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
4
回覆列表
  • 1 # 羅引之

    題主想問的是沒有拼音怎麼知道某個字該怎麼讀是吧?不知道大家上小學的時候有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反正我經常這麼幹的。如果書上遇到不認識的字,問老師或大人之後,用個同音字或者發音相近的字標註在旁邊。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也是這麼幹的。

    後來發明了一種叫做反切的注音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反切法用兩個字來給一個字注音,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和聲調,構成被切字的發音。例如:“孤,古月切”。再看看近代的小學課本,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

    發現個有趣的現象,書上很多字按照反切法用普通話拼出來的發音是不對的,反而用方言來拼讀就對了。例如,上面的“牧,莫六切”。還有些字普通話發音跟方言差別很大,但是不管用普通話還是方言來反切拼出來的發音都是對的。所以雖然有反切注音,我任然不知道古人對這個字的發音。

    民國時期,北洋政府頒佈了漢字注音符號,臺灣一直沿用至今,以前我們的新華字典裡面每個字的旁邊都能看到它們,我還曾經納悶這些像日文一樣的東西是什麼,不知道現在的新華字典裡面還有沒有。它的發音元素跟現在的漢語拼音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寫法不同,一個是用像漢字筆畫一樣的寫法,一個是用拉丁字母。

  • 2 # 言勸

    古代人沒有拼音是怎麼認字的?除大家熟知的“直音法"、"反切法"和後期的"字母注音法"等等,一個關鍵的問題被大家忽視了,如果一字不識,又怎麼用字注字呢?這就是古人開始造字,用簡單的圖、意、音表示字,這樣就便於人們認識了。中國文字最早是由圖畫發展而來,後來人們用簡單的筆畫代表圖畫,文字漸漸產生了,同時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你的簡單的筆畫要有其他人認識,真正稱得上文字的就是"甲骨文",那時文字主要還是像形,就是簡單的圖畫,但是不同的部落已經能夠對山水等的文字互相承認,有了共識,文字才出現。傳說在公元前2700多年,黃帝手下倉朔創造了文字,被尊稱為"造字聖人"。在公元前1300多年的商朝後期,又發明了在龜甲和骨頭上刻字,也就是"甲骨文"。公元100年東漢著名文字學家許慎,根據以前文字的形體,創立了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等造字法。提出"象形"、"指事"、"會意"、"轉註"、"假借"的所謂"六書學說。並著書《說文解字》。

    ①象形字:是由圖畫演化而來,原始造字就是這樣。用實物表示字,這樣就不難認了。

    ②指事字:如"刃"字,是在象形字"刀"上加了一點,這一點就是指事性符號,表明這個形體所重點指事所在,刀的鋒刃就是那(點)。"本"字也是這樣,在樹底端加一點,這點就是樹根"本"。

    ④形聲字:如上圖"屁"字,"屍"表示意,其形象人,表示人的肛門排出的臭氣。"比"(bi)表示聲音。

    ⑤轉註字:是一對或一組,轉相為注,互相為訓,兩字同一部首,二字聲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釋。如"老"和"考"字,"竅"和"空"字,“顛"和"頂"字等。

    ⑥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表所想表達的字或意。如借"湯"為"蕩",借“其"為“箕",借"烏"為“嗚"等。

  • 3 # 白板大地

    古代沒有拼音,往往用同音字注音,稱為叶音法。所謂的“葉”就是讀X音的意思。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印度的音韻學傳入中國,對中國的音韻學產生了影響,注音方法上出了反切法。

    反切法是取另兩個字的聲母和韻母來註釋被標註自的讀音,直音法是用另一個同音字來標註讀音,是中國古代對漢字讀音的兩種標註方法。

    反切注音法就是用兩個字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為“反切上字”,第二個字為“反切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反切下字注韻母。然後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例如:“氣”字注音為“去既切”,就是說取“去”的聲母,取“既”的韻母,取“去”字的音調。

    反切與拼音主要有3點不同:

      ①拼音是用一個或幾個音素符號來表示聲母、韻母的實際音值,而反切所用的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音節,單純表示子音的漢字不存在,以母音開頭的漢字也是少數。所以代表聲母的反切上字不能不帶韻母,代表韻母的反切下字又常常帶有聲母。這樣,代表聲母和韻母的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的成分,在拼合的時候,必須去掉多餘的成分——上字的韻母、下字的聲母。進一步細說反切的原則應該是這樣:反切上字只取它的聲母,不計較它的韻母和聲調;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韻母和聲調,不計較它的聲母。

      ②理想的拼音字中的一個聲母或一個韻母,只能用固定的一個或一組字母表示,絕不允許隨意更動;反切上下字的選用則是靈活的,選用與被切字聲母、韻母相同的任何字做反切上下字,都不會改變被切字的實際讀音。例如,“孤,古胡切”。假如上字不用“古”,而用“過”、“姑”、“公”等字,下字不用“胡”,而用“乎”、“吳”、“都”等字,被切字的讀音都不會變。這是因為前者聲母都是[k],後者韻母都是[u]。從原則上說,同一類聲母或韻母,各用一個字表示就可以了。假如規定只用一個字來表示,那麼就無法給這個字自身注音,因此同一類聲母或韻母至少得用兩個字,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又遠不止兩個。《廣韻》同類聲母的上字最多有17個,同類韻母的下字也基本類似。

      ③現代漢語拼音除了有雙拼法之外,還有三拼法、四拼法。從書寫形式上看,一個音節可以用1~4個音素字母表示;而反切只能用雙拼,只容許用兩個字。即使是零聲母字,也必須有反切上字。例如在普通話裡,“愛,烏代切”,被切字“愛”ai是零聲母。如果是拼音,聲母就可以不必表示了。反切注音法,則必須用一個“烏”字代表零聲母來做反切上字。即使是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整個字做反切下字。例如,“勸,去願切。”被切字“勸”的韻母是üan,包含3個音素。反切注音法只用一個與“勸”韻母相同的“願”字做反切下字。

    除了反切注音法之外,還有直音注音法。就是找一個同音字直接為一個字注音,比如“郝”就可以注音為“好”。但是直音注音法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一個字沒有同音字,比如“丟”就很難注音,所以就需要直音和反切互為補充。

  • 4 # 國病

    從創造字那天開始,其實我們的漢字都一直有失傳的可能。因為普及率有限,也沒有現代的拼音方便學習。尤其周代之前失傳可能性就更大了。

    周代大規模學習雅言,這才讓語言和文字基本契合。周代之前字和語言只是有交叉,但語言是有很大獨立部分的。比如泰語可以發現裡面契合漢字的語言,但大量是不契合的。泰族目前可以證實是商民族的一個分支周代之後南逃的結果。他們就把漢字給遺失了,而是使用能與語言更契合的類似蝌蚪文的文字。蝌蚪文也是上古根據重要符號69發明的,因為表音更能契合語言,所以有生存空間。

    周代之後由於語言與文字高度契合,這樣學習和傳承漢字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只需要學習語言中對應的字詞是哪個,把字和語言聯絡起來就行,而不是除此之外還需要重新學習讀音和字義。這樣掌握漢字的人就會大大提升。從機率上說失傳的風險就降低了。掌握的人多,就可以透過教學普及傳承。

    商代之前,漢字可能更多用於祭祀和社會最重要的活動。他的功能和掌握人數是有限的。那些潰逃的群體,就在逃離過程中逐漸失傳了。如果沒有祭祀、記錄重大事項等相關活動,確實是很危險。後世又發明了一些簡單的注音方法,尤其形聲字學習容易。關於後世發明的那些方法,很多答主的都有提到。

  • 5 # 懷冰先生

    看到這個我第一個想到了反切法。可以說在古代統一讀音的一般就是用反切法,讀若,直音三種方法。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知道的字個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例如:酒子酉切。子聲母為精母,酉韻母為有韻,故酒精聲酉韻。反切法最早出現在漢朝,其中孫炎做《爾雅音義》,他是反切法的創始人。

    讀若為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多用於擬聲注音的訓詁學術語。例如《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古漢語的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來注音,如"根,音跟"。

  • 6 # 尋夢的旅途者

    首先要知道我們現在所用的拼音是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的。

    而在古代沒有我們現在這種拼音,最常用的就是直音法和反切法的方法,此外,還有讀若法和譬況法。

    1、直音法

    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用一個與被注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漢字來注音,“以學者或不通音切,故於每字切腳之下,直注其音。”比如:“釗音招”意思是說“釗”和“招”讀音相同。

    2、反切法

    反切是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比如:“孤,古胡切”,其中古取聲母g,胡取韻母u,合起來gu就是“孤”了。在使用外國音標和外國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

    3、讀若法

    讀若法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給被注字注音,如:“鼾,臥息也,幹聲,讀若汗。”

    4、譬況法

    譬況法,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漢字的發音情況。比如:“駤讀似質,緩氣言之者,在舌頭乃得。”

    雖然古代注音法這麼多,但一些簡單字還是需要口口相傳,像古代一些普通人民大字不識一個,給他這些方法也無用。

    怎麼樣,有沒有被老祖宗的智慧折服!

  • 7 # 湍水釣叟

    古代沒有拼音,也沒有注音符號,遇到了不認識的或者多音字怎麼辦?在今天看來,確實是個問題,但聰明的古人自有妙法,套用今天的話說:那都不是事兒。

    如果不知道一個字的讀音,古人也會去查“字典”。常用的如《爾雅》、《小爾雅》、《說文解字》、《釋名》、《方言》等,比較近的還有《康熙字典》。當然,也可以去查一些韻書。

    這些書中的注音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音法”、也稱“直讀法”,另一種就是反切法。

    一、直音法

    直音法操作相對要簡便,只要有讀音相同的字就可以了.如:“肇”注“兆” 。(《爾雅》)。

    但麻煩也因此而來,漢字畢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即使注了也很難識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還想到了一種“讀若”“讀為”“讀如”法給字注音,就是用讀音近似的字的注音。

    如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芨,讀若急”,“信,讀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這裡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義都相同。

    還有直音加註聲調的方法,如“退”注“推去聲”,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古代漢語分平、上、去入四聲,平,相當現在的一聲和二聲,上,相當於現在的三聲,去,相當於現在的四聲。因此,“退”注“推去聲”,用現代漢語說,就是說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與“推“相同,但是要讀成四聲。這樣雖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變聲調才能讀出應讀的音。還是不方便,何況有些字可能就沒有同音字,怎麼辦?

    這也難不倒我們的古人,想到了另一個絕妙的辦法。

    二、反切法

    什麼叫反切?就是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

    比如:緩,胡管切。(《廣韻》

    就是說,這個字的聲母和“胡”相同,韻母和聲調與“管”相同,取前字的聲與後字的韻,拼起來就可以了。

    同理,如:敖,五勞切。

    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發現了一個問題:這種注音節不唯一,同一個字有多種反切的方法。

    如:。例如,“勸,去願切。”,當然也可以注為“欠倦切”或者“錢串切”。

    例如,“孤,古胡切”。假如上字不用“古”,而用“過”、“姑”、“公”等字,下字不用“胡”,而用“乎”、“吳”、“都”等字,被切字的讀音都不會變。這是因為前者聲母都是[g],後者韻母都是[u]。從原則上說,同一類聲母或韻母,各用一個字表示就可以了。

    鏡花緣有一個段,寫唐傲一行三人到黑齒國,一個紫衣女子向他們 討教中國古籍中的問題,沒有答出。那女子嘲笑他們是“吳郡大老倚閭滿盈”,三人久久沒弄明白,過一段時間,突然醒悟,這八個字反切過來,就是“問道於盲”.

    反切法,在唐、宋以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過文人的改良,變得更加精密。比如和寫詩詞的韻目結合起來,看一個字的反切,就能判定屬於哪一個韻部,用起來更加方便。

  • 8 # 老孫143594597

    古人注音,用反切。欲知反切,請看《鏡花緣》。

    當然,古人發聲,音應較直,不象今人,翹舌也有,鳥音也有,複雜。

  • 9 # 律己恕人933

    用反切法,用第一字的聲母加第二字韻母切出。如稀歐一休。知翁一中。哥窩一國。喝威一灰。康熙字典裡用的注音法。

  • 10 # 尚武菌

    現在的學生一般透過漢語拼音來注音識字。漢語拼音方案是從1956年才開始實行的,在此之前,尤其是古代,人們是怎樣注音識字的呢 如何注音是傳統訓詁學的內容之一。

    從比況法到現代漢語拼音注音方法經歷了一個由粗略逐漸發展為精確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比況法、直音法、反切法、字母注音法。

    最初人們用比況法注音,也就是找一個相同或相近的字來為另外個字注音,也就是古籍中經常使用的“讀若”法,例如,“氓”讀若盲”。這種注音方法可以大致描繪一個字的發音,但不能告訴讀者精確的讀音,因為用來注音的那個字的讀音,後人往往也不能準確地知道它本來的讀音:特別是如果用來注音的那個字是個生僻字,是般人不容易掌握的字,這樣注了音等於沒注。不過,有了這個方法總比沒有好它可以大致為我們描繪一個字的發音。

    直音法就是以同音字來為一個字注音的方法。例如,東漢的高誘是這樣為《淮南子》裡“玉待磁諸而成器”的“磁”字注音的:“礓,音藍。”與比況法注音相比,直音法注音又具體一步,但如果注音所用的字是個生字還是不能解決讀者的問題,所以,用直音法注音,如果選用常見字,它是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如果選用的不是常見字,注了還是等於沒注。並且有的字還沒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少,也沒有辦法為之注音。

    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反切法注音。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拼音,這種方法被古人或稱為“反”,或稱為“翻”,或稱為“切”。具體的辦法是用上字的聲母和下字的韻母與聲調合成一個音。如北宋的重要韻書《廣韻》裡注“東”字的讀音:“東,德紅切。”即用“德”的聲母d和“紅”的韻母與聲調ng來合成“東”的音d6ng。用反切法注的音較比況法和直音法注出的音要準確,但仍存在著缺點,讀者如果不知道反切上下字的讀音,仍然讀不出音來。 在古代,比況法、直音法、反切法出現之後,人們根據需要,往往混合使用。到了近代,在漢語拼音方案出現之前,還出現過一種用注音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方法。

    現在《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上拼音後面括號裡所標註的就是注音字母,如a(丫),其中的Y”就是注音字母。漢語拼音方案出現後,注音字母法便不再被運用了

  • 11 # 中原居士

    古時候沒有拼音,沒有拼音的情況下造就了學字難。

    題主所說看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好辦。可以問別人。

  • 12 # 諸子詮釋

    古代用反切法。

    比如說,糕這個字,就是告,好兩個切。

    告取g,好取ao。組成gao

  • 13 # 吾天

    這麼問就是不知道漢語拼音的發展歷史,其實從很早開始,漢字就有注音了,根據注音也就能識字和發音的。

    在漢字的發展中,漢語拼音是後來的一個產物,是從西方的傳教士開始使用的。眾所周知的是,中國的漢語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語言之一,當然其發音和書寫也都是非常的複雜的。

    在沒有漢語拼音之前,漢字的發音是用“直音”或者“反切”來注音的,在這裡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直音和反切是什麼了。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遇到了生僻字,就是直音也是沒有辦法讀出來的;而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就是古老的漢字最早的拼音了,對於字形完全不同的龐大的漢字數量來講,這種兩種注音的方法自然都是非常的困難的。

    直到明朝末年,西方的傳教士為了方便學習漢語,就開始使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而且西方傳教士在給漢字注音的工作上做了不小的努力,這些經驗也就為後面的漢語拼音的相關改革提供了不小的經驗。從而就形成了如今億萬華人日常使用的漢語拼音了。

    然而漢語拼音卻給漢字的發音帶來了幫助,現在不光是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過臺灣地區的漢字注音都在使用漢語拼音了,因為這樣能將以前繁雜的注音變的更為簡單,這也是時代發展中凡事由繁到簡的一個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蛋怎樣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