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卿情感驛站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心理問題,這個是正常的,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天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關鍵是我們的心理問題會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危害我們的心理健康,我認為這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一:首推是手機依賴症

    很多人手機不離身,沒帶就會有各種不適;聚會時總會下意識地不停翻看手機……手機逐漸"綁架"了我們的生活。有研究發現,美華人每天使用智慧手機的時間平均在5小時以上。《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則發現,71.8%的受訪者認為手機依賴現象很普遍。

    嚴重的依賴可能轉化成強迫症、焦慮症。對此,日本有關專家介紹了3個遠離手機依賴症的小訣竅:一是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如外出別帶手機充電器;二是關掉手機資訊通知功能;三是設定複雜密碼,能讓人感覺解鎖麻煩

    二:強迫症

    "明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問題毫無意義,卻無論如何也停不下來,而且越想抵制便越緊張、痛苦。"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說,這就是典型的強迫症,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

    學會減弱強迫思維至關重要。美國精神病學會給出了一個"15分鐘法則":當出現強迫想法後,努力將強迫行為的發生推遲至少15分鐘。以洗手為例,當你又想洗手時,不妨先問自己:"且慢,我真的需要洗手嗎",過5分鐘後,再告訴自己"我沒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沒那麼髒",再過5分鐘後,告訴自己"這是強迫症在作祟",最後5分鐘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

    三:拖延症

    明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卻死活不想幹,今天的活非得拖到明天,甚至不到火燒眉毛絕不動手……你是否也是個"拖延症"患者,每次下定決心要改卻屢屢失敗?

    美國心理學家弗拉里博士提出,拖延主要有3種類型:找刺激型、逃避型和優柔寡斷型。雖然拖延不算病,但嚴重時帶來的內疚感、自卑感和生活的無序感,會讓人異常焦慮。

    解決拖延症建議,一是可以把任務分成具體且較易實施的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勵自己一點時間放鬆;二是要學會消除干擾,將一切影響效率的因素都趕走,比如關閉手機網路、找個安靜的房間等

    四:選擇恐懼症

    計劃經濟時代,可供我們選擇的東西很少,而現在,每樣東西都有好多不同的品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國一項調查顯示,人每天要做70個選擇,不少人在選擇面前瞻前顧後,糾結不已。

    選擇困難症的背後,可能是種不自信或逃避責任的心理。事實上,正如國外諺語所說:"有選擇權的人是最富有的人".許建陽建議,在面對選擇時,應瞭解自己的真實需求,透過對比優劣幫助下決心。

    另外,要增強自我安全感,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 2 # 春風小雅

    研究過小孩子的哭鬧吧?當然最本能的基礎需求也會導致哭鬧。但日漸成長後的哭鬧說白了就是在刷存在感。

    現代人被裹挾在生存的狂流中早出晚歸,通勤的擁擠匆忙,辦公室的勾心鬥角,工作中的各種績效考核,已經很難有時間和空間靜下來去在意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這種時候,各種被虐,好歹可以知道自己還有痛,還有人在針對自己,“我”真實的存在於這個世界。

  • 3 # 空靈谷隨想雜談

    現代人都有受虐心理?還有這事?除非因為現代人只有一個家長,好壞都是你的家長。不受虐還沒法活了,還能怎麼看。

  • 4 # 借風借水

    受虐心態往往來自沒有感受到世界的反饋!人最大的虐待來自沒有真空的孤獨!例如你一個人在一個星球上,如果讓你選擇,更願意出現一個人來虐待你,這種虐待是一種回饋!是人基於真空孤獨的最直接的滿足!所以凡是喜歡被虐待的人都是感受不到來自這個世界的回饋!等他/她在工作或生活中得到的反饋逐漸增強,他/她的受虐傾向會降低!

  • 5 # 使用者9186935237436

    在吃喝不愁的年代,我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得到了滿足,但我們的內心深處總像缺點什麼?我們拿什麼東西來填補呢?你們要知道人類的機因是帶有自虐心理來滿足和調和自己的內心,使自己達到一種快感,這不是變態,這是一種正常的需求,我想人人都有這種需求。

  • 6 # 晉三吉

    簡單理解成很多人被動完善自我。這符合社會心理學心態,接近人類生態學統計的模式。無論是領先群體還是中間絕大多數人,都有自主更新的能力。落後群體幾乎陷入被動困境。在同一個社會現象或重大事件面前,呈現出左中右、上中下分層局面順理成章。一句話,主宰不了自我,剩下的就是被動挨打!至於受虐,倒也不是什麼貶義詞,勵精圖治,臥薪嚐膽,追求內心更大的突破,需要驚人的意志力與行動力!如果真的具備這一切,少數人痛並快樂著,大多數人從眾附和,個別人在哀怨中沉淪毀滅!自虐一把?祝好!

  • 7 # 王彥昌

    這種說法本身就未必正確,任何事情都是因人而異。依我看現代很多人不僅不是受虐心,而且淨是暴脾氣,無論男女老少,稍不如意就會破口大罵拳腳相加,看看抖音影片就明白了!

  • 8 # 四川緣觀

    這是理解錯誤的認知,不是受虐心理,應該說是挑戰心理,與受虐心理不同的是,挑戰心理除了會喜歡痛苦、強迫、擠壓等這類和受虐心理相同的因素外,還喜歡這幾個因素最後帶來的感覺,類似於心理重壓釋放法,將所有的壓力放到事情和人物中,在心身都感到壓迫和疼痛的時候,會感到一種成就感,類似於長跑之後緩和過來的那種舒暢感,而這種痛後舒服的感覺,可能被誤以為是受虐心理。

    還有一種情況類似於感情中的雙方,一方總欺負另一方,導致一時間不欺負,另一方就覺得不對勁,這種屬於安全性依賴症,就是將愛人當做完全的另一個自己來依賴,這時的她們會不介意過多的生疏,就像對自己一樣去對待對方,導致會有發脾氣和其他情況發生,而對方也依附於這樣的情感裡,導致覺得這是一種愛的表達,更是一種完完全全的信賴感。

    所以說現代人很多都有受虐心理的傾向,但其實都是自己的一種完全性信賴,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是一種追求一種成就感的指向性行為,所以不用太擔心,只要不要過度曲解這種感覺和現象就行,如果有嚴重的情況出現,及時制止就可以,其他倒是可以推動部分人去更加完美的完成某些事情或者變得更有責任感。

    【有修行的地方就有淨心緣】

  • 9 # 宇清1688

    現在很少人的學習涉獵心學,不能從容管理自己的慾望,物質文明的變化帶來的環境變化就會嚴重影響很多人的心理,我覺得現代很多都是受虐心理是存在的。

  • 10 # 劉尚卿

    驕嬌二氣在一些人中是常見的,家庭窮孩子嬌,家庭富孩子飄,這些孩子沒有滿足感,沒有幸福感,一天到晚是失落,象是整個世界都欠他們的。這些孩子要讓他們吃些苦,到艱苦的環境中去鍛鍊。

  • 11 # 牛團回收

    從人類進化學的角度“現代人很多都是受虐心理”這個觀點是成立的。

    因為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們靠採集果子和打獵來滿足溫飽的時候,他們是可以得到即時滿足的,就是今天摘了果子打了野味就可以隨時吃掉,這就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是不是感覺很爽?

    後來到了農耕文明的時代,我們的祖先們不再滿足於只是採集食物。他們學會了把種子種在地裡,等待幾個月的時間才會有收穫,期間還要為照顧作物而付出勞作。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延遲滿足。

    現代人在很多方面一直處於一個延遲滿足的狀態,甚至我們對孩子們的教育裡都有延遲滿足這一項。而在我看來,延遲滿足在很多方面都和受虐有著相似之處。

    比如延遲滿足會讓我們在最終得到時的滿足感多於即時滿足,因為這期間的付出都作為一種無形的價值附加在了最後這一刻。

  • 12 # 率真百靈鳥d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讓很多80後和90後的生活壓力很大,忙著工作,掙錢,忙著養家,沒有給自己留太多的生活空間,感覺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儘量少做比較,讓生活充實,用行動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座的MPV跟轎車開起來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