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資料庫

    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往往是認為核武器的威力過大導致的。其實講真,核武器的威力並不是想想的那麼大。

    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並不是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

    在戰爭中只要能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的武器都會被毫不猶豫的使用出來,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大量的使用化學武器了。我們所熟悉的光氣、芥子氣、氯氣等等一系列的化學戰劑其實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投入實戰,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根據統計,在一戰中化學武器一共造成了1176500例傷亡案例,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5倍。

    從擴大戰果的方向上來看使用化學武器雖然不人道但是很有效。

    而美蘇冷戰之所以沒有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主要原因在於聯合國的作用,五大流氓都可以在聯合國的框架內透過外交手段來解決大部分問題。這裡就有五常的一票否決權的作用了。

    例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案例:這裡面俄羅斯就熟練的運用了一票否決權,講真,這次的一票否決權就是耍流氓。

    在期間普京和奧巴馬直接就克里米亞問題透過電話,雖然在電話打完之後奧巴馬講話呼籲“俄羅斯緩和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把俄軍撤回基地,不要干涉烏克蘭其他地區的事務。”

    但僅僅是呼籲並沒有真正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動作。

    而在克里米亞危機3年後,同樣的一個戲碼出現了,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公投。92%的投票民眾支援加泰隆獨立。但是由於這個地方僅僅是西班牙並不觸及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加泰隆共和國現在存在嗎?完全沒有吧?

    所以就世界局勢來說,在聯合國成立後,完全有方式用白手套的手段來解決之前需要用戰爭來解決的爭端問題。這才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最主要原因

    否則當年費勁吧啦的組建一個叫聯合國的組織是做啥呢?

  • 2 # 老劉

    大家知道,美蘇冷戰從上個世紀的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開始,到1991年蘇聯解體結束,歷時44年。

    毫無疑問,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的激烈搏弈對峙,有時幾乎達到最後攤牌不惜一戰的境地。例如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這就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說實在的話,如果沒有核武器的制約,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在那個年代打起來了!試想,在近幾年來,如果俄羅斯手中沒有掌握比美國還多的核武器的話,一個擁有超級軍事力量的美國在敘利亞面對俄羅斯的時候,美國還會忌憚俄羅斯嗎?要明白,俄羅斯常規軍事力量和美國相比相差甚遠,如果不是空基、路基、海基戰略核武器能夠和美國對抗,美國早就會來用常規戰爭的手段來與俄羅斯一決雌雄了。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核武器,那麼真的難以想象今天在世界上正在進行的戰爭不知要增加多少倍,全球和平的穩定性也早就不復存在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早就打起來了。所以核武器在很大意義上的確充當了保持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遏制力量,這是不言而喻的。

  • 3 # 薺菜糰子

    歷史沒有如果,所以這個問題不可能有明確答案!只能說,少了核武器的制約,爆發戰爭的機率增加了。但即便沒有核武器,二戰的慘烈和破壞性對各國的警示也是重大的,輕易不會進行全面戰爭。至於戰爭究竟會不會爆發,沒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

  • 4 # 奮鬥的高富帥

    所有國家都懼怕核武器的威力,哪怕美國,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有毀滅世界的能力,誰也不敢大動干戈,所以只有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一系列區域性戰爭,沒有爆發過世界大戰。古巴導彈危機最後雙方妥協就是對核武器恐懼的一個縮影。

  • 5 # 揚揚156319522

    武力征服整個世界易成為公敵。打造自己一流國家水平。重視結交盟友。用嚇。絞。把世界絞的亂中有續。才能賴以生行。結盟與核武器都有才是完美。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當中的惡,沒如果有核武器,必然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一個國家擁有了絕對實力,能夠唯我獨尊,沒有任何勢力和個人擁有制裁的手段時,單靠道德是無法約束人性中的貪婪的。

    蘇聯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強大,軍隊有1200萬人。陸軍已經透過戰爭歷練,成了陸戰之王。斯大林也常常在一些國際會議中頤指氣使,霸道囂張。可是,蘇聯真正的實力,斯大林是非常清楚的,他的這種表現其實是色厲內荏。

    蘇聯在二戰中的損失非常慘重,不僅僅是經濟,還有人員,蘇聯幾乎打光了整個國家,戰後恢復,加上從德國等地掠奪,一直到1950年時,也只是剛剛恢復到戰前水平。此時的美國及其盟國的實力,已經如同一座高山橫亙在蘇聯面前。

    英國的丘吉爾有鐵幕理論,美國有“麥卡錫主義”,對待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的競爭,西方社會針鋒相對。英國在邊上鼓譟,美國操縱的聯合國,則頻繁在全球各地發起熱戰,用以圍堵紅色意識形態的擴張。

    與之相比,蘇聯雖然也拉攏了不少盟友,可是這些盟友都是後發國家,經濟實力弱,在競爭中幫不到什麼忙,反而還需要蘇聯反哺。所以,處在這種競爭態勢中的蘇聯,在國際上的環境相當孤立無援。

    蘇聯此時唯一能夠自救的手段,就是獲得對等的摧毀能力,核武器就是這樣一件武器。

    其實,當時很多科學家都有這樣的想法。

    核武器的威力過於強大,只被美國壟斷的危害,全世界都看的到。美國動輒搞核訛詐,要打造美國的世界帝國。出於對缺少制衡的權力的不信任,很多同情蘇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家都在有意無意地幫助蘇聯獲取核武器研發資料。蘇聯能夠在1949年試爆原子彈,與這些科學家的支援是分不開的。

    即使有了核武器,可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蘇聯步步為營,局勢頗為艱難。

    最讓蘇聯人感到難堪的是古巴導彈危機,這是一場能夠改寫人類歷史的軍事對抗危機。如果有平行宇宙的話,可能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人類歷史已經重啟了。

    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蘇聯就加緊研發核武器,在數量和質量上,分別都達到了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地步。同時,在常規力量上,尤其是海軍的發展建設上,蘇聯也逐漸具備接近了美國的實力。這樣,蘇聯才在核武器威嚇下,與美國實現了軍事戰略的平衡。

    有了軍事實力的支撐,和平發展才有了希望和可能。

    人類歷史上科技發展最快的那些年,恰恰是冷戰時期。讓人覺得弔詭的是,人類時刻都處在毀滅的邊緣恐怖平衡,恰恰是因為核武器確保了兩種敵對的意識形態都擁有互相毀滅的實力,才確保了競爭成為主流。

    所以,在那些年,蘇聯和美國在軍用、民用科技上分別投入了巨量的資金,兩個意識形態陣營的科學家也使出了渾身解數,發展出了非常多的黑科技,有的一直延續至今,切切實實地影響了世界發展的程序。

    當蘇聯解體了,原有的意識形態的競爭因素不在了,資本家們就馬方南山、刀槍入庫,開始縱情享樂了。他們把大把的資金用來做金融,沒有再用來做科技研發了。不管怎麼說,這也可能是蘇聯解體帶給世界的另外一種創傷吧。

    不過蘇聯雖然解體了,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卻依然擁有著可匹敵美國的核武器。只是俄羅斯沒有了紅色的意識形態,單純擁有著恐怖平衡,只能讓俄羅斯免於被毀滅,而不能讓它成為世界一極。

    美國依然是馬照跑、舞照跳,雖然看俄羅斯這個仇家的兒子不爽,不過還是不敢太過分,世界雖然紛亂了不少,可還不全是美國的一言堂。這其中,核武器的功勞不少。

  • 7 # 兵說

    在一定程度上,核武器讓激烈對抗的雙方能夠冷靜下來,採取措施緩和瀕臨熱戰的雙方關係。

    核武器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為美國和蘇聯為了在核武器數量上壓倒對方,拼命的增加核彈頭的數量,雙方的核武庫不斷膨脹,到上個世紀80年代,美俄兩國的核彈頭數量達到了令人吃驚的3萬枚,雙方各自的數量大體相當。

    美蘇各自擁有這麼多數量的核彈頭,為的就是在對方首先發動核襲擊之後,確保有能力反擊並摧毀對方。實際上,當時兩國的核彈頭數量已經早就超出了這個目標,美俄的核武器數量不僅僅是摧毀對方了,整個地球都能被毀滅多次,這就是所謂的“恐怖核平衡”。這種平衡導致雙方誰不敢輕舉妄動。

    面對動用核武這麼嚴重的後果,美蘇兩國都沒有膽量挑起戰爭,因為一旦開啟戰端,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升級到動用核武器的程度。一旦有一枚核彈騰空,毀滅世界的核戰爭就開啟了,核戰之後什麼都沒有了,這也違背了發動戰爭的初衷。因此冷戰時期儘管有激烈的對抗,甚至區域性的衝突,但是終究沒有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其中“恐怖核平衡”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8 # 鐵人三拳

    這個標題很適合當今世界緊張局勢,因為新的世界又一次冷戰態勢已經形成。如果沒有核威懾的重要作用,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世界二戰最後結束主要歸功於美國在日本本土投放了二顆原子彈。但人類同時認識到核武器對世界會產生毀滅性的災難,尤其是前蘇聯在五十年代也成功研製出來了核武器。

    六十年代初,美蘇二國不同政治體制國家陣營互相對峙,尤其古巴導彈危機事件,美國肯尼迪政府核按鈕即刻亮起,赫魯曉夫在關鍵一刻向美國妥協,這是冷戰期間蘇美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危機雖然僅僅只有持續了十幾天,蘇美雙方都已經開啟了在核按鈕,人類世界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也處於千鈞一髮之際。

    古巴導彈危機事件發生後,法國,英國,中國相繼成功研製了核武器,由此世界核武國家公約誕生。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不久提出:世界新一輪冷戰跡象出現,世界幾個主要大國軍備競賽開始……。

    隨著人類太空技術的發展,人類世界國家之間在未來冷戰軍事格局和軍事競賽中會越來越不確定,一旦擦槍走火,後果不堪設想!筆者認為:人類社會已經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機會和可能性”了!一旦大國之間發生戰爭就會導致全世界直接而徹底毀滅!人類社會倒退到原始社會完全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3000到15000之間的摩托車有什麼好的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