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首先要知道,如果出現恆星遠離地球的速度大於光速,那必定是由這顆恆星和地球之間的空間膨脹導致的,不可能是恆星本身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這是因為狹義相對論禁止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出現超光速的現象。根據狹義相對論的質速關係,物體的質量隨著運動速度接近光速而變得無窮大,所以普通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只有諸如光子這樣沒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才能達到光速,而任何物體都不可能超過光速。

    既然恆星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無法達到光速,我們可以假設地球附近有顆恆星以0.9c的速度(c表示光速)遠離地球(忽略空間膨脹),那麼,這顆恆星所發出的光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是多少呢?會是c-0.9c=0.1c嗎?

    還是根據狹義相對論,星光的速度仍然為c,這是因為光速在任何慣性系中都是一樣的,無論光源的運動速度有多快都不會影響到光的傳播速度。當涉及高速運動時,速度疊加的形式為w=(u+v)/(1+uv/c^2)。如果u取任意值,v=c,則合速度w=(u+c)/(1+uc/c^2)=c。可以看到,無論光源的運動速度多快,光速依然還是光速,這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因此,如果有顆恆星以0.9c的速度遠離地球,它發出的光還是以光速c向地球傳播,只不過由於多普勒效應,星光的光譜將會出現巨大的紅移。

    另一方面,如果這顆恆星距離地球足夠遠,那它的退行速度可以超過光速,這是因為該恆星和地球之間的空間正在膨脹,所以與狹義相對論不存在矛盾。按照當前的宇宙膨脹率,如果恆星距離地球超過140億光年,則它的退行速度將會超過光速,所以這顆恆星發出的光將無法到達地球被我們看到。雖然這顆恆星發出的光仍是以光速朝向地球飛來,但它和地球之間的空間膨脹速率超過光速,使得光永遠也無法走完這段距離。並且隨著空間的膨脹,這個距離還會越來越遠。這就好比有人在一列高速遠離你而去的列車上朝你走來,但隨著列車的遠去,他會離你越來越遠。

  • 2 # 抒情鬼魅

    看不到,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論,你想想為什麼宇宙間那麼多恆星,我們晚上看到的天空卻是黑的?因為宇宙的爆炸在繼續,大部分的恆星間距離在擴大,它們發出的可見光對於我們來說發生了紅移,也就是可見光相對波長被拉長到紅外線範圍,所以我們就看不到,更別說在光速移動的情況下了。

  • 3 # 臆想天開

    肯定是看得見的。這就像超音速飛機裡的人可能聽不到自己乘坐的飛機發出的聲音,但是我們在地面上卻可以聽到飛機的聲音。而事實上飛機發出的聲音是疊加了飛機的速度,飛機裡的人依然可以聽到飛機發出的聲音,這點因為沒有親身體驗的機會,得看超音速飛機駕駛員是怎麼說的。

  • 4 # TonyTangSZ

    毛跟毛啊,1,恆星發出的光和恆星本身速度沒有關係,2,恆星是否可以超光速暫且不談,這個恆星和太陽的相對速度可以超光速,大家沒有疑義吧,3,來個深一點,物質本身就是超超光速的堆積:能量只有在超光速後才能聚集規律形成原子結構。

  • 5 # 打個噴嚏嚇死鬼

    應該能看到,我們銀河從種種跡象表明,銀河就在宇宙中心,因為從各方面看百億光年的星系都在超光速紅移,超光速退行,就是波長變長,所以我們應該能看到超光速移動的恆星,就是出現紅移,波長變長

  • 6 # 時空暢想

    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可以看到它發出的光的,當一顆恆星遠離地球的速度大於光速,說明空間的膨脹速度大於光速,但光是在空間傳播的,空間膨脹會帶來光速膨脹,說一個形象點的比喻:比喻在這顆恆星和地球之間拉根橡皮筋,由於空間膨脹,橡皮筋也會超光速拉長,光就象橡皮筋上的一隻蟲子,終有一天它會爬到地球這邊的。

  • 7 # 打渦

    恆星以超光速遠離地球,相對看,地球也是以超光速遠離恆星,那麼,恆星任何的光都追不上地球,所以我們看不到恆星。

    但是相對論說光速不變,意味著該恆星在任何位置發出的光,最終都會到達地球,所以我們會看到恆星。

    前者是數學推理,後者是相對論,數學是比物理更基礎的,我傾向於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我的結論就是:如果有超光速,相對論就是錯的。第二個觀點是:一定有超光速,但它不屬於我們的宇宙。

  • 8 # 王世雄4

    答案是肯定的。另外恆星遠離地球的速度大於光速這一前提也是成立的。我的觀點是物質速度可以超光速。事實上,我們現在觀測到許多遙遠星系,與我們的距離在100億光年以上,紅移在1以上,它的退行速度就超過了光速。但是,如果我們測量接收到的該星系的某譜線的波長和頻率,可以發現其光速同樣是c,是每秒30萬公里。這就是光速不變。在這個問題中,事實上是該星系在100億年前的位置上,一邊向我們發射光波,一邊以超光速退行。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它發的光是100億年前的位置發出的,而現在的實際位置離100億年前的位置又相距幾十億光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請問這句話出自那本書,主要表達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