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我們--

    萬事都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你想開了,ta比又怎麼樣,不比又怎麼樣,無所謂麼。關係好了就當陪ta開心呢,關係一般就更不在乎了,又不影響你什麼

  • 2 # 銀隆姐

    如何才能做到不去和別人比較呢?

    銀隆想要說的是:"人比人氣死人。″特別在這個資訊豐富的時代,對比的資訊太多了。

    什麼xⅹⅹ小小年紀成了廣場舞舞王。

    什麼xⅹx大學畢業回農村創業成百萬富商。

    什麼ⅹⅹx公務員退休開房車周遊世界等等資訊層不出不窮,使我們應接不遐,眼花暸亂。面對這些我們比較得過來嗎?貪多嚼不爛呀。

    因此,我們當下要做的,保持內心的定力,不被外界所困惑。

    譬如,有個考起了大學而因家庭條件窮的小夥子,毅然決定走向建築工地打工,但他無時無刻不放棄他的學習,決定就算打工也要在同事中最優秀。當其他工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慢工作時,他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並自學建築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有的閒聊,有的在打牌,而小夥子就躲在角落裡看書。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看到小夥子手裡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經理把小夥子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小夥子說:"我想我們建築隊伍不缺打工者,缺少的是即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員或管理員,我要在業績裡提升自己,你說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小夥子就被升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諷刺挖苦小夥子,他卻說:"我不光是在為老闆打工,我是在想辦法怎樣提升自己的技能,將來在工作上更上一個檔次,更獲得機遇!′′抱著這樣的信念,小夥子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職位。

    從這個故事來說,小夥子不被外界聊天、玩耍所迷惑,自己認定目標,努力前進,終於達到人生頂峰。一個人的定力,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出息。不必要同別去比較,自己的路靠自己去走。

    對此,大小夥伴們你們是怎麼看?

  • 3 # 無敵大百科

    激發自己的興趣

    集中精力找自己的愛好並且好好培養

    可以鍛鍊你的成就感

    加油吧

    相信自己,你一定會成功的!

  • 4 # 今日新論

    恐怕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會同意,將自己與他人比較是一種瞭解自己的方式。不管人們承不承認,比較總是在被動或者主動地發生著。就算再佛系,聽多了“別人家小孩”的故事,也不禁要想一想“我到底差在哪裡?”

    比較不僅無處不在、歷史久遠,還跨越不同物種。比如雄性鳥類在求偶時會透過婉轉鳴叫和展示羽毛來“炫耀”自己優良的基因,唱得好聽又長得好看的雄鳥將獲得與雌鳥交配的資格;即使是看上去很佛系的大熊貓,也會為了求偶大打出手。相較於其他物種,人與人之間的比較早已不侷限於求偶這一個目的,它的背後也蘊含著更豐富的心理需求。

    社會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在 1954 年提出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他認為人們傾向於透過將自己的想法和能力與他人作比較,從而獲得更準確的自我評價。

    社會比較理論在廣告界應該是人盡皆知,廣告往往透過營造理想化形象來影響消費者對自己的認識。比如,廣告和媒體營造人人都應該追求的美的“標準”,人們不斷“被迫地”將自己與廣告和媒體中的“完美形象”作比較,讓消費者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好看、不夠聰明等等,從而開闢大家對自己產品的“需求”。

    我們為什麼與人比較?

    自我評價(Evaluation)

    如前面所說,在 Festinger(1954)最開始的理論中,評價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是兩項社會比較的基本動機,我們為了更瞭解自己所以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簡單地來說就是人們希望知道“我做的怎麼樣?”和“我應該怎麼想或感覺?

    但是很顯然,人們不僅僅比較這些。在後續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們提出人們還會比較自己與他人的性格、擁有的東西,甚至是……親朋好友。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總有父母說“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多能幹”了,他們其實不是在拿你和別人作比較,真正的較量其實存在於他們和那個孩子的父母。舉個言簡意賅的例子,你就像是你父母的皮卡丘,他們希望你打贏另一隻皮卡丘或者噴火龍,其實只是想證明自己是一名優秀的“神奇寶貝訓練師”。

    自我改善(Improvement)

    在瞭解了自己的情況以及和別人的差距之後,人們才能開始尋求改變,這也是比較的另一個目的(Taylor & Lobel, 1989)。就像在你的父母瞭解到自己是一個不夠優秀的“訓練師”之後,他們就會開始加倍“訓練”你,可是一般會拿自己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作比較的父母,通常不會有一個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所以他們所謂的加強訓練其實就是——更頻繁地用錯誤的方式來教育你。(嗷,我可憐的皮卡丘!)

    自我強化(Enhancement)

    將自己與他人的比較第三個目的是增強自我和自信,你對自我強化的需要決定了你是和比自己好的人比,還是和比自己差的人比(Wills, 1991)。換言之,當你缺乏自信的時候,你可能會選擇和那些你覺得不如自己的人去做比較。比如:你考了 60 分,你可能會安慰自己,雖然你的分數不高,但是比那些考不及格的人,你還是不錯的。

    什麼樣的人愛比較?

    研究發現,某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傾向於進行社會比較(Gilbert et al., 1995)。你也許遇過一些人,他們可能好看又有錢,好像已經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但是他們依然樂於比較,一遍遍嘗試“碾壓”身邊人的自信心。他們可能不必或者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他們擁有什麼,他們這樣做其實只是在填補自己內心的需要,但是很顯然社會比較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如前述,人類具有了解自我的本能動機。並且人們傾向於透過客觀、非社會的標準來評價自己,但是當他們無法獲得這些資訊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拿自己與他人作比較。因此,對自我的不確定感是人們熱衷於社會比較的核心原因。當人們無法從內在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時候,便會向外去尋求反饋和參考依據,以此來判斷自己的樣子和位置。但是透過社會比較來了解自己,宛如刻舟求劍,你可能永遠都找不到那個“丟失的自我”。與對自我的不確定感相關的特徵還包括:低自尊、不確定的自我結構、抑鬱狀態、過渡敏感等,具有這些特性的人更傾向於將自己與他人作比較。

    向上比(upward comparison)vs.向下比(downward comparison)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你考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成績,興致勃勃地回家將試卷展示在父母面前,自豪的表情定格在你的小臉蛋上 1 秒、2 秒、3 秒,你沒有獲得期待中的讚許,換來的是“還有努力空間”,當你想為心中失落努力爭取說“我的成績在班上算很好的了”的時候,他們會告訴你“要向上看,不要向下看”。我們可以透過這個例子,來了解“向上比”與“向上比”的不同。

    社會比較的方向服務於我們的需要,如果你想要改善自己,你會想要比你更好的人去比較。你可以透過比較瞭解你們之間的差異,學習他們的優點,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一些家長叫孩子向上比,是希望孩子獲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同時這也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相反,如果你想要強化自己,比如說你想要提升自信心,你會想要比自己差的人去比較。你可以安慰自己其實還可以,沒有那麼糟糕,以此調整自己的情緒。大部分在打壓式教育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信,會想要透過向下比的方式來建立自信,向父母證明自己。孩子與父母不同的動機造成了“向上比”還是“向下比”的矛盾,一方希望透過比較獲得認可和讚許,而另一方想透過比較來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很多親子關係的問題可能就是源自這種“不斷地錯過”。

    簡而言之,人們會為了解決問題向上比,而為了解決情緒(獲得自信)向下比。其實還有可以兼顧情緒穩定與問題解決的第三條路,這個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方法就是——向上溝通(upward contact)。

    如何不去與人比較?

    向上溝通就是和你覺得比自己某一方面好的人溝通,如果對方也願意與你溝通,你可以從對方身上獲得有價值的資訊,和他們聊一聊他們是如何克服苦難、取得成功的?有沒有你可以借鑑的地方,從而幫助自己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聽到對方的成功經驗,也會讓你感到有希望、充滿動力和激勵人心。

    除了向上溝通之外,保持良好的情緒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社會比較的侵擾。研究顯示(Wheeler & Miyake, 1992),人們在心情好的時候:

    會更多留意自己好的一面;會更多想到自己好的一面;朝更好的方向去評判自己;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

    人在心情好的時候,更傾向於將自己看作是溫和、友善和有能力的;而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傾向於將自己看作是反社會、迴避、不善言辭和沒有能力的。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其實和你的心情有著很大的關係,當你下次煩惱於社會比較時,除了向上溝通之外,你也許可以做一些喜歡的事情,讓自己開心起來。為自己的生活加一片好心情的濾鏡,你會愛自己多一些,也會少一些與人比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但和女生見面相親時什麼話都沒有了,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