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時光隧道2019

    駱賓王(約627—約687) 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

    駱賓王寫詩喜歡用數字,比如他的代表作《帝京篇》裡面的名句:“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在《帝京篇》中寫道:“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正因為駱賓王喜歡把數字寫入詩中,所以人們給他一個雅號叫算博士。

    武則天掌權時,駱賓王跟隨徐敬業想要恢復李唐天下,徐敬業請駱賓王寫了一篇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沒多久,這篇罵武則天的檄文被送到了女皇的眼前。武則天看了檄文中的“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這些話時,笑著認為這只是書生之見。但是她又看到了檄文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這段話時,她對駱賓王刮目相看了。並責備宰相居然沒有發現和任用這樣的人才!

    之後徐敬業的起兵很快就被武則天平定了,而駱賓王在這場爭鬥中下落不明。

  • 2 # 雨沐青峰

    算博士,也就是算學博士,唐朝國子監中的學官名,說白了就是教授算術的老師。

    而駱賓王被稱為算博士並不是說他就真的是擔任過這個官職,這只是一種戲謔的說法,見於唐代無名氏所著的《玉泉子》,是用來調侃駱賓王作詩時喜歡以數字成對的癖好。

    “王、楊、盧、駱有文名,人議其疵曰:“楊好用古人姓名,謂之點鬼簿,駱好用數對,謂之算博士。”

    其中,楊為楊炯,因其作文喜歡連用古人的名字,如:“張平子之談略,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所以被戲稱為“點鬼簿”。

    而駱為駱賓王,他則是喜歡以數字成對,如:“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小堂綺帳三千萬,大道青樓十二重”、“且論二八千金是,寧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得號“算博士”。

    駱賓王為著名的“初唐四傑”之一,他年少成名,被譽為“神童”,而其成名作就是我們熟悉到不能再熟的那首《詠鵝》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一生才高職低,並不得志,還曾因為上書諷刺武則天當政而入獄。後來武則天稱帝,徐敬業起兵討伐,駱賓王為其幕僚,掌管文書機要,為了宣告天下有志之士共舉義旗,他作了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其文慷慨激昂,氣吞山河,被譽為古今檄文的典範。

    其後,徐敬業兵敗被殺,而駱賓王則下落成謎,有說他被殺,還有說他亡命天涯,或者是出家,無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 3 # 老街味道

    問題:為什麼駱賓王被叫做算博士?

    前言

    駱賓王(約638—684)時初唐四傑之一,他和四傑中另一位楊炯(約650-約693年)是我各有特點。一個被稱為點鬼簿、一個被稱為算博士

    一、點鬼簿、算博士的由來

    張鷟(約660—740),字文成,號浮休子,略微晚於四傑。他在《朝野僉載》記錄了當時人對於駱、楊二人的評價:

    楊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張平子之略談,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號為“點鬼簿”。駱賓王文好以數對,“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時人號為“算博士”。

    《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張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

    可見,張鷟在武則天時期頗有文名,不過他的《朝野僉載》對則天時期的朝政頗多譏評。關於楊炯和駱賓王的這兩個外號,後人多有記錄,基本都源自這本書。

    二、楊炯的點鬼簿

    點鬼簿,即詩文中常用古人的典故,但是楊炯連用古人姓名,如同點名一般,而且這些人都是前朝的古人,因此被稱為點鬼簿。

    陸士衡即西晉的陸機,潘安仁是西晉的大美男潘岳,二人在 西晉有"潘江陸海"之稱。

    張平子更有名,即東漢的張衡,據說發明了檢測地震的地動儀,至今爭論不休。

    仲長統複姓仲長,名統,字公理,是東漢末年的人物。

    三、駱賓王的算博士

    駱賓王喜歡使用數字,“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出自駱賓王的鴻篇鉅製《帝京篇》,這首長詩有614個字,用了不少數目字。例如: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且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三冬自矜誠足用,十年不調幾邅回。

    614個字的長詩,其中用了這麼多數目字也算正常。

    駱賓王有一首七絕《憶蜀地佳人》也用到數目字:

    東西吳蜀關山遠,魚來雁去兩難聞。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雲。

    五言排律《晚憩田家》中也有:

    山形類九折,水勢急三巴。心跡一朝舛,關山萬里賒。

    五言排律《敘寄員半千》中: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餘年。 寄言二三子,生死不來旋。五言排律《海曲書情》中:薄遊倦千里,勞生負百年。江濤讓雙璧,渭水擲三錢。

    五言排律《 晚渡黃河》中: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源。

    《夕次蒲類津 / 晚泊蒲類》中:

    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

    《望月有所思》中:

    九秋涼風肅,千里月華開。

    確實不少,就不一一列舉了。

    結束語

    算博士也好,點鬼簿也好,都是詩人的修辭手段。詩人的揶揄,是認為兩個人用的太多。

    其實在每一首詩中,駱賓王所用的數字佔比並不算太多。 優秀的詩文,不在於用得數字多和少,只要合適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工作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