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一千五

    夷陵之戰,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說劉備剛愎自負,不聽善言,給新建立的蜀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一,劉備出兵七十萬,戰將數十員,戰後損失慘重

    孫權收了張達,範疆帶來的張飛的人頭。然後對他的大臣們說:

    今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餘萬,御駕親征,其勢甚大,如之奈何?

    劉譁勸曹不要伐吳說:

    近東吳陸遜,新破蜀兵七十萬,上下齊心,更有江湖之險……

    這兩例都說劉備出兵東吳用了七十萬。實際上是有水分的。蜀國不可能有這麼多士兵。但是,姑且如此吧!

    劉備損失了傅彤,程畿,馮習,張南,沙摩柯。黃權被迫投降了曹丕。

    其他跟隨都大將差不多死之夷陵戰場上。劉備逃回白帝城。

    新生的蜀國遭到慘重的損失。

    與敵國交戰,必然的關係破裂得流血。劉備與孫權對立起來,更不要說曹丕了。蜀國實力和外交陷入絕境。這還不算,曹丕採用司馬懿的計劃,再加一把火。企圖把蜀國燒成灰。

    二,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曹丕一聽說陸遜擊敗了劉備,掃蕩了劉備七十餘萬蜀兵。以為蜀國山窮水盡,所以,要來分一碗羹。主意一出。問大家怎麼打。司馬懿說,要打蜀國,就要打痛諸葛亮一路二路沒有名聲,陛下派五路,從幾個方向齊頭並進 蜀國就招架不住,諸葛亮必然失敗,曹丕大喜,讓司馬仲達去安排。

    鮮卑國柯比能;遼西羌兵十萬,取西平關;蠻王孟獲十萬 攻打益州;派人與孫權結盟,得十萬出峽口;上庸孟達十萬攻打漢中;最後一路派曹真領十萬直接到陽平關取西川。

    合計五十萬,看來諸葛亮碰上打麻煩了。

    但是,諸葛亮把它們都解決了。

    三,重新與孫權聯合,共同對付曹魏

    諸葛亮解決了其他四路,只有孫權一路特別謹慎,不僅要解決軍事上的麻煩 更重要的是要解疏通長久的外交上的障礙,持久的友好相處,對付曹魏。諸葛亮經過篩選,讓鄧芝出使東吳,鄧芝不辱使命的完成了任務,從此吳蜀結盟。東西呼應,給曹魏帶去了許多麻煩。

    四,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的叛亂

    諸葛亮帶領蜀國軍隊,深入南方,攻心為上。把南中地區安撫下來。諸葛亮的邊疆政策,給內地還邊疆民眾帶來了巨大安寧。在蜀國存在時期,南方沒有發生過一此叛亂,證明了諸葛亮的民族政策的優越性。

    五,諸葛亮在與東吳結盟後,大量發展生產,開發蜀國各種資源,經濟實力強大起來

    諸葛亮在成都平原上努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工程,維修都江堰。開發蜀國的井鹽,廣泛地栽桑養蠶,把蜀錦的生產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如此一來,諸葛亮就在幾年的時間裡,把疲弱不堪的蜀國拯救出來,挽救了了由於劉備盲目出兵給蜀國帶來的災難。算得上“挽狂瀾於將傾”

    諸葛亮做完這些,準備與司馬懿交流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以及其他的具體操作了。

  • 2 # 鐵馬冰河wu

    由於關羽違背了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曹之基本方針,不僅丟掉了戰略要地荊州,還落得個兵敗身亡的可悲下場;劉備繼續發展這一錯誤,他不顧群臣反對,執意空國而出,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同時復奪荊州。

    221年7月,劉備伐吳之師即將出發,命車騎將軍張飛率精兵萬人出閬中會江州。不料性格暴躁、喜鞭笞士卒的張飛被其部將張達、範疆所害,兇手帶著他的首級順流東下投孫權去也。劉備得知後,悲痛萬分,對孫權的仇恨倍增,於是立刻傳旨東征。在此期間,孫權遣使求和,劉備盛怒不許。

    臨危受命的東吳大都督陸遜見劉備傾巢而來,兵鋒甚銳,知道硬拼是不行的,只好收縮兵力於夷道、猇亭,據險堅守,與蜀軍形成對峙之勢,絕不輕易出戰。劉備與陸遜相持於猇亭,他見陸遜堅守不出,求戰不得,只好作與吳軍打持久戰的準備。他認為,吳軍善於水戰,卻不諳陸戰,為避免以短擊長,他下令“棄船就步”,讓全軍一起上岸,為防吳軍偷襲,截斷歸路,又在崎嶇蜿蜒的山道上樹柵連營700餘里。

    劉備命蜀軍在險峻狹窄的山道上建40餘屯,連營700餘里,恰恰犯了兵家大忌。

    陸遜最怕蜀軍水陸並進,猛攻夷陵。如今,他見劉備並沒那樣做,反而樹柵連營700裡,正中了自己“以逸待勞”的圈套,心中大喜過望。

    雙方對峙到閏6月,風向突變,陸遜見反攻時機已到,於是下令發動奇襲,並順風縱火,霎那間,火借風勢,劉備大營內外頓成一片火海。待火勢形成,陸遜下令吳軍發起全線反攻。吳將朱然、韓當各率5000兵馬,攻破蜀軍先鋒,接著向蜀軍側翼迂迴,準備一舉切斷蜀軍退路。蜀軍大敗虧輸,大將張南、馮習、傅彤、武陵蠻王沙摩柯、從事祭酒程畿等人相繼陣亡,將軍杜路、劉寧等無路可逃,被迫投降。蜀軍土崩瓦解,損失了數萬人。

    在趙雲、馬忠等人的接應下,劉備好不容易脫險,帶少數殘兵敗將狼狽不堪的退回白帝城。

    彝陵之戰的慘敗,使諸葛亮制定的第一步戰略計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不久,劉備在悔愧交加下病死,諸葛亮、李嚴受命輔佐17歲的後主劉禪,以丞相的身份擔負起治理並振興蜀漢的重任,確實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

    彝陵慘敗後,蜀國實力大損,除敗死荊州的關羽外,張飛、馬超、許靖等文武大才相繼凋零,不僅形勢嚴峻,而且人才匱乏,諸葛亮肩上的擔子著實不輕,但他對完成統一天下的目標是堅定不移的,他執掌朝政後,篳路藍縷,勵精圖治,可謂用盡全部精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待劉禪的統治基本穩定後,他開始著手實現“隆中對策”的第二步計劃。首先,他派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逐漸修復了彼此的裂隙,恢復了和孫權的聯盟關係。同時,獎勵耕織,恢復經濟,訓練士卒,發現並培養人才,穩定內部,積蓄力量,準備出師北伐。

    不久,原已安撫的南中(今四川南部、貴州西北部、雲南東北部),突然發生了叛亂,蜀漢派去的太守被殺。叛亂髮生後,諸葛亮為穩定蜀漢後院,為北伐準備條件,於是親自率軍南征。

    諸葛亮認為,要徹底平定南中,必須採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不能專門依賴武力,而是要設法征服南中人心。

    之後,蜀國南征大軍用諸葛亮事先制定的“撫而不討”方針,先殲滅豪強雍闓、高定、朱褒的叛亂主力,對當地少數民族叛酋孟獲卻採取“和”、“撫” 的原定方針, 先後七擒七縱,使孟獲心悅誠服,徹底歸降蜀漢。

    孟獲感到諸葛亮確實足智多謀,又不是存心與自己為敵,便對諸葛亮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由於孟獲降服,南中地區其他反叛勢力也紛紛前來歸降諸葛亮。225年秋天,諸葛亮取得了南征的最後勝利。

    諸葛亮的高明在於,他能把政治攻勢和軍事攻勢巧妙地結合起來,用恩威並施之策,以實現心服。所以,諸葛亮寓政治於攻戰之中,一舉獲得了南中地區長治久安的大好局面,為他後來“五出祁山”、即五次出兵北伐曹魏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可以說,假如沒有“隆中對策”的戰略指導,沒有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與獨撐危局,不僅極其弱小的劉備集團不可能同強大的曹魏、孫吳形成鼎足之勢,而且在劉備遭受彝陵慘敗後,若無諸葛亮殫精竭慮的輔佐劉禪,和孫吳,定南中,平夷越,五伐中原,蜀國不要說無力抗衡曹魏這樣的大國,恐怕連孫吳都對付不了,或許風雨飄搖的蜀國早就在彝陵之戰後被魏、吳聯手滅了國。

    【插圖源於網路】

    【寫作不易 請勿搬運】

  • 3 # 戴眼鏡的獴

    夷陵之戰以後,諸葛亮面對的蜀國可以說是一個爛攤子。荊州徹底丟失,軍力受損嚴重。關羽、張飛、馬良等良將謀臣身死,黃權降魏、孟達反叛、南中四郡動盪。正像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這個局面,諸葛亮展現出了一個優秀政治家和戰略家的能力。在執掌蜀漢政權之後,採取了以下的步驟:

    一是力排眾議,迅速與東吳重新修好再度結盟。當時蜀漢可以說是四面楚歌,面臨內外的壓力。與東吳集團二次結盟是唯一選擇,首先東吳不會再進攻,其次漢中方面來自魏國的壓力也減輕了,使自身能騰出手來平定內部叛亂。

    二是在經濟上“務農植谷,閉關息民 ”,透過鼓勵生產修養生息恢復國力。1、大力提倡發展蜀錦。2、派遣專門的官員徵調一千二百人常駐都江堰,維護蜀漢農業的命脈。3、大力發展製鹽、制鐵等產業。4、推行軍屯政策,減輕民眾負擔。

    三是親自帶兵平定南中叛亂,並繼續渡過滬水,深入不毛之地,進攻南蠻王孟獲,七擒七縱,使得南人歸心,原本不屬於益州的南蠻之地也劃入蜀漢版圖。

  • 4 # 六千里路

    夷陵之戰對於蜀漢,對於劉備來說都是騎虎難下形勢後的不得以之作為。一,蜀漢自稱延續大漢國祚,以正統自居,當時形勢而言,蜀漢只能挑實力較小的東吳開戰;二,劉備稱帝以來,為了樹立威望,為了平息舊部屬下的怨氣,對東吳下達征討令,本想打一場糊塗仗,可他自己沒想到會輸得這麼快,敗的這麼徹底;劉備的軍事才能確實一般,當時五虎將,死的死,子龍長期被委任警備中央之職,蜀中無大將。個人覺得,如果調魏延來擔任攻吳先鋒,再選派得力干將堅守漢中,或許可以在蜀吳戰爭中獲得一絲希望。

  • 5 #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問的好。

    諸葛亮怎麼做的呢?

    對內是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對外是聯合東吳共抗曹魏。

    先說對內。

    劉備去世以後,蜀國內亂四起。

    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

    面對嚴峻局面,諸葛亮知道蜀國現在國力太弱,已經經不起任何折騰。一旦平叛失利,蜀國就會滅亡。所以他找了個藉口,對叛亂不予理會。一心一意恢復生產,休養生息。

    三年以後,恢復的差不多了,諸葛亮才率軍南征。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可以說,這三年的時間,是蜀國生死存亡的三年。也是蜀國從滅亡邊緣逐漸恢復的三年。

    隨後,又休養了兩年。諸葛亮才出兵北伐。

    第二是對外。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派遣使節,與東吳聯姻和親。重新建立吳蜀聯盟。

    固守漢中五年。對曹魏,不挑釁、不進攻。使曹魏上下放鬆警惕,以至於產生了“蜀中寂然無聲”的感覺。從而爭取了五年的寶貴時間。

    諸葛亮的一系列神操作,使蜀漢渡過了最危險最脆弱的三年,一舉轉危為安。

  • 6 # 皛川

    哈哈哈,沒有讀過《三國志》。單從《三國演義》小說中分析,白帝城託孤,劉備殯天之後,諸葛亮力挽狂瀾主要表現在:

    第一,輔佐幼主登極。

    國不可一日無君,劉禪又是唯一的繼承人。所以,輔佐劉禪登基是頭等大事。其中,新的人事安排是頗費周張的。

    第二,是平定當時蜀地附近少數民族地區的叛亂,也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劉備死後,蜀國對曹操暫時夠不成什麼威脅了。天下的主要矛盾,轉移到曹、吳之間。

    所以給了諸葛亮休養生息,發展壯大蜀國實力的機會。也為後來的伐曹堅定了軍事基礎和經濟實力。

  • 7 # 碧水青山0

    諸葛亮沒有力挽狂瀾呀!丟失的地盤沒有收回來,新地盤也沒有開拓。

    如果把沒亡國說成力挽狂瀾,那麼他做了兩件事。

    一、派黃承彥用石頭陣警告陸遜。不是石頭陣多厲害,更不是陸遜怕石頭陣或趙雲,而是提醒陸遜,別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因那是八卦陣,暗示:相生相剋。聰明的陸遜自然明白其意:再不撤軍,曹丕會掏肛!

    二、重走“孫劉聯合”路線。孫權稱帝,諸葛亮也不得不低頭,放棄“匡扶漢室”的旗幟,承認“二聖並尊”,為的就是能留點本錢一心應付曹魏。

    此時北伐,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政治口號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感染力、說服力,因為自己已經承認孫權為帝!無論怎麼統一,也是分裂的!

  • 8 # 巴山夜雨涮鍋

    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託孤,傳給劉禪和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滿目瘡痍的攤子。

    從領土來說,蜀漢只剩下益州,地狹人少。蜀吳魏三家土地差不多是7:2:1,蜀漢不但墊底,簡直是慘不忍睹。劉備帶領入川的部隊,又被陸遜給滅了不少。皇帝年幼,朝廷上的波瀾也難以避免。

    相對於最理想化的《隆中對》,眼前的條件面目全非。“跨有荊益”的戰略格局,現在只剩下益州一隅;原本計劃的“兩道出兵”,現在隨著荊州丟失和夷陵之敗,是既沒有“道”,也沒有“兵”;《隆中對》中計劃一員上將從荊州北伐中原,劉備親自帶兵從益州攻擊關中,現在劉備也死了,“上將”也沒剩下。

    相對劉備,諸葛亮身上文人氣更重一些,當時他的名望和魅力也不能和主公相比。因此,諸葛亮不可能繼續劉備這種純性情的執政風格。他要創立自己能夠駕馭的模式。

    這個模式大致包括兩層準則:從公上,嚴肅法紀,遵規守矩;從私上,與人為善,一塵不染。看似簡單,堅持並不容易。

    諸葛亮在蜀漢當了12年一把手,在這12年中,很多高階官員都曾受到他的懲處。其中有的是和諸葛亮很親密的人,比如馬謖;有的是地位很高的人,比如曾與諸葛亮同受劉備遺詔的李嚴。面對這些人的錯誤,諸葛亮都是毫不手軟,依法懲治。

    《三國志》作者陳壽這樣評價諸葛亮對蜀漢的治理:

    法律制定嚴明,賞罰都必然嚴格遵循規則,沒有做了壞事不懲治的,也沒有做了好事不表彰的。這使得官吏不再奸猾,所有人都能自勵自律,道不拾遺,強不侵弱,整個國家的風化也為之肅然。

    同時諸葛亮嚴修私德,尤其強調廉潔。劉備去世後,他身為蜀漢實質上的第一把手,十餘年大權在握,面對“天府之國”四川的良田沃土,依然能廉潔奉公。他曾經給劉禪上表,公示他自己的個人財產情況:

    家裡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棵,土地15傾,靠這些地產,家裡人穿衣吃飯都綽綽有餘。諸葛亮自己在外地施政打仗,吃的穿的都依靠公家供應,所以不需要再置辦其他產業。

    諸葛亮還宣言說,到自己死的時候,不會讓家裡家外有什麼剩餘的財產,免得對不起劉禪。

    他果然實踐了自己的承諾。

    當一個人存了貪念,縱然真是天降奇才,又有誰能保證他的才能是用於為國為民上面?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國家大事難免有起有落,但在上的執政者,是越來越富肥得流油,還是奉公守法清廉度日,這個差別卻足以影響到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諸葛亮身居高位而家財無餘,即使不能直接帶來蜀漢的吏治清明,富國強兵,至少向所有的人傳遞了這樣一個訊號:

    他是真心捨棄了個人榮華富貴的追求,而致力於他心目中所認為的偉大事業。

    這就是他的信念。

    有信念的人是偉大的,也總會煥發出人格的魅力。諸葛亮能在當世得到國內外士大夫的推崇,在後世得到民眾的緬懷,他的儉以養德,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雖然自己講求品德,但一旦涉及到原則問題,諸葛亮是絕不含糊。尤其對那些動輒褒貶朝政,破壞內部團結的老小憤青,諸葛亮該打擊就要打擊。比如老臣來敏是劉阿斗的老師,人越老,脾氣越大,成天嘲這個罵那個。諸葛亮對這位老憤青實在沒辦法,就把他的官罷免了,讓他閉門思過,到諸葛亮死後,劉禪讓他當官,結果來敏還是滿嘴放炮,兩度當官,又兩度被罷免。而諸葛亮的粉絲廖立,對諸葛亮很崇拜,卻把從劉備到蜀漢集團的文武,不論活人死人罵了個遍。也是,也被罷免官職,廢為平民。

    面對蜀漢人才凋敝的囧困,諸葛亮數米煮飯,想方設法從四川本地人和外來的“拆遷戶”中探尋各方面才幹的人。比如四川大學問家——梓潼人杜微,藉口耳聾不肯當官,劉備都拿他沒辦法。諸葛亮當權後三番五次邀請,最後用車子把杜微給載到了丞相府中,然後用筆墨寫在紙上,表達對杜微的尊崇,最後終於說服杜微擔任諫議大夫,專門提意見、發議論,不負責具體事務。廣漢人秦宓原本被劉備罷官下獄,也是諸葛亮把他提拔為別駕,接著又晉升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除了這些學問家,諸葛亮還提拔了一批在原有崗位上表現突出的本土化中級幹部。比如呂凱、王伉、馬忠、王平等,都是諸葛亮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對於老一輩官員的子弟,揀選了董和的兒子董允,霍峻的兒子霍弋,馬良的弟弟馬謖,向朗的侄兒向寵等。犍為太守李嚴部下的功曹楊洪在漢中之戰的時候被諸葛亮火速提拔為蜀郡太守(劉備時代的事兒),楊洪手下的郡吏何祗又被閃電提拔為成都縣令兼郫縣令,沒幾年又當上汶山太守。楊洪、何祗兩人迅速和老上司平級的例子,也被蜀漢朝野作為諸葛亮用人的經典故事加以傳揚。還有諸葛亮的後繼者蔣琬、費禕等人,也都是諸葛亮提拔起來的。

    至於諸葛亮手下兩頭拔尖的魏延和楊儀兩個人,都是屬於有才氣,也有脾氣,而且心胸不那麼寬闊的。兩個人矛盾越來越大。對諸葛亮來說,這真是無奈。他對魏延和楊儀都是非常倚重的,諸葛亮只能安排費禕調停矛盾,安撫魏延,寬慰楊儀,鼓勵他們共同為了國家出力。

    至於對外,諸葛亮考慮最重要的是吳蜀同盟問題。當時孫權名義上還是魏國的諸侯,與蜀國舊怨很深。而南中地區的夷王高定、豪強雍闓、叛將朱褒等人則在孫權的支援下聯手造反,甚至把太守張裔給抓起來送到了東吳去。諸葛亮看的很明白,南中問題背後的根源是吳蜀同盟問題,不是單純派大軍南征就能解決的。因此,他先採取溫和的手段,不斷派遣使者去安撫南中,加強叛亂地區和未叛亂地區邊境的防備。他派遣鄧芝在223年冬天到達東吳出使,說服了孫權恢復吳蜀友好。次年,東吳派張溫出使蜀漢,兩家正式重新結盟。

    派遣鄧芝與東吳重新確立為盟友,是諸葛亮執政後的第一個戰略勝利。接下來,經過兩年的休養生聚,諸葛亮出兵南征,先是用武力打垮了高定、朱褒、雍闓三路叛軍,然後“攻心為上”,七擒孟獲,並抓住南中豪帥和夷人首領的心理需求,對其安撫收編。這樣,蜀漢對南中的人力了有效控制。南中出產的黃金、白銀、硃砂、黑漆和牲畜等也源源供應蜀漢朝廷和軍隊使用。原本蜀漢政權的“盲腸炎”,現在被打造成為一臺造血機,為諸葛亮的宏大戰略提供著有力的支援。至此,蜀漢原本風雨飄搖的危局得到緩解,諸葛亮才可以騰出手來進行他的北伐大計。

  • 9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這個問題,我們得從“罵死王朗”說起。真實歷史中,王朗來找罵,象徵著蜀漢政權那段風雨飄搖歲月的危險和脆弱;諸葛亮許久後的回信,是蜀漢政權渡過危機,重新崛起的宣言書。

    “罵死王朗”的故事原型,隱喻了諸葛亮主政之初的那段艱難歲月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故事,相必大家都聽說過。

    事實上,“罵死王朗”確實是一場演義式的文學描寫。可是,卻有其歷史原型,這段原型,隱含了諸葛亮主政之處的艱難歲月。

    劉備去世後,蜀漢國力大減,蜀漢統治集團的威信大失。

    1、一直以來對諸葛亮嚴格法治的舉措不滿的益州豪強,公開質疑“苛政”。甚至少數豪強與東吳聯絡,發動叛亂。這也包括了後來著名的南中地區的叛亂。

    2、與東吳關係破裂。夷陵之戰後,孫權曾主動聯絡劉備,希望和好,但沒有結果。此時,東吳反而是蜀漢最積極的敵人,他們積極支援蜀漢內部的土豪反叛。

    王朗:諸葛村夫,華歆、陳群等人都來勸降,你怎麼就罵回我一個人?

    在這個背景下,魏國的王朗等人出馬了。

    事實上,不只是王朗,華歆、陳群等也都寫信給了諸葛亮。要求蜀漢歸順大魏。

    從今天的角度看,王朗等人純粹是找罵。不過,在當時看來,卻未必如此。且不說此時蜀漢內憂外患,就是蜀漢後來穩定下來以後,魏國也以“劉備死後,川中無害”,在前線兵力極少,被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打了個措手不及。

    諸葛亮突圍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諸葛亮選擇先突圍,再扛精。

    1、內政上,更成熟的治理手腕,穩定局勢。

    這次爭論,說明了諸葛亮獨到的政治眼光,不過,對比以後的諸葛亮,則反應出此時的諸葛亮尚年輕。因此,一旦蜀漢遭遇軍事挫折,威信下降時,土豪反對之聲紛紛揚揚。

    諸葛亮面對豪強不服,做了三點:

    (1)、進一步完善死法體系。一方面,堅決推行嚴格的法治,絕不寬禁勝刑,另一方面,加強了“教化”工作,即宣傳工作。讓違反被罰之人,經過“勞動改造”後,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怨言。

    當然,僅僅加強教化就能服人,那也是過於理想化了。要安撫人,還得看第二個辦法。

    (2)、多種手段發展經濟。

    諸葛亮信奉的是“齊法家”。“齊法家”與“三晉法家”(如商鞅、申不害)不同的是,他積極多種手段發展經濟,而非執著於“農耕”。

    諸葛亮發展水利、工商業、冶煉、鹽業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大力發展“蜀錦”,不僅促進生產,還派人協助推廣銷售。

    土豪們一看,經濟發展紅火呀,與其去跟著造反,不如好好利用土豪的資源優勢,多賺點錢實惠。

    發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點,就是外交上的舉措了。結好東吳後,東吳停止了對土豪叛亂的支援。

    2、外交上,結好東吳。

    相比與錯綜複雜的內部環境和有滯後反應的政策改革,改善外交環境,是相對容易實現,且見效快的。

    恰好此時,曹丕出面和東吳撕逼了一仗。魏吳脆弱的同盟正式破裂!

    三足鼎立,兩弱一強,兩弱聯合才靠譜嘛。

    順勢而為,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彼此復盟。

    此次復盟後,知道蜀漢滅亡,吳蜀再無破裂!

    擲地有聲的“罵王朗”,宣告蜀漢走出危機時代

    環境好了,就開始罵王朗了。(此時,蜀漢內政漸穩,但吳蜀還未正是復盟)

    諸葛亮給王朗的回信,是一封公開信,還取了個牛逼的名字,叫《正議》。

    信中,把強大的魏國比作楚漢戰爭中的項羽,再強,不道德,也必亡。王朗等人比作助紂為虐的奸臣。把蜀漢比作早年弱小的劉秀和軒轅,雖弱,但是正義!

    正義必然戰勝邪惡!蜀漢必勝!

    這封公開信,是對蜀漢路線的公開表態,表達了蜀漢正統,魏國無道的思想。也許今人看起來有點卡通,但是,當時卻振奮了蜀漢各界人士的信心。

    蜀漢開始了平定南中,北伐中原的新時代。

    蜀漢,暫時還不會滅亡。三國,請繼續!

    這次危機時刻帶領蜀漢走出困境,充分展現了諸葛亮的政治、外交才能,千古名相,名不虛傳。

  • 10 # 遊弋歷史長河

    公元220年,中國的歷史來到了三國時代,彼時,曹操掌握北方,實力最強,佔盡天時;劉備坐擁西川,佔盡人和;孫權雄據江東,佔盡地利。劉備和孫權結盟對抗曹操,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

    但之後一年,公元221年,劉備就興兵大規模攻打孫權,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夷陵慘敗之後,劉備去世,諸葛亮又是如何挽救蜀漢(夷陵之戰前,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的呢?

    劉備和孫權的聯盟,由來已久

    早在公元208年,已經統一北方的曹操統領幾十萬大軍南下,為統一而戰,在生死存亡之際,劉備勢力和孫權勢力只好聯合起來,共抗曹操,後來在赤壁之戰中,孫劉5萬聯軍用火攻大破曹軍,曹操戰敗後,短期內再也沒有精力南下,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開始形成。

    赤壁戰後,劉備也抓住時機,取得對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的控制權,後孫權手下大將周瑜去世,劉備從孫權手裡借得南郡,為後來入主益州奠定了基礎。

    同時,孫權還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這一系列事件,也很大程度上鞏固了孫劉聯盟。

    但聯盟只是利益之間的博弈罷了,為了利益,聯盟也總會有被破壞的時候。

    襄樊之殤:名將的最後歲月

    借得荊州的劉備,在取得益州之後,依然沒有歸還荊州的意圖,這讓孫權非常生氣。

    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劉備手下名將關羽在攻打曹操的襄樊,孫權趁此時機,攻取了荊州,致使兵敗的關羽退路全斷,只得敗走麥城,最終兵敗被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孫劉聯盟也就此崩塌。

    夷陵之戰:盛怒之下的劉備,最終功虧一簣

    為了給二弟報仇(重新奪取荊州),劉備興兵攻打孫權,孫權求和不得之下,只得委派陸遜為都督,抵擋劉備的大軍。

    陸遜是一員良將,他看到劉備的軍營連成一片,就用火攻的戰略,大敗劉備軍。

    此戰,劉備損失了數萬大軍,蜀漢的國力受到嚴重打擊。

    圖 夷陵之戰

    劉備不久後就去世了,蜀漢人心不固;而原本就實力最弱的蜀國,統治陷入了重重危機;強大的曹魏和東吳(孫權)都成為了敵人,內部也是叛亂四起。

    那麼劉備死後,身為託孤大臣的諸葛亮為了維護蜀漢的統治,又做了哪裡努力呢/

    諸葛亮輔佐劉禪登基,安穩人心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劉備去世後,劉備的長子劉禪迅速登基。新的蜀漢權力中心形成,蜀漢經歷夷陵之敗後人心浮動也是得到了一定的穩定。

    圖 諸葛亮力排眾議,迅速與東吳重新修好,再度結盟

    面臨內外的壓力,諸葛亮迅速制度了戰略,那就是重新和東吳修好,只有與東吳再次結盟,蜀漢才能生存,雖然有很多的大臣反對,諸葛亮還是力排眾議,和東吳修好,後來證明,這是非常正確的戰略。

    發展經濟,恢復蜀漢國力

    經歷了夷陵慘敗,蜀漢的國力大受影響,諸葛亮大力發展蜀地的經濟,疏通都江堰,同時發展製鹽、制鐵等產業,注重減輕民眾負擔。

    平定叛亂,穩定蜀漢的後方,為北伐奠定基礎

    南中孟獲叛亂後,諸葛亮親自領軍前往平叛,七擒七縱,徹底折服了孟獲,自此南中忠心擁護蜀漢,成為蜀漢穩固的大後方。

    圖 七擒孟獲總結

    夷陵之敗後,蜀漢的危局不可謂不大,但在諸葛亮的殫精竭慮、兢兢業業之下,蜀漢迅速穩定了局勢,這是蜀漢軍民的努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諸葛亮對蜀漢的貢獻。

  • 11 # 笑看三國風雲

    在傾覆之際,諸葛亮做了三件事力挽狂瀾,兩件和國內有關,一件和國外有關。這三件事完成後,蜀漢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鞏固,從而為蜀漢矗立四十多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夷陵之戰後,蜀漢出現傾覆危機。

    如果按照小說之言,劉備率75萬大軍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75萬兵馬灰飛煙滅,其實劉備真的沒有那麼多兵馬。

    益州只是一個州而已,按照最大比例10:1抽兵來算,益州怎麼可能有750萬人呢?那個時候,東吳,蜀漢外加曹魏,滿打滿算也不過750萬人,因此劉備之兵有75萬,有些誇張了。

    那麼劉備到底帶了多少人呢?本部兵馬也就是四萬之眾,外加武陵蠻夷一萬上下,總體來說,這次出征,劉備就帶著了五萬兵馬,另外還包括5千-8千水軍,這個在黃權的手裡,後來被隔斷,投了曹魏。

    因此劉備在前線對峙的兵馬應該在四萬兩千到四萬八千之間。

    可是就是這麼多人,居然被陸遜一把火給燒,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能夠逃到白帝城去的兵馬應該比較少,估計陸陸續續跟上去的,大約有一萬左右,不然後來孫權部下的哪些人想去攻打,卻沒有攻下來。

    白帝城地勢險要,防守的兵馬應該不少,這才促使他們放棄攻打的想法。

    這一戰,劉備損失了四萬以上的兵馬,這個很多嗎?對於東吳或者曹魏來說不算多,可是當時的劉備麾下的兵馬總共也才十萬之眾,一下子去了一半,可到了傷筋動骨的程度了。

    除了損失大量計程車卒外,劉備更是損失了一大幫文臣武將,這些人都是劉備的鐵桿支持者,大部分都是來自荊襄的精銳。

    被殺的如大督馮習,前部督張南,胡王沙摩柯,將軍傅肜;投降的有漢將杜路、劉寧,以及黃權等人,這些還是能夠被歷史記錄下名字的人,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英才俊傑就更多了。

    此戰之後,蜀漢中青年代基本斷層了,此後蜀漢人才存量逐年減少,一直到末期只有廖化宗預以及張翼這樣的老將活躍在蜀漢政壇上,再無新鮮血液充實蜀漢朝堂之上。

    夷陵之戰失敗,除了導致蜀漢人才損失嚴重,出現嚴重斷層外,更為重要的是對劉備的打擊非常嚴重,以至不久之後就病倒了。

    在劉備病逝前後,蜀漢出現了多地叛亂,主要的有蜀漢漢嘉太守黃元叛,南中爆發了叛亂,這些叛亂雖然先後被平定了,但是極大的消耗了蜀漢的國力,延遲了蜀漢的穩定和發展。

    為了挽救蜀漢建國以來正在經歷的危機,諸葛亮接受劉備的囑託,先後在國內採取了兩項措施以穩定國內的形勢。

    二、諸葛亮在國內做哪兩件事呢?

    第一件事:集中權力。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殺後,其領的司隸校尉一職也給了諸葛亮。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辦公。不久後,領益州牧,蜀漢政務之事都由劉禪轉給諸葛亮來處理,實際上,蜀漢軍政大軍統歸諸葛亮,由他一人處理。

    這種局面的形成有兩個好處:

    一個好處:劉禪年幼登基,沒有什麼從政經驗,而當時蜀漢國家初創,需要解決的事情太多。如果將所有的事情交給經驗豐富的諸葛亮處理,可以避免出現施政失誤的情況,從而促進蜀漢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和效率來恢復和鞏固。

    另外一個好處:權力分散固然可以避免一人專政,可是這樣帶來效力低下,面對危機無法有效迅速處理。此時的蜀漢已經處於社稷危亡的邊緣,迫切需要一個人具有極高威望又具有全權處理的權力,這樣可以有效地統合有限的資源,快速高效的應對發生的危機。

    因此,諸葛亮集權之後,充分的利用了蜀漢有限的資源和權力處置危機,從而讓蜀漢順利的渡過,並且獲得了穩固的發展,避免了蜀漢後期權力分散,出現危機而不能有效處理的極端現象

    第二件事就是平定南中。

    南中叛亂髮生於公元223年,這一年劉備去世,益州豪強雍闓等人趁國內空虛之際,發動了叛亂。他們在叛亂的同時還策動了越嶲郡叟王高定、益州孟獲以及牂柯郡太守朱褒等人一起叛亂。

    在叛亂之中,牂柯誅殺殺從事常頎,越嶲誅殺郡將焦璜,雍闓等人誅殺益州郡太守正昂,並將新來的太守張裔送到東吳。這些人聯合起來,互相呼應一起反對蜀漢。

    諸葛亮並沒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處置,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夷陵之戰損失太大,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資源進行平叛。

    另外一個原因:國內政局不穩,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安撫和整頓。

    等到公元225年,諸葛亮經過一年多的徵兵,訓練以及物資補充,這才統帥大軍進行征討。透過一年多的征討,南中被征服,不但消除了基本的隱患,還成為蜀漢穩定的兵員和物資供應地,為蜀漢的穩定打下了基礎。

    可見,諸葛亮在國內採取的兩手措施,一個措施透過集權方式以有限的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從而提高了效率,另外一個措施透過平定南中叛亂而穩定了國內局勢,為以後北伐打下了基礎。

    三、諸葛亮在國外做了哪件事呢?

    諸葛亮在集權和平叛的同時,對於外部的事情也沒有閒著。曹魏是根本的敵人,也是需要消滅的物件,這個是隆中對政策所固定好的敵人,也是沒有辦法調和,一切方針政策都是為了消滅這個敵人。

    對於另外一個,東吳則是需要團結的物件。

    公元219年,孫權偷襲關羽,奪取了荊州,將蜀漢的勢力從荊州排擠出去,從而導致蜀漢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支點。

    公元221年,劉備以復仇為名發動了東征,結果在夷陵大敗,將集攢多年的物資和人才儲備損失殆盡,導致蜀漢國力大損,以至出現傾覆的危機。

    從表面情況看,東吳對蜀漢造成的損害遠遠大過於曹魏,可是從實質上看,曹魏才是真正的敵人,只有消滅了曹魏,東吳才能從根本上臣服,這樣才能統一天下的任務。

    因此,諸葛亮排除異議,執意和東吳和好,於是派鄧芝出使東吳,從而初步達成了友好的協議,也為蜀漢和東吳結盟打下了基礎。

    經過數次的訪問,終於在公元229年,兩國正式互相承認,並且結成盟友關係,共分天下。

    乃遣衛尉陳震使於吳,賀稱尊號。吳主與漢人盟,約中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漢,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從而形成了實質上的聯盟關係。

    四、總結。

    在夷陵之戰精銳損失殆盡,蜀漢重臣相繼身死之際,諸葛亮力挽狂瀾,透過對內集權以實現高效治理的手段,同時積蓄力量掃平南中消除腹部隱患而穩定了局勢,同時對外連線東吳,進行友好的訪問交流以消除誤會和互相之間的敵意,從而減少外部威脅,進而將主要的矛頭對準曹魏。

    因此,透過諸葛亮一系列的操作後,蜀漢從危機中走出來,逐步開始恢復和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後,諸葛亮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氣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以實現劉備留下的遺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出國的留學生會增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