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今亂彈小馬哥

    四大名著必須是反映中國的歷史,或是值得大家學習深思的,或是反映深刻哲理的永世流傳的經典著作,而《封神演義》只是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的其中一個朝代商朝的興衰,並沒有四大名著的影響,所以可能沒被列入。

    從名氣上來講,封神演義幾乎可以和西遊記他們並列四大名著,然而從藝術上講,它不但和四大名著差距甚遠,就連四大名著以外的很多作品也在其之上,其內容過於側重於神仙鬥法,對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功力都不如四大名著,而且瀰漫著嚴重的簡直無厘頭的宿命論,比如為了破解十絕陣,神仙們派出了十個弟子,可是在這之前,神仙們已經知道這十個人破解不了,肯定會死,但是仍然派他們去,並且說,這是他們的命,命中該他們都死掉。語言上封神演義也和四大名著的水平差距很遠,西遊的詼諧,三國的凝練,水滸的生動,紅樓的精準,都是封神榜拿不出可以與之匹敵的。研究封神榜的文學家,數量和質量也不能和四大名著比,也不能和聊齋志異 儒林外史 等作品比。

      借用研究者的話來說:封神榜偏於敘事而略於寫人;寫人是注重其神性而忽略其人性,名目繁多的法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性;寫人性時也有誇張和絕對化的傾向;有個性的人物也未能“從一而終”;書中多數人缺乏現實生活基礎,人物行為缺乏必要交代。這樣一來造成人物性格不夠明朗,場面描寫流於程式,情節頗多雷同。齊裕焜認為《封神演義》的部分語言不是剽竊前人就是文筆拙劣。

      目前很多文學專家還在爭論,封神榜是開創性的小說佳作,還是拙劣的宗教作品?所以,一個藝術性方面還不能得到一致肯定,甚至是否值得我們研究都存在爭議的小說,自然是無法拿來和四大名著比較的

      因為封神演義不符合高層統治者的意願,《封神演義》寫的是一個王朝推翻另一個王朝的故事,這顯然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願看到的下場!

      而四大名著裡,即使是《水滸傳》這樣的農民起義最後還是迴歸了政府,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 2 # 請叫我庭長同志

    我們一個個分析四大名著的特點,可能會得到答案。《西遊記》描寫了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的故事。除了極少數的妖怪沒有後臺靠山之外,其餘或大或小都有一個仙界神界的大佬後臺。其實反映的都是社會現實知。《紅樓夢》場面宏大,社會問題探究得相當深入,從而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反動本質。《三國演義》則截取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建立的一段歷史,給出歷史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規律。《水滸傳》108將的英雄事蹟,其中有反對當權者的沖天氣概,也有殺富濟貧的壯舉,孝義當先道的溫馨。不過也有草民與統治者的掙扎與鬥爭,最終由於策略問題和鬥爭經驗差距,起義的氣勢還是被統治者給消磨殆盡。給世人留下了無窮的惋惜之情。四大名著作品都有思想深度,特別是社會效果和政治見內解上,不能不說是表現完美。再看《封神榜》的內容,無非是妖魔神仙的鬥法過程,姬周與殷商的權力爭奪。除了激烈的刀兵場面,仙怪的神通比試,沒有` 有價值的歷史總結 ,顯然與四大名著的思想性相比是有差距的。這樣看來,四大名著的` 確定還是相當準確的 ,當然《封神榜演義》與容《三言二拍》可以作為第二名著梯隊加以欣賞。

  • 3 # 隔夜的粥

    暑期,有一部爆紅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讓《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再次進入的大家的視野。《封神演義》這部小說也是很經典的,並且知名度也很高。但為什麼它沒有被評為古典四大名著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模組化還抄襲

    還有就是《封神演義》的模組化太過於嚴重了,整本書差不多就是你搬救兵我搬救兵者一個套路,要說《西遊記》也是這個套路但是仔細琢磨一些還有些諷刺現實的意思,但是到了《封神演義》這裡面單純就是為了打架熱鬧了,而且抄套路吧還能說點子想一塊了不影響內容,但是《封神演義》連人物的出場詩都抄就過分了啊。語言上封神榜也和四大名著的水平差距很遠,西遊的詼諧,三國的凝練,水滸的生動,紅樓的精準,都是封神榜拿不出可以與之匹敵的。

    2、邏輯性差、Bug多

    其次就是《封神演義》裡面的邏輯性差、bug太多,就拿三國來說三國裡面即便是有誇大武力的嫌疑但是好歹有個完整的武力系統,而到了封神裡面從來都是一個人剛出場的時候懟天懟地,而拿了首勝之後不知道就從那來了一個人就被幹掉了。而《封神演義》裡面Bug多的根本就用說了,但有意思的是靠這些Bug人們大開腦洞形成了一個新的網路文學流派洪荒流。

    3、人物連性格都養不成

    最後再拿人物來說《封神演義》裡面塑造的也不行,現在看到的哪個人人都愛的哪吒其實是後來電視劇渲染出來的,在原著裡面的哪吒行為古怪還非常令人討厭,還得說一句石磯被黑的好慘。再反觀其它名著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立體,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忠義兩全的關二爺了,而且關二爺的形象影響深遠所以導致後來各個行業的人都會拜關二爺。

    4、不符合當時高層統治者的意願

    《封神演義》寫的是一個王朝推翻另一個王朝的故事,這顯然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願看到的下場!書中對紂王沉湎酒色久不設朝,以及任意誅殺大臣等描寫,與明代後期朝政腐敗的一些事實有相合之處,而它表現出來的那些新觀念也顯然與當時出現的社會思潮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另一方面,書中又充滿著“成湯氣數已盡,周室當興”的天命觀,每個參加商周之爭的人不過是“完天地之劫數,成氣運之遷移”,陣亡後也無一例外地“一道靈魂進封神臺去了”,這就模糊了正義與非正義的界限,籠罩著濃重的宿命觀念和神秘色彩。此外,作者還一再宣揚“儒道釋”三教合一的觀點和“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自可,最毒婦人心”的“女禍”思想,也大大削弱了它的思想意義。而四大名著裡,即使是《水滸傳》這樣的農民起義最後還是迴歸了政府,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因此,據其思想內容成不了名著,不能算四大名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藥行業執業藥師的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