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0
回覆列表
  • 1 # 唐唐來複

    練過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都說過要提氣,舌頂上顎,但剛剛練習時或初練的入門者,我覺得大可不必按照書上或影片所說的,一定要舌頂上顎,剛入門練習者要記的東西太多了。

    結合我自己練習的經驗:

    首先練其形,即按照影片、教材把一招一式練好,這個過程不追求呼吸,不追求舌頂上顎,而是把動作練好,每招每式,怎麼起怎麼落怎麼收,只需要動作到位即可。

    二是大概一個星期左右,無論是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都可以像模像樣的打一套完整的,肌肉記憶已形成,在此基礎上,開始有意識的注重呼吸,隨著招式,一般是開配合吸,閉配合呼,每一招你都可以找到吸和呼的斷點,這個需要自己去感受體會,開始是自然呼吸,然後是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等,一招一式發力和收力配合呼吸,即做到氣與力合,全身發熱出汗,氣血運走全身。

    三是在二的基礎上,再次有意識的增加舌頂上顎等以前沒有注意的點,這樣氣貫全身,任督二脈皆可打通。

    總結:先練其形(形為陽),再練其氣(氣為陰),形氣相隨,負陽抱陰而全身氣血經脈通達。最後意識舌頂上顎,功到自成。

  • 2 # 尚善意拳養生堂

    第一:先要了解什麼是八段錦?

    八段錦為傳統醫學中導引按蹺中絢麗多彩之瑰寶。一般有八節,錦者,譽其似錦之柔和優美。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箋》中"八段錦導引法"所講:"子後午前做,造化合乾坤。迴圈次第轉,八卦是良因。""錦"字,是由"金""帛"組成,以表示其精美華貴。除此之外,"錦"字還可理解為單個導引術式的彙集,如絲錦那樣連綿不斷,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第二:瞭解什麼是舌抵上顎?

    舌抵上顎即舌尖抵上齒齦,舌頭中部拱起輕抵上顎。氣功學中認為這是溝通任督二脈的橋樑,俗稱“搭鵲橋”。中醫學認為,督脈循背,總督周身陽脈,為陽脈之海;任脈沿腹,總任一身陰脈,為陰脈之海,兩脈各斷於上顎和舌根。

    第三:舌抵上顎具體怎麼做以及其原則原理?

    “指嘴閉齒合,舌尖抵上齒齦,舌頭中部拱起輕抵上顎”這種作法正確,“舌抵上顎”使到很多練家誤解為“舌頭上卷用舌底面接觸齒齦上部凹處”。舌頭在技擊運動中有三種姿勢。發力時舌頭要用力往下沉;跳起時舌尖朝下向後收;用前額打人時舌尖才要抵上顎。

    要解釋上面作法的正確性,首先應把“舌抵上顎”作用說清楚。“舌抵上顎”的作用:其一是產生涶津,其二是接通任督脈。舌自然貼上顎,如何做到自然貼到上顎去?那意境就是口象含著舌頭,小孩子就是含著舌頭的,所以小孩子涶津長流。大家試試,把舌頭自然含著,讓上顎觸到舌頭就行,不要管它觸及舌面什麼部位。這樣含著舌頭不一會涶津就能滿口。如把舌頭捲到上顎去,不僅僅口部僵硬,牽動到臉部和整個頭部都緊張,口中乾乾的。在練功中,一般不要刻意“舌抵上顎”的,如感覺舌抵上顎不舒服,影響到練功入靜,就不用去要求這部位做到位。當通督後要接通任脈時,它自然會有種磁吸力讓舌頭貼到上顎去貫通任督脈的。

    休真子說舌尖要放到發“而”這個音的地方。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練習八段錦的時候,如果再加上舌抵上顎,效果會更好!如果是初練八段錦,也不必太刻意,畢竟先把動作和呼吸都做正確才是第一步,等動作很熟練後,再把舌抵上顎加上,會事半功倍!

  • 3 # 正氣站樁學堂

    功法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功態層次上會有所不同。

      本人建議遵循道法自然的規律,因此在練習八段錦時不建議舌頂上顎,自然放平即可。

      另外在練習八段錦時不要只注重形態上的動作,我觀察了很多人,當然包括公園裡的老先生老太太,雖然動作做得挺慢,但大都只是在動作上做做樣子,對於真正的養生還達不到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怎麼才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