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甲申以後風雲逸紀

    統計數字表明,在1901~ 1987年全球325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中,英國有61人,佔總人數的;18.7%,這個數字僅次於美國。這表明英國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傑出地位。英國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也成就斐然,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調查,1953~1973年世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發明總數中,英國佔25%,也僅次於美國的65%。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華人在物理學領域的一系列新發現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標誌的物理學革命的基礎。英籍物理學家盧瑟福透過1900~ 1903年的研究,提出瞭解釋放射性現象的原子自然蛻變理論,該理論認為放射性現象和一般化學反應不同,它不是原子結合方式的改變,而是原子本身發生變化。它打破了自古以來原子不生不滅的觀念,證明了一種元素的原子可以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原子,並在轉變中釋放原子能,盧瑟福因此獲得1908年諾貝爾獎。1919 年盧瑟福用粒子轟擊氮原子,從氮核中打出質子,使氮原子變為氧原子,不僅發現了中子,還是人類第一次成功實現的核反應。1932年,查德威克在人工核反應研究的試驗中發現了與質子質量相同的不帶電的中子,從而確定: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至此,原子核基本結構完全弄清楚了,使核物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核物理研究必須利用核試驗手段。1911 年,英華人威爾遜發明記錄a、β帶電粒子軌跡的雲霧照相室,為此他獲得了1927 年諾貝爾獎。為計算a粒子數目,威爾思.威廉斯發明了閃爍計數器。原子核試驗的重要儀器是粒子加速器,第一臺實用粒子加速器是由英國物理學家考克諾夫和瓦爾頓製造的靜電加速器。1931年他們利用這臺加速器產生的質子流轟擊鋰原子核獲得成功,並因此獲得1951年諾貝爾獎。1946 年,高華德和巴恩斯又在英國建成先進的電子同步加速器。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中)

    在量子理論的建立方面,英國年輕的物理學家狄拉克成就卓越。1925 年,他發表了《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一文,使矩陣力學有了更嚴密的理論體系,澄清了經典變數和量子變數的關係,使人們可以用經典理論的成果來分析量子理論。1927 年,狄拉克又發表《量子代數學》,使量子力學成為完整的理論體系。1928 年,狄拉克提出“狄拉克方程”,將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了起來。1931 年,狄拉克又提出“空穴理論”。 狄拉克以其在量子理論_上的建樹贏得193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天文學方面,1919 年愛丁頓透過觀察日全食驗證了太陽引力場使恆星星光偏轉的效應,從而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此外,愛丁頓還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現象,並預言引力波和黑洞的存在,為現代天文學奠定了理論基礎。1926 年,他又創立恆星結構理論,並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彙編為《恆星的內部結構》一書。他在該書中對恆星的物理性質進行了劃時代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就是恆星質光定律。1930年,愛丁頓又提出膨脹宇宙假說。

    英國天文學家阿瑟愛丁頓

    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是英國傳統的研究領域。早在1902年,貝利斯和斯塔就提出了“荷爾蒙”概念,創立了內分泌學。1906 年,謝靈頓提出關於神經元和突觸活動的基本概念,1925 年他又在《評反射抑制若干方面》一文中提出並論述了中樞興奮和抑制狀態的概念。因為在神經元方面的研究成就,他和英國另-位生物學家阿德里安共獲諾貝爾生理學獎。1912年,霍普金斯提出維生素學說,並因此獲得1929 年諾貝爾獎。同年,莫雷出版《大洋深處》一書,這是海洋生物學的第一部經典著作。1937 年,英華人鮑登對菸草花葉病毒進行化學分析,發現其95%是蛋白質,5%是核酸,病毒是生物和非生物的中間體,是最簡單的生命,研究它有助於進一步瞭解複雜的生物體。二戰以前,在生物醫學方面最突出的成就當屬弗萊明。1936年,弗萊明和美國科學家錢恩在研究葡萄球菌變異時,發現青黴素的培養液能殺滅葡萄球菌並抑制其生長,這種青黴菌就是後來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抗菌素一“盤尼西林’(青黴素)。弗萊明建議把這種培養液應用於治療潰瘍等外部感染,但英國社會和醫學界都沒有響應。第二次世界大戰促使青黴素得到研製和應用後,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授給弗萊明和錢恩。此外,還有戴爾和哈沃斯分別因為在研究神經脈衝的化學傳遞和合成維生素C方面的成就而獲得1936年和1937年諾貝爾獎。

    在數學研究領域,英國在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1902 年,作為數學家的羅素髮現一個集合論上的悖論,該悖論指出集合論沒有相容性,存在自相矛盾。羅素悖論動搖了在此之前的數學絕對嚴格性,掀起了數學史上的“第三次危機”。1913年,羅素和英國另一位數理邏輯學家懷特海合著《數學原理》。在該書中,他們對數理邏輯成果進行總結,將其推向成熟階段。1925 年懷特海在《科學與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機體論,為系統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1937 年,另一位數理邏輯學家圖靈(1912~ 1954)發表《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的應用》一文,分析了計算一個數的過程,提出了理論的通用計算機即“圖靈機”概念。“圖靈機”並不是真正的計算機,但它為計算機提供了數字計算的數學模型。

    二戰以前,特別是20世紀頭三十年,對於英華人來說是科學的時代,英華人在核物理、量子物理、天文學、數學、生物學和生理醫學等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領域的絕大部分都是英國傳統的優勢所在。這一時期科學成就的取得既受惠於19世紀的豐富遺產,又得益於英華人長期偏愛和重視自然科學純理論的思想探究的傳統。

    在二戰的刺激和推動下,英國在技術發明與應用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在青黴素、雷達和原子彈發明方面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 2 # 邱震海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著手。所謂微觀,就是指英國在一些具體的科學技術上的創造發明; 而所謂宏觀,則是指過去幾百年裡,英國在推動人類整體進步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先講微觀層面的創造發明。英國最為人注目的創造發明,就是機器發明,其中尤其是珍妮紡織機和瓦特蒸汽機。這些發明直接推動了人類1760年代以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

    在隨後的200多年時間裡,英國還為人類提供了一系列對我們的生活形成巨大推動力的創造發明。這些創造發明說出來,你可能立刻會恍然大悟,比如: 蒸汽機,火車、電話、電視、X光射線、聲納、進化論、網際網路等。如果再加上之前的牛頓定律,那麼英國對人類所提供的創造發明可謂既眾多而又重大。

    當然,也有人半開玩笑的說,英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只有兩個,那就是: 英語和美國。雖是半開玩笑之言,但仔細想想,確實也不無道理。

    這就涉及到在宏觀層面英國對人類的創造發明和貢獻了。必須說,人類迄今為止一些重大的制度、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都來自英國。

    這裡,有必要提到1215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整整800年前的這個年份,也許今天在很多人看來稀鬆平常,但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卻是一個振聾發聵的年份。這一年,英國簽訂了《大憲章》,正式確立了對封建貴族、教會的利益保護以及對王權的限制,並由此成為幾百年之後君主立憲制的理論基礎和最早的實踐。也許,這在一個王權佔絕對統治地位的國度看來,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奇蹟就在800年前的英國發生了。

    而那一年,也即1215年,在遙遠的東方發生了什麼?那是蒙古鐵騎攻佔北京的那一年,也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逐漸跌入蒙古黑暗統治的開始。蒙古鐵蹄對東方和歐洲幾個大國的橫掃,在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越來越多地可以看到其給那些國家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的嚴重損害和摧殘。

    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給人類集體精神世界帶來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而這個是絲毫不亞於科技發明之外的另一個偉大的創造和發明。

  • 3 # 布萊克懷特

    偉大的發明往往是在重大科學發現的基礎上做出來的,例如如果沒有發現電磁感應原理,就不可能發明發電機和電動機。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英華人的一個重大發明,即抗感染藥物——青黴素。

    青黴素有多麼重要呢?在青黴素發現之前,人們沒有辦法應對細菌感染和傳染病,所以戰場傷員的死亡率、重大手術的死亡率都非常高。僥倖存活下來的人,也要經歷漫長而痛苦的恢復過程,這個過程其實是人體免疫力對抗細菌的過程。而青黴素的發現,則代表人類找到了幫助自己對抗細菌感染的偉大盟友。

    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偶然發現了青黴素的抗菌作用,進而發現青黴素的抗菌性是廣譜、高效、低副作用的,也就是能夠對抗非常廣泛的細菌感染但是副作用卻非常小。弗萊明在此之後發表了兩篇論文,但是並未引起廣泛重視。直到1943年,在其他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青黴素的重要性得到廣泛認可,進而實現了青黴素大規模提取、製備,從而具備規模化工業生產的可能。很快,青黴素應用於二戰的戰場,挽救了千萬士兵的生命,並在戰後,成為人們對抗各類細菌感染的利器,包括梅毒、肺結核在內的原來的“不治之症”終於可以痊癒了。

    雖然英國還發明過坦克、雷達、火車等,都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是,筆者個人認為,無論多麼高階的武器、先進的交通方式,都比不上小小的青黴素,因為後者直接挽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而生命是最可貴的。

  • 4 # 英國英鳥

    電話

    1876年,英華人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發明了電話。貝爾當時是一位著名的聲學生理學家和聾啞人語教師,貝爾對聽力和語言都有深入研究。

    有趣的是,貝爾本人卻拒絕在辦公室安裝電話,因為他認為電話是對科學研究的干擾。

    電話的發明,毫無疑問改變了整個世界,是人類交流方式上具有進步意義的創新。

    抽水馬桶

    古羅馬帝國衰亡後,歐洲衛生大大退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擅長創作諷刺詩歌的英格蘭詩人約翰·哈林頓,因傳播一則所謂有傷風化的故事而慘遭流放,於是失意的詩人搞起了發明創造,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光榮誕生。

    約翰·哈林頓

    18世紀後期,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再次改進抽水馬桶設計。

    蒸汽機

    1765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在研究蒸汽機過程中取得了關鍵性進展,建造了一個可連續運轉的模型。

    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也標誌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

    地鐵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鐵系統是1843年由英華人皮爾遜為倫敦市設計的。

    1863年,英國開通世界首條地下鐵路線路“Metropolitan Railway”。1865年,世界第一條地鐵列車投入執行。

    腳踏車&充氣輪胎

    1871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斯塔利造出腳踏車,並在1886年將其改良,使得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被後人稱為“腳踏車之父”。

    1885年,英國獸醫約翰·鄧洛普為兒子的三輪腳踏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充氣輪胎,之後將其改良用於腳踏車比賽。

    電視機

    世界上第一臺公開展示的電視機是1925年由英華人約翰·羅傑·貝爾德發明的。他第一次公開播放電視的時候,還吸引了英國皇家學會的人前來觀瞻。

    貝爾德的發明為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電視發展鋪平了基礎和道路。

    全球資訊網

    全球資訊網和網際網路不一樣,全球資訊網是透過網際網路連線的超文字檔案系統,通常被理解為各網站與網頁組成的系統。1989年3月,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第一次提出全球資訊網的概念。

    當時,蒂姆已經意識到他的發明將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然而這位慈善發明家將自己的傑作貢獻出來,放棄了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的機會。

  • 5 # 芸含智庫

    英中國產生了現代史上許多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數學家和發明家。他們的發明,其中一些具有永久改變世界的潛力。儘管其中一些發明引起了爭議,但它們都被法律承認為英國發明。

    1、美利堅合眾國

    讓我們從一個小爭論開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約佔北美大陸的一半,大部分為南半部。作為目前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美國一直是,並將繼續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工業、文化和軍事實力方面。

    美國成立時,英屬北美殖民地在英國議會沒有代表權的情況下,與大不列顛王國就對殖民地徵稅問題不斷髮生爭端,並宣佈獨立。1775年到1783年的獨立戰爭持續了8年,在法國、西班牙和荷蘭的決定性援助下,美國取得了勝利和獨立。

    然而,事實仍然是,殖民者在1783年勝利之前是英國的臣民,那時他們成為獨立的美華人。根據這一推理,美國在成立之初是英國的一項發明。

    2、幾乎每項現代運動

    現代世界上最流行的體育專案都起源於英國,至少在規則集的標準化和廣泛的競技性方面是如此。最著名的是足球,板球,橄欖球和網球。許多其他現代體育專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國體育的變化,如美國橄欖球(源自橄欖球)和棒球(源自圓型足球)。

    當然,英華人不是第一個想到在球場上踢球的人,但英華人把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多數現代競技運動的結構和規則標準化了。

    3、牛頓定律

    艾薩克·牛頓是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牛頓生於1642年,在物理學上首次發現並記錄了三項運動定律。牛頓定律如下:

    第一定律:靜止物體一般保持靜止狀態,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勻速運動的物體通常保持勻速運動,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等於物體動量的變化率。

    第三定律: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牛頓也是第一個證明萬有引力機制的人。

    牛頓的著作是現代科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許多人認為他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

    4、電視

    世界上第一個公開展示的電視是由英國發明家約翰·洛基·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的。羅基·貝爾德還發明瞭第一臺全電動彩色電視管。

    1926年1月26日,洛基·貝爾德的電視首次公開演出。這是在皇家學院的成員面前進行的。他後來還在1928年7月3日演示了第一臺彩色電視。Logie Baird的電視顯示了一個30行的垂直掃描影象,速度為5幀/秒,隨後的模型在第一次演示時將幀速率提高到每秒12.5幀。

    Logie Baird的發明為現在近一個世紀的電視技術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電視技術仍然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發明之一,它使全世界的人們都能透過移動的影象進行交流。

    5、蒸汽機車

    第一個蒸汽機車是由英國發明家、採礦工程師理查德·特維西克發明的。

    特里維西克的蒸汽機車建於1804年在南威爾士的Pen-y-Darren,用來運送貨物。特里維西克把蒸汽機車的專利賣給了塞繆爾·霍姆弗瑞。在最早的一次公眾示威中,火車頭在4小時5分鐘內就成功地載運了10噸鐵、5節貨車和70名男子,行駛了9.75英里,往返於佩尼達爾和阿伯西農之間。特萊維西克在1833年4月去世之前,還在蒸汽機車上工作了很多年。

    1981年,他為威爾士工業和海事博物館建造了第一輛蒸汽機車的全尺寸工作模型,後來搬到斯旺西的國家海濱博物館。火車頭每年在博物館外一段短距離的鐵軌上執行數次。

    6、進化論

    查爾斯·達爾文是1809年出生的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是第一個提出現在流行的進化論、自然選擇論和共同血統論的人。

    在乘坐“小獵犬號”環球航行5年後,達爾文回到英國,回到科學界,發現自己是名人,因為他在離開英國的小獵犬號(Beagle)上研究地質問題時,把信件發給了國內的許多科學家。達爾文後來當選為地質學會理事會成員,後來移居倫敦,繼續他的工作,並加入了包括查爾斯·巴貝奇在內的科學家的圈子。達爾文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化論的基礎上形成,只是在晚年出版了他的《物種起源》一書,因為他擔心公眾會對當時極具爭議的理論做出反應,因為它提出了一種在地球上沒有上帝的生命發展的方式。

    查爾斯·達爾文儘管有爭議,他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882年4月19日他死於心臟病,可能是由於多年的疾病、過度工作和壓力所引起的。

    7、電話

    電話是由英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發明的,並於1876年獲得專利。

    貝爾15歲離開學校,但對科學和生物學仍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搬到倫敦與他的祖父生活,貝爾發展了對學習的熱愛,每天花時間在學習上。16歲時,他到蘇格蘭馬裡的韋斯頓學院教演講和音樂。一年後,貝爾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後來被倫敦大學錄取。他早期對聲音的實驗開始於當他看到一個由沃爾夫岡馮肯佩倫男爵設計的“說話”機器人,它是由阿伯德惠特斯通爵士建造的。

    貝爾被這臺機器迷住了,他買了一本沃爾夫岡·馮·凱普倫男爵用德語寫的書,並和他的兄弟建造了一個類似的自動機。許多年後,貝爾在波士頓大學演講學院工作時,對傳播聲音的技術產生了興趣。離開大學後,他決定繼續自己的研究。1875年,貝爾發明了一種聲波電報,並於1876年3月獲得專利,當時他與美國發明家伊萊沙·格雷旗鼓相當,後者指控格雷厄姆·貝爾竊取了他的發明。專利局最終裁定貝爾勝訴,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話的專利。

    8、英語

    英語是世界上僅次於普通話的第二大口頭語言。然而,它是世界上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的官方語言,也是全球最通用的第二語言。

    在全球事件和國際峰會上,英語通常被用作首選的中介語言。英語也是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語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遠至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當然還有英語的誕生地大不列顛。

    在英語世界的漫長曆史中,每一個偉大的演講,每一個理論、每一篇論文、每一個建議和設計,都有一個共同點:英語。這就是為什麼它一定是英國最有影響力的發明。

    9、巨人電腦

    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ENIAC,然而,英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電子計算機巨人(Colossus)卻要比ENIAC早兩年,這是英國情報部門的超級機密。

    一位美國軍事史學家曾於1970年隻身闖進英國外交部,只拿到了一紙空文,其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檔案到了2015年才能解密”。現在,2015年到了。這是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巨人”機在皇家郵政研究所裡製造完成,於1943年10月秘密運到佈雷契萊莊園。

    這臺機器用1500個電子管組成十進位制計數器,閱讀速度為每秒5000字元。“巨人”安裝在兩個用支架架起的7英尺高、16英尺寬的箱子裡,中間隔開6英尺,總重量約1噸,功率達4.5千瓦。“巨人”的程式均以接插方式執行,有的是永久性的,有的是臨時插入。密碼文字則由5孔紙帶輸入,經打字機輸出譯文。1944年2月,“巨人”計算機正式啟用。佈雷契萊莊園依靠“巨人”向英國和盟軍指揮部發出了48000份“超級機密”電報,平均每小時破譯的德國情報超過了11份。由於“巨人”及時提供準確的情報,德軍“海狼行動”遭到慘敗,600餘艦隻被擊沉,2萬餘官兵葬身魚腹。在諾曼底登陸前,盟軍用“巨人”破譯的德軍密碼,頻頻發出假情報,並且將所有“超級機密”情報都偽裝成來自其他渠道。隆美爾終於上了鉤,把精銳部隊調往加萊。

    軍事史學家認為,這是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成功的欺騙行動。當希特勒固守海岸的最後一線希望被徹底粉碎時,說“巨人”參戰改寫戰爭程序並不過份。

    10、全球資訊網

    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莫西·約翰·“蒂姆”·伯納斯-李爵士(Tim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1990年12月25日,在CERN工作期間他透過網際網路實現了HTTP代理與伺服器的第一次通訊。他是全球資訊網基金會的創辦人。伯納斯-李還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主席及高階研究員。

    2004年,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向伯納斯-李頒發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2009年4月,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上,他獲得了“全球資訊網發明者”的美譽。

    11、貓眼

    這是一種嵌於道路上的反游標記,可讓駕駛人在夜間清楚辨識道路的中央分隔線、車道線及道路邊線等,另外其凸起的設計亦可在車輪碾壓過時造成車輛振動,可於偏離車道時提醒駕駛人,是降低車禍發生,增加交通安全的器材之一。

    貓眼是英華人珀西·肖(PercyShaw)發明,發明的動機是他有次開車行經山路時遇上大霧,使他視線不明,他看到兩顆亮亮的東西,也就是路邊貓的眼睛反射車燈光線,因此在1933年發明出貓眼,並於1935年5月30日在英國提出專利申請。

    12、光纖

    在1950年左右,英國的H.H.Hopkins和N.S.Kapany研究出了帶有包層的光纖,這使得影象在光纖中的傳導表現大大提升。

    N.S.Kapany所展示的光纖與我們今天使用的光纖在結構上可以說是一樣的。當今的光纖其核心部分有兩層結構,最中心部分是纖芯,是一根極細的且折光率稍高的玻璃,在纖芯周圍的是包層,覆蓋著的也是一層玻璃,只不過這層玻璃的折光率要略低於纖芯。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這一結構在“全內反射”效應的作用下,光線的傳輸就這樣實現了。應該也正是因為這一突破性的成就,N.S.Kapany被人們稱為是“光纖之父”。

    13、不鏽鋼

    1912年,英國冶金專家哈利.佈列爾(HarryBrearley)歪打正著,發現鐵鉻合金可以防腐,佈列爾喜出望外,他繼續研究,進行水、酸、鹼等腐蝕性試驗。

    結果證明,他曾在冶煉試驗中產生的鐵鉻合金卻具有任何時候都不易鏽蝕的特點,1912年,不鏽鋼就此被發現了。

    1915年,佈列爾的不鏽鋼發現成果在美國取得了專利;1916年該成果又獲英國專利。佈列爾被尊稱為"不鏽鋼之父"。

    14、碳纖維

    碳纖維起源可追溯至1860年,由英華人瑟夫·斯旺在製作電燈燈絲中發明並獲得專利。

    它是一種纖維狀碳材料,呈黑色,質堅硬,是一種強度比鋼大、密度比鋁小、比不鏽鋼還耐腐蝕、比耐熱鋼還耐高溫,又能像銅那樣導電,具有電學、熱學和力學等綜合優異效能的新型材料,因其製造技術難度大、實用價值高,被業界譽為“黑色黃金”。

    15、DNA測序

    這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的成就。

    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他還提出了快速測定DNA序列的技術,即雙去氧終止法(桑格法)。

    桑格因此於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第四位兩度諾獎得主,唯一兩獲化學獎的諾獎得主,唯一兩獲諾獎的英華人。

    他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桑格發明的兩項技術打開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大門。

    16、仿生手

    這隻堪稱“全球第一手”的精良仿生手名叫“i-LIMB”,由蘇格蘭的“仿生接觸”公司製造,其發明者是英國國家衛生體系蘇格蘭洛錫安區的復康部主管大衛·高醫生。

    高醫生潛心研究義肢20年,1998年開始嘗試研製仿生手。此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義肢只能利用大拇指和另外兩指做些簡單動作,但“i-LIMB”的5根手指卻可自由轉動且獨立運作,從而可做出不同的複雜動作,比如,用鎖匙開門的動作。仿生手亦可做出較為細緻的動作,如用指尖拾起東西,更可控制食指在計算機鍵盤上打字或撥號。“i-LIMB”的每根手指都安裝有一個微型馬達,並且可由其穿戴者發出的神經脈衝加以控制。

    該仿生手憑手臂肌肉推動,其表面覆蓋有一層模擬人類面板的半透明人工美容面板,逼真度極高。

  • 6 # 夜幻心

    史蒂芬.遜--火車的發明者

    約翰·洛基·貝爾德--電視的發明者

    威廉.倫琴--X光射線的發現者

    洪斯費爾德--CT機的發明者

    劉易斯.尼克森--聲納的發明者

    理查德·特維西克—蒸汽機車的發明者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電話的發明者

  • 7 # 劉健

    現代英國的8項發明,改變了人類發展的程序:

    1——巨人電腦: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巨人”機在皇家郵政研究所裡製造完成,於1943年10月秘密運到佈雷契萊莊園。這臺機器用1500個電子管組成十進位制計數器,閱讀速度為每秒5000字元。“巨人”安裝在兩個用支架架起的7英尺高、16英尺寬的箱子裡,中間隔開6英尺,總重量約1噸。

    2——網際網路: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莫西·約翰·“蒂姆”·伯納斯-李爵士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

    3——貓眼:這是一種嵌於道路上的反游標記,可讓駕駛人在夜間清楚辨識道路的中央分隔線、車道線及道路邊線等。

    4——光纖:在1950年左右,英國的H.H.Hopkins和N.S.Kapany研究出了帶有包層的光纖,這使得影象在光纖中的傳導表現大大提升。

    5——不鏽鋼:1912年,英國冶金專家哈利.佈列爾(HarryBrearley)歪打正著,發現鐵鉻合金可以防腐,佈列爾喜出望外,他繼續研究,進行水、酸、鹼等腐蝕性試驗。

    6——碳纖維:碳纖維起源可追溯至1860年,由英華人瑟夫·斯旺在製作電燈燈絲中發明並獲得專利。

    7——DNA測序:這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的成就。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他還提出了快速測定DNA序列的技術,即雙去氧終止法(桑格法)。

    8——仿生手:這隻堪稱“全球第一手”的精良仿生手名叫“i-LIMB”,由蘇格蘭的“仿生接觸”公司製造,其發明者是英國國家衛生體系蘇格蘭洛錫安區的復康部主管大衛·高醫生。

  • 8 # 東方評史

    歷史上的英華人是很牛的,自從1855年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大英帝國變迎來了一個屬於它的時代。

    靠著領先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海外殖民地,大英帝國整整的稱霸世界幾近三百多年。

    牛頓、法拉第和盧森堡這些眾多知名的科學家我在此就不提了,因為這個大家都很熟悉!

    除了科學積水領先世界潮流之外,它的眾多能夠改變和推動人類歷史程序的科學發明也是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蒸汽機、火車、第一次工業革命、電話、電報機和電視等一系列發明,前面已經有很多網友已經說過了,如果我在再次重複的話,是不是大家一定會感到沒有什麼新鮮感?

    那麼今天我在此個大家談一談一個關於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一個配置上的問題!

    誰都知道,今天的美國不僅是世界上的第一軍事強國,而且還是第一海軍強國。

    今天的美利堅帝國海軍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和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而且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航空母艦,全世界所有的航母艦載一起,僅美國就佔了一半。

    在二戰之前的英國,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是現在它是不行了,雖然說英國的海軍是不行了,但是它那雄厚的海軍技術卻還在。

    不行歸不行,但是如果沒有英華人的靈感,恐怕今天的美國海軍還未比能夠稱霸世界海洋。

    為什麼這樣說?

    雖然說美國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雖說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雖然說美國是世界上造船能力最強的國家。

    但是如果沒有英國,它的飛機根本就不能從航母甲板上飛得起來。

    這個掣肘美國航母的關鍵節點不是別的,它就是航空母艦上的蒸汽彈射器!

    航空母艦誕生於二戰之前,在二戰開始應用於戰場。

    二戰時期的航母雖說噸位小,並且也沒啥高科技含量,但那時的艦載機也簡陋,即便是不用任何的輔助裝置,螺旋槳飛機也能夠從輔助甲板上起飛。

    但二戰結束之後就不是這樣了,由於噴氣式飛機的出現,作戰效能大幅提高,但飛機的自身重量也大為增加。

    一艘不算很大的噴氣式戰鬥機,至少要十多噸重,這個重量如果在三百多米長的甲板上根本就不能進行正常的起飛和降落。

    就在這時英華人的靈感和智慧起了巨大的作用!

    1951年,英國的柯林·米切爾發明出了蒸汽彈射技術,米切爾中校發明彈射器的初衷原是為英國航母服務的,但此時的英國海軍已經是日暮夕陽,再無回天之力了。

    於是,美華人便把這項技術連同發明專利一併買了去,安裝在他自己的航母上,並且一直使用到了現在。

    說完了蒸汽彈射器,咱們再說說航空母艦的斜角甲板!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遼寧”號航母採用的是滑躍起飛技術,它最大的優點是採用12度的斜角可以讓航母的起飛滑跑距離縮短到總滑跑距離的百分之四十。

    但是這項技術也是英華人最先構思出來的,由於價格和需用量的問題,英華人認為蒸汽彈射技術並不符合英國海軍的發展思路,於是靈感一動便由此誕生了斜角甲板的起飛概念。

    怎麼樣?英國佬不簡單吧!

    然後我再給大家說一個簡短的,這就是核潛艇的減震筏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核潛艇的優點是很多的,但它也同樣有常規潛艇所不能具備的優勢。

    這個缺陷就是潛艇在航行之中會發出比常規潛艇大得很多的聲音。

    於是英華人的大腦靈感又來了,他們把減震技術應用在了核潛艇上,這樣一來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再透過減震作用,把噪音傳到了艇殼上的時候,噪音就小了很多。

    其實英華人發明的東西很多很多,都說日本和美國厲害,但應該指的是製造業和製造技術。

    但是如果談到具有創新意義的新概念和新領域的話,這兩個國家是遠不如英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早的日曆何時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