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伴我久有多久

    我認為古代並沒有防病毒口罩,當時的科學技術並不能產生防病毒口罩,並且那個時候人們對於病毒沒有太多的認識。更多的防病毒古人們一般都採用求醫或者祈禱。

  • 2 # 肖塵

    古代的口罩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每一個階段使用的材料都不同,甚至同一時期,各個地區的口罩材料都不同。

    最初的看似口罩的東西是用一塊簡單的粗布製作的。公元前六世紀,古代波斯有一個宗教,叫拜火教。其實拜火教應該叫祆教,拜火教是其他敵視該教的人對其的貶稱。祆教是國教,擁有著很大的權利,於是當中的教士對普通人很是蔑視。他們認為俗人的氣息是不純潔的,因此在進行宗教活動時,便用一塊布來包住自己的臉。這就是最初的口罩,不過卻沒有任何口罩作用。

    當然口罩這東西在中國也不缺席。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寫到,“在元朝皇宮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由此可見,華人用口罩也有一段歷史了,只不過是在飲食衛生上用罷了。有人說這塊布可是用蠶絲和黃金絲製作而成的。這種口罩也和防病毒無關,只是用來過濾口氣用的。

    應用於醫療的口罩是1895年時被德國病理學家萊德奇建議提出的。在萊德奇這位醫生提出在做醫療相關工作時戴口罩這事之前,沒有一個醫生在做手術時戴口罩,由此醫生口鼻中的細菌就會感染病人傷口,引發事故。在知道空氣傳播細菌會感染人的傷口後,想到說話時的唾沫也會攜帶病菌感染傷口。於是,他建議在手術時,醫生與相關護士必須戴口罩。這種口罩用簡單的紗布製作,能夠罩住口鼻,對防止傳染細菌上有較大的效果。之後,人們紛紛採用。

    由於最初的醫用口罩設計的不是很完美,會出現不舒服,被唾沫弄溼的情況,於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改進。1897年有位醫生在紗布內做了個細鐵絲支架,消除了上面的缺點,1899年法國一位醫生髮明瞭縫在衣領上的有六層紗布的口罩。經過許多年改進,終於有了現代可以自由掛耳朵上的現代口罩了。

    以上便是口罩製作材料的發展之路。

  • 3 # 理性科普者

    口罩是一種衛生用品,一般是指為了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而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空氣的用具。口罩的尺寸規格:18×9(成人)、15×9(兒童)。

    平面口罩(普通口罩)分為:棉布口罩、無紡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濾芯口罩、活性炭纖維氈墊口罩。

    305防毒口罩分為:N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R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時限八小時。P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每個系列又劃分出了3個水平: 最低過濾效果分別為95%,99%,99.97%(即簡稱為95,99,100)。

    口罩的標準:歐盟EN149標準。FFP1:最低過濾效果80%,FFP2:最低過濾效果94%,FFP3:最低過濾效果97%。中國的國家標準:簡稱GB6223-86UDC614.894。過濾懸浮粒直徑小於5微米要達到90%以上,小於2微米的要達到的70%以上,口鼻的空氣流量值為42.5L/min(每分鐘有42.5升的空氣經過口鼻)。

    口罩的作用,可以防止油性顆粒物、防靜電、防細小粉塵。對於含油氣溶膠的濾料須經過靜電處理。口罩對進入肺部的空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和粉塵等汙染時,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過濾作用。

    濾料的檢測認證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檢測條件設為最惡劣的環境條件,如果濾料能透過檢測且達到相應的效率水平,在實際應用中才能更有效地保護人的健康了。防毒濾料一般都採用活性炭或經過化學處理的活性炭作為材料,透過吸附或化學反應將毒氣過濾而不被人吸入。活性炭的內部結構中有很多微孔能構成極大的吸附表面積。

    對於好的防護口罩濾料,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與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過濾效率高,二是呼吸阻力小,三是使用者感覺舒適。口罩濾料材質包括普通織物,動物毛,無紡布等,在國標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種活性炭氈材料。

    口罩必須大小適合,戴的方式也必須正確,口罩才會有效。市面上售賣的口罩一般分長方形和杯狀兩種。長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層結構才能有防護的作用。使用者要把口罩上方的鐵絲按在鼻樑上,再順著鼻樑將整個口罩攤開來,才能發揮效能。杯狀口罩則要確保口罩貼在臉上後密度足夠,撥出去空氣不會外洩才能有效。戴杯狀口罩時,可將雙手蓋著口罩嘗試吹氣,檢查是否有空氣從口罩邊緣外漏,如果口罩不緊,要重新調整位置後再戴。

    口罩的外層往往聚積著很多外界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汙物,而裡層阻擋著撥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兩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則會將外層沾染的汙物在直接緊貼面部時吸入人體,而成為傳染源。

    口罩被撥出的熱氣或唾液弄溼,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平時最好多備幾隻口罩,以便替換使用,應每日換洗一次。能夠洗滌多次使用的口罩,洗滌時先用開水燙5分鐘或者放入酒精中浸一會,不能搓揉。一次性口罩只能使用一次,使用後要立即扔掉。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國,在中國古代,宮廷裡的人為了防止粉塵和呼氣汙染而開始用絲巾遮蓋口鼻, "掩口,恐氣觸人","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用手或袖子捂住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非常不方便做事,後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據記載, "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蒙口鼻的絹布,就是原始的口罩。13世紀初,口罩只出現於中國宮廷,是為了防止氣息傳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種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巾做成口罩。19世紀末,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口罩以防止細菌感染,口罩開始應用於醫護領域。

    20世紀初,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奪走了約5000萬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禦病毒。口罩在預防和阻斷病菌、病毒傳播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1910年,哈爾濱爆發鼠疫,時任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醫生髮明瞭"伍式口罩"。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達到新高潮,一場"非典"幾乎令口罩一度脫銷。2009年"甲型H1N1流感"讓口罩再一次脫銷。2013年,PM2.5概念的提出,空氣汙染問題使得口罩等防護用品又成為暢銷商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人和為人意思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