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說金庸取代魯迅是浮躁的極端表現,你認同嗎?
3
回覆列表
  • 1 # 彩雲東昇戴寶山

    時代不同了,中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時代和中國夢時代。魯迅揭露封建時代的小說和雜文不太適合進入課本,金庸武俠小說同樣也不宜進入課本,這些小說之類,學生在圖書館可以閱讀。課本應該進入與時俱進的文章,如科學家發奮成才,女排精神,反腐昌廉等等。

  • 2 # 通古博今老農民工

    金庸這樣的作家就不應該說這樣的話。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而金庸只是個小說家。這裡不存在誰取代誰?您這樣誇“海口”有損大作家風範。究竟誰取代誰,一百年後由那時的人民說了算。無須您現在就代替那時人民往自己臉上貼金!

  • 3 # 安達箴言

    魯迅是國民政府時期的先進作家。他用筆鋒寫下了社會底層人的辛酸,愚昧和社會的不公及黑暗。他的作品為了不被封殺,是用暗喻的手法來喚醒民眾。而金庸的作品,都是虛幻的素材,讓人脫離了現實社會的現實生活。誤導年青人走入幻境。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

  • 4 # 我媽如是說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魯迅先生是民族魂,華人的脊樑,是警示鐘。現今的華人難道就不缺乏那種不爭,不鳴的奴才了嗎?我看多的很。魯迅永遠不會過時,一個不敢面對自己的人是懦弱的,一個不敢面對自己劣根性的民族是不會有希望的。金庸是小說大家,文筆好,但小說只是消遣的東西,可以娛樂大眾。治病還得是魯迅先生,他開的是付能讓華人強健的藥。你可以在金庸裡意淫一下自己的武俠夢,但面對魯迅先生的時候就是你直麵人生的時候。不是社會浮躁了,是我們麻木了。

  • 5 # iyouasd

    這個沒有可比性,魯迅那個時代是喚醒華人,不要再麻木下去!現在再去學魯迅文章是不忘歷史,時刻應警醒不要再讓歷史悲劇重演!應該認真好好學。而金庸是一個小說家,他的武俠書大家愛看但並無很好的教育和學習的意義。

  • 6 # 元狀

    小說家與思想家,不在一個頻道,怎麼比?好比數學與語文,都是獨立的。通俗性娛樂性帶文學性是金庸,思想性與批判性,讓人民醒悟,那是魯迅,二者在不同領域各樹一幟,但更恆久的應是魯迅,它是華人永遠不能或缺的治病藥,金庸小說可以沒有,最多缺少一塊文學與故事。

  • 7 # 夾竹桃神

    比較一下不妨礙什麼,替代就不必了吧!歷史改變了嗎?周武陳王誰又能替代誰呢?後來者居上不是取代了過往而是將來,每一個精彩都不能改變已成的精彩。更何況金庸只有演義,魯迅還有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嘛?當然浮躁還是有的,魯迅先生也很在意浮躁,甚至比我們論得深刻。我們所能夠說的任然是浮躁,因為有人浮躁的拿魯迅與金庸比較;還把先生的東西與皮毛放在一起,或束之高閣!呵呵~好像自己有多麼水平高博?浮躁而且垃圾,早晚淘汰的就是這些高人……歷史要靠時間來證明。

  • 8 # 蓋世神算

    對作品來說,文學價值才是生命永存的力量。

    文學畢竟由思想來綴連,思潮決定一時期社會對文學作品思想認同率人氣指數。

    本問答實質問思想取捨。就思想而論,魯迅身在雲端,鳥瞰政治;金庸奢居華堂,聲色狗馬相從。魯迅的雋永和諷刺,以思想襯映文學的能力,世間罕有敵手。然而金庸之作,完全建立在人們對封建束縛思想刻意打擊的文藝潮流上,著意刻畫封建專制下敢於衝破封建束縛的早時代英雄形象而已。尤以楊過小龍女的決鬥封建禮教煽情成功,恰在中國改革開放西方淫亂性文化入侵中當了漢奸。使一批個人英雄主義安慰自己歉疚的紙考“天之驕子”腐化墮落情婦滿江紅,情人缺錢用公款,副作用殘害極大極廣。如此事實對比,誰高下不必談了。

    最後總結,金庸取代魯迅,確實是浮躁的淋漓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超十六支球隊,你希望是哪十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