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小尼克
-
2 # 黃圓媛醫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弄清楚兩個詞“哮喘”和“喘息”
先分辨清是喘息還是哮喘,先來說喘息,喘息是一種呼吸困難的症狀,因為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導致呼吸道狹窄或阻塞,肺功能下降,通常的表現是咳嗽、胸悶、哮鳴、呼吸急促困難等。幼兒階段是喘息症狀的高發期,但是家長們通常難以辨別喘息發生的原因,對於孩子“胸悶”“喘不過氣”“喘息”的描述,以為是“哮喘病”發作。
雖然喘息症狀的疾病雖然相似,但是也不完全相同,區分病因有助於家長們瞭解孩子病情並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判斷孩子是不是有哮喘,在辯證時非常關鍵的指標就是症狀反覆發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反覆發作的喘息:發作頻率>每月1次;
活動誘發的喘息:比如跑步後誘發咳嗽、喘息;
非病毒感染導致的夜間咳喘症狀;
喘息發作持續到3歲以上;
喘息發作伴有明確的過敏性體質或相關家族史;
抗哮喘治療有效,但停藥後又復發;
喘息會不會發展成哮喘?
如果3歲以下的幼兒在過去一年喘息≥4次,並且有1項主要危險因素或2項次要危險因素,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主要危險因素:1、父母有哮喘史
2、經醫生診斷為特應性皮炎(溼疹)
3、有吸入變應原(也稱過敏原)致敏的依據
次要危險因素:1、有食物變應原(也稱過敏原)致敏的依據
2、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4%
3、與感冒無關的喘息
兒童哮喘危險度臨床預測指數(API)陽性的喘息嬰幼兒在6~13歲時發展為哮喘的機率為77%
陰性的喘息嬰幼兒在6~13歲時發展為哮喘的機率只有3%
那麼出現反覆喘息的因素有哪些呢?
1、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喘息因素。這種因素需要先解決胃食管反流的問題。
嬰幼兒因為食管下端的賁門括約肌鬆弛,加上餵奶或吃東西時姿勢,一些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表層糜爛,迷走神經暴露,區域性的刺激透過迷走神經介導,以致支氣管收縮,發生喘息。
發生喘息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食物過敏嘔吐的反流。如果是3~6個月的嬰兒出現了餐後喘息加重,使用常規平喘治療無效,就需要考慮是不是牛奶蛋白過敏導致胃食管反流。
2、病毒感染
嬰幼兒喘息還有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是病毒感染。我們都知道,對於病毒來說抗生素是對病毒不起作用的,過早使用抗生素對嬰幼兒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大多數的嬰兒喘息發作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只有在不能完全排除合併細菌感染時,才考慮使用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
嬰幼兒喘息在判斷時要非常謹慎,尤其是使用抗哮喘藥物沒什麼效果,需要先仔細尋找導致喘息的病因,對症解決。
-
3 # 小蘋果兒科醫生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工作中好多家長說,我的孩子老實喘,好了沒多長時間,就又開始喘了,這是哮喘嗎?
在臨床醫學中,好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喘息,如:支氣管哮喘,細菌、病毒、支原體引起的感染性肺炎、支氣管異物、先天性氣道發育畸形、血管畸形等均可引起反覆的喘息,所以單憑喘息是無法確定是不是哮喘。那麼怎樣才能診斷為哮喘呢?
兒童哮喘的診斷標準:
(1)反覆發作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運動有關,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或加劇。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瀰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症狀和體徵經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
(5)臨床表現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哮鳴音),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
①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激發試驗陽性。
②證實存在可逆性氣流受限,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抗哮喘治療有效。
符合第1~4條或4、5條者,可以診斷為哮喘。
以上是哮喘的診斷標準,參照(2008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組修訂版)。如果孩子老是喘,要引起重視,及時當地就醫,明確其喘息原因,對症治療。ZXY
-
4 # 唐柏840
首先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喘息,一般的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喘息不會是小兒哮喘,(當然還要排除一些先天性心臟病和氣管畸形,腫瘤,以及氣管異物等),確定是不是小兒哮喘的因素主要有這麼幾點:嬰兒期有沒有溼疹;家族裡(主要是直系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沒有過敏性疾病,(主要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他本人有沒有明確的過敏源;一年中喘息是否超過了三次;另外還要輔助於肺功能檢測和一氧化氮檢測和支氣管激發實驗等來確診。
-
5 # 招財貓好運來
兒童經常喘息就是兒童哮喘。兒童哮喘和成人哮喘的區別就是兒童哮喘還有治癒的希望。我家也是哮喘,鼻炎引起的,一感冒就流鼻涕然後咳嗽然後喘息。每次都是吃中藥吃好的。這一次又流鼻涕了,我趕緊按之前吃過的中藥處方抓了藥,餵給他吃。謝天謝地,這次沒有咳嗽喘息。
-
6 # 彤彤的媽咪a科學育兒
哮喘,它是以氣喘,呼吸困難,胸悶的反覆發作為主要表現的下呼吸道疾病,是屬於小氣道疾病。喘是一種病理表現,是由於氣道發生痙攣,或是氣道內分泌物滯留造成氣道狹窄,氣體進出狹窄氣道時產生的一種高調的聲音。
喘是哮喘特有的表現,但是出現喘的現象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患上了哮喘,瞭解並且正確治療哮喘十分重要。當孩子第一次出現喘憋時,醫生常常提示家長要好好控制以防發展成哮喘,控制喘的方法和治療十分接近。
有的家長怕孩子成為哮喘,當孩子病情好轉了以後,也不願意停止治療;而有的家長是怕治療用的止喘藥對孩子造成損害,不願接受治療。其實喘只是一種異常表現,它並不等同於哮喘。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短期根治哮喘的方法。儘快控制哮喘發作,以防哮喘的發生,這是當今治療哮喘的指導思想。控制並預防,可避免和減輕孩子心肺功能的損害,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後,哮喘基本緩解。
針對哮喘,家長應該知道的是:孩子是否哮喘是需要反覆檢查的,醫生會根據孩子的變化而確定。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是否持續用藥要遵醫囑,還要考慮病情對孩子的影響和藥物對孩子的影響哪個更重要。
小孩子的哮喘有三種類型:
(1)嬰幼兒哮喘
年齡在3歲以下,類似氣喘發作的現象發生過三次以上,並且之前患過溼疹,面板過敏,同時父母有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就可診斷為嬰幼兒哮喘。
(2)兒童哮喘
年齡在2歲以上的兒童,反覆出現咳嗽,喘息,並且喘重於咳,突然發作時還伴有鼻癢,喘憋,胸悶,出氣困難,呼氣時喉嚨裡有絲絲的響聲,嚴重時還會面色蒼白,全身青紫,出冷汗。此類症狀發作的誘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聞到刺鼻的氣味,或吸入花粉灰塵,以及近期呼吸道感染等。
(3)咳嗽變異型哮喘
這是一種特異型哮喘,主要症狀是咳嗽,但不感覺喘憋,特點是常在夜間反覆咳嗽,清晨吸入冷空氣或跑步後咳嗽加重,消炎藥幾乎無效,平喘藥可以減輕咳嗽。陣發性的,時間超過一個月。此種患者幾乎都是曾經患過面板過敏或溼疹,家族裡也有患哮喘和支氣管炎的病人。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近期總是有喘的現象,要及時就醫,分清喘的型別和輕重程度,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7 # 山西福幼堂杜文換
寶寶總是一遇外邪(風、寒、溼、暑、燥、過敏物質等)或劇烈運動後就喘息,哮喘的機率就比較高。我臨床上遇到的哮喘的寶寶也比較多,好多家長來時情緒都非常焦慮,因為西醫醫生告訴家長,哮喘終生好不了,要靠藥物控制病情,而且哮喘發作期都用激素,家長聽了肯定焦慮緊張呀。
哮喘從中醫角度來講主要是脾肺腎三髒虛,我臨床二十六年來,採用推拿配合食療的方法,不用任何的抗生素和激素,完全徹底治癒的哮喘小兒很多。急性期採用止咳平喘化廣痰之推拿手法,緩解期健脾補肺,糾正過敏體質為主,只要家長配合日常護理,都可以徹底根治。
-
8 # 兒科醫生鮑秀蘭
什麼是喘息?
讓我們想象一下,氣道因為各種原因變得狹窄之後,氣流透過狹窄部位會產生渦流,渦流振動氣道壁又發出哮鳴音,於是就出現了喘息。
具體表現為通氣不暢、呼吸困難等。
而這裡面,“各種原因”當然不止哮喘,病毒感染、肺發育延遲等,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反覆喘息是哮喘的主要診斷標準之一,但不是所有喘息都是哮喘。
孩子反覆喘息有可能是這些情況:
早期一過性喘息
指因為環境因素導致肺發育延遲而引起的喘息,這類喘息起病早,一般不會持續到3歲之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肺發育逐漸成熟,喘息也會跟著消失。
早期起病的持續喘息
主要指與病毒感染有關的喘息,這類喘息起病早,但持續時間比較長,可能持續到孩子學齡期。
到學齡期之後,孩子的免疫力加強,病毒感染頻率減少,喘息也就相應停止了。
晚發喘息/哮喘
即過敏性的喘息,跟過敏有關,有溼疹和哮喘的氣道病理特點。
一半以上的持續性哮喘開始於孩子3歲之前,早期避免過敏原很重要。
在臨床上一般會透過以下方法判斷哮喘預測指數,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孩子未來成為哮喘的可能性就比較高。
第一條件:3歲內兒童在過去1年內喘息≥4次
第二條件:存在以下危險因素
1.以下主要危險因素中的1項:
父母有哮喘史;
經醫生診斷為特應性皮炎;
有吸入性過敏原致敏依據。
2.或以下次要危險因素中的2項:
有食物過敏的依據;
經檢驗,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4%;
發生與感冒無關的喘息。
回覆列表
趕緊去醫院吧,不知道你孩子喘了幾次,總是這個形容太可怕了,一般喘過三次就是哮喘了,如果早干預長大會好的,但是拖拉著就說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