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劉備在託孤時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否具有猜忌的言外之意,實則反語?只不過是收了諸葛的忠心?
5
回覆列表
  • 1 # 短閱讀之家

    沒有!

    現在的人好以今人之眼,斷古人之事。所謂“言外之意”,無非是認為劉備託孤諸葛亮是無奈之舉,除了諸葛亮他無人可託,但又怕諸葛亮篡奪劉禪的江山,所以先將了諸葛亮一軍,拿話架住諸葛亮,讓他只能為自己效力。

    這種說法,宋代以前是沒有的。近代以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以今度古,覺得歷史沒有一個好人,沒有一個完人,沒有一個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沒有一個純粹的人,沒有一個脫離低階趣味的人。試想,劉備是什麼人?劉備用兵雖是二流水平,但識人絕對是堪稱三國時代第一人,他深知諸葛亮的為人,同時,退一萬步說,即使他真的擔心諸葛亮可能會篡奪劉禪的江山,是一句就可以“將”住的嗎?與其讓人心不痛快,還不如徹底放權的好。劉備可是連曹操都佩服的梟雄,豈會做此小兒女之態?

    東漢末年,去古未遠,大漢民族的忠義之風尤其醇烈,忠誠死節之事,屢見於世。評論這件事,還要先把這件事放回歷史環境中考慮:漢民族屢有皇帝將幼主託孤給大臣的先例,比如伊尹、周公、霍光。這都算是“君可自取”之意,自取是可以根據情況在自己的幾個兒子中間再行廢立,是“自擇其宜而取之”的意思,不是你自己當皇帝的意思。因為,劉備集團舉的是大漢的旗號,大漢只能劉氏子孫才能繼承,這個皇帝可不是劉備想讓就能讓的,其他人也不會答應。這一點可以參見曹操篡漢的難度。

    《三國志》中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

    說這些話的時候,不但劉禪在,劉永、劉理也在,兄弟三人同時在場,意思很明顯,劉禪你小子一定得努力幹,否則,丞相可以把皇位交給其你的兄弟。

  • 2 # 跟我來7

    均可自取之。是指可以由諸葛亮來代替劉禪成為天子。這句話非常簡單。不可過於生意解釋。有些人不理解這句話。來告訴你。只有到臨死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

  • 3 # 樓裡相遇不相知

    我感覺有言外之意,就像曹孟德死之前試探司馬懿一樣,劉備深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雖然生前諸葛亮忠心耿耿,但是他死後不知道會不會還一直忠心與新主,也就是劉禪。如其可輔,願君輔之,不然君可取而代之,即是試探,也是對諸葛亮的警告,這更讓諸葛亮下定決心輔佐劉禪,光復漢室!

  • 4 # 天地何用

    別逗了,試探?三國至今1800年了,還有哪位君王在臨終前這麼試探過託孤大臣?劉備的話效果要是真的那麼好,可以讓託孤大臣斷了取而代之的念頭,怎麼後世的君王沒一個效仿他的?諸葛亮何等人?那是千古無雙的國士!想拿這種小手段糊弄他?

  • 5 # 李玉廣

    還是貼一篇我高中時被雜誌社用了的文字吧。裡面有我對這事的看法。僅供參考。

    《百家講壇》編輯部:

    貴刊(藍版)09年第三期上刊登了一篇名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何意》的文章。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對於“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我認為應該辯證的看待。作者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如果劉禪沒有治國才能,那你諸葛亮可以把他架空,自己拿主意(自取)。另外,作者將“取”翻譯為“決斷”。這可能嗎?

    我的判斷是:不可能!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若劉備賦予諸葛亮廢立之權,那麼他必須毫無選擇的接受遺詔。作者對此卻敢斷定諸葛亮一定不敢接受。這一說法不符合史實。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讀一讀《三國志·諸葛傳》的有關記載就可以弄明白。對於託孤,只要選對人即可。為什麼劉備在託孤時提到曹丕,並且還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難道劉備教唆諸葛亮學習曹丕嗎?要知道那時曹丕早已把漢獻帝趕下了臺,自己做了皇帝。因此,這是劉備向諸葛亮施壓。並且,壓力不斷加大。劉備竟然說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終於,諸葛亮涕泣曰:“臣敢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因此,諸葛亮被迫接下遺詔。況且,在這裡沒有敢與不敢之分。

    其次,劉備為“如其不才”做好了準備。我們知道劉備有三個兒子。臨終時,他不僅給了劉禪,而且給了劉永、劉理一份詔書。並且,劉備對劉永、劉理說:“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已。”這與劉備對劉禪說的話如出一轍。因此,劉備把劉永、劉理視為“替補”。除此之外,沒有更為符合邏輯的解釋了。

    再者,“取”為“選擇”與譯為“判斷”並沒有本質區別。讓諸葛亮自己選擇接班人與讓其判斷誰當皇帝,這兩者是一致的。但是,作者卻說“取”為賦予諸葛亮“獨裁之權”。這是不符合史實的。

    由此看來,懷遠先生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 6 # 逍遙白子嶽

    所謂君可自取是指,阿斗扶不起來,就在其它幼子中選一個有前途的。劉備集團的政治綱領是興復漢室,荊州派,本土派和關中派是基於這一原則才團結在一起的。諸葛亮又有何德何能能夠自立?他根本就沒有自立的基礎。荊州派的人才在討伐東吳時損失的差不多了,否則孔明也不至於那麼著急去培養馬謖。他後來培養姜維,任用蔣婉都是為了制衡保守的本土派。孔明自比管仲樂毅,一個為相一個為將,他的人生目標是光復漢室,他並沒有司馬那樣的想法。劉備是很清楚的,而且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所以劉備託孤沒有任何花巧。

  • 7 # 不忘修行

    劉備說得絕對是真心話。說劉備假仁義。其實劉備就一個優點。待人至誠。否則關羽為什麼千里走單騎。只是諸葛亮不會那樣做。亮常說:君子之事忠君愛國。他常罵別人。難道讓別人罵他嗎。亮的功勳不在當世,而在後世。就像我們恨漢奸一樣。

  • 8 # 三國故事會

    劉皇叔死了,肯定多多少少會擔心自己兒子擔不起這個大任,我覺得他說這句話也是為了保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萬一劉禪不濟,諸葛亮可以輔佐。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當時出於無奈,是想試探一下諸葛先生到底有沒有這個想法,萬一有呢,自己也死的明白先。諸葛先生是他一路走來的摯友,君臣,軍師,對他的信任這一點劉備是肯定的,再怎麼樣,也不要讓肥水流外人田,萬一諸葛倒戈曹操呢,所以要臨了之前問清楚好多安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市場上的甲醛淨,去甲醛噴霧劑,是否有真的分解去除效果,還是覆蓋不讓散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