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喔喔牛

    眼高手低即眼力過高,手法過低。 指要求的標準很高(甚至不切實際),但實際上自己也做不到。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所以我勸這些同志先辦‘少許’,再去辦‘化’,不然,仍舊脫離不了教條主義和黨八股,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沒有結果的。”

    注意: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詞,如果有人對你說,說明那個人希望你變的好一些,與之相對的一個詞叫志大才疏,這個詞可以歸為貶義詞,相當於對人家說: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很容易打消別人的積極性。

    手高眼低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貪得而不識貨。

    “眼高手低”和“手高眼低”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舉例說明,就畫畫而言,如果說你眼高手低,就說明你的眼光較高對畫的好壞品味眼光高,手低說明你還缺少練習,還不能將你想表達的想法表達出來…眼高手低要比手高眼低要好,更容易進步,畢竟一個人的眼光是很難改變的,你只要多練習多實踐就好。

  • 2 # 黑夜野玫瑰

    一.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古代成語,形容眼界過高,而手法過低。指要求的標準很高(甚至不切實際),但實際上自己也做不到。

    1.成語典故

    出處:清·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休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2.眼高手低的近義詞 :

    好高騖遠、眉高眼低、空腹高心、志大才疏、不自量力

    3.眼高手低的反義詞 :

    量力而行、手高眼低、實事求是

    二.手高眼低

    1.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貪得而不識貨。

    2.詳細釋義

    【解釋】: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貪得而不識貨。

    【出自】: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一卷:“餘嘗謂北宋人手高眼低。”

    【示例】:不過劫收的人是~,有好些很可貴的東西,他們卻沒有要。

  • 3 # 生活印表機

    “眼高手低”對於搞文學或藝術創作的人來說,很好理解。一個從事文學或藝術創作的人,讀過很多好的文學作品,或者見過很多名家畫作,講起理論來頭頭是道,看別人作品的優缺點也看得很準,令人信服。但一旦到自己親自去寫作或者去繪畫,可能就連用文字描繪一個簡單的場景,或者用畫筆畫出一個結構準確的人物都困難。這是因為雖然滿腹經綸,實踐卻太少的緣故。所以說,要想寫出或畫出好的作品來,除了要大量學習借鑑經典的東西提高自身修養以外,還要培養自身的動手能力,養成動手的習慣。寫出《肖申克的救贖》的美國恐怖小說大師在他的談寫作的書《寫作這回事兒》中,就提到他自己每天除了大量讀書輸入營養外,也固定幾個小時專門用來寫作。他說,只有形成習慣,到時候你的靈感才會光顧,也才能把自己頭腦裡構思的東西用手中的筆表達出來。

    繪畫也是一樣,鄭板橋就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鄭板橋的這個繪畫理論就是說畫竹子要做“到得心應手”,就有一個從眼看到的現實的竹子到形成胸中審美意象的竹子,再到畫面上藝術作品的竹子這樣一個過程。如果沒有“眼高”,即審美修養,眼中之竹是形成不了胸中之竹的,胸中之竹已經形成,但如果沒有熟練高超的技藝,也創造不出竹子的藝術作品來。這就是說,手不能低。

    “手高眼低”則相反。是說手頭功夫很好,但做出來的東西就是缺少一種高度或靈氣。這很好理解,農村的很多木工,很多從小就開始學習製作傢俱,手藝不能說不熟練,但做出來的東西很難上升為藝術品。而有些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創作出的作品往往被人評價為“匠氣”,缺少創新與深度。這就是手高眼低了。根本原因在於眼界不夠寬,思考不夠深,需要透過學習與借鑑提高審美趣味和精神境界。

    總之,一方面加強理論修養,提升精神境界,一方面勤於實踐,才能既不會“眼高手低”,也不會“手高眼低”,達到得心應手的自由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磊先生認為:值得投資的企業,一定是創造價值的企業。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