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輩母輩那時候一家好幾個孩子,吃不飽穿不暖的,但一個個還是長大了,體質也不比現在孩子差。為什麼現在家裡4個老人、2個大人帶一個孩子,還是感覺忙不過來?還總是有矛盾?
5
回覆列表
  • 1 # 波殼粒粒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好像一天忙到晚,為孩子拼命,卻怎麼也忙不完;開啟手機想放鬆一下,一看各種兒童疾病、事故,嚇得心驚膽戰……

    然後就會很困惑:為什麼現在帶孩子這麼累呢?以前一人帶一堆孩子不費勁,現在一家帶一個孩子還嫌累!

    以前的孩子,不少父母單位有託兒所,媽媽產假一結束,就可以送孩子進去;離單位也很近甚至就在單位裡面,上班空檔還可以去看看。

    現在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基本都在家裡待著,就算早教全託,也起碼2歲才收。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帶,當媽的就只有辭職全職帶孩子了。

    以前的孩子無論農村還是城市,街坊鄰里大部分都是熟悉的,周圍壞人也少,孩子結伴在街口、院子裡玩,根本不用擔心。

    現在的孩子,也許一出生面對的就是鋼筋水泥,也許對面住的是誰都不清楚。一出門,汽車多壞人多,連小孩子在自己樓下玩,父母也必須寸步不離。

    以前的孩子,上幼兒園很方便,學費還沒那麼貴,離家或者父母單位也不遠,上下班就可以順路接送了。

    現在的幼兒園普遍很貴,公立私立各種選擇也讓人有點頭大。除非很近,不然接送孩子真心麻煩,沒老人幫忙自己還真吃不消。

    以前的孩子,有很多時間玩耍,丟沙包、跳房子,自己或者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行。孩子開心滿足,大人也不用整天帶著,輕鬆很多。

    現在的孩子,激烈的競爭註定不能在起跑線上就輸了,多多少少要上點補習班、興趣班。

    重點是!大人也要跟著學!不然根本輔導不了小孩,好嗎?!孩子很累,大人也不見得輕鬆。

    以前的孩子,能獨立上下學,脖子掛個鑰匙就能上學;放學回家了該幹嘛幹嘛,大人該忙啥忙啥,不用太操心孩子。

    現在的孩子,上個學真是全家動員,送娃上學的早上,總是雞飛狗跳。放學照應不了只好放託管,也用條件好的,直接斥資買學區房。

    以前的孩子,功課沒那麼重,學習任務基本能在學校完成,回家也很快能寫完作業,週末寒暑假有很多時間可以玩。

    現在的孩子,基本沒什麼時間休息。作業堆成山還要上輔導班,學校要求高了家長任務也跟著多,孩子自覺性不好家長只好步步緊盯。

    以前的孩子,食品安全空氣清新,藍天白雲下奔跑,身體自然差不到哪裡去,一年到頭很少生病,不用太費心就能健康長大。

    現在的孩子,環境惡劣不說,連呼吸都是痛,感冒發燒太正常了,動不動還得掛吊瓶。有時還要請假照顧孩子扣工資,關鍵看著孩子遭罪也是鬧心。

    從我們那一代到我們的下一代,二三十年時間,社會進步了、生活富裕了,但社會環境也更復雜了、生活壓力也更大了。所以即使只養育一個孩子,也很難。

    二胎雖然開放了,但生得起,養不起。不僅是經濟壓力,更有各方面因素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二胎真的不是我們想生就能生的!

  • 2 # 網者歸來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越來越難養?其實並不是養孩子越來越難,而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受到重視,養和教是一件事;不再是老一輩人眼中窮的窮養,富的富養,孩子有沒有出息全看他自己造化,看他自己有沒有那個命。

    雖說老一輩人也曾教育子女,當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教育方法就是看不慣就揍,文化水平低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也是如此,不會教育就聽天由命,放任自流。

    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養孩子簡單,就是給孩子吃喝,給孩子上學看個人能力,有錢就讓上,沒錢就讓孩子去打工養家,給孩子結婚(有一部分仍是包辦婚姻),然後就是防老。他們會不會幫子女帶孩子還兩說;一部分人由於子女多,怕孩子有意見,不會幫任何子女帶孩子,而且,一般情況下,不管孩子有沒有出息,只要成人成家就要上交養老費。再往前推,還有一些所謂家教嚴格的父母,對自己的權益地位十分看重,以輩分壓迫子女,強迫子女的也有很多,子女在家庭的地位很低,賣子女抵債換錢的也有。孝道雖好,但卻是一部分父母維護自己權益,把子女當做奴役使喚的武器。當然,老一輩人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也有一部分人為子女的教育問題嘔心瀝血,砸鍋賣鐵,賣血,賣地,賣房也要供子女上學。

    從古到今,養育孩子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古有孟母三遷,竇燕山教五子,岳母刺字,《三字經》也一再強調教育子女的問題。現在更是家庭教育盛行,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到孩子結婚生子,每一步都盡善盡美,生怕孩子吃苦,生怕孩子不如人,這其中既有面子問題,也有裡子問題;再加上現在社會攀比成風,商人們也把握到現在的父母們這種心理,把養育子女商業化,抬高養育成本,自然從裡到外讓養育子女變得更艱難。並非說現在的父母就一定比以前父母好多少,父母群體裡有好人也有壞人,既有重視自己面子的父母,也有真的重視子女的父母,只不過大環境下,一些父母妥協了罷了。

    關於生二胎,一部分父母是害怕子女長大太孤單,要承擔的責任太大,一部分父母是為了兒女雙全,一部分父母是真的喜歡小孩。生有各種理由,不生也有各種顧慮;這就看當父母的是什麼意識形態了。

    我個人是不準備要二胎,一方面要打拼事業,一方面要照顧家庭,養一個孩子就已經筋疲力盡不說,多一個孩子還要分配家庭資源,倒不如全心全意培養一個,把所有的都給他。至於養老,我也沒考慮過讓他為我們養老;如果有一天我老的無法工作,只能在病床上被人照顧,我會覺得很沒有尊嚴,了無生趣,倒不如一走了之。

  • 3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因為我們對孩子的預期越來越明朗化了,似乎還帶有一些攀比的性質,而且養孩子似乎也成為了一項事業,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一件苦差事了,它裡面蘊藏著父母和老一輩人對他們的期待。所以,我們似乎會感覺越來越難了,實際上只是我們的要求提高了而已,其他都沒有變化和改觀。

  • 4 # 沙漠一隻雕153

    自我感覺 1.年代不一樣了 想法也很不同 2.現在處處要花錢 生活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3.養小孩難 也許大人和小孩的想法 認知 差距比較大 我們可以試著解決不該存在的問題 把那些誤會都化解

  • 5 # 紫月朧曦

    養個孩子越來越難是因為現在要求得高了,所以就會覺得越來越難了!

    就像考試一樣,要求60分就比較容易達到,要求100分就很難達到!以前養一個孩子基本就是吃飽穿暖就行,甚至於有些地方就是餓不死凍不死就行的標準將孩子養大,這樣就比較容易了。而現在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好吃得有營養,穿好穿品牌,教育好補課上輔導班興趣班,那麼家長就很累了,社會現狀如此你穿的不行有人笑話,不補課很多東西都不會,不上興趣班就沒什麼才藝,那麼你怎麼辦呢?只能一步一步的跑著跟上別人的節奏,所以就很累。還有現在孩子的思想問題,以前很少有孩子存在心理問題,現在動不動抑鬱,自殺什麼的,所以現在還要照顧孩子的心理問題,以前你有啥想法打一頓就好了,現在打一頓可能就要死要活的呢!

    這就是現狀,所以家長養個孩子很累!造成即便現在放開二胎有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生,壓力太大。

  • 6 # 梅媽媽

    為什麼感覺現在有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我可以肯定的說,問題出在父母親身上,處在教育的方式和孩子生活的環境上。

    孩子出生後就是一張白紙,如何在這張紙上描繪,是我們作為教養人應該考慮的問題。看著好好的孩子,又聰明又可愛,但就是讓自己飽受折磨,有的人甚至內心崩潰。

    0~3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心理撫養的階段。養育孩子不僅需要物質的撫養,更需要進行心理撫養。心理撫養的關鍵是一是建立母子依戀,二是對6歲前的孩子進行性格培養。

    我們經常說0~3歲不僅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速的時期,也是潛能開發最重要的時期。同時也是性格培養、習慣養成、情商的奠基及樹立規則意識的重要時期。孩子在2.5~3歲會出現第1個叛逆期的萌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我”這個詞佔據了他心裡的重要位置。同時“不”這個詞也在他心裡生根發芽。明確的說這是一個好現象,是孩子智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在這個時期,我們也要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加以規範了,跟我們大人說“不”的時期到來了。

    3~6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階段,我們要給孩子有規矩的愛,有愛的規矩。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做事的邊界在哪裡,那麼他自己是沒有辦法把握的。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告訴孩子是與非,對與錯,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而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在這個重要的時期,面對孩子的某些要求,我們要進行延遲滿足訓練。這種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簡單粗暴。比如孩子在超市裡要買一個東西,我們可以這樣跟他說:

    (1)今天我沒有計劃要買你要的這個東西,所以錢也帶的不夠,等下個星期我們再來買。

    (2)類似的這種玩具家裡已經有了,等上一個星期,如果你還是比較喜歡的話,我們再來買。

    (3)最近咱們家的經濟比較緊張,房貸車貸需要還好多錢。等我有了餘錢們再來買。

    ……

    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面對孩子的要求,我們不能立刻滿足他,全部滿足他,要讓他學習等待、學習思考。現在很多的家庭條件特別好,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這樣的結果最後是什麼大家都非常明白。所以延遲滿足是我們3~6歲的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了。

    孩子越來越難管,第一是我們父母親沒有很好的方法。第二是因為我們還不瞭解孩子在現階段生理發育的特點。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都要進行學習。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孩子也是重要的一環,有很多的家庭為了孩子都會搞得雞飛狗跳。孩子沒有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成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有規矩的愛。

  • 7 # 糖檸檬

    即便鬥智鬥勇,也需要勢均力敵,孩子越來越聰明瞭,家長也需要一起成長。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心理所想。對於孩子來說,人格發育尚未完善,即使出現“不良”的舉動,也不能認為這樣的孩子無藥

  • 8 # Aiden愛登堡

    看看我和我兒子,嘿嘿,你一定要和孩子玩到一起去,你要愛他,懂他,瞭解他。當一個人真心願意接受你的時候,他的心就是敞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管得住人你能管得住心嗎?

  • 9 # 磨人小妖精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社會飛速發展,人們擁有大量的渠道可以接收新資訊新事物,孩子的好奇心比大人要重,他們樂於接受任何方面的新鮮事,而大人忙於生活工作,涉及面可能沒有孩子廣,提及到某些事物大人回答不到的,會給孩子大人out的感覺,自然而然他會決覺得你跟不上時代潮流,不如自己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掌握多元資訊。

    2、管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居高臨下的意味,有了孩子後應尊重他這個個體,明白他是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的新生命,不是你生命的延續,或者是你養老的保障,你在教育她的時候應該把自己和他放在同一個高度,不要覺得自己高於他或者他不如自己,你要明白,你在教育她的時候應該是把自己學到的技能教授給他,讓他提升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為了掌握他控制他。

    3、父母在養育孩子的同時要注意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學習能使人保持進步和保持清醒,也能更深刻的理解這個社會,愛學習的父母才能更從容的應對生活中孩子各種的突發狀況。和孩子保持相同的進步,一起了解這個世界。

    4、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進步,多誇獎,多鼓勵,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得到父母認同的孩子,更有存在感,現在很多父母,總是急於孩子進步和成長,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不足,而不是孩子些許的進步,父母要改變心態,保持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態應對一切,要允許孩子,暫時的落後和不足。

  • 10 # 閃閃麻麻

    對於一些媽媽覺得寶寶越來越難管的時候,說不定還能夠說明他是個聰明的寶寶呢!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非常有活力

    這種寶寶精力非常充沛,有網友表示自己寶寶2歲半了,每天都很有活力,經常性的不肯睡覺,有時候早上9點就起床了,可以一直玩到晚上1點鐘,真的很不明白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好好和她講道理不聽,打罵也沒用,弄得全家人都很困。

    這樣的寶寶愛動,好奇心和探索欲都比較強,非常活潑,以後的性格也會很Sunny,這樣的寶寶也非常的聰明。

    2、非常粘媽媽

    媽媽照顧這類寶寶的時候會比較頭疼,孩子一會看不見自己就鬧,總喜歡粘著自己,喜歡媽媽陪著,由媽媽來照顧,媽媽得不到休息,會覺得很累。這樣寶寶長大後才會更有安全感,更獨立,但是媽媽們也要多帶孩子和外界的人和事物接觸。

    3、總是和自己唱反調

    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會很喜歡和家長唱反調,你說東我說西,讓家長哭笑不得,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可總想打壓孩子,“唱反調”是寶寶聰明的表現,說明寶寶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了,也喜歡自我表達,很喜歡實踐。

    4、愛搗蛋

    孩子一會兒不是把牆畫髒了,一會兒就是把什麼東西拆開了,要麼就是把什麼東西弄丟了,各種閒不下來,各種搗亂添麻煩,這種表現也是寶寶好奇心強,愛探索的表現。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要糾正,但不能扼殺孩子探索和表達的慾望,這類孩子長大後會很聰明也很有藝術天分。

    對於孩子,家長們需要的更多還是耐心,孩子漸漸長大了,肯定會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如果與家長的想法背道而馳的話,那麼家長可能會發怒,打罵孩子,這種行為其實是不科學的,剝奪了孩子的自我行為能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 11 # AI福州

    因為社會越來越先進,誘惑越來越多,又提倡所謂的民主,所以就很難了。還有一部分家長自己也沒有表率好,所以,孩子有樣學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個會做飯的老公是什麼體驗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