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米粉絲

    盯著一個字看久了,容易產生陌生感,這一現象被稱為“語義飽和”。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一直賣命地工作,高強度運轉後疲憊了,出現短暫的“罷工”。

    飽和反應從認知神經科學來說,就是一種神經活動的疲勞現象,由於短時間內容,刺激重複出現,導致了神經活動的抑制,不僅是在影象識別上,會產生飽和,我們的聽覺、味覺、嗅覺都會。

    如果你一直聽到嗡嗡的噪音,聽久了,不特別注意的話,就好像聲音不存在了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神經的“飽和反應”。

    而一個字看久了,就彷彿不認識了,就是其中的“語義飽和”,也稱為“完形崩潰”,你不斷地去問大腦,這個字怎麼讀,大腦回答了一遍又一遍之後,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太煩,抑制了對這個字辨認的神經活動,你就認不出眼前的字。

  • 2 # 羊城最二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您的感覺和我一樣,我現在一天下來寫不了幾個字,日子久了自然對字的寫法就生疏了。但不是說不認識,因為我們自學會一個字以後,腦子裡就有記憶了,下次遇到這種樣子的字我們就能讀出來了,只是我們不會去認真的記這個字是怎麼寫的,久而久之就是記憶模糊了,寫出來的字有種是曾相識感覺,我這樣描述可能不太好明白。

    打個比喻,可以把自己認識的字看做身邊交情一般的朋友,自己的朋友自己自然認得,但是讓您在不看著他的時候去描述他的五官特徵,您是不是也有種模糊的感覺,這就是你平時不會去關注他的長相,字也是一樣的。

  • 3 # 萬能表情君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其實早在20世紀心理學家就發現了這個現象。1960年,心理學家Lambert和Jakobovits把這種現象命名為“語義飽和”。

    到目前為止,學界對“語義飽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三個假說:語義加工假說、前語義(知覺)加工階段假說、知覺表徵—語義聯接假說。這三個假說各有實驗資料,甚至有腦電波研究做支撐,具體理論也都很複雜。

    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們對大家的認字能力究竟是在“看字形”階段出了問題,還是在“識別出字形所代表的意義”階段出了問題,抑或是在這兩個階段的聯接上出了問題,意見並不一致。

    不過,漢字作為表意程度比較深的文字,它的“語義飽和”原因比拼音文字更復雜一些。這是因為漢字的識別方式和拼音文字不同。

    相比字形與發音、意義同時結合的拼音文字,以表意為主的方塊漢字更依賴“字形—意義”這條路徑,也就是說,閱讀漢字時,人們會對漢字進行整體識別,並且從這個整體中識別語義。

    心理學中把這種“整體識別”叫做“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學的另一個例子:圖一中左邊中間有個三角形,右邊的零散筆畫是一匹馬。

    格式塔(Gestalt)是德文“整體”的譯音,格式塔心理學強調認知的整體性,1890年由奧地利哲學家埃倫費爾斯首次提出。這一理論的創始人之一魏特海默,在 1923 年發表了《知覺的組織》,明確指出:“人們總是採用直接而統一的方式把事物感知為統一的整體,而不是感知為一群個別的感覺。”

    簡而言之,人們感知事物時,往往一眼就看到了它的整個形狀和結構,然後才注意到它的各個細節部分。在反覆凝視一個漢字的時候,高水平的刺激會導致大腦對字形的習慣化,平時作為整體被識別的漢字,解體崩潰成一個個部首甚至筆畫,因此,字形始終存在於視線中,而它的意義卻消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研究生研幾找工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