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源頭
-
2 # 知識與見聞
說個笑話吧。
我跟同學說準備炒股,需要學習些啥知識然後再進股市?他說你先看《國富論》,再看《資本論》,然後是凱恩斯和博弈論的一些書,然後給我列了個書單。
我一看都是大部頭的書,頭比書還大。問他,看完這些然後炒股能賺錢麼?他說看完你就悟透人生了,不用炒股了!
亞當斯密是現代經濟學創始人,他的成果使得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經濟學研究成果都或多或少有亞當斯密的影子。但這不能說沒有實質性的發展。現代經濟學主要是研究資源最優配置和社會效率問題,這也使得經濟學理論成為一種“可以解釋一切”的學科。亞當斯密提出社會分工這個最重要的資源配置基礎,後來的經濟學家也做了大量其它方面的研究。不談經濟學成果,經濟學知識的普及也更是當年無法比擬的,這方面也可以說是經濟學發展的一個佐證吧!
-
3 # 高金波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市場發展的起點,生產力條件下,市場需要充足的勞動力。
市場要獲得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必須讓大部分人保持相對貧窮的狀態。
要使大部分人始終保持相對貧窮的狀態,就必須讓貨幣始終處於結構性不足的狀態。
1)模型:1個人靠賺錢養老,至少要賺100至200萬。理論上,全社會每個人都賺足養老金,需要的貨幣總量超過1400萬億至2800萬億。但實際居民淨存款(居民存款減去居民貸款)只有24萬億。因此,這就註定只有1%的人口可以透過賺錢方式攢夠養老金。剩餘99%的人會結構性的賺不夠。因為結構性的賺不夠,所以大家努力工作,不計成本的來搶1%的門票,使市場始終能夠獲得充裕的勞動力資源。
2)債務貨幣的自我約束
貸款是銀行的資產,是(貸款)貨幣,是起點貨幣,是政府、企業、家庭的負債。貸款轉移支付之後,才會產生我們通常認為的存款貨幣。因此,每個自己要獲得權力,先要承擔義務。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如果貸款人不能把貸款的成本轉嫁出去,它一定不會選擇貸款——主動減少貨幣(貸款量)發行量。這就形成了市場的自我約束。例,美國政府理論上都已經陷入了破產,但它依然不願意發行貨幣(向銀行系統借債)。同理,中國政府寧願被制裁也要通過出口獲得貨幣(別人的債務,自己的資產),而不是自己發行國債(自己的債務),產生貨幣。
3)目的實現,手段失效
經濟學的目的是讓社會富裕。但經濟學的手段是讓市場貨幣結構性不足(拮据),從而倒逼懶惰者努力工作,創造更多剩餘價值。但當大量剩餘價值創生,貨幣不足必然導致消費不足,最終剩餘價值會因此成為過剩產能,進而引發經濟危機。因此,實際經濟危機都會發生在問題解決之後,即一個經濟體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債務危機會隨之發生。比如,美國城市化拐點後的10年滯脹,比如拉美完成城市化後的債務危機,比如前蘇聯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後的解體與經濟破產,比如日本完成城市化之後的失去的二十年........手段失效的根源在於目的已經實現。
4)經濟的終極危機
債務(資產收益要求)每年增速大於5%,意味著訂單增速只有長期處於5%以上,市場才不會發生問題。但真實訂單會在城市化拐點後出現結構性下降,債務向上,訂單向下是終極危機。這個終極危機的發生點在全球城市化率達到50%(2008年)之後。
智慧化,生產力的質變點,智慧機器取代人類成為勞動的主體,客觀要求改變,主觀制度才會隨之發生改變。1)、中國製造以提貨權投資新零售平臺,假設投資100萬億提貨權,第一年分紅10萬億提貨權,把中國製造獲得的股權定義為200萬億市值。另外,沉澱的90萬億提貨權投向農業,可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投向教育,可以解決教育難的問題,投向人工智慧,可以解決中國製造智慧化升級的問題,投向醫療可以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當所有的問題獲得解決。創新專案形成的新智慧資產和生產能力,將可以給中國製造帶去持久的分紅,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福利,將可以給華人帶去更多高薪職務。
****提貨權是中國製造的貨物欠條|白條,進入一個系統就會轉化為真金白銀,使中國製造可以服務華人*****
2)、提貨權不是法幣,在統一系統內,無法提現,就就無法跑路。創新者只能按照他們的承諾完成創新,才能獲得獎勵。資金100%可追溯,使財務、稅收、分銷等所有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實現智慧化和無人化。
3)、未來不需要經濟學理論——金融理論本身就是中介——去中介。
-
4 # 洋房姐姐
提到亞當,一般人會想到夏娃,但財經人士會脫口而出:“斯密?”14歲上大學,16歲讀碩士,27歲當教授,凱恩斯、馬克思、恩格斯都是他的學生,現代經濟學說見到他都得叫爸爸,這麼厲害,他到底幹了些啥?
1764年,斯密遊歷歐洲,對歐洲的發展感到驚奇不已,三年間,他拜訪了重商學派、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物,於1767年回國後閉關10年,開始了對於社會經濟動力源泉的深入思考。
1776年3月,《國富論》問世了。
這部鴻篇鉅製總結了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經驗, 對當時所有經濟思想進行了反思,堪稱經濟學界的十項全能。
都說千萬不能和學財經的人打架,因為他們有看不見的手,創造這隻手的人正是亞當·斯密。
斯密認為,所有看似利他的經濟行為,本質都是利己,比如麵包師努力改良麵包配方,讓我們吃到了更好吃的麵包,但實際上,他的主觀意願只是增加收入。
社會中每個人“主觀利己,客觀利他”的力量,匯聚成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推動社會和諧高效的運轉。
有趣的是,這竟然與兩千年前法家韓非子的思想有些許相似。在《韓非子·備內》一文中,韓非寫道:“醫善吮(shun三聲)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醫生為病人吸膿血,不是因為有骨肉親情,而是利益驅使。
不過韓非子認為君主要利用人的逐利天性治國,斯密卻倡導自由經濟,人們自覺按照價格機制,做有利於自己的事,社會就會發展,國家不用瞎操心。
為此,他在書的扉頁上寫著:獻給女王陛下!請您不要干預經濟,回家去吧!國家要做守夜人,夜晚來臨的時候去敲鐘,入夜後監督偷盜行為。只要國家不干預經濟,經濟自然就會發展起來的。
有人說:《國富論》出版後的200多年,經濟學家基本都在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規律,他們任務就是在《國富論》的架構上做一些小修補。
他的“看不見的手”理論被認為是“經濟學CROWN上的寶石”,至今仍是至理。
-
5 # 程剛1500387
從這一點看斯密主要是社會學家,這可能是讀懂斯密著作的一個關鍵。但又不是那種只會做問卷調查者,可以說他看透了人心,按照社會中人的實際生產關係研究出更好的發展道路。現代西方經濟學早就偏離斯密,跟亞當斯密走的不是一條路。斯密思想是一整套體系,自下而上,他的書越讀到後面越精彩,越超越前人,哪些以為讀前面幾頁或者從中挑一段的就懂了的人,恐怕是人云亦云。道理說到底也簡單,一家人各有想法,還是齊心協力幹好活才有好生活,一華人,天下人何不如此?難在誰願意花這麼大力氣去了解世人,為世人著想啊。
-
6 # 科技文化鄭軍
亞當斯密生活在舊時代的尾聲與新時代的開始,他的經濟學留下了這個時代交替的深刻烙印,可惜他那些徒子徒孫並沒有讓經濟學與時俱進。
這個舊時代就是前科學時代,當時近代科學已經產生,但基本沒運用於生產,即使歐洲也是男耕女織。前科學時代勞動生產率增長極其緩慢,在每代人看來,財富蛋糕總是那麼大,遇到天災人禍還會明顯減少。直到十九世紀,一個饑荒在歐洲還能餓死上百萬人。
既然財富蛋糕不會明顯擴大,人們爭的就是怎麼切。所以整個中古時代人們嚷嚷的就是公平,平等這些概念,潛在目標是自己能多分一點。一群人分多了,必然有一群人分少了,所以社會鬥爭不斷。
一般來說,當時普通人都著眼於用權力來解決這個問題,認為好皇帝好國王能制定出好的分配方法,實在不行的話就推翻之。亞當斯密提出由社會透過交易來讓分配更合理,是一大飛躍。其基本思想仍然是古典的——如果分配得當,大家積極性高,才能多生產。在他的經濟學理論中,社會總財富還是不變的,如果要顯著提升,也只能透過殖民多搞幾片地方來實現。
亞當斯密去世時,英國已經搞起了工業革命,但是範圍很小,效果也沒那麼顯著,不足以讓他更改其基本理論。幾十年後,工業革命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即使分配方法完全不變,由於社會總財富不斷增加,每個階層的財富水平都在提升。拿中國來說,今天農民的生活水平基本都高於解放前的地主,生產率提高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戰以後,人類進入全新時期。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只有相對貧困(相對於其他人群的貧困),基本沒有絕對貧困(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困)。科技在社會財富增加中所起的作用,發達國家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中國也超過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怎麼切蛋糕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把蛋糕做大。但是經濟學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類似“減稅能刺激經濟發展”的舊時代觀點仍然流行。而一種新技術投入生產,到底給社會增加多少財富,沒幾個經濟學家算這個賬。
不懂得科學技術在今天的決定性作用,就是經濟學沒有實質性提升的根本原因。
-
7 # 禪來纏去
西方經濟學一直陷在形而下的窠臼中而無法自拔,比如西方經濟學一直把人假設成完全理性,把人當成個物件一樣算來算去,但人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物件,這才是基本前提,方向都錯了又怎麼可能有進展?經濟學要進展必須要以活生生的人為中心,一切離開人的研究都是空中樓閣,而從這點出發,東方哲學恰恰與這一中心契合。
-
8 # wzy遠方
經濟學自斯密以來,不僅有發展,而且有很大發展。這可以從300年來世界經濟發展成就來證明。試想,如果沒有經濟學的進步和影響,經濟成就如何形成?反之,如果沒有對經濟現象進行歸納論證,又哪有經濟學的進步?所以,經濟學與經濟生活,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
-
9 # 使用者71654665928
經濟學識,在社會現實中,就只會有那些認知學識,在現實社會中的價值受一個時空範圍的制約,或已有的本就不足,現實中就會把藝術嫁接進來,做魔術,把簡單的複雜化,把失德骯髒的和低劣的反覆包裝美飾化,用欺騙或借用愚昧來維持自己的存在和社會知識地位。
回覆列表
這是後人只關注其《國富論》而沒有讀懂其《道德情操論》的結果。
現在的經濟學如果用中國的武功來形容的話,它就是一個殘篇,缺了一半的秘籍。現在的經濟學的基礎就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然而國富論只是亞當斯密寫《道德情操論》時分立的一個獨篇,因為當時亞當斯密雖已經感覺到社會的問題的根源方向所在,可惜受制於西方宗教和西方的哲學體系,至死沒有突破那層屏障。其實亞當斯密的一輩子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是放在了《道德情操論》上直到死亡。
現在的經濟學,缺了致關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人的精神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及理論。而這種精神因素的部分,我稱之為價值經濟學。
價值經濟學所研究的就是人的精神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包括經濟學。因為經濟學是脫離不了社會學的,而社會學的根本就人的研究。
舉個例子在商品的交易過程中。是如何產生這種交易的,也就是交易的前提是什麼,馬克思說的什麼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這是在扯淡,交易的前提就是稀缺和需求。稀缺就是你沒有,需求就是你需要,你需要則是價值的體現,也就是這物品在你的精神產生價值的判斷。你希望獲得這樣的產品。也就是在實際交換過程中所反映的不僅是物的交換,還有精神因素的交換和滿足。比如為什麼鑽石會那貴,僅是稀缺是不夠的,還要是有需要,那鑽石在交換中如何定價呢?
現在經濟學中的交換邏輯一直沒有通順。就是自然資源的定價問題。比如鑽石的價格?誰能給出一個合乎邏輯的鑽石定價的方案給我。如果是參考以前成交價就不要提了,鑽石是沒有標準價格的。因為自然資源都是沒參與人類勞動過後交換過的原始產品。這類的產品用現有的經濟體系的價格都是模糊的。是不能形成標準的價格體系的。完全是根據人的需求來定價的。而人的需求這部分則是價值經濟學內的問題。鑽石可以交換成功就在於,個人的需求判斷,和個人身價的評估,也就是個人的精神判斷的價值和個人財力的多少。就是我喜歡,我想要,但我只有這麼錢,或者我認為它只價值這麼多錢。這都屬於價值經濟學。用現有的經濟學是解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