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仰望星空z

    應該是上高中的時候吧,當時還比較叛逆,因為父母忙,從小時候開始每天一睜開眼,父母就早出門了,小孩子嘛看不到家人就會哭,慢慢的習慣了但是不理解他們,為什麼我每天看不到爸爸媽媽,後來上初中的時候家裡掙錢了生活條件算比較好的了,但他們更忙了,還把我送到私立學校了,一個禮拜只能回家一天,記得當時的不理解導致我很叛逆,打架,翻牆去網咖,跟一堆人去泡吧,唱歌,喝酒,就想著你們不是喜歡賺錢嗎那我就一直花就要敗家。

    後來上高中了,我們班上有個同學長的很瘦小,好多同學都欺負他,我雖然當時也算個壞學生,但是我不欺負人,看不慣這些就經常保護著些他,後來跟他關係還不錯,有一次他私下跟我說,他父母離婚了,從小學就跟著他爸爸,他爸給她娶了個後媽,內個後媽對他就特別不好,他爸也很窩囊還不管他的委屈,當時他說週末回家,他後媽不讓他回家住讓他去外面住,他身上沒有錢只能去找他爸,他爸就給他十塊錢就不管了,十塊錢能幹嘛?

    他就只能去網咖待著,等到12點的時候開一個十塊錢的通宵,挺著到回校,當時聽完我很震撼,想到家裡給你吃喝無限包容,對你百依百順是多麼的幸福,然後就開始慢慢改好了,假期去打工體驗生活,才發現錢多麼的難掙,才想通原來爸媽早出晚歸當時是多麼的辛苦。

  • 2 # 廣漂果果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叫啊果,我從小就是單親家庭,所以從我十歲那年我就知道為人父母很不容易,什麼事情都得做,體會到父母為了我們家很不容易,讀書我們需要學費,父母得去掙,得去借,還得起早貪黑的做飯給我們吃,上學又得送我們,要幫我們洗衣服,做家務,生病了還得照顧我們,不能出去幹活,所以十歲那年我基本就明白父母為家庭付出太不容易了,幫著父母做一些家庭小事,放學自己早點回家,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這麼多年來,父母為我們吃了很多苦,很多委屈,留了很眼淚,我們做子女的,我永遠記在心中,所以我都要感恩,父母老了,我們也得好好照顧她們,即使工作再忙,也得常回家看看,跟父母聊聊天,這樣父母心裡也好受點,只要她們快樂,就是我們做子女的最大幸福!

  • 3 # 慶說美食

    經濟獨立以後,我爸媽總想多為我多做點事,但其實他們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就拿我爸為例。 我從事的行業他不懂,我的收入遠高於他,我接受資訊的速度其實也比他快,所以我想他大概是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的。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父母越來越愛和我說一句話,叫: “有什麼忙如果我們幫得上一定要找我們。”

    基本上我回家要說,我離開家要說;我和他們打電話他們要說,快掛電話的時候也要說——而且每次兩個人都異口同聲,顯得又焦慮又失落的樣子。 他們叮囑的頻率很高,甚至遠高於我大學的時候,能看出他們真的很想幫我做點什麼,但其實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我有個做遊戲的朋友也是一樣。 他說當他剛賺到100萬的時候,他爸非常著急地要他用家裡支援的100萬一起,付首付買一套房子。 那時候他的公司做的有聲有色,來錢很快。而且他們家並不算富裕,媽媽不工作,爸爸是企業普通員工,這100萬已經是他爸一輩子的積蓄了。

    所以他很疑惑,為什麼爸爸這時候要拿出家裡所有積蓄給他買房。 “我想再攢100萬,其實最多兩個月,這錢你自己拿著享受,不用擔心我。” “不行”,他爸斬釘截鐵地回答他。 後來我勸他說,這是你爸爸作為一個一直以來家裡頂樑柱的最後自尊,如果他不會干涉你生活,你還是拿著吧,反正你有錢,以後多孝敬孝敬他。

  • 4 # 使用者3847893791288871

    八六年出生,家裡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從小懂事乖巧,所以被關注的少,上初中時總是看到別人家的父母疼愛孩子,會生氣埋怨父母,最嚴重一次離家出走。慢慢長大,結婚生寶寶有了小家,自己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養育下一代,心也跟著沉澱下來後,才站到了父母的角度,體會到他們當時有多難。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 5 # Brave豆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從初三開始自己異地上學,半封閉學校,住宿生除週末一律不準外出。因為是復讀,學習壓力特別大。那時候固定用學校座機給媽媽打電話,有時會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哭,媽媽在電話那頭安慰著說,沒事,照顧好自己最要緊,相信你下次肯定會考好。其實我知道,他們很在意考試成績,我是非典那邊中考,沒考上理想高中學校,自己也暗自發誓一定不能辜負父母期望,第二年如願以償。在這期間媽媽時不時到學校給我驚喜,送新衣服,還有好吃的。我爸屬於話少但做的多的那種人,他們就是希望未來子女生活過的好,一家人平平安安。

    借情人節,祝大家節日快樂,疫情期間希望大家都有一個既感動又難忘的一天

  • 6 # 阿桂的故鄉

    這是個好但不好回答的問題。好是,為人兒女誰面對這個問題都會又感受,有想說的話。但不好回答是,感受紛紜,很難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清楚。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增加,每一時刻每一具體情境或生活生命經歷,都可能是對父母不容易的理解,特別是自己做了母親以後,更理解自己父母的偉大。

    我的父母出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歷過日偽、民國和新中國最困難時期。父親是個工人,母親全職在家,她上有老,一又孩子接一個孩子,沒時間出去工作。父親勤勤懇懇,熱愛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成為八級工,受人尊敬,不辭辛勞,對工作充滿榮譽和自豪感,如歌中個唱,”我們工人有力量“,小的時候在感到父親真是有力量的人。

    在五六十年代困難時期,他養育了7個兒女,三個侄子。那時我們像客棧,實則是中轉站他朋友多,除了我的堂兄堂嫂以及他們的親人,父親在林場的朋友及親屬,也常帶著孩子在我家中轉,等出山或進山的車,住上幾日是平常的。常常這波走了又來一波……那時不知道父母有多難,因為我們總有玩伴,父母待來的人都像親人。

    自己成家以後,回去看父母,追憶起那時的生活,常問母親,那時日子,是不是很難熬?母親說,怕的不是家裡總來人,怕的是不知給人吃什麼,吃的東西太少了……母親晚年時,再和她說起往事,她說,現在不愁吃的,也沒人來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複雜的物理公式,科學家是怎麼記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