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豐讀書

    原始宇宙的時候本來就存在物質的,只不過這個時候宇宙是非常熱的。

    而且宇宙初狀態不是最大的組織狀態,而是一種簡單和平衡的狀態,

    而且基於奇點理論,宇宙的初始是一種無限高溫、無限密度、無限能量的狀態。

    物質轉變的過程

    也就是說在奇點的時候,就存在物質了,後來透過不斷的膨脹溫度逐漸降低。

    宇宙中其實最多的物質應該是氫了,它佔了宇宙物質大約75%左右,氫為所有正常燃燒的恆星提供燃料,經過燃燒之後,變成一些其他較重的元素,比如鐵。

    所以宇宙的最原始的階段,合成的原子核不存在的,只有氫核,最簡單的物質才能存在下去。

    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冷卻,氫就可以變成一些較重的元素,我們宇宙中的其他元素基本上都是這樣形成的。

    上面提到了氫佔75%,剩下25%的宇宙物質變成了氦,之所以變成這樣,主要是因為宇宙膨脹的太快,物質來不及經過複雜的核反應變成鐵之類的合成重原子核。

    溫度就降到了核反應點火所需的溫度以下,大部分的物質被鎖在了氫和氦的狀態中。

    過了很久,當恆星形成之後,有了足夠的溫度才使得宇宙的物質向著更重的元素進發。

    物質自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了,如果按照奇點理論,你可以想一想奇點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會有奇點這種東西,無中生有嗎?

    這也是科學家們想知道的,在宇宙的為背景的時空下,我們太渺小了,我們的科技和認知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要認清世界的本質,可能需要我們達到二級文明或者三級明文才會有一個清楚的頭緒。

    那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留給未來的人類吧。

  • 2 # 中承明

    宇宙由絕對無限的時間、空間和量子場組成。量子場即能量場,基本粒子大多數產生於能量場,粒子由基本粒子構成,原子由粒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粒子、原子、分子等為物質。若以可見的物質為”有”,那不可見的量子場則為”無”了。老子說的”無中生有”,就只能這樣解釋了。

  • 3 # 陳昌海12

    任何物質都可以熱脹冷縮,熱可以把任何物質燃燒汽化,冷可以使任何物質的汽化冷卻成了液態和固態把體積縮小再縮小。

    物質的始祖是單一“原子”,但在各種溫度的條件應變中產生了不同效能的物態,存留於宇宙演化不息,至今還在冷熱的強烈反應中。

    宇宙沒有物質更不是宇宙的今天,但宇宙的單一奇點爆炸發生是否代表熱脹產生呢?還是冷縮爆炸的呢?在這裡解釋是因熱爆炸是對冷的釋放。仼何爆炸都因過溫的核心產生,被炸飛的物質去經受冷的釋放,熱受冷釋放對應是冷收縮,但是宇宙的星系星座都在熔液球體的恆星形成佔大比例的多,累似地球形式比例小之甚少。就在我們的銀河系,滾熱熔液的恆星數之不盡。還是巨大無比的呢!太陽更是恆星代表。

    如果因過冷卻收縮而引發爆炸的物質,是對熱的釋放對應是熱脹,被炸飛物質去經受熱的膨脹,因受宇宙的冷卻收縮包圍,成為多個恆星至今。

    宇宙的冷勢能是物質的運作千萬的變化,都因溫差條件變化無常。才有今天這樣的宇宙。

  • 4 # 宇宙探索

    有一個哲學思想是這樣的:任何事情,如果你一直追問下去,肯定是沒有最終的答案的!一定會陷入死迴圈!

    比如說問題中所說的萬物起源問題,最初的原始物質如何產生的呢?假設源自於A,那麼A又是如何來的呢?仍舊用哲學思想來解讀,最終肯定是無中生有,萬物源自於“無”,而只有源自於“無”,才能避免陷入死迴圈!

    而宇宙大爆炸理論確實有“無中生有”的思想,認為宇宙最初的奇點源於“無中生有”。那麼最大的問題來了:無為什麼能生有?如何生有的?

    目前來看沒有誰能給出完美解答,或許也沒有最終的答案。而量子力學中的量子起伏或許能給一個相對有說服力的解答。

    量子起伏,講的是不會存在絕對的“無”,大自然非常討厭“無”的存在,總是試圖製造出一些東西來阻止“無”的出現。在虛空中,總會偶然衍生出某些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出現的方式是透過賒借一部分能量,然後瞬間消失歸還能量。

    那麼,為什麼會偶然衍生出虛粒子呢?這就是大自然法則。或許用哲學思想最好理解:無和有必須同時存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兩者都是對方存在的前提,沒有了“有”,“無”也就沒有意義。就好比多與少必須同時存在一樣,如果沒有了“少”,“多”也就不可能存在!

    而《道德經》中也有類似的思想: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深刻的哲理!

  • 5 # 物聯網技術雜談

    我是這樣認為的,宇宙中本來沒有物質,現在也沒有,為什麼這樣講呢,首先,什麼是物質,我們感受到的物質,是觸感,視覺,和嗅覺,感受到的是分子帶來的感官,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不同的感官,也就出現了不同的物質,所以,我認為物質,也是空的,它是組成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成分的一種形式,物質可以滅失,比如,在原子結構發生坍塌的情況下,物質就沒了,為什麼,因為你把物質不停放大,原子裡面是原子核,再小是夸克,再往裡還是能放大的,所以,好像一直找不到具體的東西,只是一堆能量體,所以,我認為,它可以憑空出現,也可以消失,只是我們找不到這樣的能量,這樣的組合體比較穩定而已

  • 6 # 帥16

    想了一個問題,假定無限大的真空裝在一個圓球裡,將這個真空球收攏在一起為一個點,這個點還是真空麼?真空裡有暗能量,無限大的真空球內暗能量聚合會產生物質嗎?

  • 7 # 霜葉9975

    是極度緻密的奇點物質那處分散出來的,不是無中生有,所謂無中生有是可能是你看不見的另一種形態物質也即叫能量濃縮冷卻變化過來的,這是物質形態的不同不存在真正無中生有,所謂無是看不見,是自已騙自已。

  • 8 # 淡如水200031843

    一個玻璃瓶裡面有肥皂水,用吸管吹就會有很多的泡泡。玻璃瓶就是高維宇宙,肥皂水就是高能量子場,吸管就是某種激發狀態,泡泡就是多維宇宙,我們的宇宙大爆炸就是在高能量子場某種激發態下吹出的泡泡,泡泡的物質或者說能量來源於高維宇宙的高能量子場。個人猜想,僅供參考。

  • 9 # l地球之子l

    如果有多維空間,那就有可能是四維空間物體,降維成三維空間物體形成我們現在的宇宙。無極(四維物體)生太極(三維物體)。

  • 10 # 智慧575

    我的研究證明,宇宙是生命的附屬物,沒有生命產生和存在就沒有宇宙的萬物,這是一個生命本質真理即生命奧秘的核心問題,只有正確的徹底的認識生命本質真相真理的即徹底的認識解開生命奧秘之謎,才能徹底的正確的認識宇宙的真相真理的。沒有生命體(不是靈魂)就沒有生命產生和存在,沒有生命產生和存在就沒有宇宙的萬物。宇宙的萬物是生命的附屬物。簡單說,如果正確的徹底的認識生命本質真相真理才能徹底的正確的認識宇宙的萬物存在的真相。

  • 11 # Chinsong

    別相信什麼所有物質聚集奇點,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之類。老子道德經早就說了,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一切皆是無中生有,最後終需有歸於無。

  • 12 # 零點子

    其實宇宙最多的是68.3%的暗能量,26.8%暗物質,4.9%就是普通物質了,根據早就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是最初來源他是造物主,宇宙產生時候,時間空間是不存在。很多研究就是說存在又不存在的一個點,知道質量,密度,溫度都是無線的點,就是說的奇點,發生了爆炸然後噴射除了大量能量跟物質,宇宙中最早的就是氫原子跟氦原子核。經過了4億年後,引力作用下,氫氣聚集,行成最初恆星和星系。,又過130多億年演變,才有了宇宙這樣。

    算起來就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就是奇點,其實很多研究都是他們的學論,說到底沒人知道以前發生什麼。我們在宇宙中都是渺小的。

  • 13 # 彭曉韜

      謝邀!題主這個問題可能目前沒有人能準確地回答。因為人類還真不知道物質是怎麼來的。目前只知道物質是不滅的。我們一般認為由帶質量和電荷的電子和質子及其組合中中子構成的原子、及原子構成的分子、分子與分子構成物質。而由質量產生的萬有引力和由電荷產生的電磁場只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目前有些理論認為高能r射線可以蛻變為一對正負電子,或一對正負電子相遇會蛻變為r射線的依據不足。因為,宇宙中不存在純粹的、獨立存在的能量,r射線只是電磁波的一種,是不具有獨立於電荷以外的能力的,也不攜帶能量和質量。質量與能量相互轉換更是沒有任何事實基礎的。因為能量是帶質量的物質運動特性和存在形式的表達方式之一,與動量類似。能量不能離開質量而單獨存在。電磁波和萬有引力也一樣,不能離開電荷和質量而單獨存在。

      

  • 14 # 8578997642aghjk

    暗能量,暗物質和物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它們之間基本的不同就是能級的不同。但暗能量是最基本,也是最初的模式。

  • 15 # 思想聖者

    宇宙當中所有物質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而來的,都是從最小的一點一點積累到我們能看得見的叫物質存在。任何認為無中生有不是我們不能觀測到的東西。被稱為無。隨著時間以最小的物質逐漸變成我們視力可以辨別的有,從無到有便會出現,而我們認為的沒有,僅僅是因為他太小。達不到我們認知的觀測階段而被我們認為是無。宇宙中一切物質的出現就是在其中由量變形成的質變積累而來。這並不是物質不存在,而是我們自身認知當中存在著無知的見解。物質無限可分的事實便是其中最為明瞭的規律體現。

  • 16 # 自然風57778401306

    原始的物質應該是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它在宇宙中佔有相當大比例,以不確定性的量子形態隨著時空的膨脹蔓延,然後又在眾多星系運動的引力作用下還原成物質,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無中生有的物質。有物質就有能量,能量的釋放達到時間的熵值,將形成超新星爆發,星球內部引力坍塌演變成中子星或者是黑洞。這種物質也不是孤立的,當兩個中子星正面相撞會發生爆炸,碎片將電離分解成細小的電荷原子核,實際上變成了宇宙塵埃物質。而超出中子星質量的黑洞,是死亡恆星引力坍縮的產物,黑洞相撞是相互吸引的,質量增大體積變大的黑洞事件視界範圍也隨之擴大,超大質量的黑洞一般都潛伏在某個星的中央,在形式上是死亡恆星的墳墓,其實無形的引力維繫著整個星系的平衡。這就是可見物質的意義。星系以看不見的引力吸收原始的暗物質,同時也不斷地增加了暗能量,這也是我們看到的無中生有的物質。

  • 17 # 北京厚德不鏽鋼水槽

    自我感覺就是,一切都是無中生有,一片乾枯的淨土,你沒日沒夜地撒上水,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發現裡面有了很多生靈,農村水缸下面的蚯蚓,潮蟲等等都是無中生有的。

  • 18 # 代駕67126098

    原始的物質也許人類還沒發現,只能說無中生有了。

  • 19 # 地球每天都要轉

    我的認為宇宙中的物質是它的周|圍有星球,是星球傳出去的

  • 20 # 坐看雲起時73240661

    要有一個能證明物質,能量,時間,空間都能相互影響和轉化的偉大人物出世才能解決這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退伍瞭如今很迷茫,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