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梵天之吾

    觀看《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快樂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旁。

    一位媽媽帶和她的兒子劉星,一位爸爸帶著他的兩個孩子夏雪和夏雨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無論發生了多大的事,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他們總是笑著去面對,最後快樂地去解決。它沒有過多的說教,看完後卻能讓人明白如何輕鬆愉快地去處理家庭矛盾,如何跟孩子相處。

    確實,有這樣一個家是幸福的,有這樣的父母是幸運的。其實想一想,我也是很幸福的。我有有一個勤勞、溫柔,對我百般體貼的媽媽,還有一個愛笑的爸爸。他們把我當掌上明珠來對待。可任性的我總是認為我不快樂。當爸爸給我買了18色水彩筆時,我一個勁地嚷道:“我要24色水彩筆,我要24色水彩筆!”當媽媽要我練古箏時,我總是那樣不配合,從來都不認真去練,害的媽媽只好想各種方法來激勵我。正是在媽媽的激勵下,現在的我的古箏水平已經達到8級啦!還獲得了許多獎項呢!細細想來,爸爸媽媽為我付出實在太多了,我每一刻都是快樂無比的,不是嗎?

    快樂如花一般散發著清香,快樂如蜜蜂一般在花叢中歡樂採蜜。快樂無處不在,如同空氣一般。

  • 2 # 藍貓愛娛樂

    《家有兒女》是伴隨著80後張大的一部電視劇

    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兒子,和一個爸爸帶著一兒一女,重新組人的幸福家庭,雖然也有分歧偶爾也會有一些小矛盾帶還是不影響家庭的和睦,這部劇是國內比較早的家庭倫理劇

  • 3 # 使用者34149329245

    《家有兒女》是一部以家庭鎖事為題材的喜劇記錄片,無論任何片子的電視劇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是否覺得好看也因人而議,個人觀點覺得內容有點煥撒

  • 4 # 陪你走完整個承諾nn

    好看。

    《家有兒女》裡那個古靈精怪的劉星,萌萌噠的小雨,還有聽話懂事的小雪,還有善解人意的爸爸媽媽,都是童年的滿滿美好回憶!

  • 5 # 餅叔看電影

    當年是在兒子的影響下,知道有這部劇,而且看了很多集,非常好

    記得有一集是說,孩子的姑媽把她最珍貴的寶貝,存在他們家裡……孩子們很好奇,以為是價值連城的珠寶首飾什麼的,結果就是幾張照片。孩子們大惑不解,這時父親講了一段話,大意是說: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自己和心愛的人曾經共同經歷的時光。

  • 6 # 感悟好電影

    說起《家有兒女》,這可是伴隨我童年成長的一部劇,說來也巧,我是90後,正好和劉星的扮演者張一山同歲。

    前前後後總共拍了四部,伴隨著我從小學到初中。雖然後兩部小雪的扮演者換了演員,稍微顯得有點彆扭,可是劇情卻照樣吸引人。

    《家有兒女》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它好像沒有特定的觀眾群,現在回想起來,好像當時大人小孩都很喜歡看。

    去年好像由張一山和夏東海的扮演者一塊拍了一部《家有兒女初長成》,還以為是《家有兒女》劇情的延續,誰知道完全是全新的故事,只是借用了一個名字炒冷飯而已,完全講的是另一個故事。

    《家有兒女》其實是我們九零後對於童年的回憶,這部電視劇不僅帶給了我們快樂,還教會了我們許多的道理。

  • 7 # 使用者311221489386

    《家有兒女》一部關於少兒題材的情景輕喜劇,講述的是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間的各種有趣的故事

    導演:“林叢”,2004年4月29日投拍,2005年2月12日在北京衛視首播,《家有兒女》一共有四部,第一、二、三部各有100集第四部有67集,主演有:“宋丹丹、高亞麟、楊紫(第一、第二部)、寧丹琳、(第三、第四部)、張一山、尤浩然”等

    記得當時還在讀書時開啟電視機播放的電視劇都是《家有兒女》,我個人而言不是很喜歡這種電視劇,說實話我都沒看過《家有兒女》偶爾看了幾集感覺不好看最主要的是太長了,播放幾個月都沒播放完,最氣人的是那時好多電視臺都播放這個電視劇

    如今《家有兒女》都是往事了,宋丹丹老了、楊紫也是大美女了、張一山也長大了,話說《家有兒女》還有人看嗎?

  • 8 # 小色吆影

    說道這部電視劇,不管你是年幼的兒童還是年邁的老人,只要是看了這部電視劇,都會讓你充滿了歡樂,電視劇本身自帶幽默、搞笑、風趣的氣味,劇情簡單易懂,每一集每一個故事都是很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就像發生在我們自己家裡一樣。

    《家有兒女》是由李建宏編劇,宋丹丹、高亞麟、楊紫、張一山、尤浩然等人主演(其中楊紫跟張一山已經成為銀幕一線演員),於2005年上映的一部電視劇,是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關於少兒題材的情景輕喜劇,該劇共有四部,第一、二、三部各100集,第四部共67集。主要講述了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間的各種有趣故事。該劇的收視群原本預計是以少年兒童和家長為主,但是較高的收視率表明收視群比預計更廣泛。該劇於2004年4月29日投拍,2005年2月12日起第一部在北京電視臺首播。每一部都設定了特定的故事結構和情節,生活理念還有教育理念。

    第一部主要以重組家庭作為故事背景,故事就發生在這個特殊家庭中,夏東海和劉梅的共同特點都是富有愛心,關心孩子的成長,期望“整合”兩人的愛心和智慧,培養出快樂生活的下一代;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姐弟仨,儘管血緣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倒也相處得猶如親生一般,整個故情情節和諧溫暖,幽默風趣,是很多小夥伴童年的陪伴。

    第二部在第一部的基礎之上,新增了家庭和社會元素,故事圍繞孩子成長的所有問題,學習、交友、興趣、觀念衝突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

    第三部隨著拍攝的進行,現實中我們的孩子也都慢慢長大,都到了考大學,考中學的年齡,本片故事就圍繞孩子長大面對人生抉擇和進入社會的心理狀態展開敘述,其中包括一系列的矛盾等等,都是我們成長到那一步該走的路程。

    第四部劇情相對簡單,主要圍繞孩子青春期成年的一些故事展開論述,重點對大學生戀愛、青春期叛逆、兒童心理問題等進行了探討。

    總之,這部電視劇不管從那個方面講,都是很值我們去觀看的一部劇,在生活領域,教育領域,都有著很重大的意義。它是以很幽默風趣的故事展現給觀眾,讓我們看了只有喜悅和快樂,沒有枯燥感。

  • 9 # 雞毛蒜皮的事

    《家有兒女》採用重組家庭作為故事展開的平臺。

    主人公夏東海曾跟隨前妻到美國陪讀工作,離婚後帶著7歲的兒子夏雨歸國發展,並與在國內長大的女兒夏雪團聚,後與某大醫院的護士長劉梅結婚。劉梅也曾離異,並帶有一子叫劉星。本劇的主要故事就發生在這個特殊家庭中。

    媽媽劉梅是維繫家庭的情感紐帶,性情急躁、風風火火,對子女望子成龍卻又因為經常不被理解而煩惱,是一個可愛可敬而又可笑的老媽。爸爸夏東海開通豁達、為人熱心,依賴西方啟迪式的教育方法。大女兒夏雪狡黠敏感,經常會做一些異想天開、驚世駭俗的行為。小兒子夏雨活潑好動,有很強的個人意識,是家裡的開心果。

    《家有兒女》第二部在原有人物的基礎上,又新增兩個家庭的故事,使該劇增添了更多社會元素。全劇表現的依然是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長的所有問題,如學習、交友、誠信、愛心、興趣、觀念衝突等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在劇中繼續與3個寶貝兒女大斗法,層出不窮的矛盾和由此產生的種種趣事讓觀眾為之捧腹。

  • 10 # 七仔愛影視

    電視劇《家有兒女》好看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家有兒女》是繼《我愛我家》之後最經典的家庭情景劇。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組合家庭一家五口的歡樂故事,聚焦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這一主題。至今,重看這部電視劇,觀眾依然可以在歡樂中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並領悟眾多家庭教育的道理,發人深省。

    《家有兒女》告訴我們:朝夕相對的情感遠比血緣更親近,陪伴孩子成長比天大。

    最初,小雪對新媽媽劉梅充滿敵意,劉梅沒有和小孩子計較,拿出最真誠的心來關愛小雪。

    小雪喜歡猩猩,她就將小雪的房間裝飾成森林動物風,可是,小雪體驗了森林露營之後改了主意,突然喜歡天文學,要研究星空了。

    學了很久生物學的劉梅生怕惹小雪不開心,十分擔心。夏東海、劉星和小雨安慰她沒事的,她還立志馬上開始學習天文。

    小雪聽到劉梅要學習天文的話,終於被感動,叫出了第一聲媽媽。

    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釋放善意,對方一定會感受到,特別是孩子,他們的心是最敏感也是最透亮的。

    《家有兒女》告訴我們:平視孩子,和他們做朋友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爸爸夏東海是個貓爸,但其實他才是家裡的主心骨。

    媽媽劉梅的性格比較急躁,遇到事情總是不夠理性和客觀。

    但是爸爸夏東海性格隨和,像個孩子一樣。

    每次孩子犯錯,他都會溫柔耐心地問清楚原因。

    小朋友犯了錯,他們自己是知道的,第一心理反應就是害怕。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很嚴厲地質問和批評,小朋友就會更害怕而不敢說實話。

    夏東海溫柔耐心地詢問會給小朋友的心裡帶來撫慰,自然地說出真實原因。

    父母只有瞭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和他們相處,有效地引導和教育他們。

  • 11 # 婷婷媽咪250

    我是90後,小時候上學暑假最愛看家有兒女,感覺特別搞笑 孩子們也都很可愛,很羨慕他們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雖然有時候也很讓爸爸媽媽頭疼,但很快就解決了,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電視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待女朋友是不是不應該太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