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是國之重地,攏聚人口、財富,尤其都城,國之核心,更集中軍政、文化。
城池多設於水陸要衝,固若金湯,以扼守要塞、軍事防禦為要務。重兵把守,多由名將負責指揮,十幾倍的兵力都很難攻破。
那麼,古代城池防禦設施到底是怎樣的?古代攻下一座城池為什麼那麼難?
①早期城牆結構丨
城池最早形式只有城牆和城門,笨重木質城門。此時城市防禦結構並沒完善。
這裡解釋個誤區☞ 影視上常見的城牆,多是青磚砌實,高大、牢固、莊嚴。
儘管有"秦磚漢瓦"之說,但早期城牆多是由泥土夯實築成。從西周到唐朝都城長安,基本都是這種夯土結構。
明朝後,才開始大規模使用青磚築城壘牆。因此古城牆很多並不是用磚壘築。
②城牆和城門升級丨
春秋時,城牆始建城垛。城垛☞ 城牆上的突出結構。這樣可以提升防守安全係數,也方便窺伺外敵動向。
城牆設定懸門,平時吊在上面,關閉時由上而下放落。懸門是由轆轤控制,升降結構。《墨經》裡對懸門有詳細闡述。
戰國後期,城牆上開始出現城門樓。
城樓,形式上作為城市標誌;平時可觀察、監控城市來往人流;戰時,居高臨下遠觀敵情,隨時警戒。沒事幹,將領休息喝杯茶。
真正意義上最早的護城河☞ 大秦帝國靈渠。圍繞城市挖掘一條深達幾米的護城濠,河水引注後就是所謂護城河☞"城池中的"池"。
城池之間設有起落吊橋。戰時一旦拉起吊橋,什麼雲梯,破城錘,那玩意都不好使。
城牆角落開始增建角樓,以加固圍牆接合,同時與護城河及城牆構成聯合防衛系統。
上圖突出的矩形墩臺就叫"馬面"
④墩臺加強聯合防禦丨
城池防禦設施已相對完善。那麼當敵人攻上來時如何有效禦敵,也是一個大課題。
於是,城牆上每隔150米加設一個突出的矩形墩臺,謂之"馬面"。其實,大家都在影視見過這種設施,或許沒有留意。
古代弓箭殺傷不過100米。敵軍攻上城牆時,兩個臨近墩臺的守軍可相互策應,從兩側聯合夾擊敵人。臨近守軍150米的距離往中間射箭,兩側覆蓋敵人,而不傷對面友軍。
進入大漢,墩臺和城角等設施,進一步加強,提升防禦力。至此,我們概念裡的古代城池防禦設施,大概就很完善了。
無論城牆,還是護城河,這些固定防禦設都是防守屏障。守城還是要靠士兵和武器的,在城樓念聖旨是無法退敵的。
①阻滯設施丨
比如,護城河外佈置的陷馬坑,拒馬槍,鹿角木等。攻城是個漫長的消耗戰,可能持續2年以上,守軍能幹掉一批是一批。
②是防守器械丨
武器包括☞ 弓箭、弩機、投石車,釘有尖銳逆須釘的檑具,狼牙棒,帶刺的長抓槍。還有滾石、火油(對付雲梯攻城)……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丨孫子兵法
孫子說攻城是下下策。那些自以為是的皇帝老子們也不聽孫子的話。攻堅戰,會造成攻方巨大代價。攻下一座城,平均耗時2年,嚴重時或導致大局扭轉。
諸葛亮攻陳倉,十多倍兵力攻不下陳倉城。圍攻近一個月,最終還是敗北而歸。
一座防禦完善的城市,具備以下設施↓
①高大城牆封閉圍城☞ 十多米高,七八米厚,依山傍水而建,分內外城牆和內外城門。每隔一段都有重兵把手,可相互策應。上次說挖地道出城的網友,你出來走兩步。
②城外有一圈幾米深的護城河,上有吊橋。河道寬度,一定會超出單根自然木的長度。吊橋升起,你先想辦法過來再說。
④城樓、城牆居高臨下,可以瞭望敵軍動態,佔據先機,隨時據情況調整部署。
⑤守軍居高臨下,以靜制動。弓箭、滾石、雷木、火油等,等著伺候雲梯。守軍是主場,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最適合武器。
⑥攻上城牆,客場對戰人家主場。在大破城門之前,攻方無法集結大量兵力攻上來。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丨孫子兵法
攻方損失1/3兵力還拿不下,士兵們就要崩潰恐慌了,又或對將領的戰略產生懷疑。此時就是災難,心理問題不是命令好控制的。
久攻不下,圍困戰術是常用選擇。你客戰能耗得過對方才行。不是所有城市都適合強攻,也不是所有的攻城都適合圍困戰術。
孫子說"城有所不攻者,有所必攻者"。城池的價值如何?值得付出多少代價?
如果大兵集結攻打都城,勢在必得。那基本上是滅國之戰,值得付出昂貴代價。
普通城市,久攻不下,發現付出遠超所得,士兵大量傷亡是很恐怖的事情,對軍隊士氣和心理影響很大。還繼續嗎?
攻方往往在軍力鼎盛時才會選擇攻城,以十倍兵力都很難攻克。攻城,是漫長拉鋸戰和消耗戰,可能跨過不止一個春夏秋冬……
重要一點,一個將領既負責指揮守城,其經驗、謀略、能力和心理素質肯定不一般。
墨子說,守方4000兵力,攻方需10萬兵力。攻城之戰,對雙方來說都是慘烈之爭。
攻守之道,就是平衡。知道你怎麼攻,才有什麼防禦,戰術革新,防禦就改善。
兵馬勞頓,在客場拿下別人城池,端掉別人老窩,會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嗎?
天時地利人和,守方完全佔據地利和人和。你來攻,那就讓實力和命運說話。
古代城池是國之重地,攏聚人口、財富,尤其都城,國之核心,更集中軍政、文化。
城池多設於水陸要衝,固若金湯,以扼守要塞、軍事防禦為要務。重兵把守,多由名將負責指揮,十幾倍的兵力都很難攻破。
那麼,古代城池防禦設施到底是怎樣的?古代攻下一座城池為什麼那麼難?
古代城池之固定防禦①早期城牆結構丨
城池最早形式只有城牆和城門,笨重木質城門。此時城市防禦結構並沒完善。
這裡解釋個誤區☞ 影視上常見的城牆,多是青磚砌實,高大、牢固、莊嚴。
儘管有"秦磚漢瓦"之說,但早期城牆多是由泥土夯實築成。從西周到唐朝都城長安,基本都是這種夯土結構。
明朝後,才開始大規模使用青磚築城壘牆。因此古城牆很多並不是用磚壘築。
②城牆和城門升級丨
春秋時,城牆始建城垛。城垛☞ 城牆上的突出結構。這樣可以提升防守安全係數,也方便窺伺外敵動向。
城牆設定懸門,平時吊在上面,關閉時由上而下放落。懸門是由轆轤控制,升降結構。《墨經》裡對懸門有詳細闡述。
戰國後期,城牆上開始出現城門樓。
城樓,形式上作為城市標誌;平時可觀察、監控城市來往人流;戰時,居高臨下遠觀敵情,隨時警戒。沒事幹,將領休息喝杯茶。
真正意義上最早的護城河☞ 大秦帝國靈渠。圍繞城市挖掘一條深達幾米的護城濠,河水引注後就是所謂護城河☞"城池中的"池"。
城池之間設有起落吊橋。戰時一旦拉起吊橋,什麼雲梯,破城錘,那玩意都不好使。
城牆角落開始增建角樓,以加固圍牆接合,同時與護城河及城牆構成聯合防衛系統。
上圖突出的矩形墩臺就叫"馬面"
④墩臺加強聯合防禦丨
城池防禦設施已相對完善。那麼當敵人攻上來時如何有效禦敵,也是一個大課題。
於是,城牆上每隔150米加設一個突出的矩形墩臺,謂之"馬面"。其實,大家都在影視見過這種設施,或許沒有留意。
古代弓箭殺傷不過100米。敵軍攻上城牆時,兩個臨近墩臺的守軍可相互策應,從兩側聯合夾擊敵人。臨近守軍150米的距離往中間射箭,兩側覆蓋敵人,而不傷對面友軍。
進入大漢,墩臺和城角等設施,進一步加強,提升防禦力。至此,我們概念裡的古代城池防禦設施,大概就很完善了。
古代城池之移動防禦無論城牆,還是護城河,這些固定防禦設都是防守屏障。守城還是要靠士兵和武器的,在城樓念聖旨是無法退敵的。
①阻滯設施丨
比如,護城河外佈置的陷馬坑,拒馬槍,鹿角木等。攻城是個漫長的消耗戰,可能持續2年以上,守軍能幹掉一批是一批。
②是防守器械丨
武器包括☞ 弓箭、弩機、投石車,釘有尖銳逆須釘的檑具,狼牙棒,帶刺的長抓槍。還有滾石、火油(對付雲梯攻城)……
為什麼攻下一座城池那麼難?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丨孫子兵法
孫子說攻城是下下策。那些自以為是的皇帝老子們也不聽孫子的話。攻堅戰,會造成攻方巨大代價。攻下一座城,平均耗時2年,嚴重時或導致大局扭轉。
諸葛亮攻陳倉,十多倍兵力攻不下陳倉城。圍攻近一個月,最終還是敗北而歸。
一座防禦完善的城市,具備以下設施↓
①高大城牆封閉圍城☞ 十多米高,七八米厚,依山傍水而建,分內外城牆和內外城門。每隔一段都有重兵把手,可相互策應。上次說挖地道出城的網友,你出來走兩步。
②城外有一圈幾米深的護城河,上有吊橋。河道寬度,一定會超出單根自然木的長度。吊橋升起,你先想辦法過來再說。
④城樓、城牆居高臨下,可以瞭望敵軍動態,佔據先機,隨時據情況調整部署。
⑤守軍居高臨下,以靜制動。弓箭、滾石、雷木、火油等,等著伺候雲梯。守軍是主場,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最適合武器。
⑥攻上城牆,客場對戰人家主場。在大破城門之前,攻方無法集結大量兵力攻上來。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丨孫子兵法
攻方損失1/3兵力還拿不下,士兵們就要崩潰恐慌了,又或對將領的戰略產生懷疑。此時就是災難,心理問題不是命令好控制的。
久攻不下,圍困戰術是常用選擇。你客戰能耗得過對方才行。不是所有城市都適合強攻,也不是所有的攻城都適合圍困戰術。
孫子說"城有所不攻者,有所必攻者"。城池的價值如何?值得付出多少代價?
如果大兵集結攻打都城,勢在必得。那基本上是滅國之戰,值得付出昂貴代價。
普通城市,久攻不下,發現付出遠超所得,士兵大量傷亡是很恐怖的事情,對軍隊士氣和心理影響很大。還繼續嗎?
攻方往往在軍力鼎盛時才會選擇攻城,以十倍兵力都很難攻克。攻城,是漫長拉鋸戰和消耗戰,可能跨過不止一個春夏秋冬……
重要一點,一個將領既負責指揮守城,其經驗、謀略、能力和心理素質肯定不一般。
墨子說,守方4000兵力,攻方需10萬兵力。攻城之戰,對雙方來說都是慘烈之爭。
攻守之道,就是平衡。知道你怎麼攻,才有什麼防禦,戰術革新,防禦就改善。
兵馬勞頓,在客場拿下別人城池,端掉別人老窩,會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嗎?
天時地利人和,守方完全佔據地利和人和。你來攻,那就讓實力和命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