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看病治療確實挺好,但是生活起居怎麼辦?日本我完全不瞭解。
9
回覆列表
  • 1 # 動畫漫剪

    總結了一些在日生活的小常識,希望對即將去或準備去日本的朋友有用。

    1、刻好圓形印章,刻2個左右一個刻全名一個只刻姓。日本是印章使用國家,什麼地方都要印章。方形的印章,出公司外,個人一般很少用。

    2、打工一般控制在一週28小時內(家族滯在簽證,留學簽證),不得從事風俗行業,比如陪酒賭博機等等(這一條是法律硬性規定的)。

    3、記得千萬別欠費,比如房租,手機等等,你享受了什麼服務,就老實付錢。別闖紅燈,別偷東西,別逃票。

    4、過來趁英語能力還在,趕緊去考個toeic,日本雅虎上搜toeic,報名費5000多日幣,考完一證在手,後益無窮。

    5、去泡溫泉的時候,記得安靜,千萬別在溫泉裡游泳。

    6、如果想找工作,有日語能力,自己找本便利店的work,打電話去問問。

    7、路上遇到殘疾人,不要盯著人家看,也不要回頭看,再好奇也不要,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8、手機不要用三大運營商,au,softbank,docomo,比較貴,現在有了格安SIM卡,手機都無鎖,流量3G以上都有,比三大運營商便宜很多。

    9、日本雖然安全,但是也不要丟掉在中國時的那份警惕。出門前檢查窗戶,鎖好門,晚上儘量早回家。

    10、別亂扔垃圾,一定要分類,粗大垃圾扔掉的時候要打電話給你所在區的清掃事務所,他們會告訴你買多少錢的粗大垃圾券,什麼時候扔。

    11、走進一個地方,如果有門,推開門後,你身後還有人要進來,你就順便拉住門,讓後面的人進來再放開。

    12、到一個地方,比如商店,衣服賣場,要用手機拍照之前,一定要詢問店員能不能拍,有的地方是嚴禁拍照。

    13、不要倒賣自己名義的銀行卡,記住,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態去做違法的事!將來會讓你後悔莫及。

    14、在電車上儘量不要翹二郎腿,人少的車廂還好,一到比較擁擠的時段,即使沒有人擠人,也不要翹二郎腿。因為站在你面前的人,穿著洗好乾淨的衣服,或比較貴重的衣服,被你的翹起的腳上的鞋蹭上汙跡,那非常惹人厭煩。

    15、不要把中國的假名牌帶來日本賣,違法的,被抓到遣還回國。自用貌似可以,不可商用。

    16、上車之前要讓下車的人先下,你要自動閃到車口一旁等待,一般日本人都會給你做示範,這些日常生活禮儀你看看就自然而然學會的。

    17、電車巴士上,儘量不要坐老弱病殘席。

    18、超市的便當,過了晚上8點開始打折,不想做飯又想節約錢的,可以晚上8-10點的時間段去。

    19、日本是多地震國家。來到日本記得學好地震中的各種防護常識,不要以為自己肯定遇不到大地震而不去認真學。護照,銀行卡等重要的東西要放在一起,地震的時候可以一下子快速拿到。

    20、NHK的電視收費員如果來你家要收電視費,你告訴他,你家沒有電視,你家只有電腦,外華人看不懂日本節目。別被忽悠了,多交冤枉錢。

    21、女生要懂得出門化妝,這是基本禮儀。哪個國家都看臉的,不僅僅是中國。養成出門化妝的習慣,這是你融入日本人社會里非常重要的一步。

    22、如果自己找工作困難,可以拜託華人前輩幫忙。開始上班了,記得感謝幫助你的這位前輩,請吃飯什麼都行。

    23、牢記好籤證到期的期限。很多人不急不慢,到跟前再更新就已經晚了。

    24、醫療保險證不要借給同學,自己所有的證件,都不要借給別人。

    25、出門儘可能將手機設定成靜音,公共場合響起手機聲非常不禮貌。

    26、手機一般都會自帶4G。如果你想要用電腦,想給電腦牽網線。記得找正規公司辦理,一個月4000日元左右。

    27、在飯店吃飯。如果來飯店的人漸漸多起來,你吃完自己的飯後,趕緊結賬,早點走,空出位置給店家接待其他客人。這是一種為別人著想的做法。

    28、在日本碰到臺灣人,不要熱情洋溢的自我感覺碰到“同胞”了。一般你遇到講普通話的遊客,你問:你是華人嗎?如果來自臺灣的,會義正嚴辭地回答:不是,我是臺灣人。也不要強求臺灣的同學得有同胞情懷。

    29、看到小貓、小狗、鴿子、池塘裡的鯉魚、烏龜等等,不要有傷害或吃它們,日本有“虐待小動物罪”。

    30、在地鐵排隊,最好不要站在第一位置排。日本自殺大國,經常有人趁著電車來時跳軌自殺,有些心眼壞的,把排在前面的無辜的人一起推下去陪葬(日本有過這新聞,我是屬於被害妄想超級嚴重的人,大家可自行判斷)。

    31、走在路上不要吸菸和吐痰,吸菸去24小時店門口有菸灰缸,不注意的話,被抓到會有鉅額罰款。

    32、晚上騎腳踏車一定要把前輪的車燈開啟,要不然被警察看到,指定攔下你詢問。

    33、住在二樓和以上的樓層,一定要保持安靜,日本房子大多是木造,地板太吵,樓下會上來找。

    34、到了日本後,先辦理郵局銀行存摺,全國網點多,到哪都能用,非常方便。

    35、要好好學日語,這是一切一切的根本。然後安靜,守時,為別人著想。儘快入鄉隨俗。祝你一切順利。

  • 2 # 使用者3103035415032

    之前在委託霓虹醫療直通車的時候,他們不單單幫我預定了醫療和陪診,還幫我安排了住宿和觀光旅遊,服務比旅行社還好。

  • 3 # 晟妍堂創始人陳亞鵬

    如果在日本生活,生活起居怎麼辦?

    在日本工作生活,必須要懂日語?不是的!

    在日本生活分兩種,沒有在日語基礎也可以在日本工作生活。

    第一種是相對低端的海外海外務工。

    我有幾個朋友都在日本去工作過,在日本工廠,有專門隔離出來的華人專區,可以在裡面工作,生活。不需要懂外語。

    第二種是相對高階的高學歷人才工作。

    這種就需要精通日語了。也要懂日本文化,能融入日本的社會里面,去生活和工作。

  • 4 # 三nong鄭州

    這個我可以回答

    首先你得在日本,然後你必須得學習她們的習俗和語言

    飲食必須融入他們這個還是挺難的

    反正在日本不如在中國吧這就是我的回答!

  • 5 # 拾光茶館

    生活模式基本不會太大變化,每天作息規律是早睡早起,日本和中國差不多,生活模式受到唐朝的影響,除了一些語言上的溝通不便,別的沒有什麼異常。生活習慣肯定會收到影響,別說去日本就是走到另一個城市都會受到影響。

    生活上我們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合理安排,中國和日本飲食上會有不便。因為日本的資源少,價格貴。合理膳食不要挑食,再就是加強個人身體鍛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心理上不要多愁善感,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心裡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安排。

  • 6 # 細數那些事兒

    去日本生活前一定要了解以下幾點:

    1、在日本扔垃圾有嚴格的分類 這個在中國也有,但是卻遠不如日本做的精細,在日本,每種垃圾用的垃圾袋都不一樣,放的垃圾桶也做了明顯區分,甚至每個城市的垃圾袋都不一樣!日本的垃圾處理成本要計算在市政建設預算中,分攤到垃圾袋的售價中,所以做這些區分也是為了方便,你扔多少垃圾,就要分攤多少成本。

    2、在日本吃飯是不用給小費的 國內給服務員小費,人家會覺得你人真好,非常感激你,但是在日本你給服務員小費,人家會覺得你是在侮辱他,認為你這人非常不禮貌。同時你在餐廳也不要留下零錢什麼的,不然餐廳服務員會很辛苦的去找你告訴你錢落了。

    3、在日本喝酒不要自己倒 在國內,包括在西方國家一般喝酒自己倒酒這很正常啊,隨性多好。可是在日本不行,日本講究的是,你幫別人倒酒,別人幫你倒酒,你自己給自己倒,自己倒完自己喝,就很不禮貌了。要等別人給你倒,別人說乾杯時,你才能喝酒。

    4、在火車站會有專人推乘客上車 國內網路上會看到日本的地鐵裡乘客上地鐵後面有地鐵人員在使勁的推,然後關門。被華人嘲笑,日本的地鐵原來比中國還要擠,還得推才能擠上去。但事實是,日本有這樣的專職人員,以確保乘客上車安全,關門時不至於夾到乘客。這個在中國很多地鐵服務人員看到比較擠的時候,也會適當的去推一下、協調下位置,不過比較少如日本那樣的。

    5、在日本上廁所是要換鞋的 日本人愛乾淨到讓人髮指的程度,在日本,不僅僅到別人家裡要換鞋,到學校、體育館、道場等公共場合也是要換鞋的,這個習俗應主要源於日本的室內一般是木製地板和傢俱,換鞋為保持室內乾淨。所以,在日本上廁所,更是會有廁所專用的鞋。

    6、在日本公交車上下車及付款方式不同 有些公交車是前門上車、後門下車、先付錢,有些公交車是後門上車、前門下車、後付錢,也有同門上下車的公交車,所以這一點要注意了。這個英國還好適應,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也有此類情況。

    7、在日本吃麵時可以發出聲音 日本人覺得用嘴吸面給人一種你很懂的品嚐、很會品嚐美食的感覺,所以在吃麵的時候發出聲音,也是一種對食物美味的認可和對老闆的敬意,這和在國內有些不同,在國內,很多正式的場合,吃麵發出聲音,別人會覺得你沒禮貌,在日常生活中倒沒特別在意這些事情。

    8、在日本坐計程車要坐在後排 在日本計程車很貴,所以儘量規劃好行程,避免坐計程車。日本計程車一般乘客要坐後排,後排的門是由司機操控開啟和關閉的,這樣主要是為乘客安全著想。

    9、在日本到別人家做客要帶禮物 被人邀請做客,在日本是件很光榮的事,但是也不能空著手就去了,最好是帶點禮物表達敬意,而主人家也會送給你禮物,你不能不接受,拒絕收下也是沒禮貌的行為。 10、在日本不要在公共場合接吻 日本就是這麼一個奇特的國家,明明很開放,那種片子比誰都多,卻也很保守,在公共場合拉手、接吻等秀恩愛行為都被認為是很難為情,讓人驚訝、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 7 # 搜了生態農莊

    留日歸來給你解答一下:

    住,是你花銷最大的一筆錢

    以東京圈為例,池袋20分鐘內所有線路,6帖1DK放假全不下8萬日元,所以你要做好打算,你是要住在圈內,還是圈外。

    如果是圈內,錢就是第一要素。

    如果是圈外,有些特急線路,比如新宿那邊的小田急,1小時能跑到藤澤,已經是非常遠的距離了,哪裡的房價已經是圈內的一半了。這個趕車時間,你早上肯定擠得別想學習,中午晚上什麼的從新宿回家還是可以學的進去的。

  • 8 # 愛華見聞

    如果在日本生活,生活起居怎麼辦?我是2007年去的日本,是以研修生的身份去的,是這邊的中介公司介紹過去的。

    當時也是有20多個人一起去上海考試,最後我們8個人幸運地被錄用了,然後在國內學習了3個月的基礎日語,一邊學日語一邊等簽證。

    6個月左右簽證就下來了,然後去上海浦東機場坐飛機大概2個小時左右到了日本大阪的關西機場,是日本組合的負責人來接的機,然後直接去了奈良培訓了一個禮拜,是關於在日本生活的注意事項的學習,還有關於消防方面的培訓。

    一週後就去了我們工作的公司正式上班,生活方面都是自己負責的,公司包的住宿和水電費,自己買菜,自己煮飯,去公司上班的午飯開始也是自己帶去的,公司有提供自己付費的午飯,但我們都吃不慣,還是自己燒的飯吃起來習慣,到了第3年後就在公司用餐,那時也都吃習慣了。

    在日本超市買東西還是挺方便的,周圍有很多超市,就是價格比較貴,大米最便宜的也要100多日幣一斤,合人民幣6-7元,菜我們都是挑便宜的買,有時等晚上8點左右去超市買打折的東西,一般都打對摺,很划算。

    在日本都是要自己節約一點的,如果大手大腳的花,也就沒多少錢可以帶回來了,也就沒必要去日本打工了,你說對不?

  • 9 # 枝景景觀

    首先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如果在日本生活,生活起居怎麼辦?我是2007年去的日本,是以研修生的身份去的,是這邊的中介公司介紹過去的。

    當時也是有20多個人一起去上海考試,最後我們8個人幸運地被錄用了,然後在國內學習了3個月的基礎日語,一邊學日語一邊等簽證。

    6個月左右簽證就下來了,然後去上海浦東機場坐飛機大概2個小時左右到了日本大阪的關西機場,是日本組合的負責人來接的機,然後直接去了奈良培訓了一個禮拜,是關於在日本生活的注意事項的學習,還有關於消防方面的培訓。

    一週後就去了我們工作的公司正式上班,生活方面都是自己負責的,公司包的住宿和水電費,自己買菜,自己煮飯,去公司上班的午飯開始也是自己帶去的,公司有提供自己付費的午飯,但我們都吃不慣,還是自己燒的飯吃起來習慣,到了第3年後就在公司用餐,那時也都吃習慣了。

    在日本超市買東西還是挺方便的,周圍有很多超市,就是價格比較貴,大米最便宜的也要100多日幣一斤,合人民幣6-7元,菜我們都是挑便宜的買,有時等晚上8點左右去超市買打折的東西,一般都打對摺,很划算。

  • 10 # Saint彼得大叔

    日本生活小貼士

    https://www.ixigua.com/i6717495086235517444/

  • 11 # 巧雲

    當你已經習慣了中國的生活方式時候突然去到另一個國家生活是個需要適應的事!其實日本時差只比中國快1小時而已,1小時對大部分人而言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應該不會發生要改變作息時間的情況。既然選擇了去往其他國家生活,建議你先自行百度做些攻略,到日本需要注意什麼比如租房如何租不會虧、物價多少、那邊人文大概什麼樣的!心裡有個大概的瞭解,到了那裡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懂。其實你適應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融入那邊的生活。如果你還是有所擔心 可以讓家人陪同在日本呆一段時間,有個緩衝時間。

    下面是我給你的一些建議:1.進入學校、公司等地方要上履(日本人很注重衛生)2.日本午休只有1小時,可能你才吃完飯沒15分鐘 就需要開始繼續上班了3.日本飲食 生冷食物偏多。注意備好腹瀉藥4.日本加班嚴重(即使沒有工作,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加班)

  • 12 # 一米八崔

    本人並沒有去日本生活過,不過我覺得如果去了經過一段時間也可以很好的適應生活

    我瞭解過,日本的環境挺好的吧,生活起居無非就是吃飯睡覺,文化差異,剛去了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應

    吃飯的話日本和中國很大的差異,如果是成人的話適應能力會很強,小孩子的話儘量不要突然換地區,會很麻煩的,實在不行就在家裡買菜自己做中餐,

    睡覺的話我看都是睡地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假的,真的話也冷自己蓋一個炕頭,也暖和也舒服

    其他的就慢慢適應,既然去了就肯定有方法適應,

    加油加油加油

    出國還是挺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些年你被生活變成什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