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妹妹家孩子嘴裡起了額口瘡,抹的藥抹了有倆個月了還沒好,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方法沒?請支招
5
回覆列表
  • 1 # 快樂時鐘

    鵝口瘡相對來說比較好治,不過有時發病較反覆,會讓家長認為是一直沒治好。鵝口瘡的發病和免疫功能,營養物質攝入有關,小孩的體質較弱,因此應多按摩,輔助運動,增加抵抗力。

    一般的治療方法是塗抹藥物。常用藥物是克黴唑、制菌黴素或龍膽紫溶液。在塗抹藥物之前要先用2%的蘇打水清洗口腔,然後塗抹藥物,

    克黴唑(250毫克每片),把一片藥捻碎分成三份,分別於早中晚,餵奶前一個小時,把捻碎的藥面放在一張乾淨的白紙上,輕輕倒到寶寶的嘴中;

    用棉籤蘸1%龍膽紫塗在口腔中,每天1~2次;

    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

  • 2 # 逸仙藥師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於新生兒和嬰幼兒。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乾淨,很容易使得鵝口瘡反覆感染髮作。鵝口瘡也見於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菌素的孩子。

    鵝口瘡治療方法:

    1、用2%-3%蘇打水(碳酸氫鈉啦)溶液清洗口腔,弱鹼性環境不利於黴菌生長。

    2、塗擦冰硼油(散)或硼砂甘油,硼砂對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3、用制黴菌素甘油塗口腔,也可用1片制黴素(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患處,制黴菌素外用可抑制真菌生長,使用後療效往往較明顯。

    4、也取蜂蜜20ml,生薑汁10ml,混合均勻後塗在患處。

    5、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 3 # 中醫之痴

    孩子起鵝口瘡吃什麼藥才能好?

    最好的辦法是採用內外兼治法……

    其(外因)主要是口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所致,臨床表現為:滿口及舌上鋪布白屑為特徵,有似鵝之口,故稱鵝口瘡。(內因)中醫認為:是由心脾積熱所致。

    治則:宜清熱解毒。之治,調理。

    可採用內外兼治法:

    內服:金銀花、板蘭根各10~15克,冰糖適量。煮水飲,日3~5次。由於考慮小朋友不宜有黃連這等大苦之藥,故改用此方劑為清熱解毒而代之。

    外用:青黛、人中白各等份,研細末,撒於患處即可。日3次。青黛,有清熱解毒,涼血殺菌之功;人中白,有降火、消瘀之效。

    採用內外兼治法,使藥效更得以神速,直達病灶(病變部位),故能藥到病除,鵝口瘡即愈。

  • 4 # 育兒專家陳醫生

     謝謝邀請,我是一名地方育兒醫生,我來說說鵝口瘡吧鵝口瘡簡介

    鵝口瘡是新生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尤其是出生一週以後的早產兒。俗稱白口糊,中醫叫雪口症。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屬於真菌的一種,也稱黴菌。一般認為是由於新生兒免疫機能低下,如虛弱,營養不良,腹瀉,或因感染而長期應用各種抗生素或激素如強的松等所造成的。  鵝口瘡(雪口病)是最常見的口咽黏膜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來,由於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內臟、面板、粘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發生率也相應增高。

    怎麼治療呢

    1、用2%蘇打水溶液少許清洗口腔後,每天 1一2次。  

    2、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鵝口瘡即可好轉或痊癒,

    3、用朱氏青梅散凝膠塗抹小兒舌頭,

    建議使用第三種方法,簡單,有效,針對性強,不傷害口腔黏膜和腸道,鵝口瘡主要根源是腸道菌群失衡,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能更好的吸收到,一般1-2天鵝口瘡就消失了,適當再鞏固3-4天,治癒率很高,不易反覆。

  • 5 # 星星BEMIGD

    治療鵝口瘡可以用冰硼油進行塗擦,用弱鹼性溶液清洗,同時醫生建議搭配益生菌治療,如果孩子因為口感不好而治療困難,可以試試抗菌肽,沒有副作用,而且能夠快速止癢止疼

  • 6 # 兒科醫生鮑秀蘭

    鵝口瘡多發於新生兒和久病體弱、營養不良及消化不良的嬰幼兒,是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對鵝口瘡患兒,比較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先用生理鹽水擦拭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再用l%碳酸氧鈉做口腔護理,碳酸氫鈉是鹼性液體,可人為創造口腔偏鹼性環境,改變了有利白色念珠菌生長的酸性環境,從而達到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長的目的,但並不能將其殺滅,而且隨著患兒吸吮吞嚥的動作,口腔的鹼性環境很快就消失了,所以效果不持久。

    制黴菌素具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其作用機理主要是作用於真菌細胞膜,與膜中甾醇結合,損傷膜的完整性,使真菌內的一些生理物質(鉀離子、核苷酸、氨基酸等)漏失,破壞正常代謝而起抑菌作用。該藥抗真菌譜廣,口服本品後胃腸道不吸收,幾乎全部自糞便中以藥物原形排出。並且採用小劑量塗抹能大大減少患兒嚥下藥物的量,從而減輕或避免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等的出現,及對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造成影響的可能性。

    加強營養、合理膳食,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另外也要注意消毒,如果是母乳寶寶建議寶媽把戴過的哺乳文胸用沸水消毒,因為文胸很可能就是細菌的繁殖基地,很多媽媽起初已經控制住了寶寶的鵝口瘡,後來卻發現老是復發,有的就是因為沒有把這溫床消滅掉。此外,寶媽們還應該在哺乳前後做好乳頭的清潔工作,以減少細菌滋生。如果是人工餵養寶寶則要牢記每次餵奶之前務必做好手部的清潔。另外,還要做好奶瓶、奶嘴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已經新增輔食的寶寶,也要做好輔食器具的消毒工作。

  • 7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1、所謂鵝口瘡是指口咽念珠菌感染疾病

    2、早產兒和健康足月兒均可發病。不用濫用抗生素,尤其早期使用。

    3、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的嬰兒都可以發生,根據統計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發生機率更大。

    4、表現為寶寶口腔黏膜內覆著不規則的白色斑塊,可以用棉籤擦拭掉。

    5、不嚴重的寶寶無症狀; 嚴重寶寶在餵食時會哭吵疼痛而拒絕進食。

    6、健康的寶寶經過抗真菌塗口腔治療,一般不會反覆。

    7、如果反覆發生鵝口瘡需要考慮,是不是治療時間過短,還是存在感染源。還是存在免疫缺陷疾病,反覆需要排除。

    8、建議寶媽在哺乳前後可以在乳頭塗點制黴菌素,以減少真菌滋生,減少感染源。

    9、配方奶粉餵養需要奶瓶消毒和衝奶粉前後勤洗手,寶寶也要洗手,減少重新感染機會。

    10、治療選用制黴菌素片和生理鹽水溶化後用消毒棉籤來塗在寶寶口腔黏膜上,範圍大一些,檢查塗用一個星期,很多寶寶反覆是白色斑點消失了就立即停藥,這是不正確的。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線上找柯友建主任。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情況下,狗狗的名字是不能隨便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