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寶齋齋主

    有這種說法,說的是蓋碗,沒有底託。我有一套康熙五彩蓋碗,買的時候,還納悶呢,怎麼沒有底託啊?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早期的蓋碗,是沒有底託。

  • 2 # 賞臻閣說寶

    不足為信!根據理性推斷,應該有了茶壺之時,就開始有了茶盤。只要使用者有經濟條件的情況下,出於承接茶壺在傾倒茶水過程中,難免少許外溢,弄溼茶臺,有失茶道文雅,甚至弄髒茶桌,茶盤在歷史上應該隨同茶壺先後,早有茶盤是合理的推斷,不該僅僅在清代才有茶盤才是。從使用功能上看,工匠應該也會想到用茶盤盛水,易於清潔衛生,這才符合正常實用器的使用思維邏輯。而且這並不是高難度才能辦到的東西,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有錢即可做到,更何況哪個年代官宦和帝王世家,奢華無度,缺的不是錢,很容易促成。其實茶具套件,如同酒壺與壺託,很早就有。能說:“清代前茶具沒有茶盤”,估計是腦袋缺了一根筋所致,說此話者水平一定不咋樣,絕對算不上藏界所謂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必定是“物人”,誤人子弟!

    無非歷史較為久遠,組合套件的實用器很難得到完整保留給咱們後代,這是事實。它不僅僅易於分離,而且使用過程也易於磕碰而失套,難以求全。像收藏這類組合套件的藏品,“齊全”很難,本身就帶有稀缺資源的性質潛藏其中,但能得到證明是“同一套”的更難。暫不說藏友您手中的藏品對與錯,咱們不予探討,光看您的藏品圖片總有一番優雅姿色潛藏在套壺之中,哪怕就算現代的產品,只要您喜歡它,珍愛它,當藝術品欣賞和收藏也不為過,也是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至於歷史文化方面的靈魂深厚如何,可以慢慢考究證實不遲,玩不是個中無皂白,還是可以,好好收藏吧!

    要麼是思想非常固執所致,千萬別信。可能他們思想擺脫不了理論基礎,受前沿考古挖掘的科研推斷依據所束縛,學術認識已僵化,只認清代挖掘有發現,清之前卻沒有,即挖掘沒發現就推斷沒有。生搬硬套“科學要講依據”,沒有挖掘依據做基礎,更不敢承認它的存在,自己人生沒有見過的東西,可多了去,就如此下定性結論,這是錯誤的認識!咱們中國文物專家受此思維束縛已久,就如元青花、秘色瓷、柴窯等瓷器,都得西方人先承認後,讓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被洋人搶光的時候,才敢相認老祖宗的東西,等人家嶄露頭角登上世界發現者第一名錄時,開始馬後炮,厚顏無恥去和人家爭學術發現,真不知廉恥,老祖宗的東西就擺在眼前,視而不見,不去研究,不去發現,老跟在別人身後屁溜,說風涼話,發紅眼疾。

    所以說,無非很難遇到完整成套茶具挖掘確鑿的證據而已。專家知識再淵博、再神通廣大,畢竟都不是歷史物件親力親為者,僅憑寥寥無幾的出土文物就下此結論,未必太草率了。別忘了十墓九空,甚至百墓九九空,文物大部分還是在民間,不等於考古沒有挖掘的證據,就可妄加否定它的存在。下定如此結論是對咱們民間文物藝術品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誤人子弟。人不是神,專家和考古工作者都是人,總會有不足之處,也會存在人為的失誤,不必全信!神仙打鼓都有出錯的時候,不一定像這樣粗淺的推理即可得到結論的東西,也隨他人死腦筋,就得死信他們。面對當今大量非法文物出土的市場,世面價格低廉,不足仿造價格的人工費用的一半,而且是老跡斑斑,包漿十足,韻味幽遠,若已判斷是真品,且能喜歡,而且是值得收藏,難得一見的低廉價格機會,就得果斷收入囊中,仿都難仿的價格,誰還會傻到死仿著賣,想想吧!

    近二三十年民間突然冒出那麼多文物(當然也有大量贗品充斥市場),其實當代專家心中也是很納悶、很惶惑,包括咱們的喜歡收藏的老藏友,也都一樣。它們出現排擠著咱們原先的看法“市場古藝術品很少”,總認為自己手上文物很值錢,很不得了,不願意接納現實,承認它們。市場這麼一充斥,都傻眼了,都很難接受這樣的時代現實,從事了一輩子收藏的發財夢,突如其來都變成泡影,也感到無可奈何。

    若再叫文物專家去承認民間文物大多數是真品,那文物保護工作者就失職了,對得起手上的飯碗嗎?向國家和人民如何交代。若都認,那博物館的東西就不值錢了,成了古物壞品收購展覽中心,那不完了。他們一生精力投放文物保護事業,不明顯承認地下文物都被偷竊清光了,自掌耳光不是?近代也只能以否為主,慢慢過度,已成定局。唯獨睜一眼閉一眼,似是而非,讓藏友傻賣傻玩罷了。所以將來之渠道不光明的文物,一籃子定性私生子,黑戶口,漸漸地既不認也不否。像如此市場情景,長期沒有明確答案,民間文物不遭罪了嗎?任由偽專家作踐它們,這談如何保護文物?

    賞臻閣也有如下清前一套茶具,供藏友欣賞,真假是非莫糾爭。但清前沒有茶盤的說法,不足為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群體開放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