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包睿

    要想把歌唱好,唱美,動聽。發音是第一步。當然也是最關鍵一步。那麼唱歌究竟是應該從哪裡發音,怎麼發音呢?我認為,唱歌的發音應該從氣息、咬字、以及共鳴幾個方面來談。掌握了這幾點,最後,張開嘴,聲音出來。

    首先是氣息

    歌唱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呼吸方法來控制和運用氣息,就不可有優美悅耳的歌聲。一切聲音表演技巧都與呼吸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克拉克在《論呼吸》中主張: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學習適當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音的生命力。中國傳統聲樂論著中說:“氣者,音之師也。氣弱則音薄,氣濁則音滯,氣散則音竭。”也說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視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學習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

    呼吸的方法有三種:

    (1)上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氣量少而淺,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頭與頸部周圍肌肉的緊張,發出逼緊、乾癟、缺乏彈性的直聲。這類現象在初學者特別是業餘歌唱者身上較為多見。這是一種需要糾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依靠軟肋擴張、小腹鼓起和收縮的呼吸方法。它吸氣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侷限性。由於吸氣過深,氣息往往不流暢,影響發聲的部位,中、低聲區音色沉悶,聲音缺乏靈活性,並出現音偏低的現象。

    (3)胸腹式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膈膜與兩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氣息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是近代中外聲樂界公認而普遍採用的科學的、合乎生理機制規律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有許多優點。它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均勻、有節制,能儲存較多的氣,有明顯的呼吸支點,使音域擴大,並使高、中、低三個聲區協調統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還不行,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達到歌唱時運用自如。現在常用的有兩種練習方法。 快吸慢呼:這種呼吸法,是歌唱時最常用的一種。應該經常練習。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撥出。可以這樣體會:想像一位久別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撥出。這時橫膈膜有力地起著支援作用。 慢吸慢呼:緩緩將氣吸入,略停頓後再緩緩撥出。可以這樣體會:當你收到一束你喜愛的鮮花,你高興地在聞花的芳香,這時你會發覺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時向四周擴張,保持這樣狀態,僅將腹部橫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鬆、送氣。送氣時想到吹蠟燭,將燃著的燭光吹倒,但不吹滅,就這樣,保持燭光不升起來也不滅掉,保持時間長一點,然後再換氣。要達到這個要求,吸氣一定要聞花時一樣自然、平靜、柔和。呼氣時一定要均勻,有節制。同樣,如果要練慢吸快呼,那你就緩緩吸一口氣後,一下子把蠟燭吹滅。

    咬字

    1、普通話要標準。我們歌唱的前提是我們的話語原本都是標準的,說白了就是要普通話要標準。不能有家鄉語言的口音,要不然就算你吐字再清楚別人聽了也是很彆扭的。我們在平時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可以嘗試著一直和普通話和別人聊天。在日常生活中練習,這樣我們就可以慢慢地改掉我們的口音了。

    2、朗讀。一首歌是由一個一個的詞語還有一句一句的句子組成的。唱準之前我們要學會讀準。所以我們要學會朗讀,並且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學習朗讀我們可以運用短篇故事或者詩歌來練習,並且要配上感情。我們在聯絡過程中也可以用手機錄音把自已的聲音錄下來,去仔細地聆聽自已的聲音,到底是哪一個字讀得不好,然後慢慢地去改正。只有自已發現自已的缺點,才能更加深入地改善它。

    3、練習吐氣換氣。懂得吐氣換氣是歌唱的基礎。我們可以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張開口,慢慢發出啊的聲音,一口氣為一次練習,一次練習中儘量中間不要斷氣。這樣就練習是為了歌唱時用嗓子發音的了。

    4、熟悉歌詞。唱一首歌,要知道並且要熟悉它的歌詞,所以在唱之前,我們最好要把這首歌的歌詞背熟。

    5、制定學習計劃。很多事情都是要貴在堅持的。一天打魚三天曬網的話不管什麼事情都會是做不好的。所以我們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一天最少都要練習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並且有計劃,一步一步地去進行。

    頭腔共鳴、胸腔共鳴、口腔共鳴

    1、頭腔共鳴。頭腔共鳴是聲樂發聲的一種方法。頭腔共鳴是沿襲了科學知識尚不發達的19世紀的聲樂術語,是一種練聲方法。頭腔共鳴感覺的獲得是在口腔共鳴的基礎上,然後把聲波在硬顎上的集中反射點稍向後面移動一些,把下胛放下來(好像把上牙床往上提高一些的感覺),同時,軟顎和小舌頭也隨之上抬,舌根則有放下一些的感覺,使口、鼻、咽腔之間的通道和空間更寬廣些,聲波沿著上顎傳遞向鼻咽腔、鼻腔和諸竇,引起聲波的迴盪。它在發高音(頭聲區)時為主要的共鳴器官,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2、胸腔共鳴。所謂胸腔共鳴是一種練聲方法,一種聲樂術語。

    胸腔共鳴就決定了胸腔不能是僵硬狀態,即胸腔不能再呼吸時大幅運動,所以,胸腔共鳴的呼吸控制在於腹式呼吸或者胸腹式聯合呼吸,保證胸腔一直處於放鬆狀態。 其次,提軟顎,使氣流衝擊在軟顎上面,使胸腔透過氣管於發聲器官(聲帶)連線暢通,保證共鳴的發生,這是胸腔共鳴的喉部控制要點。當然,聲帶也要放鬆,保證氣管的共振。

    3、口腔共鳴。口腔共鳴的獲得是要在發音時,口腔自然上下開啟,笑肌微提,下顎自然放下稍後拉,上顎有上提的感覺。基音透過聲帶附近的肌肉、軟骨和氣息的傳送,使聲波沿著硬顎向上齒背方向推送。這時,聲波隨著氣息的推送離開喉咽部分流暢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分引起振動,聲音即在硬顎前部集中反射,這時兼有鼻腔開啟、暢通的感覺。這種共鳴使聲音明亮靠前,但過多的口腔共鳴,容易使聲音出現“白聲”。發中音(中聲區的音)時,以口腔、咽腔為主要共鳴器官。頭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 2 # 半仙龍

    唱歌發聲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

    人體的發音器官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動力區聲源區 調音區

    語音是由聲音器官發出聲音器官及其活動決定語音的區別。

    1、動力區—— 肺 、橫膈膜、氣管

    肺是呼吸氣流的活動風扇,呼吸的氣流是語音的動力。肺部撥出的氣流,通

    過支氣管 器官到達喉頭,作用於聲帶、咽腔、口腔 、鼻腔等發音器官。

    2、聲源區——聲帶

    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富有彈性的帶狀薄膜。兩片聲帶之間的空隙叫聲門,肌肉的收縮,杓狀軟骨活動起來可使聲帶放鬆或收緊,使聲門開啟或關閉,從肺中出來的氣流透過聲門使聲音振動發出聲音,控制聲帶鬆緊的變化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來。

    3、調音區————口腔、鼻腔、咽腔

    口腔(包括唇、齒和舌頭)後面是咽腔,咽頭上通口腔、鼻腔,下接喉頭。口腔和鼻腔靠軟顎和小舌分開。軟顎和小舌上升時鼻腔關閉,口腔暢通,這是發出的聲在口腔中共鳴,叫口音。軟顎和小舌下垂,口腔成阻,氣流只能從鼻腔中發出,這是發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鳴,叫做鼻音。

    如果口腔沒有阻礙,氣流從口腔和鼻腔同時撥出,發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同時產生共鳴,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擴充套件資料:

    發音器官是由生理作用各不相同的人體器官構成,當這些器官參與發音活動時,它們被稱作發音器官,形成一個具有社會功能的獨特系統。除了上述各器官,耳在發音過程中具有不可少的監視和調整發音動作的特殊作用。因此,有的語言學家認為人耳也應被看作是發音器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