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鷹9998

    首先,你得知道什麼叫尊老愛幼,而不是嫌棄不嫌棄,你的責任是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成為他們的自豪。你得為自己的兒女作出榜樣。你也有老的一天

  • 2 # 返鄉歸來

    提問的不會是兒女,因為他們早己習慣了這種待遇。那麼一定是個兒女的另一半,因為他們就是帶著嫌棄來的,除了給錢一切都不接受。其實他們的原始家庭真沒文明到分餐的高度,拿著勁兒就是表示他們比這個家高貴。

    即便現在家裡有兩錢也是後來發的財,因為過去的地主、資本家真沒那麼多。而土財主也沒文明到哪去,照樣以算計農民的租子過日子,真正有名的劉文采也比不過現在富裕起來的農民。所以誰也沒資格牛逼,你真文明別和人家連姻,或別在一鍋裡吃飯。

    我們不反對文明,但必須承認很多舊習慣仍然存在。社會前進不是嫌棄可以解決的,是熱情的關注和有溫度的引導。你的蔑視和清高不代表文明,反而更低俗更沒人味兒。

  • 3 # 炎林媽媽

    都說:娘疼兒,路來長。兒疼娘,扁擔長

    老人夾到碗裡的肉都捨不得吃,而留給我,除了感到暖心、幸福,還有感恩。我希望自己做得更好,報答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和苦心栽培,並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他們知道,我能成為他們的依靠。讓他們老有所依,不為將來的生活來擔憂,並儘量讓他們晚年幸福!

  • 4 # 使用者7422246344040

    老人肯定不是你親爹孃或爺奶,問的口氣不樣,我們家孫女小時(丨一2)歲時,奶奶吃到嘴裡的東西,她要想吃,硬去嘴裡肯。

  • 5 # 寧靜致遠763345127171

    人活一輩子要懂得感恩(≧∇≦)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永遠牢記。不要說什麼嫌棄不嫌棄 (′~`;)你要那樣想連做人的底線都沒有(* ̄m ̄)自己考慮!

  • 6 # 階前蘭

    【我認為】:這不是單純的一件事情,它包含著一種習慣,以及我們對這種習慣的態度。

    上一代人物資匱乏,要養育子女不容易,得到一點好的食物,更是捨不得吃,總要留給子女,老人。最常見的就是在飯桌上,已經裝到自己碗裡的肉,還是捨不得吃,還要加到孩子或老人的碗裡。這是一份心情,是一份愛意,它讓我們心生感動,感激。

    家中來客,更是有給客人夾菜的習慣,顯示熱情。因為物資匱乏,即使到別人家做客,面對飯桌上豐富的飯菜,也很拘謹,收斂,不得大快朵頤。為顯示誠意和熱情,主人會熱情招呼,給客人夾菜,意思是夾到碗裡的了,你總不能在夾回盤子裡吧?吃吧!這是主人我的心意。客人會滿心感激,又無可奈何,或者叫盛情難卻,能夠吃飽吃足,主人也感到非常滿足。

    家人之間,如果飯點缺人,給留一份沒動的飯菜,也是愛意滿滿。題主說的情況,有可能是正在飯桌上發生的事情,這個就沒必要了。

    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經很高了麼時候也不會缺吃少喝。對待食物不僅講究色香味,還注意到了吃飯的心情。而老人對待子女的那份心情沒有變(自己碗裡的肉捨不得吃,要留給孩子),但是真的不用再為孩子留下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了——不是嫌棄,是有些負擔。

    就像有些老年人,帶小孩,還要讓孩子吃嚼過的東西。現在還有幾個年輕人能夠接受?應該不多了。但是,也還是有那麼一些人,雖然從心理上不願意接受,行動上又不願說破,經歷了幾次以後,便不再有異議,甚至自己也那麼做了——接受一些事情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把它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想必題主在對待這件事情上,已經不是能夠欣然接受的了。支援。不存在不孝,更談不上背叛。因為:時代在發展,愛的形式可以改變,烏鴉反哺是本能,愛的延續靠傳承。

    魯迅的《拿來主義》指出對待文化遺產是先佔有,後挑選。對於好的東西要吸收,對於有利有害的部分要區別對待,發揮其有用的作用,對於糟粕部分全部毀滅。

    對於日常生活同樣具有指導作用。親人之間的愛需要傳遞,讓人感到有負擔的愛,可以改變方式,改變成讓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注:文中有“烏鴉反哺是本能”,未曾考證,只為行文方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不成熟的人該怎麼樣才能讓他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