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蘭草姐姐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化,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得益於現代社會的科技進步,為什麼日本人的壽命最長,就是因為日本的生物科學技術的發達。古代的人缺醫少藥,疾病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特別是有傳染性質的一些疫病一旦蔓延開來就會大面積的死亡人口。現代社會由於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可以戰勝好多病魔的襲擊。另一方面人們普遍的有了養生保健的基本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生命大幅度的延長,這就是人類壽命越來越長的基本原因。

  • 2 # 鍾銘聊科學

    古人類學家曾在東非衣索比亞地區挖掘到了一具類人猿骸骨,經過研究發現,這具骸骨屬於南方古猿,是一名生育過孩子的女性骸骨,而她的年齡卻只有14歲,她就是號稱“全人類的外祖母”的露西。

    人類文明誕生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有所提高,但也只是37歲左右。在戰爭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還會更短,只有短短的20歲。

    到了19世紀時,由於工業革命開始萌芽,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到了提高,提高到了61歲左右。而如今,世界人類的平均壽命每年都在延長,大約以每5年延長1-3歲的速度在增長,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提高了77歲,女性的壽命還會更長。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穩定的能量

    在農業社會時,人類依靠種植農作物而獲得能量。但是傳統農作物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靠天吃飯。在如今的衣索比亞地區,由於當地經濟落後,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當地連澆灌裝置都沒有,以至於只有靠近河流或者地勢較為低窪的地方,才能夠灌溉農田,而其他的農田則嚴重依賴降雨緩解乾旱。

    由於降雨具有隨機性,無法及時為農田補充水分,因此當地的農作物收成並不穩定。不穩定的農作物收成,意味著當地的農民很容易忍飢挨餓,甚至在能量不足的年份,當地會爆發飢餓,因飢餓而導致死亡的人口不在少數。

    在工業革命之前,絕大多數農民都需要靠天吃飯,雖然一些國家也組織開展挖渠挖溝,盡力為農作物生長做好保障,但因動力不足,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當地爆發能量危機時,總會有一些人因此而死亡。

    工業革命之後,人們不僅解決了澆灌農田的問題,還發明瞭化肥、農藥,提高了糧食產量。而且,育種師們還在田間地頭辛辛苦苦培育了多款優質農作物種子。

    生活條件的改善

    在過去,人類的生活區域不僅有野生動物生存,還有許多牲畜在街上亂拉亂尿,甚至連人類的糞便人類都來不及及時清理。

    比如:在過去,法國巴黎的人們會將自己的糞便倒在大街上。我們知道,糞便中有很多微生物,其中不乏一些致病病菌,這些糞便和人類接觸過於密切,以至於人類很容易感染這些病毒,造成生病或者死亡。

    還有,中世紀時,很多牲畜沒有被圈在特定的養殖地方,而是在大街上四處遊蕩。而這無形之中也在傳播著致病病菌。

    由於環境衛生問題,導致中世紀歐洲經常爆發傳染病,其中以黑死病最為常見,據瞭解,這場病殺死了2/3的歐洲人。

    而東方也沒有好到哪裡,和歐洲一樣,當時的東方也沒有地下水系統,以至於當地經常爆發瘟疫以及天花,導致人們壽命不長。

    現如今,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是城市還是鄉下,絕大多數地方的基礎條件都已杜絕了病菌傳播的路徑。

    但由於現如今人與人交流密切,也使得病菌一旦傳播,將會對全世界造成嚴重影響。

    醫療條件改善

    對人類壽命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們能在病情還未發作之時就已經檢查到病症的存在。

    還有,對抗疾病最好的方法是預防,如今我們可以在嬰兒還未出生之時,就能夠監測出它們的身體狀況,對它們的身體素質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對患有嚴重疾病的能夠引產,實現優生優育。

    嬰兒出生之後,會接種多種疫苗,降低了嬰兒死亡率,提高了嬰兒對病菌的抵抗力,無形之中也在延長著人類的壽命。

    當我們生病時,我們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在古代很多是不治之症的病症,現如今大多數都能夠解決,比如:結核病。對於一些致死率較高的病,現如今也能做到儘量延長人類壽命,比如:癌症。

    正是因為醫療衛生條件的進步,大幅度延長了人類的壽命。在康熙時代時,康熙曾經舉辦過一個千叟宴,是指將全國內60以上的老人的宴會,在康熙生活的年代,60歲已經是非常長壽的老人。但如今,60歲的老人已經非常常見,就連百歲老人都有很多。

  • 3 # 賢良方正世澤常

    人類的壽命越來越短而不是越來越長。

    現在的標準人壽是67.5歲。

    排除每年流產的早夭數字,像俄羅斯的平均壽命也只有四十多歲,中國高海拔地區的人壽也就四五多歲。

    可能近幾十年的技術進步,救活了許多人,感覺人壽延長了許多。但只是幾年到十多年的修改而已。

    從生育能力來看,現在的女人過了四十多不再能生育,偶爾有透過技術延長至五十多歲的。史上的姜子牙人壽136歲,相當於現在的110歲左右。其妻從68歲嫁給他,共生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生於其妻96歲,後嫁給周武王為妻。

    至於修行人,都說彭祖八百歲,黃帝時代的廣成子壽一千二百歲。明清時期的張三丰壽三百多歲。現在的修行人最高124歲。

    至於《洛陽正史》記載的三皇都是一萬八千多歲。並且有那個時期的佛所留下的舍利為證。那個時候的人均人壽兩萬歲。當時的佛名號迦葉佛,是地球上的第三尊佛。釋迦牟尼是第四尊佛。

    迦葉佛的牙齒舍利現存於蘇州虎丘塔內,有吐司麵包那麼大。詳情可參考趙樸初先生的文物記錄。

  • 4 # 天佑86

    人的壽命會越來越短!目前壽命變長,是暫時的,有以下原因:嬰兒成活率越來越高;二是現在年齡高的,都是過去帶過來的,在受飲食飲水汙染前已經是高齡了,即使受到這些汙染,少數也能活個一、二十年,這是目前壽命越來越高的第二個原因。我說壽命越來越短,主要是受環境飲食飲水的影響太大。別人不說,就我周圍近年去世的,不少才50多歲,得病一查,不是這癌就是那要命的病。等醫學發達了,能將癌症治癒,可能提高人的壽命。

  • 5 # 鴉默雀動

    創造財富的人少,消耗財富的人多,吃社保的人多,繳社保的人少。今後,最值錢的是男孩女孩,最不值錢的是老頭老太。無奈 !

  • 6 # 中藥師鬱

    人的壽命延長大概以下幾種因素!

    1,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水平提高,變質食物基本消失,疾病發生率減少!

    2,醫療水平提高,人體疾病檢出率和治癒率全面提高!

    3,工作環境改善,危險職業越來缺少,並且勞動保護全面,減少危急生命突發事件!

    4,大環境屬於和平時代!戰爭沒有是增加人壽命一個最大因素!

    5,人的基本素質提高,對於個人健康問題都增加了重視!

  • 7 # 東方紫陽1

    在舊社會經常戰爭,荒災,傳染病,生活條件低下,吃不飽穿不暖,有病沒錢看病。現在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國家特別重視自然災害,傳染病,衛生,疾病等利民政策,現在吃的好,穿的好,心情自然好,壽命肯定長…

  • 8 # 來看世界呀

    從性成熟規律、細胞分裂代數來看,人類的壽命遠沒有達到自然壽命的極限,還有增長的空間,而增長的原因就是包括營養、醫療技術等外部條件逐漸滿足基因的需求。

    與基因相關的生物因素決定了壽命的上限,在人的一生中又會遭受很多危害因素的侵害,最終可能都反映在壽命上,而消除侵害人體的因素則能增加人的壽命。從危害因素上來說,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有生物、化學、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種病原及病原產生的化學物質,化學因素主要是化工廠所或者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化學有害物質如農藥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類射線、重金屬等,侵害人體影響健康導致壽命縮短,而這些因素是影響健康和壽命的直接因素。其餘的還有生活習慣、營養條件等方面的影響。所有這些因素都可以透過醫療為生技術的發展逐漸消除,而限制醫療技術發展的則是社會經濟水平。從人類近現代的發展歷史和現代世界各地發展不均衡等方面可以看出來。

    經濟技術水平越高,物質就越豐富,營養越充足,醫療技術可以治癒的疾病越來越多,又影響教育,促進知識傳播,有利於人們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最終促進人們的健康水平,也能夠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從而達到了提升平均壽命的結果。從時間上來說,從古至今經濟技術當然是呈現上升的態勢,人類的壽命從200年前到現在幾乎翻了一個番。從世界地理來看,世界各地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不一,東亞、歐洲、北美、澳洲是工業化水平較高的國家,經濟技術水平也更高一些,因此這些地區的人類壽命增長的更為明顯,而在歐洲的一些疾病氾濫地區,通常是由於經濟不行,缺乏疾病防治的人力物力財力,人口的平均壽命就比較低,部分地區人口壽命還是隻有40歲左右,而那些工業發達的的國家和地區,平均壽命則都到了70歲以上,部分地區更是突破了80歲,壽命分佈和工業發達程度的分佈基本一致。

    現代影響人類壽命的主要是經濟技術水平,其它所有因素都可以透過發展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可以採取更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消除人不利於壽命健康的因素,從而提升壽命。

  • 9 # 曼軍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是科學技術和生物醫藥技術的發現,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了。

    人類壽命為什麼會越來越長?我們最長能活多少歲?

    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比較短命的時代,魏晉時期,曹超這樣的大梟雄也不得不作詩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諸葛亮才活了54歲。

    自古帝王中,康熙算是長壽的,也才活了69歲,漢武帝則是極少有的突破71歲的帝王;作為帝王,他們有安逸的生活環境,有充足而而多樣的營養供給,眾多御醫在身旁隨時保健,但是壽命也還不及今天的普通人的平均壽命。

    而那些像禮拜杜甫這樣的詩人、文化名流,壽命基本也就在40——60之間,普通老百姓因為過度勞作,飢寒和病毒侵蝕,醫療水平低下,保障不到位,很多人都並不是自然死亡,而是病死的,因此,壽命會更短一些。

    在原始時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15歲。

    青銅時代(希臘)平均壽命為18歲;

    公元前50年(羅馬)平均壽命為20歲;

    中世紀(英國)為33歲;

    1687~1691年為33.5歲;

    1789年為35.5歲;

    1838~1854(英國和威爾斯)為40.9歲;

    1900~1902年(美國)為49.2歲;

    1946年(美國)為66.7歲;

    1976年(美國)為72.8歲,

    從中國的平均壽命來看也是越來越長,1978年比解放前提高了30多歲。再如,上海市1980年男性平均壽命為72.78歲,女性為75.31歲。因此,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會越來越長。

    人類壽命增長有什麼特徵呢?歐洲在1850年前平均壽命增長是緩慢的,在1850年是個大轉折,以後的100年間增加了32歲,1977年平均年齡達72歲。這階段主要是隨著工業革命及社會生產力的解放,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的巨大進步,特別是抗菌素的發展和免疫預防接種,使那些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

    傳染病如天花、霍亂、鼠疫等得到控制或消滅,人民體質增強,使得人類平均壽命飛躍增長,但這個增長趨勢近年來又漸趨減弱了。

    下面是歐洲人平均壽命的增長速度,從表中可看出近30年來,平均壽命增長速度已減慢了。 歐洲人平均壽命增長速度

    公元前~19世紀中葉 約0.1

    19世紀中葉~1920年(55歲) 2.0

    1920年~1935年中(60歲) 3.3

    1935年~1952年(68,5歲) 5.0

    1952年~1977年(72歲) 1.4

    日本情況也是如此,日本女子從1936~1952年平均每10年增長8.6歲,而1970~1977中,每10年僅增長4.7歲。

    在中國,以最為發到的上海市為例,上海市區居民1979年男子為71.98歲,女子為75.62歲,而1951年則男子為42.0歲,女子為45.6歲。1951~1960年增長每10年13.1歲,1960~1970年每10年增長5.7歲,而1970~1978年每10年僅增長2.0歲。

    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平均壽命增長速度,幾乎都維持在每10年增長2歲的水平。可以看出全世界的平均壽命增長,在近年來都在放緩。

    從死亡原因來看,人類致死的疾病構成發生了改變,1900年全部死亡原因的前五位是肺炎和流感、肺結核、腹瀉和腸炎、心臟病、腦溢血,那時癌症排第八位。至1950年,前五位死因分別為心臟病、癌症、腦血管症、事故、兒童夭折,老年多發病佔了前三位。

    而近年來,癌症已經排到了前面。有跡象顯示,癌症的患病率和不斷增長的人均壽命是同步增長的關係。

    從壽命增長的情況給我們這樣一些啟示:平均壽命增長主要是生活的改善,健康增強,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消滅了危害人們健康的傳染病及嬰兒死亡率減少的結果。

    在平均壽命增加的同時,人類的最高壽限,也即是“生物學壽命”仍維持在90~100歲,很少有突破。

    按照中醫學的說法,人的生物學壽命是叫天年,黃帝內經提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尚書-洪範篇》:"壽、百二十歲也",也就是120歲。

    (長壽村)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體力勞作的強度也少了許多,人體減少了五勞七傷,外邪侵害,不會因為過度勞累,營養不良,飢寒而死,如今卻要克服因為營養過剩,營養不均衡而死,因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已經有大量慢性病以及大量的人是因為營養過剩而患病死去的。如果人們在解決營養不良之後還能解決營養均衡問題,那麼,長壽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 10 # 地外天使講科學

    一是社會形成的生存環境會顯得越來越好。惠民便民的社會制度會越來越優越,社會為民生活的各種保障已有全面落實與提高。

    二是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直線上升,脫貧致富,小康社會已成為現實,國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四是精神生活的豐富。社會人文精神的發展,如旅遊點、各種娛樂設施、公園、體育場所、電視、智慧手機、報紙等等,極大地豐富了國民的精神生活。

    五是醫學進步與醫療保障。醫學的進步與發展,帶來國民疾病康復的保障,帶來國民身體的健康與長壽。

    以上主要的五種基本因素,是人類壽命越來越長的原因所在,只要不斷提升和完善這些因素對國民的效用性,人體的壽命將會顯得越來越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增肌期間能做波比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