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師在選擇學生時是否進行心理測試?是否確認適合?輔導班在招收學生時,是否心理測試?是否能把控心理黑洞?既然是老師,應該保證自身心理素質是否陽光向上,能否駕馭課程或教學。有人認同嗎?
11
回覆列表
  • 1 # 執業藥師小宸宸

    要學好 心理學對個體而言,要看這個個體是否真誠、是否真實地對待他人和自己,只有真誠並真實地對待他人才能使他人信任你並坦然地無界線地與你溝通;真誠並真實地面對自己你才能獲得更多的領悟

    不論老師和學生,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在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問題的起因,找到解決的方法。先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到真誠、真實、平常心,就具有了學習心理學的條件,否則學到的只會是知識,而不是成為心理學者所具備的素質。

  • 2 # 信鍾

    我並非心理學專業,所以不好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的認知中,尤其是走心理諮詢這一路,必須面臨許多赤裸裸的人性弱點,這涉及精神分析的層面,以及其他如回溯兒時心靈創傷等等的各種療愈過程……。由於輔導者必須一直探索患者的心理黑暗面,所以心情難免受其影響。試想,長期面對一位老是想不開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內心是有一定的壓力的。

    所幸,心理學還有一個流派叫“積極心理學”。該心理學分支領域專門研究積極的心態可以戰勝消極的情緒。“白熊效應”告訴我們: 與其選擇逃避現實,還不如勇敢面對想法,才是解決之道。積極心理學包括諸如樂觀丶專念等知名的研究,拓展了人對心理積極性的瞭解。在他們當中,有人提出了有名的“活在當下”的理論,恰好與佛家的精神一致。另外還有人類行為學家,對人的不理性行為有許多專門的實驗研究,這些發現揭發了許多人類的不理性行為,增廣我們對人類行為的認知。

    總之,心理學是十分有趣的,千萬別去鑽牛角!

  • 3 # 眼中的教育

    無論是輔導班或者是學校,在招收學生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是有必要的,目的在於及時的發現學生的一些不正常的心理,一些極端的心理,能夠及時把握並且及時糾正孩子最有的心理問題。但是真如所問的一樣:進行心理測試,是否能夠把握學生的心理黑洞呢?這很顯然需要老師和家庭的共同參與的內容。

    如果學生的心理有問題的話,家長和老師就應該及時的溝通,針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找到一些解決的辦法,並不是說做過心理測試就不管不問了,要把做心理測試的目的進行到位,這樣的測試心理才顯得有意義,否則只是過個形式的話,還不如不測。

    對於老師而言,每次開學學校也很有必要對老師進行心理測試,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在學校確實有些老師的行為不符合自身的職業,特別是那種上課帶著情緒去的老師,還有喜歡和學生爭吵的老師,個人感覺這些老師的心理真的是有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我高中的班主任,教學能力挺好的,但是老喜歡和學生爭論什麼。一次班會的時候,一位同學把班級的不合理的事情指出來,因為很多同學也認為沒有必要。但是班主任一直堅持,就算是沒必要也要堅持下去,必須執行,同學頂了幾句,直接把班主任惹火了,書一甩,自習。就這樣只要是他的課,我們都是自習,整整一週。難道不感覺這樣人心理有點問題嗎?我現在還是想不通是為什麼?

    所以,對老師、對學生都要進行心理測試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的可以免,但是老師的一定不能免,相信很多老師都是非常好的,只是說有極小一部分還是存在的,希望有老師看到不要介意,就事論事而已。

  • 4 # 張四小姐

    學習心理學的精神上出現崩潰,這種現象不能說是老師或者學生自己的錯,主要是在於這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他是否經受住挫折失敗的打擊和磨難的侵襲,同時這個人是不是經常愛“對號入座”,性格比較內向,愛鑽牛角尖。下面我舉例子來談談我的看法,宣告一下,我不是心理諮詢師,我只是一個經歷過生死和磨難的普通老師。

    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吧!從小到大我就是個藥罐子,我家農村,也沒去過大城市檢查過身體,三天兩頭的去我家後院醫生家打針吃藥的,我小時候偷聽到醫生告訴我父母,我這樣的孩子可能活不到三十歲,你想吧,我從聽到這樣的話要背多重的包袱啊!

    小學時候我就努力吃飯多吃點不讓自己死,可是身邊總是有爺爺奶奶輩的去世,這給我更大的壓力,後來只要我一不舒服,我就特別擔心是不是要死了,死後我會去哪裡,天哦,要好好學習吃飯,千萬不能生病死了,雖然我內心一直那樣的恐懼生死,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反而過的沒心沒肺的窮開心,我不能總是哭吧!萬一不過三十歲死了太吃虧了!

    就這樣的心理一直到上高中畢業,等待大學通知書的日子裡,我突然身體差到極致,接二連三的休克暈倒不省人事,每次醒來都是母親在我身邊哭泣,我還裝作沒事的笑著安慰母親,其實我也嚇壞了,大學生活一天沒享受過呢,不能死,後來住院到大學開學,我去了自己的大學校園,軍訓我堅持下來了,可是,大二的時候我又甲亢突襲,心臟不好住院兩個月,在那段時間才是我暗無天日的時光,我偶遇一個青春的少年,可是我這樣的身體,不配和別人享受愛情,我拒絕那個少年的感情,那段時間,我買了很多醫學書,自學醫學,希望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救治自己,但是,每看一個疾病案例,都感覺自己又感染或者得了什麼不治之症,我真的崩潰了,更不幸的是,輸液過敏引起蕁麻疹,高燒好幾天,身上大包小包的奇癢無比,我不停地撞牆,真的很難過,每天都是吃藥輸液,看書看不進去,是宿舍的姐妹們每天輪流看守我,後來病房住進來一個老教授,她開導我很久,我想開了,既然上天考驗我,我就要更好地活著,醫學書先不看了,好好複習我的專業課吧!出院趕上四級考試和期末考試,那年我竟然都過了,還得了一等獎學金。

    從此以後,我不再鑽牛角尖,不再對號入座,有病找醫生,心情不好找朋友傾訴或者寫日記,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後來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心情不好讓他吹笛子或者唱歌,他有的是藝術細胞。

    就這樣,我磕磕碰碰的,一路走來,做教師也十五年了!每當有學生憂鬱或者特別難過時候,我都勸他們不要胡思亂想,人生就要好好生活,不要想不開,我總是開玩笑說我的名言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我相信!只要生命還在,就可以創造無數奇蹟,可以了知無窮世界的無數美好。生命只有一次,無論怎麼樣的打擊磨難,只要你扛得住,一切自然美好!

    所以,學習心理學的孩子們,看到專業書上很多不好的例子,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和學醫一樣不要對號入座,因為你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學會專業知識,是為他人療傷,治癒他人不安靜不穩定的靈魂,而你,只是專業知識的吸收者,你要去傳道解惑,怎麼能夠只看到垃圾桶,而看不到垃圾桶的作用,人不論學什麼專業,都要進得去出得來,不要對號入座出不來哦!

  • 5 # 蘇幕延Psy

    我們可以設立一些標準,也可以用一些測試,但我還是想說,心靈並不可控。

    在一次培訓中,有人曾問薩提亞女士(國際知名家庭治療大師):“您自己離過兩次婚,怎麼可以指導別人的家庭?”

    薩提亞回答說:“我正是從這當中學習的。”

    這個世界前進的動力是矛盾。矛盾的呈現方式是問題。

    問題才是常態。

    學心理的人心理崩潰了,就得歸罪於“學心理”麼?

    學物理的心理崩潰了,歸罪於誰呢?學生理的呢?學地理的呢?

    親,不管是學什麼專業,首先大家都是一個普通人,都可能出現心理問題,都可能心理崩潰。

    是的,我們可以預防,可以評估,可以做各種心理測試,可以要求老師必須積極Sunny……但沒有絕對。哪一個心理測試不講信效度?哪一個人可以一直積極向上?

    我們都是問題的攜帶者,我們都需要經歷人生的風起雲湧,痛苦挫折。

    學心理並不能讓我們避免這些問題,它的好處是——讓我們應對問題的時候更有方法和策略,以至於可以幫助他人。

    別想著扼殺問題!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問題。

    也別用小機率事件去攻擊或否定一個專業或行業,這個世界總有意外,而意外總是少數!

    我們學心理,我們從來不懼怕問題!

    蘇幕延敬上!

  • 6 # 暖心理

    看到了你的描述,一方面,你對輔導班的招生方式產生質疑,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設性想法,希望在老師在招生時就能對學生進行篩選,對老師的人格狀態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證老師的教學水平,避免嚴重問題的發生。非常欣賞你這一點,你的想法值得相關部門參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什麼樣的父母才是稱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