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先知鴨
-
2 # 識圖小馬
如果他以前真的真心幫助過自己,那我肯定一直很尊重他。如果他一直踩著底線和自己開玩笑,我會對他有所暗示讓他自己察覺。
-
3 # 周秦老漢
如果定位為朋友,曾經的幫助,應當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現在抵懟你,分析一下原因,看問題出在哪裡,做一個溝通,不可意氣用事,傷害了感情與友誼。畢竟,現在找真正的朋友已經比較難了!
-
4 # 陝西趙氏
做好自己,必要提醒,然後淡然處之吧!畢竟對你有恩。當然,底線有高有低,各人不同。但如違反社會基本公德行為則是突破最基本底線,應堅決制止而不能手軟放過。
-
5 # 都是零我要健康那個1
這個簡單,找個時間找他談一下,表明對以前的幫助表示感激並不會忘記,明確告訴他已經踩到了你的底線,以後不會容忍。
-
6 # 西部大帝
在紛擾的社會里如同這般那般的人群交際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情形都屬正常。
人幫人,你幫我,我幫你,在這大千世界裡無處不有,無處不在。人,就是在相互幫助中才得以從幼小到長大,從不懂事理到遍知人間酸甜苦辣,誰不是在他人的幫助下一步步成長進步為參天大樹呢?
在社會里,你幫了我,這個你,不特指某個人,而是泛指任何一個幫助過你的人,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也會幫助我,這個我,同樣不特指某個人,而是泛指任何幫助過我的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整個社會都是在幫助中發展進步的。國與國之間的各種關係也是互相幫助支援中得以生存進步的。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在想,當有人的確幫助了你,你也承認這個幫助的存在,那就要在有能力的時候予以回報。人的素質有高有低,有人幫人不圖回報,有人則希望回報。從人情道理來講,應該主動回報,只是人與人在達到“有能力”回報的時間點有所不同,有人快,有人慢,但只要有能力的時候就去回報,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也許,你的不回報會使他產生莫名的不快,進而踩你或者用開玩笑方式提醒你,那你要有心理準備,予以理解,並及時給予回報,在沒能力回報時可以先行解釋清楚,承認幫襯之恩,待到來日回報。此外,也有可能你的進步快於他,情況好於他,使他產生不快,導致他對你產生不同看法。
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原因,人對於他人的幫助要力圖回報,要有感恩之心,銘記不忘,在力所能及之時,及時報恩。這樣,也許這些尷尬局面可以消除。
-
7 # 西城風雲
記住別人的好,也不要忍氣吞聲。
一是讓對方知道你不是過河拆橋的人,感恩他的幫助,合適的機會湧泉相報;
二是適當保持距離,太遠則疏,太近則狎,合適的距離讓關係更具有的彈性,更具有韌性;
三是過了底線,坦誠交流,不要日積月累,因為某一天,某一個導火索便讓友誼山崩地裂;
四是不必當時當事立即撥亂反正,昭雪自己,可以自嘲一下,或用一個幽默故事,旁敲側擊;
六是有些時候不要過度的強調自我,有些時候所謂的底線,其實只是自己捍衛面子的一種說辭。
我們經常和自己比較親近的朋友說話,開玩笑,不注意尺度,甚至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完全是為了逗樂,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試想一下,一般關係或者初次見面,大家則會都比較客氣,比較拘謹,怕給對方造成不好的印象,怕不知深淺說了不中聽話,或怕讓對方產生敏感反應。
希望你能妥善處理,以和為貴。
-
8 # Yaling909
直接告訴他,他冒犯了你。沒必要因為他幫助過你,就隱忍一輩子吧?人家幫助你了,你要感激,他需要幫助時,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幫助他。
-
9 # 心直腰彎
能幫助你的一定是朋友,而且是重義輕利沒有私心的摯友。
若干年前曾因傷害在某地服刑6年(判8減2),6年間我的2個戰友1個同學每隔3——5個月都會來看我,買些食品、煙,臨走還要存些錢。當時,他們也都是工人,來看我一趟,估計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也不知他們是如何向老婆交待的,反正一直堅持到接我出來!
現在我們依然每週聚一次,喝一頓大酒,杯觥交錯間嬉笑怒罵、揭瘡扒短,儘性而止!也有酒醉紅臉摔杯的時候,一夜酒醒打個電話,電話那頭就會說:昨天喝多了吧?我也沒少喝!……然後又會約下一次。
真正的朋友不會提過去如何如何幫過你,也不會故意去貶低你。但肯於幫你的朋友,大多都是沒有心機的人。或許你的所做所為引起他的不滿,他不留情面地給你指出,沒有考慮你的感受,這是他性格所至,沒有其它!
如果真是以曾經的幫助,時常要你感恩戴德,並不顧及你的底線,肆意踐踏,那朋友只能到此為止了!敬而遠之、禮尚往來即可。
-
10 # 尋你25
以前肯幫你,是人家出於真心和本意。現在對你這樣,你就要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說直白的話,你肯定有對不起人家的地方。你應該報有一顆感恩的心,真誠的面對。他一定會轉變態度。
-
11 # 黑黢黢的黑
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或者不認識的人之間相互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人幫助過我,我一般會看幫助的程度,找機會感激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還禮,因為我是一個不喜歡欠人家情的人,當然也不允許他人以此觸及我的底線。
施助者和受助者其實是一對矛盾,也許在能力或地位上體現為強勢和弱勢的兩個方面,但其人格是平等的,有的施助者因為幫助了別人而感到快樂,內心得到了滿足,當然也有的施助者居功自傲,以此為輕視他人的本錢,其實大多數受助者對他人的幫助都心存感激,也許還會有一些心理負擔,如果施助者因此踐踏受助者的底線,我覺得是不應該的。幫忙和觸碰他人的底線沒有必然的聯絡,這與人的修養、人品有關,生活中越是有教養的人越低調,待人越謙和,越懂得尊重人。儘管有時有那種在他人看來是舉手之勞,在受助者看來是很大的忙,也許窮其一生都還不了的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對受助者來說所承受的心裡壓力是很大的,這更應該體諒受助者,幫其減壓,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社會更加文明、和諧。
回覆列表
這事要拿到檯面上談。
原則:不因人廢言,也不要因言廢人。
1、幫過你要感恩,要記著別人的好,有機會要幫助他。
2、底線是原則問題一定要當面說清楚,不送踐踏。
3、開玩笑這種事要圓滑處理,你不願意被這樣要明確讓他知道。
4、還是要搞清楚他為什麼這樣比較好,是對你一些事不滿意?還是用這樣的方式跟你示好?