簡描述一下。非專業,不當之處還請指教。

    首先,姓氏的出現和人類婚姻制度有關。

    最早的人類很少,生產力極低,夭折率很高,一片區域能養活的人非常有限,一個部落可能就百十人生活在很大一片區域。為了繁衍生存下去,男女結合是百無禁忌的,能多生就多份生存下來的希望,稱為“雜婚”。根據遺傳學的原理,這是很容易出殘疾白痴的。

    後來,隨著生產力提高,部落變大,有些部落出現了“群婚”。首先是“血緣群婚”,就是部落內部按照男女代際分群,同一代人的男人群和女人群才能隨意結合,不同代的不能結合,再高階一點的,同代中同一個母親生的兄弟姐妹也不能結合。這相比“雜婚”就有了很大進步,但仍難以避免近親結合,還遠遠不夠。

    那再怎麼進步呢?注意了,接下來就開始與姓氏的出現有關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部落之間的交往增多,出現了“族外群婚”,就是一個部落的男人群和另一個部落的女人群之間群婚。這就更符合優生原理了,還能使兩個部落關係緊密,更具有生存優勢。

    但是,“非血緣群婚”會出現一個以前沒有的問題,生下來的孩子歸誰?當然是跟著母親生活了。很多人認為這才是母系氏族社會出現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歷史書上所說,女人更適合採集,當採集的食物比男人打獵的食物更重要時,女人腰桿硬了就進入了母系社會。我個人更傾向於前者,既婚姻制度的變化決定了母系社會的出現,畢竟真比採集男人決不會比女人差,體力優勢在哪兒擺著呢。

    於是人類古代很多神話人物都是知母不知父的。女孩吃個鳥蛋、踩個腳印、做個怪夢啥的就懷孕了。引申一下,為什麼那個時候部落首領不把位子傳給兒子?因為部落裡面下一代全是是他的外甥,外甥女!

    這種情況下就有了區分不同部落的需要,於是部落就根據母系有了姓,也因此早期的姓基本都帶有一個“女”字旁。

    同時,不僅一個部落不僅內部不通婚,當一個部落太大,分化為幾個部落時,這幾個部落實際同源,也是不能通婚的。那麼怎麼區別同姓的子部落呢?這就是“氏”,一般根據部落的地點、生活方式或者人名等命名“氏”。

    這種“族外群婚”現象一直到近代,在美洲、澳洲、非洲、太平洋和東南亞的一些島嶼上都還存在。

    下一步呢,就是“對偶婚”了。“對偶婚”誕生於“族外群婚”,是不同部落的男女,在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內實行由一男一女組成配偶,以女子為中心,婚姻關係不穩固的一種婚姻形式。在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中存在的“走婚”、“望門居”、“不落夫家”等都是這種婚姻制度遺留下來的。

    再下一步就是以男方為主了。男方要把女方從其部落裡面透過“搶婚”、“聘禮”奪過來,這就是進入了“父系社會”。

    為什麼會有這兩步的變化呢?還是因為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進入農業社會後,剩餘物質增多,出現了私有制。為什麼剩餘物質增多就出現私有制?因為積極性和效率高嘛,請參考家庭人民公社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前人無餘財,只能群生群養。現在夫妻兩個就可以養了,婚姻形式也就隨之變化了。甚至,一些部落首領錢財多,還能養好多老婆了,慢慢就成了“一夫一妻多妾制”了。

    據推測,這個變化大概發生在“三皇五帝”時期。從那以後,“姓”就成為了父系氏族部落的區分標記了,而“氏”也成為同一父系不同支系的標記了。但“同姓不婚”的傳統大體仍然保留下來了。

    隨後,隨著貴族制度的興起,部落向國家的轉變。“姓”又成了部落和國家貴族血緣的標記,“氏”成為同姓血緣遠近和貴賤高低的標記。

    上面是一個大致的演變過程,每個種族可能都不盡相同,也不一定完全嚴格按照這個過程,但從人類整體看有這麼個過程。

    其次,再說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春秋戰國(或者說東周)以前,確實是不怎麼提姓氏。我個人覺得,可能還是因為姓氏更多隻在婚姻時有用,其它時候沒有太大作用有關。開始各國或者各個部落貴族並不多,貴族和平民有很大不同,大家都知道你是那個國家那個貴族分支的,所以並不常提及姓氏。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士”(最低階沒自己封地的貴族)的崛起,以及各國逐步變法,廢封建和高階貴族特權,使得除了王族外,都開始平民化。這時就有必要把姓氏加在這些人身上,區別或表明其出身,當時一般是把“氏”加在名前面(同姓太多分不清)。比如春秋時期,孔子孔丘,是“子”姓“孔”氏:管仲,是“姬”姓“管”氏:晏子晏嬰,是“子”姓“晏”氏。戰國就更普遍了,除了王族基本都逐漸會把“氏”名加在前面,如屈原,“羋”姓“屈”氏,廉頗,“嬴”姓“廉”氏等等。有些氏名用得多慢慢變為了姓,隨後又產生新的氏名,時間長了就搞不清到底最初的姓是什麼了,也就不提。這就是貴族的姓氏逐步合一。

    另一方面,平民在城邦國家時期一般即可說沒姓氏,也可說跟其所在族群同氏名。到了部落、城邦解體變為領土國家時,平民也往往把所在地名、國名或族名加在名字前面,一是表明自己出處,二也是為了便於“同姓不婚”這個慣例的延續。這是平民“姓”的起源。

    到了秦滅六國時,除了王族的“扶蘇”、“胡亥”,基本人人都有姓了。《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 2 # 南方鵬

    夏商周以前,姓氏屬一體兩面,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辨別貴賤高低,貴者才有氏,賤者則有名無氏。三代(夏商周)之後,姓和氏合二為一,用來作為婚娶的識別,而分辨貴賤高低的方法則以出身郡望為主。

    秦始皇,贏姓,趙氏,名政。所以可以稱呼他為贏政,也可以叫趙政。而秦始皇的兒子們,可以確定是贏姓,而他們的氏,也可能是趙氏,也可能會是其他,史書記載中並不能確定。所以應該以父姓為準,稱他們為贏胡亥 、贏扶蘇。

  • 3 # 國病

    在別的回答裡已經說過多次了,姓氏產生年代雖然久遠,但是個人擁有姓氏是從周代才開始的。

    周代之前的姓氏與後來的姓氏最大的不同是,周代之前的姓氏幾乎就是民族的代名詞。因為周代之前血親族群都是集中生活,一個族群就是一個姓氏,所以個人在族群裡不需要姓氏。因為姓氏也好,名字也好只是為了區分,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你要名字幹什麼呢?如果族群外沒有別的族群,族群要姓氏幹什麼呢?如果都是生活在一個族群裡,個人要姓氏幹什麼呢?

    周代幹了一件極其惡劣的事,就是透過分封執行全面等級制。這樣一來,新的政治結構,打破了原有的族群內部自治的模式。族群組織也就分崩離析了,社會出現了混居的局面。這樣一來,個人或者小家族就需要使用新的姓氏來標識。所以就出現使用地名、諸侯國名、官名、或者追憶先人符號作為姓氏。然而這種做法並非立刻就全面實現,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使用複姓的也是後世一點點改為單姓,用氏加名錶述也是後世慢慢成為主流,不是一蹴而就的。

    周代之前族群整體有姓氏或者符號官名。父子之間則是透過更古老的一個方法進行聯絡,就是父子聯名制。父子聯名制在少數民族裡還有存在,比如彝族,比如臺灣原住民。還有就是西方人,西方人甚至會冠以祖父祖母名字進行聯名。周代之前可能還有大族群有大姓氏,大姓氏下面還有小姓氏。

    姓為母系,氏為父系。比如姬姓就是母系,所以同樣屬於嫗姓可能父系完全不同,甚至可能種族都不同。但氏就是基本是一致的。我們今天是徹底弄錯了,我們的所謂姓名其實都是氏名,傳統上都是稱楊氏、李氏。今天應該把姓氏分開傳承,父傳氏,母傳姓,互不干擾。那樣也需要爭執跟誰姓的問題,也不需要發明些莫名其妙的複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鑽戒越貴越好?如果不是的話,如何挑選鑽戒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