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夜的微塵
-
2 # 與倆寶共成長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了,為什麼管不了呢?是一直沒管嗎?然後現在不知道怎麼管了,只能寄希望於外面的機構了?可是孩子終會回到家庭的啊,到時你又該怎麼辦呢?與其寄希望在他人身上,還是自己多上點心吧,希望下面說的方法能幫到您。
首先,你得認識到,孩子愛上網並不見得就是壞事,沉迷網路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壞孩子。孩子喜歡遊戲,我們可以往好的方面引導,告訴他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有發展的職業,但是要把它做好需要有紮實的學習基礎。為了將來能夠從事自己心愛的職業,現在就應該分清主次,把學習放在第一位。
其次,孩子愛上網,單純的說教是沒有用的,但是採取砸電腦,拔網線的暴力方式更糟糕。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規定每天做完作業後可以玩多長時間。
第三,自控和管控相結合。告訴孩子,你相信他承諾的能做到,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把電腦放在家裡的開放區域,還可以找個控制軟體約束一下孩子,讓他的自控能力在外在約束下一點一點加強。
第五,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網癮很大,一時間很難糾正過來,不妨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和孩子協商逐步減少上網的時間。比如,第一週每天4小時,第二週每天3小時,可以設定獎懲機制,孩子做不到的話就拿走他最心愛的玩具,或者扣除零用錢等等。
最後,如果上述辦法還是不行,我建議你採取極端做法,請個假和孩子一起上網玩遊戲,除了上網不讓孩子做其他任何事情,直到孩子堅持不下去為止,讓孩子對網路產生疲倦心理,以毒攻毒。
-
3 # 妞兒媽媽
問題描述不夠詳細,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只能針對三種年齡段的孩子分別給出建議。
如果孩子還處於小學階段,你可能抽空多陪陪他!每天陪她出去活動跟小夥伴一起玩,週末一起去公園,博物館,科技館等地玩,讓孩子感受生活比遊戲更精彩。
初中階段的話,就比較麻煩,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父母如果一開始不能“震”住孩子,後面孩子會覺得自己比父母厲害,比父母懂得多,覺得父母太多地方落伍了,他們開始不聽父母管教,但是如果父母能有讓他們特別佩服之處,他也會很聽話。如果這個階段他沉迷網路遊戲不能自拔,就可以考慮那種夏令營或者集訓班,還有一種以毒攻毒,讓他天天玩遊戲,但是不給他錢買遊戲裝備,讓他沒日沒夜玩過癮,她自己發現挺無聊也就不玩了。就像我們大人一開始會上網,聊QQ時,也很上癮,天天干什麼都不專注,心裡惦記著網路上那頭的網友等我們呢!等我們過了熱火勁,突然發現QQ聊天好無聊,都是一堆廢話,後面就不愛聊QQ了。
高中階段的孩子,他們已經比較懂事可,如果沉迷遊戲,可以給他好好溝通一下,幫他規劃一下高中的目標,讓他把遊戲暫時放一放,等高考結束了,再玩遊戲。
其實無論多大的孩子,沉迷遊戲,只要家長用心都可以找到幫他的方法和途徑。每個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最不濟還有很多夏令營或者集訓班可以幫忙。
-
4 # Betosky
教育問題,都應該以引導為主。
首先,你可以去測試他是不是可以在網路上有興趣和發展。比如簡單的程式設計(剛開始孩子會覺得在同伴面前很有面子,後來可能就慢慢愛上了)等等其他的有利於孩子發展的。這步透過接下來就是你的正確引導,獎勵機制什麼的。
其次,如果孩子只是對遊戲,動畫片之類的感興趣。比如你可以找給他看英文動漫或者玩一些智力開發遊戲之類的。總之就是引導好的方向,孩子也不至於沉溺於網路。
以上都是說孩子在家。假如孩子甚至每天沉溺於網咖,那就要懲罰於獎勵機制相結合了!懲罰可以根據孩子的頑皮程度調整,但是不鼓勵體罰孩子。比如減少零花錢,按時回家,完成作業有獎勵之類的。
特別注意的是,不管怎麼引導孩子,始終要注意的就是密切關注孩子總理狀態。不然在你單方一味對他進行管制的時候,孩子可能劍走偏鋒。
教育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同時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畢竟關乎孩子的一生。這也是中國大多數父母一輩子的最在乎的。
-
5 # 鵜鶘心理陳小康
當今網路很發達,很多孩子都喜歡上網玩遊戲,但有的表現的很有節制,有的就完全停不下來,影響了學習和生活。他們是真的喜歡玩遊戲嗎,我看也不見得,什麼東西幹多了都會覺得無聊,那為什麼他們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要去玩遊戲呢?我們常說家庭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孵化器,孩子行為的異常,心理發育的異常,往往是在反應一個家庭的異常。
1. 家長的要求太過嚴苛。很多孩子並是不一開始就迷戀遊戲,可能起初還是個很不錯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朋友也很多,好像突然有一天就變了,也不願上學,也不看書學習了。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對孩子太過嚴苛了,不管他做的好與不好,你們都是批評為主,生怕他驕傲。他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自己都無法達到父母希望的樣子,那學習還有什麼用呢,可不就玩遊戲逃避學習了嘛。
2. 家長太過控制或溺愛。有的家長說,我對孩子沒有要求,但孩子還是沉迷遊戲。那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太過控制或溺愛。是不是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自己拿過主意,或不管孩子要什麼都給予滿足。孩子到了青春期,有發展社交的衝動,不管是被溺愛還是被控制,我相信與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都是容易受挫的。一旦受挫,他們就會習慣的躲起來,上網就是很好的避風港。
3. 夫妻感情不好,一方長期缺失或是對孩子習慣性忽視。孩子永遠是家庭的警衛員,對家庭的一切都非常的敏感。如果家庭不和諧,或父母一方長期的不在身邊。你讓孩子怎麼放心大膽的去探索世界,怎麼敢去面對生活碰到的各種挫折。上網肯定是安全的,至少不會讓他們受傷,所以他們才會躲起來。
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跟孩子好好溝通,到底孩子的心理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躲起來,一個家庭只有動起來,才會有改變的可能,孩子才有不去上網的可能。
回覆列表
我曾經是網癮女子!我兩年什麼都沒做就為了玩!現在我回想那兩年可能跟抑鬱症有關!
你好言好語的帶孩子去看看醫生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