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黎八卦資訊
-
2 # 大頭魚樂
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也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安排在七點左右,午餐在一點左右,晚餐在七點左右。有些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習慣喝午後咖啡、吃蛋糕。德國菜不像法國菜那麼複雜,也不像英國菜那麼清淡,它的主要特點是樸實、實惠。
在德國,當地人的早餐基本上大同小異。飲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包括咖啡、茶、果汁、牛奶等。主食主要是麵包,德華人對於麵包有著幾乎執著的偏愛,有這樣一個誇張的資料,據說德國每個人平均每年吃麵包的質量超過八十公斤。
不過和我們日常所偏愛的麵包不同,德華人喜愛的麵包絕大多數都是保持原味的小麵包。為什麼偏愛小麵包?德華人吃麵包的時候喜歡加上很多配食,比如在吃的時候多半會配上一點黃油、果醬等調味品。除了這些調味品之外,有的還會加點水果蔬菜,香腸和火腿等食物。每次吃這些的時候總是莫名想起國內的手抓餅,吃的時候也會加上一些蔬菜,肉類等。在德國旅遊的時候,可以買上一些試試。不過要注意的是,小麵包最好現吃現買,因為隔了幾個小時之後它就會變硬,口感上就會差上很多。
德華人的午餐主食以肉類為主,如豬排、牛排等。此外德華人對於土豆也會是非常喜愛的,烹飪形式多樣,除了我們熟悉的炸薯條之外,還有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土豆餅等多種烹飪方式。
德國的晚餐一般是冷餐,主食依舊是德華人喜愛的麵包。一般都會有肉食拼盤,還會配上一些蔬菜,比如小蘿蔔、西紅柿、黃瓜等,還有新鮮的水果,有的還會出現各種乾酪(不過這種幹乳酪我實在是吃不習慣)。
德華人在飲食方面是十分的節儉的。對於浪費食物是有點深惡痛絕的。所以與德華人一起進餐,不要點太多食物,以免吃不完,留下的印象並不是很好。在德華人的眼中,即使是湯也要用麵包蘸著吃下去或喝光。吃飯的時候,胳膊肘最好不要放在餐桌上,喝湯時也儘量不要發出聲音!
-
3 # 慢食fooding
專業是可以是稀裡糊塗選的,吃飯不能隨隨便便吃的。大家都知道德國製造非常耐用,按照德華人的性格做什麼事都是一絲不苟,吃飯也同樣如此。對刻板守時的德華人來說每天吃什麼思路也是非常清晰,嚴謹。
接著我將回答這兩個問題,大家請往下看↓
德國的主食一般以麵包或土豆為主。德國麵包種類繁多,新鮮又好吃。與麵包搭配一般有甜有鹹,一般甜的就是要配上各種果醬、巧克力醬、花生醬等。鹹的就是各種肉類香腸或者乳酪等。
早餐(Früstück)德華人非常重視早餐,甚至上升到了“早餐文化”,作為一天的開始,德華人會將早餐進行精美的擺盤,然後才開始享用,不得不說真是滿滿的儀式感。
通常他們會吃麵包|香腸搭配上一杯咖啡,或者是花草茶、牛奶酸奶,或者是自己精心搭配的水果鮮榨果汁。還有乳酪、水煮蛋、酸奶、水果燕麥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搭配。
午餐(Mittagessen)午餐又叫“正餐”,和華人一樣,他們的大餐都集中在午餐中,肉,魚,義大利麵,各種沙拉水果,配菜甜點,飲料和湯等等,種類豐富十分。
晚餐(Abendessen)這一頓就吃的很簡單了,當然也離不開面包和德國火腿。還有很多德華人非常喜歡土豆。做法也是非常多樣,土豆餅、土豆泥、或者直接烤制。色拉也是晚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
補充一下德華人是一日四餐,第四餐就是下午茶啦,咖啡、茶加蛋糕。德華人非常喜歡甜食,各種醬,蛋糕,巧克力都很甜。所以搭配咖啡茶作為下午茶可以起到很好的中和。
總體上德國的日常菜系以冷餐為主,肉食為主,無論是搭配著麵包的早午餐,還是有充分的時間在廚房中烹製的晚上正餐,都離不開肉類。要是我們華人到了那裡,相信大多數都是吃不習慣的吧!而且以喜歡趁熱吃的華人的角度來看,德國應該是世界上最不注重飲食的民族之一了,很多人可以一天三頓吃冷麵包,經常還是隻抹了一點加了香料的乳酪的那種,沒有任何蔬菜和肉。很多家庭常年三餐只有一餐是熱的,兩餐是熱的已經非常不錯了,常年幾乎三餐都是熱的基本沒有。
之前還有一個調侃說一個德國媽媽說要給孩子準備午餐了,結果拿出了幾片面包和一罐Nutella榛子醬,抹好了叫孩子來吃,只吃這個,沒有任何蔬菜和蛋白質類的食物!
-
4 # 亞洲食學論壇
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也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安排在七點左右,午餐在一點左右,晚餐在七點左右。有些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習慣喝午後咖啡、吃蛋糕。德國菜不像法國菜那麼複雜,也不像英國菜那麼清淡,它的主要特點是樸實、實惠。
在德國,當地人的早餐基本上大同小異。飲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包括咖啡、茶、果汁、牛奶等。主食主要是麵包,德華人對於麵包有著幾乎執著的偏愛,有這樣一個誇張的資料,據說德國每個人平均每年吃麵包的質量超過八十公斤。不過和我們日常所偏愛的麵包不同,德華人喜愛的麵包絕大多數都是保持原味的小麵包。為什麼偏愛小麵包?德華人吃麵包的時候喜歡加上很多配食,比如在吃的時候多半會配上一點黃油、果醬等調味品。除了這些調味品之外,有的還會加點水果蔬菜,香腸和火腿等食物。每次吃這些的時候總是莫名想起國內的手抓餅,吃的時候也會加上一些蔬菜,肉類等。在德國旅遊的時候,可以買上一些試試。不過要注意的是,小麵包最好現吃現買,因為隔了幾個小時之後它就會變硬,口感上就會差上很多。
德華人的午餐主食以肉類為主,如豬排、牛排等。此外德華人對於土豆也會是非常喜愛的,烹飪形式多樣,除了我們熟悉的炸薯條之外,還有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土豆餅等多種烹飪方式。
德國的晚餐一般是冷餐,主食依舊是德華人喜愛的麵包。一般都會有肉食拼盤,還會配上一些蔬菜,比如小蘿蔔、西紅柿、黃瓜等,還有新鮮的水果,有的還會出現各種乾酪(不過這種幹乳酪我實在是吃不習慣)。
德華人在飲食方面是十分的節儉的。對於浪費食物是有點深惡痛絕的。所以與德華人一起進餐,不要點太多食物,以免吃不完,留下的印象並不是很好。在德華人的眼中,即使是湯也要用麵包蘸著吃下去或喝光。吃飯的時候,胳膊肘最好不要放在餐桌上,喝湯時也儘量不要發出聲音,大概就是這樣了,不足之處還望海涵。祝各位去德國玩的開心。
Cola
回覆列表
德國一日三餐時間分配一般是:早餐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在晚上七點。與我們不同的是,德華人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有些德華人習慣在下午四五點鐘“加餐”,即喝杯咖啡或茶、吃塊蛋糕或幾塊餅乾。德華人的早餐不僅品種豐富,且色香味俱佳。早餐的內容一般首先是飲料,包括咖啡、茶、各種果汁、牛奶等,主食為 各種麵包,以及與麵包相配的奶油、乾酪和果醬,外加香腸和火腿。為其一上午緊張的工作提供足夠的能量。他們的午餐一般比較簡單,如一塊熟肉、肉餅配煮菜和麵包,或燉牛肉配米飯和生菜,飯後喝一杯咖啡或吃一個冰淇淋。德華人簡化午餐並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節省時間。我們都知道,德華人工作是很勤奮的,時間就是金錢。晚餐通常是冷餐,內容是很豐盛的:一盤肉食的拼盤,鮮嫩可口的蔬菜,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櫻桃。還有各種風味的乳酪,主食是麵包。
正餐前大多有一份開胃湯,主菜不是魚就是肉。德華人一般胃口較大,喜食油膩之物,所以德國的胖人極多。在口味方面,德華人愛吃冷菜和偏甜、偏酸的菜餚,在飲料方面,德華人最欣賞的啤酒。美食還有著名的德式香腸,德式清豆湯、德式生魚片、德式烤雜肉、德式肉腸、酸菜、德餐式蘋果酥、煎甜餅等。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大聲吵鬧。吃完飯後,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也應摺好,放在桌上,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