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睿晟財稅老王
-
2 # 張歌佬
現在什麼生意都難做,相對來說與家庭消費相關的比較火。比如餐飲、烘培、水果生鮮、早餐包點等。但是餐飲相對投資會比較大,競爭也大。找一些相對中高檔的小區做生鮮便利店還是可以考慮,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風險,找準位置,控制好成本。單店正常控制在25-30萬可以了,兩三個店基本控制在50-80萬以內,正常經營一個月單店可以做到20-30萬,不要跟大的比,把產品和服務做好做精。見縫插針還是有很多機會。個人建議,也是實操過的,絕非信口開河。再多再深就不便講了,僅供參考!
-
3 # 論點雜壇
1.沒行業經驗首選加盟,多考察學習對比,看看別人旗艦店的成功原因,產品或者服務優勢,選址裝修營銷政策之類的。看多了哪怕沒什麼行業經驗,也能有點心得。
2.還是要結合自己之前的經歷,或者自己所瞭解的一些行業的產業鏈,看看自己有沒有適合涉足的地方。
一個朋友,十年前是拉地排車的,在市場上拉地排車,經常給一家做裝飾材料家裝內飾的店鋪拉貨,活很多,也能透過一些細節看出利潤很高。瞭解貨源產品之後,去另外一個市場開了個店,一路幹到現在,工廠已經有200多工人了……
另一個夥計是開大貨車的,每個月從山東跑幾趟四川送木粉,木粉還不如運費值錢。瞭解到四川客戶買木粉做香用的,果斷買了兩臺機器做香,一年功夫,掙了錢,機器也變成七臺。這些都是身邊的例子,每個人周圍都有類似蘊含商機的資訊,關鍵是你發現關注沒有!
當然,商機是一部分,有魄力去選擇投入,還要有行動力,要有韌性去克服執行中的困難。
最重要要有銷售能力,銷售能力對實體很重要!感覺銷售能力一般的話,還有第三條…
3.如果銷售能力一般,可以選擇做網店,做實體找個銷售團隊成本太高,做網店就簡單多了,周圍有什麼工廠,哪些產品?成本多少?瞭解這些以後,可以去網上找同款產品研究利潤,或者乾脆一點,直接找個代運營公司,讓他們給分析市場,你提供幾款能拿到低價的產品,讓他們幫忙選款選品。
網店代運營的成本相比較實體銷售團隊的成本低太多了,運營一家店鋪一個月也就3000塊錢,兩個月能不能行就看出來了,加上開店的投資,中間推廣的投資,一個店鋪兩個月的成本也就兩三萬,成功一家店鋪投資回報率就是驚人的!
你完全可以開個十家八家的網店,就找一些人做客服發貨,然後運營公司怎麼也能做成功三家五家的。
記住一點,再好的運營公司也有做不起來的產品,再差的運營公司也有真實成功案例,網店這一塊,同樣的主圖詳情價格,這個月能做起來,下個月就不一定做起來,有偶然的因素,運營公司做的店鋪產品多了,大體能總結一定的規律,成功機率高一點。不過成功以後回報率確實挺高!而且等運營公司做起來以後自己接過來就行,維持現有的推廣力度,一般店鋪就能平穩賺錢了,真的好幾家店鋪都做起來了,再招聘個專職運營就是了。
真的網店做起來了,然後慢慢再自己生產產品,涉足實體也更好,有銷售基礎以後做實體會輕鬆很多,到時候可以再開個阿里巴巴,線下的渠道商客戶也會慢慢開拓出來,整個鏈條就完善了……當然,還可以再開拓外貿,或者產品升級,再考慮品牌化,基本盤穩定以後,可以選擇的方向還是很多的。
-
4 # 91越來越好
如果沒有熟悉的行業,這種經濟狀況下,還是先不要著急投資。錢投出去非常容易,但要收回來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可以先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做詳細瞭解,然後再做決定。
回覆列表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訊息是這麼寫的說,嗯,一個五線城市的普通的上班族,嗯,房子拆遷分了200萬,那這200萬幹什麼呢?這個人其實他家裡也有房子,然後他講了一個事兒,就是我這個錢就是要存到銀行去,呃,只有存到銀行裡才是保險的,有人說你存到銀行會貶值會通貨膨脹,其實給你最好的建議呢,就是認清自己。哪個事是你能做的,哪個事是你不能做的,所有人都覺得我突然間來了這筆錢,然後我就要去投資就要去幹什麼,你會發現這筆錢來的容易去的也容易。另外有一個數據呢,是這樣證明的,就是說所有全世界呃中彩票的人,嗯,10年之後95%的人,彩票的大獎的生活狀態還不如沒中獎之前。所以最終的建議就是有這個能力呢,就做你熟悉的行業,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呢,就老老實實看住這個錢,不要隨便投資。200萬現金可以考慮做一下配置,比如說拿出一部分錢去投基金,那你說我不會選,那你就選個指數基金。如果需要房子,那你就花一點錢買一個房子,那房產投資是不是一個好的方向呢?說不準這個要看眼光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