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人娛已123
-
2 # 空行
一件作品被完成,如同嬰孩出生一般,就獲得了獨立性,其所涵蓋的可能的意義,就和創作者無關了。作者就退到一個觀者的位置,像其他觀者一樣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自冾的詮釋、分析、解構。如此這般,作品才擁有廣闊的可能性。《邪不壓正》中很多事物都可以去投射聯想,尋找其對映體,只要能夠互相自冾就是合理的。
這裡不細究電影的歷史對應,這個角度已經有很多人詮釋的很好了。這裡嘗試提煉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詮釋,從現實角度可以叫做“釋放自己,找到自己”,從電影故事的角度可以稱為“一顆棋子的終極破局”。
現實生活中誰又沒有棋子的屬性,誰又不想破局呢?
縱觀電影,能留下的感性畫面很多,比如北京的雪、關巧紅的笑、唐鳳儀的臀……
這裡我們從屋頂的李天然開始吧。
李天然飛馳在屋頂,屋頂遮蔽著生活的表象,生活的表象下湧動著每個人的慾念,每個人的慾念中包裹著虛實不一的目的,虛實不一的目的相互巢狀,目的的主人互為棋子。
人如其名,李天然是一個極致純粹的人,這份純粹,本應給予他全然的自由之心,然而,當這份純粹遭遇特殊的機緣,卻讓他在電影結束前成為一顆徹底的棋子。棋子的一切必然是被動式,被設定、被安排、被掌控、被利用、被犧牲。李天然,生來人世,成為孤兒,被收養,被安排親事,被侵襲,被解救,被設定養父,被送去美國,被交予任務,被準備犧牲,甚至唯一屬於他的復仇也需要不時被激發。李天然憑藉自己一流的稟賦,成為多數人眼中的幸運之人,但本質上還是眾多棋子中最徹底的一顆。眾多棋子,每一個都覺得自己是掌局者或相信自己會成為最終的掌局者。李天然根本沒想這些,他喜歡相信別人,並享受這種信任,甚至享受被信任之人支配的感覺。同時他又是聰慧的甚至狡黠的,他所有的被動都是一種源於內心而非大腦的選擇,他是主動的選擇了被動。
而現實卻不斷教導他:少隨一點心,多用一點腦。現實同時也逼迫著他減少用心的頻率,增加用腦的頻率。他逐漸發現所有真心待過他的人都死去了,所有不同程度利用過他的人都離去了。他的心走向了困惑,他的腦卻逐漸清晰。那些利用他的人都被他的純粹所浸潤,最終用離開的方式給予了李天然最後的真心,也助推了李天然的蛻變。
我們切換到北平的雪。
北平濃烈的雪溫暖著市井小民的生活,大雪使得朱潛龍的妄念愈加顯露,藍青峰的家國情懷被雪映襯得更為明顯,雪裡的不老唐鳳儀愛恨迷離,關巧紅的仇恨在雪中漸行漸遠。
李天然則與雪的顏色最為相襯,而他的形質則是拂動雪花、融雪為露的亮白暖風,猶如屋頂之上所有的Sunny。孤苦出身、不世之仇、覆盆之冤,這些也未曾改變李天然的這份底色。那個雪夜,射向他的子彈與包裹他的火焰,將他的生命推向極限,這才激發了他潛藏著的強大主動性。然而如此的絕境依然未完全啟用他的主動性,只是給他體內建入了一個叫做復仇的酶,不時的催化他的心。他的主色調還是被動性的,他依舊是一顆主動尋找執掌者的棋子。師傅師孃師姐死掉後他有了亨德勒爸爸,亨德勒爸爸死掉了,他有了藍青峰爸爸,最後藍青峰爸爸在醫院用牙齒漏風血水湧動的嘴告訴他,他不需要爸爸了,他應該自己做爸爸,此時的李天然主動性再次被催化了一次。
隨後的李天然飛馳過屋頂找到關巧紅,做最後一次的主動性催化。
“我可以原諒你,跟我走吧!”
“我不需要原諒,我也不會跟誰走”;
“那我跟你走也行!我能幫上你。”
“你能,但你應該多殺鬼子,我的事還是自己了斷”。
“等等,我去哪找你?”
“我說過了,我能找到你。”
“巧紅、巧紅、巧紅……”
巧紅消失在了碧翠湧動的青灰色中,李天然一襲亮白聳立在青灰屋頂上,碧藍天空下,清朗Sunny中,自由的印記就在頭頂,此刻,他一聲聲的呼喚著:“巧紅!”李天然即將覺醒。從此,他不再是一顆棋子,一路走來,他從親情、仇恨、冤屈、甚至萌動的愛情中釋放出了自己,並且找到了自己。等待他的是鮮紅色的大天地,在那裡他會重新擁有全新的一切。
至此,李天然的破局之路即將完結。我們再次切換到關巧紅的笑。
關巧紅和李天然剛好相反。李天然是肉體強大,心靈自縛,關巧紅則是肉體被束縛,心靈上始終是一個自覺者,並且她強大的意志力幫他掙脫了肉體的桎梏,讓心靈獲得了新的自醒,並且也幫助了李天然的自覺自醒之路。
剩下的人呢?朱潛龍、藍青峰、唐鳳儀、根本一郎,他們都充當了不同程度的棋子,棋子並非代表不強大,並非一定代表負面,關鍵在於自覺自醒。這些不同型別的棋子在各自交錯的棋局中不乏絕妙的手段,然而最終或迷失或陷落於棋局,都未能破局。
跳離電影中的時代背景,回到生活本身,棋子與破局,是關係每一個人的主題。生活這盤大棋,沒有統一的妙招,但是,依然有核心關鍵,這個核心關鍵可以是:釋放自己,找到自己。
最後,借藍青峰的話,衷心祝福各位“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姐妹”,在生活的這盤大棋中,棋開得勝,勇敢破局。
最後的最後,再說一句:比起唐鳳儀的臀,我更喜歡關巧紅的笑。
-
3 # BertROM
我的感受是“棋、局”,刻畫的都是在民國亂世“小人物式”(或者某些意義上可稱為英雄)角色的悲情,安定生活、圓滿愛情在那個年代的底層是不存在的,夾縫求生、偽裝求存、生活方式和自我生命都不是自己的
-
4 # 當貝影視君
電影《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老先生的小說《俠隱》,說的是一個關於老北京的復仇故事,不過熟悉姜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原著和電影一定是兩碼事。
所以影片在劇情上,只借鑑了原著中的基本設定:揹負血海深仇的李天然從美國歸來,在自己養父的幫助下一點點地融入北平的生活,
一點點地接近自己昔日的大師兄,更是今日仇人的朱潛龍,伺機發動起這場蓄謀了多年的復仇。
到這兒就沒了,剩下的劇情,就是姜文自己創作的一個新的復仇故事。
15年前,李天然的師父一家被人滅門,僥倖逃脫的他活下來,練就一身本領,一心想為師父報仇,回到北平後的他,卻發現局勢深藏暗湧。
李天然遲遲不去復仇,在很多觀眾眼裡是角色太欠缺主動性,這正是很多人所疑惑的,大仇未報,卻有空插科打諢,無所事事。
當李天然知道關巧紅把小腳放正,還在恢復期的時候,他就給她弄來了一輛腳踏車,如果忘了他們身處的背景,觀眾還能看出些許浪漫。
他為什麼不去復仇?因為那是李天然多年的心魔,如同關巧紅,開了裁縫鋪等殺父仇人上門,可當仇人真的來了,深層的恐懼,讓她也是愣在那裡一動不動,這不是俠客該有的行為,但卻是真實的人性。
李天然或光著屁股、或樂呵呵地一次次地找到關巧紅,當然也是一種“逃避”。
逃避什麼呢?電影透過屋頂也劃分出了兩個世界,屋頂之上是少年的天真爛漫,屋頂之下則是陰謀殺戮。
李天然喜歡爬到屋頂,因為那裡一片祥和,彷彿不在歷史之中,亂世之中的人,更渴望安寧。
李天然的復仇之路,從最開始毫無理智地用小兒科的方式來洩憤,到後來在形勢的逼迫和關巧紅對他的鼓勵下,他慢慢地真正承擔起了責任。
第一次,是李天然終於為師父報了仇,盡到了報答養育之恩的責任;
第二次,李天然聽了藍青峰的話,決定不再依附於他人,承擔起對自我的責任。
第三次則是同關巧紅的道別,關巧紅獨自離開,李天然並沒有再追上去,承擔起對家國的責任。
在嬉笑打鬧之下,《邪不壓正》有著非常嚴肅的核心,歷史裡的沉重,姜文用一片祥和的屋頂景象呈現出來。
空蕩蕩的屋頂代表著不再有天真爛漫的少年,所有人都在屋頂之下,在戰鬥,在受害,都不得不去承擔歷史交給的命運。
包括姜文扮演的藍青峰,作為辛亥遺老,表面上和反派談笑風生,卻為了抗日犧牲了兩個兒子,也不惜犧牲更多。
很多覺得《邪不壓正》的故事講的亂,在我的理解裡,《邪不壓正》其實講了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李天然為師父報仇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華洋混雜的北平是主角,城門、鐘樓、牌樓、日壇、四合院、東交民巷、盧溝橋……
李天然回京第二天就與仇人見面了,但他卻等到影片結尾才報仇,在中間很長時間裡,我們看到李天然無所事事,不知道做什麼,像個傻瓜一樣在屋頂上瞎跑酷,看上去好像復仇主題貫穿始終、頭尾呼應,但中間穿插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人物、情節和對白。
這種類似哈姆雷特式的“延宕的復仇”,在報仇的故事之間,講了第二個故事,我們可概括為“民國有為海歸青年認爹記”。
李天然不是壞人,但也不像個好人,這個民國海歸青年最大的問題是:他不知道該什麼時候復仇、怎麼復仇、不知道應該相信誰。
作為一個 能躲子彈、能飆英文的海歸精英,李天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在北平這個亂世裡,他只能傻不拉幾被不同的人利用。
他一生認了三個爹,第一個是他的師父,從小收留他、教他武術、給他定終身,他之後的半生,都在為為師父報仇。
第二個是美國爹,他幫助李天然在美國的特務機構訓練成為一個精英特工,而後接受他的派遣回到北平執行任務,李天然只不過是他在亂世謀求中國的好處的工具人
第三個是藍爸爸,很可能是師父滅門慘案的隱形黑手,把李天然作為棋子,成為聯合抗日的砝碼。
李天然在大部分時間都糾纏在這幾個精神父親之間,然而真正讓他成熟、救他命的,卻是關巧紅和唐鳳儀這兩個女人。
關巧紅是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她心中有是非,為報父仇,可等十年,她比很多男性都更有主見,也不願依附任何人,即便是李天然這個體面的小夥子。
巧紅顯然如李天然說的那樣,她不止是一個裁縫,還是一個俠女,她在李天然困惑時點醒他:復仇,不需要讓別人相信,一個人,一把槍,足矣。
唐鳳儀是北平交際花,穿梭於男人之間,靠姿色討生活,但她知善惡,明是非。
在得知朱潛龍勾結日本人,想趁亂復辟後,她果斷地掌摑朱潛龍,與他決裂,還在關鍵時刻給關巧紅通風報信。
李天然對她的表現卻讓唐鳳儀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所以她可以無條件地救李天然,最後在日軍進城時,從城樓上跳樓自殺,完成了生命的昇華。
這個故事不是關於李天然的成長,如何從男孩變成一個男人的,而是國運變化的歷史關頭,到底該選擇誰、相信誰。
這也是第三個故事:當日本人打進北京城時,華人都在幹什麼?
影片中的五個主角,可以視為當時北平的五種人,在日本人的入侵面前,他們心狠手辣(朱潛龍)、深謀遠慮(藍青峰)、身懷絕技(李天然)、大義凜然(關巧紅)、左右逢源(唐鳳儀),但無一例外都是失敗者。
日本人馬上就要入侵中國了,這些或有錢有勢、或身懷絕技的華人,在做的卻是一些無意義的事:復辟大夢、權力爭奪、個人恩怨、打情罵俏、相互利用。
《邪不壓正》講的是一群失敗者,他們殘酷、浪漫、荒誕,但無論他們怎麼努力,俠肝義膽或是快意恩仇,對於國運來說都於事無補,最終都無法改變被日本入侵而亡國的命運。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當貝影視搜尋觀看哦~
智慧電視下載當貝影視,更多精彩一搜即看!
回覆列表
《邪不壓正》講述了一個民族在紅藍對決之中成長起來的歷史寓言。
昨天看過《邪不壓正》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除了在心底大呼過癮之外,還忍不住陷入沉思。這部電影有三好,第一個好,好在講述了一個完整的趙氏孤兒一般的復仇故事,故事很完整,人物很鮮明;第二個好,好在體現了某種縱橫電影史的、很高階的幽默,Bruce Lee對李小龍的解構、亨德勒醫生自殺告白對漢尼拔的解構、躲子彈對駭客帝國的解構等等,類似的小巧思不勝列舉,有某種《低俗小說》式的戲謔;第三個好,好在它同時還可以被YY成一個講述民族史、講述歷史觀的寓言故事。總的來說,看過第一遍,越是回味,越是回甘,還想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