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說吧心理諮詢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註定要面對的,誰也不願意面對生病、衰老、死亡,因為它們讓我們感到痛苦、恐懼、悲傷和無奈。隨著現代醫療水平、養生觀念的發展,很多老年人似乎找到了對抗衰老、病痛的途徑——保健養生。

      因此,我們會發現很多老年人成為假保健品的“寵兒”,會發現很多保健品公司將老年人作為主要消費人群,設計了一系列針對老年人的活動,比如,從養生講座到健康操,從唱歌到跳舞,從送兩斤雞蛋到特價橄欖油,從宣傳產品到情感陪伴、陪聊、陪玩兒,等等。年輕人一看就知道是“套路”,老年人卻頻繁上當,並覺得“這些孩子非常熱情,對我可好了,可關心了,經常幫我做這做那,也不容易,我買點東西給人家增加點兒業績也是應該的啊。”

      王佳的奶奶,今年72歲了,總是一臉愁容,經常拉著她說:“我這高血壓是沒辦法了,我也快死了,可還沒等到你結婚呢。”而且,自從60歲生日後,每天晚上睡覺都把鞋子襪子準備好,經常擔心自己晚上睡著了,第二天就永遠醒不過來了。家人經常勸她放寬心,但奶奶一直聽不進去,每天說“死”的事情,活得提心吊膽的。另一方面,奶奶一聽說某某藥物治療高血壓效果好而且價格不貴,就心心念念要拿著積蓄去買,家人怎麼勸都不聽,完全說不通。

      小區的吳老爺子,年齡大了,身體不如以前了,平時不愛運動,有些便秘,現在每天只要沒有排便,就無精打采、悶悶不樂,天天要吃通便靈。家人勸說多次,他都不聽,一天到晚都在說大便的事情。家人不勝其煩,不得不敷衍他。老爺子感覺不被理解,就整日在小區拉著人絮絮叨叨說這件事情,聽到其他老人說某某藥物好使,就感覺被理解,找到了希望。

      進入歲月的某個節點,很多人會突然感到身體機能下降,這裡不適那裡疼痛,怎麼調養都無法恢復如初,即使加強鍛鍊,效果也不如年輕人了,而且,各種慢性疾病的侵擾,讓他們不得不帶著疼痛活著。

      此時,老人們越來越感到自己對衰老、疼痛、疾病的無可奈何,無力抵抗死亡的威脅。他們在心理上也將面臨“終點焦慮”,即隨著老人面對越來越近的人生“終點”,會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煩惱等負面情緒,使自己和身邊人陷入“陰霾”中。

      有的老人身體稍有不適,就懷疑自己得了大病,整日提心吊膽,天天跑醫院,各種藥物拼命買;有的老人堅決不肯承認自己老了或身體不適,最反感別人提及“老”、“病”、“死”的事情;有的老人常因身邊有人離世而感慨人生無常,整日悶悶不樂、抑鬱寡歡;有的老人早早開始準備自己的身後事,甚至寫好了“悼詞”。

      老人們對死亡的種種反應,主要是出於對死亡的未知。

      一是對死後現實世界的未知。許多老人擔憂自己的身後事不知如何操持,自己還會不會被人記得,家裡比較弱的孩子以後怎麼生活等。他們不確定這些生前惦念之事能否得以解決。

      二是對靈魂世界的未知。離開親人和現實世界,他們不知道死後會到何處,進而產生孤獨、無助感。從進化心理學角度看,人類對未知事物始終保持恐懼,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但過度恐懼會造成心理危機。

      此外,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訣別,老人對此戀戀不捨,自然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也就是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害怕死亡的原因。

      如何渡過人生的衰老期?

      我們一生的發展分為不同的階段,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人的發展從嬰兒時期到老年時期分為了8個階段,並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後,會產生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人格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

      埃裡克森認為,65歲以上,屬於“成熟期”,需要解決的任務——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力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而且,埃裡克森認為,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迴圈或生命的週期。

      所以,對於老年人而言,緩解“終點焦慮”關鍵在於:

      一、幫助老人們積極看待自己的一生,多些成就感、價值感,減少悔恨、遺憾、自責,坦然享受晚年生活。

      萬物都有興衰的歷程,人生亦不例外。因衰老而死亡是“善終”,也是人生完整的最後一環。死亡雖然會把我們和至親分開,會讓他們悲傷,但我們自己越能做到安詳和坦然面對死亡,就越能減少他們的擔心和痛苦。

      二、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鼓勵他們樂觀面對生活。

      如果老人主動提及自己命不久矣,擔心老伴兒、孩子以後的生活,說起自己葬禮、墓地等事宜,家人應給予迴應,並達成一致意見,而不是避而不談。

      三、多理解、陪伴,減少他們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包容他們的做不到和犯下的低階錯誤。

      對於兒女來說,之前我們是弱小的孩子,他們是強大的父母,現在我們長大了,成為強大的人,而他們老了,變成了“弱小的孩子”。因此,在與老年父母相處中,我們需要有父母對孩子那般的耐心和付出、理解和陪伴,不讓他們感到孤獨,不讓他們感到被拋棄,包容他們的做不到和犯下的低階錯誤。

      歲月是無情的,誰也避不開年老色衰,都需要真真切切地去體驗它們。老年時,不免有些缺點,會做些看似“愚蠢”的事情。此時,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的體驗是家人的包容、諒解與關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面對家中的老人,我們不妨多些接納、善意、理解和呵護,陪伴他們走過最後的歲月。

  • 2 # 小愛醫生

    因為中老年人有更多的保健需求。就如同做生意容易被假貨騙,找物件容易被中介騙,炒股票容易被操盤騙一樣,當今社會誠信危機,無論做什麼總要交點學費。

  • 3 # 飛俠o

    主要是老年人花錢了,這錢本來是應該留給兒女花的!保健品再不濟,也比垃圾食品強多了,比藥安全多了。保健品就是一種特殊營養,不要奢望它治病,那本來就是不懂的人胡扯!

  • 4 # 使用者121956007356

    一是愛佔小便宜。二是怕死心態,都想象秦始皇.漢武帝求仙丹,長生不老。三是無知愚昧,被胡說八道的偽科學洗腦。四是傳銷人員花言巧語比自己的兒女還親,可是找到了孝順的兒孫啦!

  • 5 # 疼痛診療劉醫生

    為什麼老年人是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

    據我分析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1,老年人很大部分群體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外界資訊速度和渠道不暢,辨別能力不高導致。

    2,保健品推銷員市場公關太厲害,成天阿姨長叔叔短的叫個不停,就差點改口叫爸媽了,還有就是每天給點油鹽柴米之類的小恩小惠,次數多了之後老人家內心就完全不設防了,言聽計從,任其擺佈。

    3,空巢老人太多,子女都不在家,內心空虛寂寞冷,平時家裡冷冷清清,連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保健品推銷員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子女缺位的感情空虛。

    4,保健品的宣傳力度和洗腦戰術奏效,廣告滿天飛,吹得天花亂墜,加上平時把這些老人集中在一起封閉式洗腦,久而久之就深信不疑。

    5,老年人小病小痛多,有了病痛之後喜歡尋找各種好的藥物或者治療方法,只要聽人介紹稍微有點作用的藥物都願意去嘗試。

    這以上諸多因素的疊加導致了老年人容易被騙,很多老人購買保健品花了大量的錢財,透支工資也好,借錢也罷,甚至連棺材本都搭進去,子女親戚發現了也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要想讓老人家減少被騙,只有從源頭上入手,儘量的多去關心h愛護老人,經常噓寒問暖,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有老人家內心豐滿了,騙子們才無懈可擊。

  • 6 # 醫館長

    感謝回答你這個問題,老年人是不是成了保健品的主力軍?我想並不是,保健品每天都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各種的營養劑,各種的維生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當然了,這些東西對於老年人來說更具備吸引力,延年益壽,延緩衰老,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不生病,為兒女減輕負擔。是所有老年人普遍的訴求和需求。

    便宜對於中年人或者是年輕人來說,不足以吸引眼球,畢竟他們是可消費的一部分群體,但是對於多年來省吃儉用的老年人來說,節省是他們這一輩子的主旋律,閒暇下來,因為不能再進行生產盈利,會覺得有種失落感,為了給家庭節省更多的費用不增加負擔。佔便宜,就成了一部分人的心理訴求,在便宜和佔便宜之間,商家巧妙的設定了人情味更多的活動營銷策略,所以三顆雞蛋成了2018年最經典的商業案例。

  • 7 # 大鬧天宮51

    我是退休人員。我沒上過當。出去買菜,逛街,公園,凡是有人送廣告,送東西,咱只當沒看見。地上哪怕有錢包,也別撿。手機上有推銷電話進來,不搭話,直接結束通話。老年人要清楚一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保健品如果有用,還要醫院幹嘛?

  • 8 # 老鄭6584

    老年人為了長壽,缺乏保健知識,文化水平低,保健品人員騙術高,親戚朋友介紹,貪小便宜,保健人員開會汰老年人腦子,免費旅遊,老年人容易上當受騙,

  • 9 # 體彩820

    因為中老年人在經濟上有一定支配權力,在身體上開始出現各種不協調,再加上賣保健品的油嘴滑舌的宣傳,中老年人扺抗能力又差,也可以說一般的,有錢的中老年人群,在賣保健品人的面前跟傻子差不多。也不能完全怪賣保健品的騙人了,坑人了,賣保健品的到你家搶錢了?去你衣袋裡掏錢了?都是中老年自己乖乖的掏的錢,誰逼你了?誰強迫你了?完全怪中老年人自己沒定力,沒主見。

  • 10 # 蓮花山山民

    老年人亞健康,病痛多,過份迷信中醫 ,一些不法廠商,利用老年人的弱點,把一些偽劣的保健品和有效成分很低的保健品吹說成神藥,以高價賣和送的手段,騙老年人的錢。其實保健品確實對老年人防病治療還是很有必要,一要根據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來確定買什麼保健品;二要買國企和外國知名品牌的保健品;三不要購買經過中間環節供應的保健品。我剛退休時身體不健康 ,有頭痛、失眠、中風前兆……從2007年開始服用中央企業為宇航員生產的保健品,至今沒有中斷,我和老伴即將八十歲,現在能吃、能睡、能買菜、做飯、健身、釣魚、上網、寫作、閱讀。我們服用的保健品都是從北京電視臺、央視得到的知識,直接從央企公司購買。部分外中國產品直接由美國寄過來,不經過中間環節。(廣告之嫌,恕不能詳細介紹品種及廠商)

  • 11 # 本能健康

    這個問題換一個標題同樣成立,比如為何女性總成為高價低質化妝品坑害的主力軍,為何病人總成為被過度醫療坑害的主力軍之類。核心的問題其實就是價格管控和是否虛假宣傳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都是管理層面的問題。除了管理的問題,主要是目前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沒有發展起來,中老年群體面臨等待疾病到來前束手無策的狀況,醫療體系非病重不治,非病發不能查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睚眥必報的性格到底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